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图书 馆员 2022-10-31 发布于内蒙古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01功效作用

核心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性味
性微温,味辛,甘
主治
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适宜人群
皮肤病,外感风寒的人
不宜人群
阴虚自汗的人
禁忌人群
血虚,气虚的人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李杲提出:“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现代研究发现主要化学成分为升麻素苷等苷类成分,升麻素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防风水煎剂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可以延长戊巴比妥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
防风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对痢疾杆菌、枯草杆菌、某些皮肤真菌及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风的色原酮、多糖及挥发油均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防风多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02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03适宜搭配

防风适合和荆芥,羌活,防已,全蝎搭配

防风荆芥

搭配效果:祛风解表之力增强,二是人性均平和,可用于风寒,风热,风湿为患的外感病证。二是人烧炭用皆可止血,止泻,荆芥偏入血分,防风偏入气分,气血同治,相须为用。

防风羌活

搭配效果:自上达于周身,有疏风胜湿止痛之效,善治风湿在表在上,偏正头痛,身重关节疼痛,偏于游走性是人。

防风防已

搭配效果:既能祛风胜湿,又能利水止痛,一散一利,相得益彰,用治风湿热痹,全身关节疼痛。

防风全蝎

搭配效果:祛风止痉,用于中风口喎,惊痫抽搐,破伤风等证。

04不宜搭配

防风不适合和干姜,藜芦,白蔹,芫花,萆薢搭配

防风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搭配效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会影响防风的药效。

防风萆薢

搭配效果:《唐本草》中记载,会降低防风的药效。

05注意事项

1.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2.炮制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3.炮制炒防风:取防风片,置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4.毒性:取体重18-20g小鼠雌雄各半,均分4组,1次分别ig不同剂量的防风,观察5天由动物死亡数,按简化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结果LD50为21   5.8±2    6.4g(生药/kg)。
7.《得配本草》:“元气虚,病不因风湿是人禁用。”
8.《本草经疏》:“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防风粥的功效

关于防风的功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点,下面就让我来给您介绍一下吧。
防风粥

防风粥的功效一

1)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朮、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2)防风一药,顾名思义,是治风止痛的药物。它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因它微温而不燥,药性较为缓和,故又可用于风热痈盛、目赤肿痛、咽喉不利等症,可与荆芥、薄荷、连翘、山栀、黄芩等同用。至于祛风解痉方面,则力量较弱,如用治破伤风,本品只能作为辅助药,不能独任其功。荆芥与防风常同用于祛风解表,有如麻黄配桂枝以发汗解表,也是取它相须的作用。但荆、防发散之力不如麻、桂,作用较为缓和。至于荆、防两药相比,则荆芥发汗之力较强,而防风祛风止痛之功较好。根据临床体会,防风炒用可减缓它祛风的力量,却有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腹泻。防风炒炭,又可用于崩漏而见血色清淡者,与温经止血的炮相比,则功用相似而力较逊。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膀胱经;气香升散;
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疏肝解痉,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目眩昏涩,风寒湿痹,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中风,麻疹难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防风粥的功效二

①解热作用对人工发热家兔,经口给予关防风煎剂或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煎剂的作用较浸剂好。

②镇痛作用小鼠灌服防风(品种未鉴定)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能明显提高痛阈(电刺激鼠尾法),皮下注射同样有效。
③抗菌作用新鲜关防风榨出液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
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
品种未经鉴定的防风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关防风醇浸膏给家兔皮下注射,对血糖无影响。
防风粥的功效三

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①《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②《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
③《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④《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⑤《珍珠囊》:身:去上风,梢:去下风。
⑥《药类法象》:治风通用。
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⑦王好占:搜肝气。
⑧《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盔汗,断漏下、崩中。
⑨《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荆芥防风粥怎么做
荆芥防风怎么做呢?相信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吧,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具体的讲解一下。
荆芥防风粥 荆芥防风粥的材料

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

荆芥防风粥的做法

将荆芥、防风、薄荷、豆豉放入沙锅内煎沸6-7分钟,取汁去渣。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清水煮粥,待粥熟时,倒入药汁,同煮成稀粥,加白糖即成。

荆芥防风粥的用途

善驱风邪 外感风热 助汗除邪 年老外感风热 体虚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防风为多年生草本,生于草原、丘陵和多石砾山坡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当、山东等地。一般于栽种第2年的冬季采收,生长不良者可于3至4年后采收。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和泥土,晒至九成干,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防风(关防风)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至30厘米,直径0.5至2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及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散生黄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以条粗壮,断面皮部色浅棕,木部色浅黄者为佳。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防风、炒防风、蜜防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蜜防风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大医正道讲草药:防风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止泻之功。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故对风寒、风热、风湿等表证均可配伍使用;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止泻、止血均有良效。

防风:汤丸散入药均可,根据需要用量常在6?90克(个人用药经验)。防风生用解表、解痉、祛风湿。炒用升发脾阳止泄泻,如痛泻要方。炒炭可用于"风血"止血。阴虚火旺、血虚发痉、热病动风者一般不宜使用。

