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文||​枣子河岁月

 作家董刚 2022-10-30 发布于陕西

拍摄于2022年夏天

枣子河岁月

--强文

宝鸡师范学院八零级曾经在今凤翔区西北的枣子河畔学习、生活了一年。枣子河岁月虽然短暂,但却给我们八零级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们由刚入校时的十六七岁的青年,如今已经年过花甲,岁月让我们两鬓斑白,但岁月的记忆却永难忘却。

四十二年前的19809月,宝鸡师范学院八零级学生在长寿山下陆续报到,报到的同时,我们就接到通知,下午带上行李乘车出发!

不是已经在学校报到了吗?还要出发去哪儿?带着满腹的疑问,下午我们分乘数辆大轿子车,一直向宝鸡县虢镇出发。我本身毕业于虢镇中学,自然对这一路熟悉,心想要让我们在虢镇上学吗?结果,过了虢镇,车子继续爬上北坡,又向凤翔县开去。大家又想要我们在凤翔县城上学吗?车子又绕过凤翔县城,一直向凤翔县西北驶去,最终我们来到了距离凤翔县城十多公里的枣子河畔。

当时的枣子河是属于凤翔县董家河乡张家店的一个自然村,宽阔的凤翔平原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被送到了北边的老爷岭山脚下。只见一条细细的枣子河水从老爷岭下向南流淌,河两边横七竖八的盖满了楼房,但那些楼房都是闲置的。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里是六十年代末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建设的603研究所的801工程所在地,是研制飞机的秘密机构,所以建在大山沟里。厂子沿河而建,南北长达十几公里,据说凤翔县历史上的第一条柏油马路就是这条直通枣子河603研究所的大路。当时有上万人在此工作,附近的农民成为建设603的主要劳力,他们也把大量的蔬菜和农副产品卖给603的职工,使当地枣子河农民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乡镇。然而,随着9.13事件之后,三线企业陆续下马,801工程也难逃厄运,603研究所迁到了西安阎良,留给枣子河的只有一幢幢闲置的楼房、厂房。据说附近的农民用废弃的飞机翅膀来拉氨水。拍摄于2022年夏天

我们宝鸡师范学院本是建在宝鸡市西关以西的长寿山脚下原长寿中学旧址,1958——1963年在这里创办了宝鸡大学,不久后下马。1975年成为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改建为宝鸡师范学院。19809月,我们入学时,学院刚开始在石坝河地区选址建设新校区。我们这一届同学在老校区长寿山没有地方,而石坝河新校区才刚刚开建,学校只好为我们租借了枣子河603研究所,作为我们的驻足之地。

学校为我们在河西租借了一幢楼用于住宿、教学以及管理。在北侧的一座小桥东面租用了一座礼堂,既可以开会、演出,也可以作为食堂吃饭,被称为“三用礼堂”。在南面有一个废弃的大车间,就成为我们的运动场。

当时的宝鸡师范学院刚刚初建,只有政教、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五个系,每个系只有一个班,总共大约三百多人。招收的学生除宝鸡地区外,还有渭南、铜川的学生,因为当时这两个地区没有师范本科院校。我们这一级同学和高考恢复后的七七级、七八级一样,年龄也是参差不齐,既有年龄大的插队知青、回乡青年,也有从工厂考入的老大哥,应届毕业生还是占大多数。但我们是从“文革”中过来的,经过了小学、初中的“七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加初中两年就中学毕业,考入高中后也仅仅学习两年就参加高考,所以基础是很薄弱的。有的同学从没学过英语,大一才从学字母、记单词开始。来自武功的张海含同学记单词desk,一会儿记成desk,一会又记成deks,把他自己都记迷糊了。

由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学校为此购置了一辆大轿子车,每周六天分前后两段接送老师去603上课。

603 的教学团队中,有宝鸡师院的领导,如中文系史民建老师,也有凤翔县的领导参与管理,当时的凤翔县委宣传部长吕中就是兼职副院长,因为学校建在凤翔县的地盘上。

为我们中文系代课的老师有教授现代汉语的刘治平老师,他在课堂上最爱说的是:我在内蒙师院的时候……还有教授文艺理论的徐静兰老师,教写作的李素云老师,教历史的张复亭老师。现在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任教的张爱莲(张昕)同学说体育老师是张天喜,英语老师是周文怡,可我一点印象也没有。班主任是年轻的李晓峰老师。学院的老院长洛文先生和中文系主任毛震珊老师曾经亲自到枣子河看望我们还与师生座谈。

刚刚恢复高考不久,似乎一切都是新的,但教材却是旧的。我们文艺理论用的是以群编写的书,历史用的是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由于我们中学的基础差,大学的文艺理论、写作等课程我们都学的似懂非懂。(当年教学楼)

学院初建,师资缺乏,好多老师过去都是中学老师中的名师,选拔到学院任教的。也从一些学校通过试讲选拔部分老师。还记得有一位老师为调动,在我们班参加试讲,刚好前一天晚上我们看的电影是香港影片《bus奇遇记》,这位老师讲课时,举例子突然说到这部电影,说男主角bus如何如何,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他还莫名其妙。最终这位仁兄也没调动成功。

在枣子河边凤翔县邮电局设立了一个只有一间房的服务点,为企业和学校服务,只有一名年轻的临时工邮递员在此上班,这位邮递员日后成为宝鸡著名的书法家,他就是宋志贤先生。至今他还记得我们班的长辫子女同学赫冬梅为了集邮经常在他那里撕邮票。

