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拙政园问月

 苏迷 2022-10-30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2年10月24日 B07版

  雏菊园

  仲秋的一轮圆月,最是姑苏的风雅。习俗里走月亮走了上千年,都走在河岸桥边。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赏月之美美在大自然的馈赠中。在四百多年的拙政园赏月,不知是多少人的梦。如今梦已成真,在一园子的斯文中听风吟诗,看光作画,拜谒明月,成全问雅之行。

  天微寒,款款走在园中的逶迤石径,心是安然的。“拙政问雅”的白色圆形闲章和玫红方形闲章柔和地映在墙上,像两位玉树临风的书生。百年紫藤的躯干虬枝盘旋,龙腾云上。庭院,前面实景的树青枝玉叶,后面光影的画百鸟争鸣。如若驻足,花鸟鱼虫的画面会让人流连忘返。

  厅堂墙上挂的,白天是名家的画,夜间是著名的景。画是静态,定格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景是动态,有月亮升落,百鸟栖遑,瀑布琤淙。许多窗棂是一格一格的,那些映衬在外只用线条勾勒的山水画,抑或春天桃红柳绿的水粉画,夏日清水荷塘的彩绘画,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翻动。立于窗前,只管一框一框仔细看来,也可以粗粗掠过,画是月的心事,在这样的夜晚,独独属于来此探视的自己,于是人便有些魂不守舍了。

  用光影展现的细节无处不在。一棚架苏绣,从花蕊开始,行针走线间,大唐红的牡丹端然盛开;一画屏石艺,冉冉弦月,雾锁霞升,宫移羽换,都在意料之外。

  站在屋内,窗外雨潺潺,观雨打芭蕉,点点滴滴。俄顷雨止,又似盛夏渐远,听蝉鸣蛩唱,秋心不已。正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如若李白独酌于园林,不知又有多少诗篇仰天问月。

  来到庭院,清辉如洗。那月竟如此饱满圆润,白玉盘、银圆镜、广寒宫,婵娟、望舒、素娥,这么多美丽的称呼堵塞了思路,脱口而出却是至简一句:明月你好!看到那轮月在冬夜的枝头略微沉吟,我笑了,知心地低下头去,细数三棱镜一般的窗花在卵石地面铺陈的好看影子。今夜当窗的是一轮诗人心中的明月,画家笔下的明月,歌中唱出的明月,故事讲述的明月,总之是一轮属于江南文化的明月。她每晚都在这里寻觅知音。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要的就是月下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愁思和情愫。

  古人善月,在静谧的月夜,沿着依稀的觉察和感悟,日积月累着与月相关的情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与酒相亲相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月透露山水田园的闲逸;“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月总带几分漂泊和无奈。

  与拙政园最亲近的大约要数苏轼《点绛唇》中的月了。当年他闲倚胡床,看楼外峰峦,深深感叹:“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建园时,才子文徵明将“与谁同坐”作为园中轩名,表达的是文人的孤芳自赏和淡泊明澈。月夜,面对一溪清流,一廊轻风,与谁同坐轩应是与月相看两不厌的最佳处所。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古人早为此情此景留下千古咏唱。

  这是个属于春天的小院,眼下应该没有看点。谁知一墙海棠花影摇曳,惊心得不可方物。有几枝竟攀上屋檐,与一丛竹影婆娑相依,墙上书卷式的砖额“海棠春坞”盈盈地闪着翠色。如此诗意的所在忽然变得氤氲起来,让人梦游一般,不知今夕何夕。

  因为有风,池塘在清寒中微漾一湖细水,那是留有荷香的水。香洲的倒影有些颤动,恰似一艘远航归来的大船泊进家的港湾。小姐与丫鬟在月夜悄悄绕过假山湖石,来到船头,一出昆曲《牡丹亭·游园》就此拉开序幕。“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熟悉的旋律,隔水送来韵味无穷的声腔。“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与眼前的景致多么相谐相扣。一回头,那轮明月似有所感悟,清辉越发柔和。

  走在月地里,光影随身。梧竹幽居亭的门洞清辉如许,四轮满月你中有我我中含你,又互相衬托,从弦月如钩到圆月皎洁,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月影。当下梧桐已老青竹依旧,它们共影在一框图内,充满风月无边的深情。亭内一副围棋在砖桌上正酣,若有人想去杀个输赢,岂不打扰了一方幽静?

  常去平江路丁香巷体验戴望舒《雨巷》的情境,不期在拙政园早年的大门口遇着了真正的雨巷。高高的围墙耸着楼房的屋脊,越发挤瘦了墙外的巷子。灰白的粉墙沁满岁月的痕迹,斑驳着曾经的辉煌。尽管如此,墙上用灯光打出的一排时日不同的月亮,婉转提醒着这趟叩月之行的主题。

  我读着一园子的月亮,它们在合适的场景营造着理想的意境。只有浅淡的描述,无声的濡染,那种属于雅的气息逐渐清晰,不断弥漫缭绕,生成雾岚一般的包裹,将所有人情物事浸润。

  白日光阴可以惜时如金,月夜影下常人又有几分珍藏?深深觉得拙政园的美如此丰满宏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