防风配方几则:防风30克配防己1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制川乌20克(或生川乌10克)、鬼箭羽10克、当归10克、鸡血藤60克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配地骨皮20克、丹皮30克、桑白皮20克、白鲜皮50克治风燥血热所致的顽固性荨麻疹。
防风配方几则:防风20克配炙甘草15克、乌梅30克、五味子10克、地龙10克、炙麻黄20克治过敏性哮喘。配荆芥15克、丹皮15克、辛夷15克、苍耳子20克(炒)、生地20克,鹅不食草30克治鼻炎。配全蝎10克、附子10克、蜈蚣3条治面神经麻痹。
防风配方几则:防风30克配制川乌20克(或生川乌10克)、乌梢蛇30克、川牛膝30克、伸筋草30克治坐骨神经痛。配天麻30克、蔓荆子20克、川芎30克、升麻6克、细辛6?10克、藁苯20克、白芷15克治偏正头痛。配炒白术30克,白芍60克、炙甘草30克治肠易激惹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
防风配黄芪白术益气固卫可调整提高免疫功能,治表虚易感冒人群,用防风9克、黄芪30?50克、炒白术2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防风为治"风疾"之要药"风"者均可用之,但风多加热加湿加寒加暑,风为风病之首、无风不起浪,治风用风中之圣药"防风"。可防风在治诸风疾中的也有些讲究(个人体会)。治风寒风湿重症时防风最好用黄酒炒过、且用量宜大些(30?60克都可)。治风热诸症时防风宜生用,且用量宜小些(3?6克足够)。
防风配方治白癜风:防风15克配熟地30克、当归10克、何首乌30克、黄芪30克、女贞子30克、补骨脂20克、柴胡9克、郁金10克、白鲜皮30克、狼毒1克、白花蛇20克、炙甘草15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另外、取补骨脂100克打碎加白酒浸泡十五天后过滤去渣(即为补骨脂酊),用此酊剂每日涂抹患处二次。
防风配荆芥治小儿风热外感高热不退、舌红苔薄、咽喉肿痛、咳嗽、口干口渴:防风5克配荆芥6克、薄荷6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川贝3克、葛根15克、羚羊角粉0.5克(冲剂)、蝉蜕6克、连翘9克、生甘草3克。防风荆芥二味为微辛温之品,在风热风寒外感中均可使用,但在风热外感中,尤其是小儿风热外感中,用量不宜过大,少则气和而生,顺其势以发之,促肌腠之邪外泄,多则反致疾风拔木,有火热燎原之势,此亦寓"治上如羽、非轻不举"之古训。
防风配方治各类头痛:防风15克配川芎30克、白芷15克、藳苯15克、元胡10克、全蝎10克、薄荷10克、荜茇3克、甘草6克。防风质润性缓、为风药中之润剂,古云:"可治三十六般风",乃祛风止痛之药。
防风配方治各种湿疹:防风10克配蝉蜕10克、僵蚕1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30克、紫草6克、全蝎6克、乌梢蛇30克、银花藤30克。本方凉血祛风、清热除湿,用防风祛风而走皮毛为使药。
重用防风治胃下垂:炒防风30?60克、炙北芪30?60克、人参10克、白术15克、炒当归10克、升麻3克、柴胡5克。上方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用。
防风治疗天行赤眼、暴盲、视瞻昏渺:摘自清代名医?李莲清医案,用单位防风二两水煎日一剂治疗暴盲,一剂而愈。
防风治胃痛:李杲曰:"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之润剂也。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
防风治疗风邪上袭咽痒难受,干咳不止:防风可大胆应用、屡用屡效。
防风治疗因眼鼻疾病所致之眉棱骨、前额部以及眼睛深部等处之疼痛。可用<兰室秘藏>之选奇汤(防风、羌活、半夏、黄芩)加辛夷、鹅不食草等
防风配苦参、土槿皮、白鲜皮、花椒、百部、蛇床子、白蔹、硫黄、白矾、冰片。水煎外用熏洗,泡澡,治疗名种皮肤病。防风30克苦参50克土槿皮30克白鲜皮50克花椒15克百部30克蛇床子30克白蔹30克,(硫黄15克白矾15克冰片3克,此三味共为细粉),待上方水煎后熏洗时再加入硫矾冰三味。
防风配方治过敏性鼻炎:防风15克、黄芪60克、辛夷15克、苍耳子15克、白芷15克、藳苯15克、乌梅20克、炙甘草20克。
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下面介绍香薷。香薷和生姜一样,也是作为熟悉的药,相对于前面三味掌握的药就要次要一点。香薷和紫苏一样,也是来源于唇形科的一种小的草本植物石香薷的,以它的全草来作为药物使用。过去本草文献里面使用的香薷,正品是海州香薷,后来经过全国的实地的去调查,实际上全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普遍使用的都是石香薷,所以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就把石香薷作为香薷的正品,我们教材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就把它的入药的品种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和以前的中药书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植物来源不一样了,这个加一点说明。但是石香薷很早以前就也作为香薷的一个品种,香薷有很多品种,唇形科的(石香薷)是其中之一,现在以它用得最多。我们在后面的参考资料里面有一个简单地说明,自己可以看一下,参考资料的第二。

