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天说与天人关系的建构

 ceme_btur 2022-10-30 发布于北京

盖天说是中国早期的一种独特的量化宇宙观,用勾股法测量并计算出了太阳高度,由此构建了量化的天地结构,绘画出了12个中气时的日道图,即七衡六间图。本文利用《周髀算经》中的数据,构建了盖天说的三维模型。发现在模型的“地中”观测太阳的升落方位,基本上与实际相合,冬至线的角度与晷仪的冬至线相差1度。发现《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概念的定义源于二分二至太阳的升落方位。内经在“三部九候”中把天之五运六气与人的五脏六腑,通过手足三阴三阳的十二经络链接起来,实现了天与人的相合,在时间的维度上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系统理论。说明内经中的基本概念是以实测天文作为其现象依据的。

盖天说发源于浑天说之前,用七个日道来描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变化。天与地相对分开,日月五星在天盖上运行,古人用立杆测影的方法构建了这一宇宙学说。在盖天说中古人还不知道太阳是在黄道上运行的,也没有天球的概念。天与地在计算时做平面处理,因为发现千里影长差一寸的现象,用勾股法测量并计算出了太阳高度,因此得出了天地之间的距离为8万里。然后进一步计算了内衡与外衡的半径,也就是北极距离夏至日道和冬至日道的距离,再分划出七个日道,在《周髀算经》中一一标出直径与周长。所以盖天说是定量化的宇宙观,是古人通过实测、计算得出的一幅宇宙图像,是古人研究天地结构的发端。为什么是七个日道呢?它对应的是12个中气时的太阳视运动轨道,是太阳从冬至到夏至,又回到冬至的往复过程,对应于《易经》复卦中的“七日来复”。

#1

千里影差一寸,

推算出天高8万里

盖天说是中国实测天文学的开始,采用立杆测影的方法,构建了以天地结构为主的宇宙观。在测量八尺圭表影长的过程中,古人发现在南北子午方向上相隔千里,测量的影长会差一寸。这一规律性现象的发现,古人以为是由于天地之间的固定距离所造成的。于是古人利用勾股方法,推算出了天地之间的距离。我们现在用相似三角形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千里之间立表测影,利用影长之间的差值一寸,选取在地中夏至日影一尺五寸进行计算,可以求出太阳的高度为8万里,地中到内衡为1.5万里。(见图1)

图片
图1  古人通过千里影长差一寸,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太阳的高度。(绘制:肖军)

#2

在地中以北千里,通过测定八尺表冬至与夏至的影长,推算出内衡与外衡的半径

《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中言:“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从文中可见古人是通过立表测影的方法来求地中,在夏至日影一尺五寸的地方,就是地中,现在登封还立有一唐朝建的周公测影台,与文中的描述相对应。《周髀算经》中,在地中以北一千里的地方,立八尺周髀测日影,夏至日影一尺六寸:“夏至南万六千里,冬至南十三万五千里,日中立竿无影。此一者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髀者,股也;正晷者,勾也。正南千里,勾一尺五寸;正北千里,勾一尺七寸。”通过测量发现距离千里影长差一寸。《周髀算经》中又言:“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長,夏至日晷短。日晷損益,寸差千里。故冬至、夏至之日,南北遊十一萬九千里,四極徑八十一萬里。”又言:“今立表高八尺以望極,其勾一丈三寸。由此觀之,則從周北十萬三千里而至極下。

图片

图2 《周髀算经》中对内衡、外衡半径长度的推算。(绘制:肖军)

用此数值我们可以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推算出内衡、外衡的半径长度分别是11.9万里和23.5万里(见图2)。这与《周髀算经》中的数量描述是一样的,说明《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的七衡六间图是根据实测数据绘画出的。

《周礼》记述了古人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寻“中”建国的理念,这里寻找的是地“中”。在《尚书尧典》中尧帝命四位天文官去四个地方,通过观测星象来确定春秋分、冬夏至,即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季的时间的“中”。所以盖天说的七衡六间图,实际上是在地中观测到的十二个中气时的日道图。是时间的“中”与空间的“中”,对应之后呈现出来的一种秩序或者规律。这应该是内经中所强调的时序概念的原义,也就是说,内经中所言的时序不是一种单纯的时间排序,而是一种天象与时节相对应的相,是在寻得了地中和时中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所以“中”是一种完美的呈现,通过人的努力、人的建构,天道出现了,秩序与规律被发现了,一种含有天地人的宇宙图像被画出来了,在《内经》中被称之为“天道六六之节”。