地处深山,周围都是农村,我们每天饭后就走到田间地头去散步。星期天到凤翔县去逛东湖,更多的时候是去周围爬山,有的早熟的同学在野外谈恋爱。

我们中文系男生住的是两间大房子,沿墙摆了一圈架子床。上完课我们要到北边的“三用礼堂”去吃饭,顺便由轮值的同学提水。有的同学为了省事,一次提四个水瓶,天气晴好还没问题,大冬天就麻烦了,尤其是下了雪,路远又雪滑,大家没少摔跤。有的同学为了少跑路,选择从小路上直接过河,结果不但摔倒,还把水瓶打掉了。

根据我们没有校园的大学生活,李三礼同学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山沟轶事》,发表后并被《作品与争鸣》杂志转载。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文艺领域小说创作如雨后春笋,全国各种文学杂志很多,但能够被《作品与争鸣》转载的都是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大家争鸣的焦点是这样的生活像大学吗?其实,我们的生活还真与一般的大学不一样。

正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时期,各种小说、电影开始解禁,我们在“三用礼堂”每个周末都看电影,既有“文革”被禁的老影片,也有被解禁重新演出的外国影片。开会或看电影前,各班都整队参加,每个系互相之间拉歌比赛,气氛十分热烈。国庆还是中秋节,学院组织高年级的文艺骨干来603进行文艺演出,慰问我们。其中有七八级的后来留校任艺术系主任的刘进锁等。

周末,我们在教室里拉开桌椅,大家学习跳舞、唱歌。虽处山区,我们的大学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我至今还记得我把《泉水叮咚响》与《甜蜜的事业》两首歌唱混了,引起同学们一片倒掌。

在枣子河期间,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大哥拍来的电报,说母亲病重速归。但这里平时没有汽车,我辗转多次回家的时候,母亲却已经离我而去了。办完了母亲的后事,我在长寿山老校园找到毛震珊老师,他是我父亲昔日的同事。他说下午有车去凤翔,你坐车一起上去吧!这样我坐学院的大轿子车回到枣子河。

很快一年过去了,石坝河新校区建设有了成绩,大家很高兴,盼望着我们可以到新校园去学习了,谁料学校把长寿山的几个班迁到了新校区,让我们又回到报到时的长寿山老校区开始我们的大学二年级生活。

我们在山里大概自由惯了,到了新的环境,给低年级的同学感觉我们自由散漫,特别是在食堂吃饭时,我们不太守纪律,所以低年级同学称我们为“北山游击队”。

多年以后,在一次饭局上,有一位老兄不知为啥事突然说出“北山游击队”,我立即意识到他是我们八零级同学,只是不在一个系互不认识罢了。一问,果然是同级同学,不仅抚掌大笑。

我们这一级同学毕业后,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一部分参加统一分配,大部分回到原所在的地区从事教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的同学离开了教育部门,有的南下深圳,有的西去新疆、甘肃,有的从教一生,有的下海经商,也有的步入行政领导岗位。虽然我们处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但都努力为社会奉献力量。

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一段历史被许多人遗忘了,就是如今宝鸡文理学院也少有人知道,校史上也不见记载。如今,时光倏忽,岁月的风霜已染白了双鬓,我们大部分同学已经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少部分也即将退休。把这一段历史写下来,也算是对枣子河岁月的纪念。

正是三伏最热的时节,我和朋友一起驱车重返枣子河。在我们撤离枣子河以后不久,董家河派出所曾经在此驻扎。之后陕西省劳教所在此有比较长的时间,并对许多地方进行了拆建。后来由于国家劳教政策的变化,劳教所随之撤销。如今,这里只有枣子河林场的几名工人在此看守山林,能看到标志牌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标记。护林站的老杨热情接待了我,称赞我还有怀旧的情怀,给我介绍几十年来枣子河的变化。

离开护林站老杨,我们驱车北去,在原来的办公教学楼前,我一时之间激动不已,这里由于派出所、劳教所都作为办公楼使用,并加以修缮,更换了铝合金窗户,粉刷了粉红色的墙面,使这座楼看起来并不那么破旧,相反倒有些历史的沧桑感。我在门前摄影为念。这里如今是红旗民爆厂的办公楼,一条黑狗懒洋洋的躺在地上,对我们似乎不屑一顾。

沿着西河沿北进,当年的“三用礼堂”依然在,跨在河上的那座桥也依然在,只是桥的东头已被洪水冲去一角,有些摇摇欲坠。当年吃饭、唱歌、开会的礼堂已经十分破败,里面大概养过羊吧,一辆轿车停在里面。礼堂外的院子里,草长得很高,也有一条狗在我们周围转来转去,之后便懒洋洋的躺在地上。

但我没有找到我们上体育课的那个大车间,大概已经拆除了吧。

我的朋友小孙没有来过这里,一心想往北边再看看,便驾车一直走到无路可走才返回。枣子河上游倒是挺宽阔的,能看得出来河床里的地是修整过的,一台一台很平整。还有红旗民爆厂的实验基地等设施。最里面是护林站的一个点,有两个人在此坚守。

离开枣子河,我在山口那里站了一会儿,沟口的山上布满了现代化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沟里的农民早已经通过移民搬迁在山外生活了,枣子河淹没在退耕还林后的绿色海洋之中。

                     2022年8月3日作者简介:

强文,陕西宝鸡人。宝鸡师范学院(现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八零级毕业,任教15年。曾任陈仓区(宝鸡县)政协副主席,宝鸡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宝鸡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主任。现已退居二线。

                      ---本期编辑 宋筱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