  香薷它的功效是三个方面,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也就是解表、化湿、利尿三个方面的功效。香薷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作用还是比较强,有的书上也是把它叫做发汗解表,就是服用了以后,常常有比较明显的发汗效果,经常把它作为一个发汗解表药来使用。在风寒表证当中,应该是也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它可以和其他的发散风寒的药广泛的配伍在一起应用。但是这个药就是它的气味比较浓烈,尤其是作为解表药,在煎煮时间不长的时候,气味非常浓烈,有的人对它这个气味不能适应,反而会引起一些胃脘的不适的症状,比如说恶心的症状。所以普通的风寒感冒,香薷是一个有效的药,而且是有相当肯定的疗效,但是实际当中应用并不广泛,没有前面的药那么广泛,就是它的气味有的人不容易接受,有那么一点关系。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把它的第二个功效结合起来,化湿和中,就是对于湿阻中焦的一种治疗作用。湿阻中焦,我们在《中医诊断学》里面对它的基本症状已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们今后专门有一章化湿药,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复习,再来回忆,再详细地介绍化湿这种功效,我们这里初步了解化湿和中就是对湿阻中焦的一种治疗功效。在夏天人们常常喜欢乘凉,尤其是在古代,炎热的暑热天气,室内又没有空调,一般都喜欢在野外,比如说有的就在野外露宿,很容易在暑热的天感受风寒,很容易出现有风寒外感,加上暑热天,本身自然界的湿气偏重,再加上暑天人们又喜欢生冷,这个时候又容易造成湿阻中焦,在这个季节就外有风寒、内有湿浊中阻的情况同时发生,这个就(是)一般说的暑湿证,阴暑证。对于这样一个暑湿证,或者阴暑证,香薷能够外散风寒,内化暑湿,或者内化湿浊,湿邪又叫做浊邪,内化湿浊,它能够表里同治,其实也是一个有明显胃肠反应的一种特殊感冒,这个是香薷最佳的主治证,就是外有风寒、内有湿浊这个时候(使用)。在暑天这个药就用的非常多,李时珍就是说“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他的意思不是说香薷的发汗作用象麻黄的一样峻猛,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它用的最多的季节,冬天外感风寒表实证最多、最常见,麻黄相对的用的最普遍,到了暑天,外有风寒、内有水湿的患者,经常出现这种阴暑证,香薷相对用得多。意思就是说,香薷在暑天应用比较广泛,好象冬天用麻黄比较广泛一样,有一定的季节适用性,应该这样来理解李时珍的这句话,这是它的最大的特征。因为香薷主要就用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证候,它在暑天,有的书上就把香薷认为有解暑的功效。这个不准确,因为有解暑这个记载,有的人夏天不问寒热,因为暑证本身是热证,香薷是不适合的,而且暑邪容易伤阴,都不适合用香薷,有的人一谈到暑证就用香薷,李时珍就批评这种人,认为是暑天必用之药,无异于痴(人)前说梦,好象是打糊乱说,是没有正确地掌握香薷的个性特征,所以香薷最大的个性特征就是把两个功效结合起来。它的一个特殊的适应证,就是外有风寒、内有湿浊中阻,或者就叫暑湿证,或者阴暑证。
  至于香薷的第二(个)功效,化湿和中,单独也很少使用。因为化湿和中效果很好的药很多,尤其是和它很类似的,比如说象藿香,它的化湿和中的效果优于香薷,应用更普遍,在这方面香薷就没有什么优势,单纯的湿阻中阻,香薷可以用,但实际上也是用的不多,也就是说对于香薷,第一个功效和第二个功效分开使用的时候,是少数的,不广泛,把两个功效结合起来,就成了它的一大优势,就是它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
  香薷的第三个功效,利水消肿,和麻黄的第三个功效一样,它也是用于水肿,但和麻黄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相似之处,香薷也可以用于风水证,香薷治疗风水证的机理和麻黄也是一样的,它可以通过发散表邪来解除风水的表证,也有利于发汗,通过肌表,通过通调水道,使水肿可以由汗经过肌肤来排泄一部分,也可以使尿量增加,由膀胱来排出一部分,所以它是一个综合的治疗效应,对于风水证,这一点和麻黄相似,而且可以配伍在一起使用。不同的是麻黄本身的利尿作用不明显、不强,除了风水以外的水肿,麻黄基本上不用;香薷利尿作用比麻黄明显,就说除了风水以外的其他水肿也可以使用,象我们有的书上谈到的香薷配伍白术,那种薷术丸,就是普通的水肿,甚至是脾虚的水肿,用白术来补气健脾,脾虚水湿泛滥它也能用,就说它在治疗水肿方面,它范围比麻黄要广一些,这个大家也作个常识性的了解。
  对于香薷这个药,在用法当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说根据前人的经验,香薷如果是用它的第一个功效,发散风寒一般用量小一点,煎煮的时间短一点,因为量大了,气味更加浓烈,或者作用也是比较强。煎煮的时间为什么短一点呢?就是可能是为了保持它的有效成分,它作为一个解表药,不宜久煎。但是作为利水退肿,一般就相反,用量要大一点,煎煮的时间要长一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用法要求?现在总体来讲还不清楚,但是估计可能与这种原因有关,就是说它发散风寒和利水消肿的有效成分是不同的类型,解表主要可能是用的芳香性的挥发性成分,所以它不能久煎,这一类的成分很容易溶出,用小的一点量它就能够达到治疗外感的目的,而利水消肿的成分可能是溶出比较缓慢,它不需要芳香性的挥发部分,尤其是普通的没有表证的不是风水的水肿,久煎以后,能够利尿的成分才能溶出,而且可能要量比较大,才能够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这是一种分析、一种推测,当然最后能不能找到相关的物质基础和它的那个药效学的基础,这个是《中药化学》或者《中药药理学》的一个研究任务。历代有这样的经验,在临床上可以供使用香薷的时候参考。就是作为解表药用的时候,量小一点,煎煮的时间短一点;作为利尿的时候,量大一点,煎的时间长一点,而且一般还要晾凉了以后服,因为热的时候气味更加浓烈,更容易造成恶心呕吐。这是关于香薷,就作这样的一些简单的了解。