#3

通过《周髀算经》中的数据,构建盖天说的三维结构

《周髀算经》中言:“周去極十萬三千里,日去人十六萬七千里。夏至去周萬六千里,夏至日道徑二十三萬八千里,周七十一萬四千里。春秋分日道徑三十五萬七千里,周百七萬一千里。冬至日道徑四十三萬六千里,周百四十二萬八千里。日光四極八十一萬里,周二百四十三萬里,從周南三十萬二千里。”此处的夏至日道徑、春秋分日道徑和冬至日道徑是内衡、中衡和外衡的直径,用此数据进行三维建构,能够得到盖天说七衡六间图的立体结构。

图片

图3  盖天说七衡六间图的立体结构,(绘制:肖军、肖如星)
从俯视图中(图4)可见春秋分太阳基本上是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冬至太阳升的位置,略大于当地的实际日出方位。“日去人十六萬七千里。”讲的是太阳的日照范围,或是人眼所及的目视范围。这是古人的一种猜想,16.7万里是人的视界范围,太阳进入了人就见到了,出去了就看不见了。用此模型解释了太阳周年升落方位的变化。(图4)

图片

图4  七衡六间图的立体结构的俯视图。(绘制:肖军、肖如星)

#4

通过晷仪了解三阴三阳的天文定义,认识晷仪是古人测量十二个中气的天文仪器

对盖天说的重新认识与发现,与笔者对晷仪的再发现是分不开的。晷仪的刻画线因为平均刻画了69条线,而令众多学者对它产生不同的想法与认识,陈美东先生经过分析认为晷仪是赤道式日晷,李鉴澄先生认为是定方向的,孙机先生认为与夜晚的漏刻计量相关。其实69条线的刻画源于太阳的升落方位,第一条线与第69线,对应了太阳冬至时的升落方位。所以晷仪是陶寺观象台之后的一架古人观测太阳一年里升落方位变化的仪器,也是能够实测十二个中气时太阳升落方位的仪器。把它与内经六微旨大论“移光定位”联系起来,定义了中医的三阴三阳。古人用二分二至太阳的升落方位定义了三阴三阳:少阳从右手边开始,冬至日升;阳明,春分日升;太阳,夏至日升;厥阴,夏至日落;少阴,秋分日落;太阴,冬至日落,转一圈。

图片

图5  晷仪与十二中气及三阴三阳的关系图。(绘制:肖军、肖如星)

古人是用立杆测影的实验方法来定义三阴三阳的,也就是说三阴三阳的概念建立是有现象依据的。通过三阴三阳概念的建立,内经在三部九候中把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通过手足三阴三阳的十二经络链接起来,实现了天与人的相合,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建构。

图片

图6  天人合一:针灸穴位铜人与苏州石刻星图。(绘制:马骁昆)

#5

绘画天人同构图,

完成天与人的系统构建

我们先来画一张图,把晷仪放在中间,在最外面把一年里太阳的升落方位标示出来,然后对应画出12个中气的刻度方位,再把三阴三阳对应到二分二至上。这就是晷仪与十二中气及三阴三阳的关系图。然后我们再画一张图,把上对应南,左为东、右为西,从左上角冬至、少阳开始,画出二十四节气,左面为冬至~春分~夏至;右面为夏至~秋分~冬至。然后从三阴三阳对应出六气: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最后把手足三阴三阳的脏腑写上,一幅天人同构图就完成了!

古人是用什么把人之五脏六腑与天的四时阴阳链接起来的呢?三阴三阳。所以三阴三阳是古人构建天人系统的核心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原初是来自于时序的。古人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系统理论,反过头来再看“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话:“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其中的阴阳表里,一目了然。

图片

图7  天人同构图,内经在时序上构建了天之中气日道与人体脏腑经络之间的对应关系。(绘制:肖军、肖如星)

从此路径的发现、回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天人合一理论,与盖天说宇宙观的建立紧密相连,有当时的观测仪器:晷仪,它们是一套系统的建立,看清了其间的相互关联,才可能认识到地中与时中是构建七衡六间的必要条件,所以寻“中”是方法,寻“中”的目的是构建天与人的链接,天人相合是上古天文的目的。

如果说《尚书尧典》通过寻找时中完成了天象与时间的相合,那么盖天说则是通过七衡六间完成了天与人的相合,之后的浑天说在太初历中通过无中气置闰完成了日与月的相合,这三部曲中都与中气有关,也就是与时序相关。从中可见中国传统对时间研究的独特性,有别于欧洲传统的空间架构,在宇宙中寻找空间的中点,从地心、日心到没有中心的大爆炸宇宙。所以从现代科学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天文是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与路径的,只是与欧洲古代天文的路径不同而已。于今而言,从整个人类文明来看,天与人能够构建在一个系统中,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这一理论模型的思维路径,有望在人类健康领域获得新的应用。

1

END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