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裁缝西施

 冬歌文苑 2022-10-31 发布于北京

裁缝西施

韵韵七岁那年,爸爸从老家的学校,调到区政府旁边的中心小学当主任,当时学校房子紧张,只分给他一间小办公室。后来,爸爸就在街道上租了房子,把韵韵和妈妈从山村接来了。租的房子前面是门面,妈妈开了个杂货店,后面是住房,在家里就能听到学校的铃声。韵韵读一年级了,爸爸每天牵着她一道上学、放学。

房东阿兰是一个漂亮的女子,那时新婚不久,苗条娉婷,皮肤白皙,乌发如瀑,五官精致,大眼睛净若秋泓,总是笑眯眯的,因为她是裁缝,大家都叫她“裁缝西施”。她的丈夫小丁是位憨厚的三轮车司机,不善言辞。

阿兰心灵手巧,她会设计各种好看的衣服,穿着自己做的服装,时尚得体,显得愈发美丽,找她做衣服的人络绎不绝,那些爱美的女子,都特别喜欢阿兰做的衣服。韵韵妈忙完家务,就坐在门前,一边织毛衣一边和阿兰说话,阿兰时而把缝纫机踩得飞快,时而停下来剪线头,偶尔有顾客来买东西,妈妈就把毛衣放到小凳子上,去招呼顾客。周末,韵韵把家里的大椅子和小凳子端出来,在缝纫机的“哒哒”声中写作业,写完了,就听着妈妈和阿兰聊天。

原来阿兰读书时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她的父母重男轻女,不给她和姐姐读书,姐姐读书成绩不好,不读书她自己也无所谓,三年级就辍学了。阿兰一直都特别努力,她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初中,但父母不让她读初中,只给弟弟读书,弟弟成绩并不好,在五年级读了三年,才勉强考进了初中。当时阿兰哭红了眼睛,老师也上门来做工作,爸妈勉强同意让阿兰读书。读初一时,阿兰各科成绩都非常优异,期末考试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她读初二那年,家附近建了一座轮窑厂,那些不读书的女孩都去上班了,姐姐也去了,工资可观,爸妈见钱眼开,说什么都不让阿兰读书了,逼着她去轮窑厂码砖。老师们都特别惋惜,班主任来到阿兰家劝说,她父母毫不动摇,坚持要她去轮窑厂挣钱。

 阿兰拗不过父母,最终含泪辍学了,进了轮窑厂。为了多挣钱,她每天起早歇晚,工资比其他女孩都要高,她一分钱也不乱花,每月自己留下一点,其余的都交给父母了。几年后,阿兰自己积攒了一些钱,想去学裁缝,然而,父母都不愿意,他们就想让她和姐姐拼命挣钱,准备给弟弟建房子,弟弟在学校混到初二,读不下去了,就辍学回家,整天游手好闲。阿兰口袋里有点钱,她也不再受父母摆布了,自己买了缝纫机,去找了师傅学裁缝,父母虽然气得咬牙切齿,但也只好听之任之。

阿兰学裁缝进步很快,她每天早早去师傅家,帮师傅做家务活,师傅很喜欢有灵气的阿兰,也乐意点拨她,当时有的女孩学三年才出师,不到一年,阿兰就能独当一面,手艺精湛。那年,二十三岁的阿兰谈了一个当兵的男朋友,他们是初中同学。父母得知男孩弟兄四个,家里贫穷,说什么也不同意,后来妈妈以死相逼,阿兰被迫屈服了,黯然和当兵的男朋友分手了。

第二年,姑姑给阿兰介绍了对象小丁,他家在街上,有两间门面房,小丁爸爸在街上给人补鞋修伞,他十岁时,妈妈就因病去世了,他和爸爸相依为命。阿兰和小丁不咸不淡地交往着。几个月后,小丁爸爸在一次修鞋中,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还没等送到医院,就撒手人寰。当地农村里有一种说法,家里有亲人去世,三年内都不能办喜事,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先办喜事,再办丧事,不然得等三年。就这样,匆匆忙忙的,一切都还没准备好,阿兰就仓促结婚了。

婚后,阿兰在家开起了裁缝店,她把另一个门面租给韵韵家了。阿兰手艺出色,对顾客态度好,见人笑容可掬,大家都喜欢她。小丁开车早出晚归,两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阿兰把裁剪下来边边角角的各色布头,给韵韵拼好看的书包和小马甲,韵韵特别喜欢。韵韵背着花书包,穿着小马甲,爸爸牵着她去学校,一路引人注目,韵韵可神气啦。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阿兰都会送点给韵韵,她烧菜色香味俱全,韵韵每次吃饭只吃一点,长得瘦弱,妈妈很着急,在阿兰家,韵韵每次都能吃一小碗饭,菜都对她的胃口,她十分喜欢这位阿姨。

一个星期天,韵韵在家写作业,妈妈坐在柜台里织毛衣,她们听到了阿兰凄惨的哭声,妈妈立马放下毛衣赶到隔壁,韵韵也跟来了。在阿兰的哭诉中才知,小丁开车时碰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本来就体弱多病,现在赖上小丁了。妈妈劝慰阿兰一番,她才止住哭,那时,阿兰已经怀孕了。后来,从爸妈的谈话中,韵韵知道阿兰家赔了一大笔钱,老奶奶家人才罢休,为此小两口还借了点外债。