  下面荆芥。荆芥是一个掌握药,比较重要的一个药,也是唇形科的,但是植株比较高大,可以长到一公尺多高,也是很芳香的。紫苏、香薷、荆芥它们都是同科的,唇形科的植物。
  荆芥第一个功效把它叫作祛风解表。为什么把它叫做祛风解表呢?我们昨天这里讲概述的时候,凡是温性不强,微温的,意味着它对寒邪的治疗效果不强,它不能很好的针对寒邪,它主要在于针对风邪,所以首先强调祛风,不强调它散寒,所以这一类的药物称为祛风解表,一般都是温性不明显的,称为祛风解表。当然你在初学的时候,你一下记不清楚,你知道荆芥是发散风寒药,你把荆芥的功效写成发散风寒了,根据我们目前的分类,根据教科书的这种提法,应该是有道理的,也不应该认为是错误,也是为了便于记忆。荆芥作为发散风寒的药,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这一类药当中,它的温性是最不明显的、最温和的一个药。由于它的药性方面的特征,就决定了它在外感表证当中的应用,所以应用当中就笼统地说它用于外感表证,就没有说风寒表证,回避了风寒二字,这个是行文的时候是经过了推敲的,经过了思考的。因为荆芥在临床上不管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同样的广泛使用,甚至于温病初起在卫分阶段,荆芥也非常常用。它对于外感表证不分寒热,可以说同等的普遍使用,笼统说它用于外感表证,就是这个道理,这是荆芥最主要的特征。比如说风热感冒,今后要学银翘散里面有荆芥,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败毒散这一类,(它)都是很重要的药物,不管风热、风寒都很常用,都很重要。这是我们根据我们教科书,荆芥的第一个功效,为什么叫祛风解表?以及它的应用为什么是笼统的提外感表证?它的个性特征就是风寒、风热都广泛应用,就作这样的一些掌握。其实荆芥的药性是不是真正的温性?还值得进一步地考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过去我们解表药就是寒热两分,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在寒热两分的情况下对于解表药,不是寒就是温,二者必居其一。由于《神农本草经》对荆芥就定了一个微温的药性,因为《神农本草经》是经典,所以一直相沿使用,没有人去改动它,就是我们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编《本草纲目》的时候,大家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去翻阅《本草纲目》,对荆芥的功效总结了十二个字,“疏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就根据这十二个字,就是同学们现在的这一点中医药的常识,都应该知道它的药性该怎么样?应该是偏寒凉的。“疏风热”,我们后面来讲“清头目、利咽喉”都与风热有关,治疗的是热证;“消疮肿”,疮肿更是热毒证了,按照李时珍的经验,他全是治疗的热证,治疗热证的相对来说,就应该偏于寒凉,它就应该是个疏散风热的药。曾经在三版教材当中,把荆芥曾经写在了辛凉解表,当时有很多学校的老师提出了批评,依据就是《神农本草经》自古以来就是温性的,你们怎么这种乱改,所以后来因为是全国统编教材,大家尽量地不要发生认识上的分歧,就把它又改回到了辛温解表,也就是微温。如果说我们在讲药性的时候,我们注意平性,高度的重视平性,严格地讲荆芥应该是个辛平解表,药性是平和的。既然它是平和的,放在了第一节也比较勉强,放在第二节也比较勉强,它没有三分,所以现在还是维持原状,所以我们教科书上还是认为它是个微温。其实我们后面要讲的薄荷,《新修本草》也是认为它是微温的,但是后来到了金元时期就把它改成了凉性,但是荆芥就改不了,薄荷它不是经典(药),《新修本草》收载的,好象后人写的东西就可以任意改动,经典的就不能够轻易地去改动,当然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但是我们在这里,至于微温,或者平性,微寒,实际上无关紧要,关键在于我们把握它应用。这是对荆芥的药性作这么一个简单地说明。它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它的温性是最不明显的一味药。如果考试,以下药当中药性最为平和的是,就包括我们前面这些药里面选,只能选荆芥,就是考的这个知识点。作为荆芥来说就是一定要注意,就是我们书上在61页的最后一行谈的就是最为平和的一个解表药了。至于它的应用在表证方面,我们书上谈的比较清楚。另外,“清头目、利咽喉”,都是由于风热引起的,或者风邪。风性轻扬,最容易上扰清窍,风邪上扰就会引起头晕、头痛,或者目赤肿痛,或者目痒流泪,这样的一些症状,能够缓解这些症状的,就叫做“清头目”,严格地讲,它应是疏风热、清头目,它和疏风热应该联系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功效。因为头不清爽,眼目出现了这些红肿,或者发痒流泪的症状,它的病因在风热,当然起码与风有关,所以它应该是疏风热,或者“祛风,清头目,利咽喉”,祛风可以贯穿为它的这几个功效的总的一个基本作用。“清头目”就是治疗风邪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多泪,所以在治疗眼科的一些方当中,在治疗头风痛的,或者一般风热头晕的,就没有感冒,荆芥使用也非常普遍,可以应用。另外,“利咽喉”,也是因为风热郁闭,咽喉为肺胃的门户,风热内犯,郁积在咽喉部,出现了咽喉痒痛,甚至于红肿,就称为咽喉不利,咽喉痒痛,或者红肿,荆芥它可以清热利咽,我们今后在发散风热药当中或者清热药当中,有很多这一类的药,比如说牛蒡子、蝉脱、菊花、桑叶等等,都可以和荆芥在一起,治疗风热引起的咽喉疾病。另外,风邪郁闭在肌表,就出现皮肤瘙痒,瘙痒性的皮肤病,现在很多过敏性的皮肤病,比如中医的瘾疹这一类,荆芥既可以内服,也可以煎汤外洗,或者外搽,都有一定的祛风止痒的作用,所以它的“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都应该和祛风联系在一起。这一章的药,称为祛风药比称为解表药好,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些功效它是祛风可以达到很多的效果,它不仅仅是治疗表证,表证只是祛风的应用之一,当然是很重的一个应用。其实我们前面学的很多药,比如说紫苏、麻黄、桂枝能不能祛风止痒呢?也是能够的,只不过是前人不常用,其实麻黄作用还很强,我们完全可以用。如果说在考试当中,象麻黄这些(药)你也写了祛风止痒,不应该算错误,书上没有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实际当中是存在的。
