分享

喜不喜欢,乌鲁木齐都在这里

 新用户10656616 2022-10-30 发布于新疆

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当一场雨下在乌鲁木齐的夜晚或者清晨时,当地人就不再用深秋或者初冬来分别季节了。因为这一场雨下到底还是雨,那秋还在,而如果这一场雨下到中间或者结尾,连上了雪,那就是冬来。


在乌鲁木齐,秋冬交接是如此,冬春是如此,春夏和夏秋同样如此。乌鲁木齐的四季从来在交汇时不讲究泾渭分明,不讲究绝对,充分体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和宽容,而这种姿态,又和乌鲁木齐人的性格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在这一点上,很多外地的朋友曾经就说过,来这里和这里的人相识相处,你能感受到真实的亲切和热情,但又不会因为热情而有压迫感,因为这里人的热情有尺有度,让你愉悦和放松,但又不会触及你想要保持的矜持和距离,不会让你有被因为过于热情而被冒犯到的感觉。这就像在一个人身上,即可以有春风的温度,也可以有夏日的热烈,既有秋天的醇厚,也有冬日的凝静。乌鲁木齐人,就像被四季凝炼过的综合体一样,散发着独特的味道。

但热情和热烈是有区别的。乌鲁木齐人的热情是内心自发的本性,是对每一个远来的客人的尊重和欢迎。当他的热情面对的始终是你的礼貌时,那热情就只是热情。当他的热情能感觉到你的热情的回应,而且也是发自内心时,他的热情就成了热烈,就成了面对兄弟亲人时该有的不拘一格的坦率和性情。

这一点在酒上,就体现的极为鲜明。

如果只是过客,只是客气的接待,那乌鲁木齐人的热情,就是创造保持良好的气氛,以客人的需求和态度为主,喝酒不逼迫不强求,让客人感觉尽兴就好,愉快而散。

如果热情对了热情,那乌鲁木齐人的热烈,就是以主人的态度为主,以无穷无尽的酒为主,以所有人的彻底放开为主,只讲究一个不醉不欢。可不是不醉不归,因为一场完了还有下一场,不存在归去。


只有一种性格的体现和表达,从来就不是乌鲁木齐人的风格。但乌鲁木齐人在感情上,却又杠杠的认死理。

做朋友,不论人在低谷还是高处,富贵或贫穷,都讲究一个对得起。

谈恋爱,不论异地,不论民族,不论年纪,都讲究一个只要真心。

结婚,不论地域,不论家世,不论规律,都讲究一个不谈彩礼。

不用地位看人,不用钱看人,不用权势看人,不用学历看人,不用省份看人,不用境遇看人,不用高下看人。乌鲁木齐人在这一点,很体现纯粹。有个本地朋友就拿水果说过这事,他说这是最容易解答的,外地水果往往包装的又漂亮又贵,很多长得也喜人,可新疆人乌鲁木齐人吃的多吗?不多,因为不好吃,不合这里的口味。吐鲁番在火里呢,听着就难受,可那里的葡萄谁能拒绝吗?和田在风沙里呢,想着就别扭,可那里的石榴木纳格和无花果谁又能不爱呢?

且不说这个比方对不对题,有没有什么哲学味道,但我很喜欢。

有人说,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说明这里的四季很混乱吗?还非要用这么样的方式把自己夸一顿!

我想说,真不是,只是因为你根本没有真的体会过四季都有季节交融的那种无法言说的感觉,那既是一种重叠,也是一种延长,更是一种不同风味的酝酿。放在人身上,你不接近,就没办法体会和感觉。

很多人狂热喜欢独库公路,是因为在一条路上,一天就可以看尽四季交叠的壮美。

乌鲁木齐呢?只不过是用一年,让每个季节都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你不喜欢乌鲁木齐,它就在这里。

你喜欢乌鲁木齐,它总在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