为了早点还清债务,阿兰更努力地给别人做衣服,宝宝快出生时还坚持着。有一天,阿兰做衣服时间长了,洗澡时摔了一跤,小丁赶紧送她去医院,可是孩子出生后还是没了呼吸,小夫妻俩无比伤心。那段时间,阿兰郁郁寡欢,妈妈陪着她,韵韵为了逗阿姨开心,跳舞给她看,半年后,阿兰又怀孕了,她和小丁才真正地高兴起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阿兰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一九九二年撤区并乡建镇,大街更繁荣了,阿兰的生意火爆,找她做衣服的人纷至沓来,她常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阿兰妈妈一心为了儿子,也不愿来搭把手,之后阿兰答应付工资,她偶尔才来帮忙做做家务,照顾一下外孙女。阿兰家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韵韵读四年级时,有一天,一群人涌进小丁家,原来他开车把一个三岁小男孩压死了,男孩亲人都来了,哭得撕心裂肺。阿兰彻底乱了方寸,小丁更是不知所措,其后在别人指点下,找来村干部处理。男孩前头有三个姐姐,他父母东躲西藏,超计划生育生下了这个宝贝儿子,妈妈已经结扎了,一家人对男孩格外疼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那家狮子大开口,要三万元钱,后来找熟人从中周旋,几经波折,最后降到了两万五千,那时,在韵韵生活的小镇,“万元户”都屈指可数。阿兰和小丁无计可施,决定把门面房卖了。韵韵爸爸一个月工资才两百多元,随后东挪西借,买了自家租住的门面,另一个门面被一个做早点的人家买走了。卖了房子,赔偿金还是差一截,小丁把三轮车也卖了,又找亲戚朋友七拼八凑,总算了事了。

卖了街上的门面房,阿兰和小丁回到了乡下的老房子,阿兰依然做裁缝,可是没了市口,生意惨淡。小丁跟着堂哥外出刷油漆,但他怕苦怕累,总是干不了多久就回家。韵韵读初二时,妈妈把镇上的门面房卖了,在开发区买了房子,开了一个小超市,政府机关单位也都迁到了开发区,妈妈的超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意兴隆。有一天韵韵放学回家,看到一个抱着小孩的女子,又黑又瘦,头发干枯, 听女子热情地叫她,韵韵听出是阿兰的声音,但是简直认不出来了,妈妈对韵韵说:“赶快叫阿兰阿姨呀,这是她儿子,刚满一岁。”韵韵嗫嚅着,钻进了房间。

后来,阿兰偶尔带着孩子来看韵韵妈妈,送点自家种的小菜,妈妈会拿点生活用品给阿兰,给两个孩子一袋子零食。随着街上的服装店越来越多,没什么人做衣服了,阿兰也就不再做裁缝了,她在家照顾儿女,种田种地。阿兰姐姐当初和姐夫去江苏收破烂,后来开了回收厂,赚了不少钱,姐姐经常接济阿兰一家。姐姐见小丁刷油漆挣不了多少钱,就叫小丁去自己厂里做事,给的工资很高,可是小丁有一次干活时竟然吸烟,把仓库烧着了,尽管救火及时,姐姐家还是损失惨重,小丁再也没脸待下去了,灰溜溜地偷跑回家,阿兰姐姐恨铁不成钢,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阿兰不好意思,觉得欠姐姐的太多。当时村里有许多人扮“假尼姑”“假和尚”化缘骗钱,阿兰心软,不忍心骗人,在生活的压力下,在别人的怂恿下,她也曾动了当“假尼姑”的念头,但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

转眼阿兰的儿子也读书了,两个孩子读书开支很大,小丁抽烟喝酒,挣的一点钱只够自己开销,一家人的生活愈发窘迫。阿兰狠狠心,和自己的小姑一起外出做“假尼姑”,看到家境不好的人家,她不忍心去骗,看到家境好的人家,她不忍心骗太多,就这样,每次人家都搞许多钱回来,阿兰只能搞一点钱。

韵韵大学毕业留在城里工作,有一次回家,妈妈告诉她,阿兰阿姨太苦了,小丁不会挣钱,还嗜烟好酒。妈妈说,当初,阿兰要是嫁给那个当兵的男友就好了,他在城里工作,长得英俊,性格又好。妈妈感叹:“女伢是菜籽命,落到肥处迎风长,落到瘦处苦一生”!

韵韵结婚的时候,阿兰特地送来两床新棉被,说是自己种棉花做出来的。那天,韵韵一点也没认出阿兰来,在韵韵的印象里,还是那个肤白貌美的阿兰,眼前的阿兰皮肤黝黑,眼神涣散,眼角爬满皱纹。

一天晚上,妈妈打电话告诉韵韵,阿兰阿姨去世了,韵韵一惊,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妈妈说,阿兰假扮尼姑被人抓住了,有一户人家被假尼姑骗走了一大笔钱,后来他们以为那个假尼姑和阿兰是一伙的,就抓住她一顿猛打。回家后阿兰就得了重病,姐姐拿钱给阿兰治病,还是没能挽救她的生命,四十五岁的阿兰,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韵韵的眼泪情不自禁涌出来,在脸上肆意流淌,她脑海里浮现了曾经的裁缝西施……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左萃莲,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报纸杂志。多篇文章在征文中获奖,第一、二届“方苞文学奖”都获得了三等奖。多篇文章入选不同的文集,《有个妹子叫菜花》被《读者》转载;《连枷声声》被《幸福家庭》期刊转载;还有多篇文章被转载,出版了散文集《莲叶田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