  另外一个,透疹。透疹主要指的是透发麻疹,麻疹是儿科的一个重证,很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古代的中医儿科学把它称为儿科的四大重证、四大险证之一的,一般在半岁以后,过去在流行的时候,都会容易感染,麻疹中医认为是内蕴热毒,外感天行,本身是体内有这种蕴藏了热毒,再感受了麻疹的邪毒而出现的。一开始就是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好象风热感冒一样的,然后三四天以后,面颊部就出现一些红色的疹点,然后由面颊部到前胸、后背,然后到四肢,全身都有这种红色的疹点,而且密布全身,比较均匀,颜色比较红活,这样子就称为顺证,预后都比较好;反之,麻疹的疹点如果很少,稀稀的,不多,或者颜色紫黑,或者有的时候全身有了很快的就收没了,都是麻疹不透,都是热毒内盛比较重,这个时候都是逆证,预后都不好,中医的理论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透疹,让疹点尽量地透发,现代研究透疹药促进现疹点的透发,麻疹的病毒主要就集中在外周循环,可以减少对内脏的损伤,其实是很有科学性的。在中医治疗麻疹的早期,都要用一些清热透疹的药。荆芥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透疹的药,主要指的是透发麻疹,麻疹初起,疹点不畅,这个时候使用。因为现在有了麻疹疫苗,都能够对麻疹产生免疫,麻疹疫苗过去认为可以终身(免疫),现在看至少十多年吧!绝大多数不会感染,所以麻疹在临床上,在儿科当中已经比较少见,但还是时有发生,所以相对的透疹在当代的中医临床当中和古代相比,它的临床价值明显地降低了,但是荆芥的透疹作用,除了用于麻疹初起,其他的出疹性疾病,比如说一般的风疹,或者其他的皮肤瘙痒,这些有疹点的它都可以使用,当然它包括了一个祛风止痒在里面。对于荆芥的透疹,它主要是(透)麻疹,现在麻疹用得不多了,但其他出疹性疾病它照样可以使用。前面我们讲的这些荆芥的功效就是生荆芥,直接把荆芥割下来以后,把它切一段一段的晒干,直接入药,不加炮制,就有前面的这些功效,它功效比较多,大家可能难记一点。最后荆芥把它炒炭,就成了一个止血药。在过去的教材里面,就在这些功效后面就加一个止血,没有谈炒炭两个字,这个很多同学就容易忽略,其实荆芥炭和生荆芥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药材,所以把它这个药材突出出来有必要,炒炭以后也就是荆芥炭,这个时候的荆芥炭,它就是一个收敛性的止血药,这个时候药味就是一个苦涩味了。苦,炒焦了本身有一点苦味;收涩药,它(有)涩味。药性应该是平性了,真正是平性了。它的归经主要就在肝了,肝藏血,出血证是肝不藏血,就与肺没有关系,所以它可以用于多种出血证,当然配伍其他的相应的止血药。
  荆芥功效比较多,但是它相对应的主治并不难,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它的微温和风寒风热都同样的使用,包括温病初起都能用,这个是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一定要把它记住。
  另外要补充一点,就是药材,比如说我们这个图上专门把这个花穗,它是个穗状花,这个穗状花专门收集起来就叫荆芥穗,或者叫芥穗。它的祛风发散的作用比全荆芥更强一些,所以有的医生专门喜欢用它的花穗,就叫芥穗,我们也是在参考资料的第三讲了。另外,荆芥在古代本草,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不叫荆芥,它叫假苏,真假的假,紫苏的苏,如果我们查古代的本草一直到《本草纲目》,它的正名都是假苏,这个是作为一个常识。
  另外,荆芥在有的书上,提到它消疮肿,刚才李时珍就写了它能消疮肿。我们现在有的书上排列在这些功效以外,我们没有要。为什么能消疮肿呢?现在很多人的解释就是根据经典的一句话,“汗之则疮已”,就因为用一点解表的药,发一下汗,热毒疮痈就会缓解,从这样来解释。但是在古代文献当中,认为荆芥是能够通利血脉的,其实与它这个通利血脉有一定的关系,本身疮痈肿痛就是“营血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本身有瘀血阻滞,可能它畅妄血液循环,可能这样解释比发汗(恰当),如果说“汗之则疮已”,麻黄发汗作用最强,那可能用于疮痈就用得最多,而且效果应该更好。为什么不用麻黄只用荆芥呢?或者只用荆芥以及其他的少数几味药呢?应该说与它的通利血脉这个作用更直接一些,由于这个在学术观点上有一些争议,所以我们书上对于它消除疮肿这一点,我们就没有专门的强调,但是荆芥对于一些疮痈肿痛可以使用,我们把它放在此外里面再,放在此外,此外也是仅供参考的,原则上也不考核的。
  下面介绍防风。防风也是一个常用的祛风解表的药,它能够治疗多种与风邪有关的病证,这个名称就是根据功效而来的,它能够防止风邪,能够治疗很多与风邪有关的疾病。防风它是一种伞形科的草本植物,用的是根,药材比较好的主要产在东北地区,所以有的时候又叫关防风,山海关以外的,北防风、关防风。防风也是一个微温的药,温性不强,所以也回避了它的散寒,把它称为祛风解表。防风称为发散风寒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也容易记忆,这都是允许的,它也是可以用于风寒表证,这是它的共性。在共性当中防风有什么个性呢?治疗表证的个性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也是由它的微温所决定的,前人有的说它“药性微温”,有的说它“甘缓不峻”,它因为有一定的甘味,说“甘缓不峻”,没有麻黄这些药那么峻烈,它在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同时,有时候也可以少量的用于风热表证,但是这一点和荆芥有本质的区别,荆芥是对于风热风寒可以完全不分,同样广泛使用;防风它的本质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是以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是辛温的,只是说它温性不是很强,虽然能够用于风热表证,但相当次要,不是它的应用的主要方面,有主次之分,防风作为一个发散风寒药的一个特征,微温,风热也可以使用,这个用语和荆芥完全不同。第二个个性特征,就是与它的止痛联系起来,它是有明显止痛作用的解表药,风寒表证由于寒性收引,寒主痛,风寒表证一般的头身疼痛都比较明显,虽然一般的发散风寒的药,发散风寒以后,有利于头身疼痛的缓解,但毕竟那些药没有直接地止痛作用,止痛效果不够理想,达不到临床的要求。防风除了发散风寒以外,有直接的止痛作用,这个止痛作用是直接的,它不是因为发散了风寒而间接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它风寒以外的一些疼痛证,防风还可以用,它是兼有止痛作用的解表药。对于风寒表证头身疼痛比较明显的,它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和另外的一些兼有止痛的它又没有优势,都很一般。防风的这两个特征一般,适当的知道就行了,这个是在解表方面。
  第二个功效,我们书上叫做祛风湿,在很多书上叫做祛风胜湿,或者胜湿和止痛联系起来叫做胜湿止痛,胜利的胜,认为它是一个胜湿的药。这两种表述方法互有利弊,都可以。首先,胜湿就说战胜了湿邪,(这是)从字面上来讲,实际上这个源于中医药学当中的取类比象,来源于生活当中的一个自然现象,前人在生活当中见到了这么一个客观事实,有风的地方那个湿的东西有水分的东西比没有风的地方要干得快。比如说我们房间是流通的,有风,房间地板上的一些湿的,有水湿就容易干;如果房间是密闭的,不通风,里面的水湿就不容易干。前人没有什么蒸发这样的一些术语来表述,就叫做风能胜湿,好象是风把湿气带走了,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风能胜湿。把这个现象运用到《中药学》当中,凡是中药能够祛风的药,它又有除湿的作用,这种药的除湿的作用,一般习惯上就把它叫做胜湿,来源于风能胜湿的意思。为什么那些书上又不说祛风胜湿呢?因为在第一个功效里面已经有祛风了,再加上一个祛风就显得文字重复了,所以就胜湿止痛,把这两个功效联系在一起。这样子的表述给同学们学习的时候就带来了一个困难,又要去背胜湿,对胜湿又要理解,学习的负担就要重一些。但是这样子表述的优点,就是胜湿实际上它除了祛风湿以外,其他的因为湿浊内盛引起的病证它还可以用,它也有一点治疗作用。比如说防风它治疗脾虚湿浊内盛的那种泄泻,比如说古方象李东垣特别喜欢用升阳除湿汤,利用防风来祛风这种升发之性,升发脾胃的清气,利用它的胜湿作用来减轻脾胃的湿浊,所以在一些升阳止泻的方当中用防风来升阳止泻,但防风不是止泻药,它是通过它的祛风胜湿,它在这方面就是它的含义比较广。但是防风它的胜湿主要是表现在祛风湿方面,祛风湿是它胜湿的最基本的功效,这样子如果写成祛风湿,就突出了重点,和后面的祛风湿药便于对比,这样子同学们学习起来记忆要方便一些、要好理解一些,所以说互有利弊。在现行的《中药学》里边,防风有把它写成祛风湿的,有写胜湿止痛的,取舍自便,同学们觉得胜湿止痛有好处,愿意那样记你就那样记,如果觉得祛风湿也可以,你就这样子记,祛风湿的应用主要就是风湿痹证。今后我们学的祛风湿药当中,几乎很多方都能够见到防风,是祛风湿药当中非常常用的,它不但能够祛除风湿,还对风湿痹证有止痛的效果。不管风湿痹证发生在全身的哪一个部位?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药。
  另外,防风止痉。止痉实际上就是息风止痉,就是对肢体的抽搐和肌肉的痉挛的一种治疗作用,息风止痉的重点实际上是在制止肢体的抽搐,肢体的抽搐、肌肉的痉挛主要就是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热盛生风。防风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对于热证一般不宜使用,加上它的止痉的作用比较微弱,所以习惯上避免使用息风止痉,把息风两个字,实际上止痉本身就是平息内风,不管回避不回避,它包含了息风的意思在里面,有时就是回避,一般热证不宜使用,但是有的书上还加上祛风止痉,实际上应该理成它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临床上的见到了肢体痉挛抽搐的,既有外风又有内风的就是破伤风,它又适合于用偏温的药物。破伤风是先有伤口,中医就认为风毒经伤口进入人体,引发了肝风内动,是一个外风引发的内风。从现代的医学来说,就是破伤风杆菌从伤口侵犯了人体,最后而引起的一个很严重的一个疾病。新生儿由于接生而引起的,现在叫新生儿破伤风,中医学里面比如说它一般得一个礼拜左右,有的叫七日风,七风这一类的,它也是属于破伤风之类的,只不过发生于婴儿当中。防风一般在中药的复方当中,其他的肝风内动没有用,主要是用到破伤风这种情况。其实破伤风本身是很严重,一旦发生了很难治的,所以靠防风这样的药是不是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实际上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可能是有一定的效果。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有一点效果,不好听的话,“死马当成活马医”,也是能够允许的。但是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这样子要求就太低了,首先有伤口马上就去注射破伤风疫苗,不允许出现,最好是不要出现(发病),所以现在在临床上这样的功效基本上,它的适用价值并不大了,但是我们作为保留它的这个功效的完整,也有这个(功效),我们这样子也是说明一下。防风为什么有一个甘味呢?甘能缓,止痉就是肝风处于一个挛急状态,有甘能缓急的意思,当然这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把它纳入五味的理论,甘能缓急,实际上防风本身就有那么一点甘味,因为前人很强调它甘缓不峻,所以在历来的中药里面,都把甘味保留下来,现在我们把它和止痉联系在一起,这样子有利于帮助大家记忆。
  这是关于防风,防风在用法和使用注意上都没有特殊性,没有特殊性。虽然它甘缓不峻,仍然是偏于温燥的,前面那些药的使用注意同样适合于防风。
  下面羌活。羌活也是一个伞形科的植物,和防风同一科,也是用它的根,入药的部位是根。
  羌活是一个祛风和散寒作用都很强的药,我们这里强调它散寒,叫做散寒解表。实际上准确来说,也是发散风寒。羌活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应用非常广泛、非常重要。在早期的本草学里面,没有把羌活视为一种解表的药,从唐宋以后,发现了羌活有很好的发散风寒,是一个很好的解表药以后,一年四季的外感风寒,很多医家都喜欢以羌活作为治疗风寒感冒的重要的药物,正如清代的《本草逢原》所讲的,就把羌活称为“却乱反正之主帅,非时感冒之仙药”,非常的非,时间的时,也就说一年四季什么时候的这种感冒,它都有很好的效果。在过去把麻黄认为是治疗风寒感冒很重要的药,自从羌活开始使用,真正麻黄用于感冒的情况远远不如羌活,尤其是风寒感冒,所以《本草逢原》张志聪(应为张路玉)先生的这句话我认为非常精辟,“非时感冒之仙药,却乱反正之主帅”,也就是祛除外邪,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药,就是当代的医家,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发散风寒的作用强,而且兼有很好的止痛作用,风寒感冒疼痛又很明显,所以它的疗效很好。而且我们前面介绍的麻黄,又有不良反应。比如说引起失眠,老年人可能高血压患者,有时候不能乱用。羌活没有这些不良反应,它又不象桂枝那样子容易动血,而疗效又比其他的好。在当代的临床当中,还有一个倾向性,还有一个新动向,就是有些表证非常重的风热感冒(普通的风热感冒,表证很重),临床的医生在辛凉解表药就是发散风热药和清热药当中加少量的羌活,临床效果特别好。比如说现在的羌蒲蓝薄汤,羌活和蒲公英、板蓝根、薄荷,薄荷我们后面要讲的,发散风热的药,还有的配牛蒡子,等等,都有;另外配清热药当中的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等等。这样子在大量的发散风热和清热药当中加一点辛温的,发散风寒的羌活,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这个是在当代临床实践当中的发展,其实古代就有了九味羌活汤,里面加黄芩,当然其实它是兼顾里热,其实你多加一点黄芩,或者把清热药加多一点,那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辛凉解表的药(方),所以这种处方的方式由来已久,只是现在更加显现出来,这个是羌活在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的重要性,我们高度地强调了。
  另外,第二个功效和防风一样,也是胜湿止痛,我们也是把它称为祛风湿止痛,道理和防风一样。至于羌活的祛风湿,它相对于我们后面要学的独活而言,在祛风湿药当中,我们第一味药就讲独活,古代是不分的,现在分为两味药。相对而言,羌活它治疗风湿痹证,它主要偏于上半身,就是上肢肩背的风湿痹证,相对来说用羌活用得多,下肢腰膝部分的用独活用得多,它祛风湿的部位偏于上,以后我们学独活的时候再来对比。
  它作为一个止痛药,前人主要就认为它对于项背的或肩背的疼痛,在很多部位当中它最明显,不能理解成它只能作用于项背,或者肩背,它也是全身性的,但是在这个部位前人认为它效果最好,所以归经归膀胱经,过去的书上没有肺经,其实应该说是最后处理的时候很棘手的一个问题,最早在教科书先是写肺经,后打了一括符膀胱经,后来又写膀胱经,后面又打一个括符肺经,表示羌活在归经按脏腑主要在肺,按经络它主要在膀胱。因为在过去同学们老是要问,羌活归膀胱经是什么意思?它又不利尿。因为它不是指的脏腑,是指的经络,所以现在就把脏腑和经络都并列在这里,恰不恰当,也是一个试探性的,在我们教科书上羌活就多了一个肺经,就是这样来的。把脏腑辨证的定位和经络辨证的定位,把它同时保留在这个地方,由你去取舍,也是一种初次的尝试吧!不对,以后再改过来就是了,它止痛的部位主要是在项背这样的地方。羌活它的温性(温燥的性质)也比较强,当然比防风强,所以它在使用注意当中,比防风更强调那些阴虚的、营血耗伤的,或者热证不要用,其实这个也是属于共性的问题。
  下面再介绍一味药,白芷。白芷也是伞形科的,和防风、羌活一样,也是用的它的根,因为颜色,根是白的,就象葫萝卜一样,那样粗细,但是形状象,但它是白的,芷就是芳香的意思,就它的根颜色很白、气味很芳香的这种伞形科植物的根,拿来作为中药使用,它的命名就是这样来的。
  白芷它的温性也是不是很强,当然比防风可能要强一点,习惯上也把它叫做祛风解表,实际上也能够写发散风寒,它也用于普通的风寒感冒。由于白芷发散风寒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与羌活、防风类似的药相比较,它的力量不强,所以它不那么重要,有时候常常不用白芷。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又加入白芷,那就是考虑到它的兼有功效,白芷兼有止痛作用,止痛的部位我们后面要讲,主要是在阳明经的,比如说眉棱骨、前额这些疼痛,白芷有比较好的止痛(作用)。所以外感风寒如果兼有阳明的头痛,可以在发散风寒的方当中同时使用白芷。第二,它能够通鼻窍。外感风寒常常鼻窍不通,出现了鼻塞流涕,这个时候加上一点白芷,在发散风寒方面它有一个协同作用,它可以弥补象羌活这些药不能宣通鼻窍这样一个不足的地方,它更能够对症。白芷一般在风寒感冒当中有阳明头痛,或者有鼻塞不通的时候,和其他象羌活这一类的发散风寒药(同)用的时候比较多一些,单纯的这种风寒感冒,如果没有那样一些症状,白芷并不常用。因为它发散风寒的作用相对比较温和、比较微弱,这是在解表方面。
  止痛我们刚刚才说了,它主要是用于阳明经的。阳明经,大家学经络,它主要是起于鼻的两旁,就是沿鼻的两旁上行,一些鼻科病证的引起的前额、眉棱骨,另外它也要络属牙龈,牙龈肿痛这样的一些疼痛,其实它都可以(用)。止痛不仅仅是风寒表证的,它包括了一般的头风痛,尤其是前额,牙龈肿痛,包括一些鼻科病,比如说鼻渊这一类的有明显疼痛的,它都能够用。甚至于疮痈肿痛,白芷也是可以用它来止痛的。所以它止痛范围非常广。
  通鼻窍,就是对鼻塞流涕的一种治疗作用,它主要是用于鼻渊为主的。这鼻渊就现代医学当中的鼻窦炎,经常的流浊涕,比较臭,有时候还很难闻到食物的气味,不闻香臭,经常头晕头痛。其实对于其他的鼻科疾病,比如说急性鼻炎、慢性的鼻炎,就是以后五官科里面要学的鼻窒,或者伤风鼻塞,或者鼻鼽,这些其他的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如果有这类鼻塞不通的、流涕的,其实它都是可以用,和后面的辛夷、苍耳子这一类鼻科比较常用的药配伍。
  另外,燥湿。白芷的燥湿,比如说用于白带,就用于燥湿止带。白带是妇女的一个生理现象,当白带过多了的时候,就称为白带过多,或者带下证。一般是湿浊下注,有寒证、热证,它都与湿浊内盛、湿浊下注有关。白芷的基本作用就是燥湿止带,它是辛温的,对于寒湿证最为适合。如果是湿热证引起的白带过多,临床也是比较常见,这个时候就要配伍一些清热祛湿的药,共同使整个方剂都成为清热祛湿的方剂,它燥湿的功效,它主要是用于妇女的带下证,或者白带过多。白芷的燥湿,其实它没有苦味,实际上白芷前人认为它是一个香燥的药,它能够消除湿邪、湿浊。
  这是我们教科书上关于白芷的功效和主治。有一个问题,大量的中药书在这样的一些功效的后面,白芷加了一个消肿排脓。我们这个书没有保留这个功效,就是说白芷对于疮痈肿痛的早期,它和一些清热解毒药用,它可以增强清热解毒药对疮痈肿痛的治疗作用,但是单纯的白芷,因为疮痈是热毒证,它并不适合,应该说它是和清热解毒药一起对早期的疮痈,它促进红肿热痛的消散,所以称为它消肿。这个消肿不是水肿,是疮痈肿痛。排脓是疮痈的后期,脓液已经生成了,它和一些扶正的药一起,这个时候它又可以增强疗效。实际上白芷用于疮痈的早期,它也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实际上它是和清热解毒消痈的药,用活血化瘀药的道理一样,白芷应该有一定的活血止痛作用,在古代文献上记载很多,我们就不讲了,因为我们现在不要求。排脓,实际上与它的燥湿有关。脓也是一种湿浊,我们教科书上就作为参考,就比较次要。对于白芷就讲这么多内容,在使用注意、用法里面也是没有特殊的地方。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感冒常用中成药成份功效解析
薄荷,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光朋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全草入药,辛,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
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疝痛、下痢及瘰疬等症,外用有轻微的止痛作用,用于神经痛等。
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昏,微恶风寒;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风疹瘙痒,荨麻疹;肝气郁滞,胸闷胁痛,或感受暑湿,脘腹胀痛、吐泻。
它具有双重功效、热的时候能清凉、冷时则可温暖身躯,因此它治疗感冒的功效绝佳,对呼吸道产生的症状很好,对于干咳、气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疗效。对消化道的疾病也十分有助益,有消除胀气、纾解胃痛及胃灼热的作用;此外,可减轻疼痛,对偏头痛也有效,还能帮助退烧。
防风,“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柴胡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别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柴胡今为常用中药。中医认为:柴胡性味苦, 平。具有和解表里, 疏肝, 升阳之功。主治寒热往来, 胸满胁痛, 口苦耳聋, 头痛目眩, 疟疾, 下利脱肛, 月经不调, 子宫下垂等症。在《滇南本草》中对柴胡之药用特征作了较详尽的描述,“伤寒发汗解表要药, 退六经邪热往来, 痹痿, 除肝家邪热、痨热, 行肝往逆结之气, 止左胁肝气疼痛, 治妇人血热烧经, 能调月经、治虚热、调经用根。” 中医治病, 迭药选方, 其代表性方剂当首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
紫苏叶 别名:苏叶  性味:辛,微温,无毒 归经: 脾经、肺经二经。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
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桔梗,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桔梗有镇咳作用,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
杏仁,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1、镇咳、平喘作用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体内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本身所含  苦杏仁
的苦杏仁酶水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与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达到镇咳、平喘作用。《本草求真》记载“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善止咳化痰而平喘,对肺系的主要病症咳嗽、痰多、喘息又有强烈的针对性,故古今医家将其作为肺系用药使用,无论内伤外感,新病痼疾,凡涉肺脏,多用之
2、抗炎镇痛
3、促进消化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芳香升散;
  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鼻塞,鼻渊,湿盛久泻,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瘙痒疥癣,毒蛇咬伤。 
苦地丁,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腮腺炎;结膜炎;急性阑尾炎;疔疮痈肿;瘰疬。
芦根,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经胃经。 功 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 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