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诗协(一、二群)咏枫诗书画作品

 中诗协 2022-10-31 发布于北京


咏 枫

中诗协(一、二群)2022年十月微刊第二期

中诗协(一、二群)创作部(总第九期)

(中诗协音乐)

李路祥


《这一段时间》作者王玉华教授,朗诵李路祥


书 张元兴


逢秋不见秋

作者:黄莽

已是金秋落叶时,满山葱绿暖风吹。

红枫遥待相思苦,无奈霜神久不知。


【赏析】(李善效)
  秋天是一个富有的季节,秋风最具神奇,而那漫山的红叶硬是让历代骚人墨客冠上红叶相思这样既美丽动人而又让人牵肠挂肚的字符,千百年来也由此牵出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多少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黄莽先生是一个情感极其丰富的诗人,当然也不能例外。春去秋来,伤春悲秋,由触景生情到以诗寄情,万千情绪都凝于笔端。绝句《逢秋不见秋》便是这其中的一首。
   单就题目而言,既显而易见,是说秋天来了;可又似是而非,却说不见了秋色。这是为什么呢?似乎让人有点费解却又饱含哲理,便吸引着读者一探究竟其个中缘由。这也正是这首绝句的入胜之处和诗人的高明之处。
    首联已是金秋落叶时,满山葱绿暖风吹。重在写逢秋不见秋的意象。这是一个倒装句,是依照由春到夏、再由夏到秋这样季节变换的顺序来写的,意思是:满山葱蔚洇润、绿茵流苏的草木,经历了一个长夏的风吹日烤和雨水的洗礼,到了秋天,叶子渐渐失去了原来的颜色而变得金黄。这时候却不料被秋风一吹,簌簌落下,显得异常萧瑟。这是写逢秋。诗人虽然随着季节一起进入了秋天,却满眼看到的并不是遍地金黄的丽色,而是遍地败叶的哀景。由此可见,题目里的不见秋是指诗人没有看到秋色的美丽一面,这是悲秋。在这一联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其一,诗人用已是一词起笔,以字统领,而字则显示逢秋的过程。开门见山,有点有面,叙写有致;其二,诗人采用倒装句,不仅仅是为了押韵,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渲染诗人悲秋至深。
   尾联红枫遥待相思苦,无奈霜神久不知。重在阐说逢秋不见秋是因为诗人的相思之苦所致,是写哀情。诗人在直截了当地运用了一个字的同时,还相继用(突出诗人与心爱之人相距之远)、(突出诗人对心爱之人相思时间之长)、无奈(突出诗人无法见到心爱之人的失望之重)来辅助说明并突出这个字;而红枫显然有红叶相思的寓意;这一联里的霜神有多种解释,或曰秋霜,或曰掌管秋天之神的西方白帝,笔者却认为这是比喻生活中的坎坷。霜打叶落,生活的坎坷才导致诗人颠沛流离,远离亲人,两地相隔而不得相见。诗人触景生情,深深地陷入了相思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被这种悲秋的情绪所左右,没了心情。这当然是不见秋了。
  综上所述,以情解诗。这首诗是诗人写于事业刚刚起步的2010年深秋,其所见所感读者不难体会。诗中虽然也能体现出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但更多的却是诗人对生活充满坎坷而表现出来的哀怨。由此看来,诗人以哀景写哀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首绝句,虽凄清婉转、充满哀怨,却沉郁顿挫、自然流转、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正所谓:情致之篇,感兴深厚。
笔者读其诗,感其时,以为有相合之处,于是乎依韵草拟一诗相和,以示共鸣:漫步金秋觅小诗,形枯影瘦更相思。西风未老先萧瑟,红叶无猜两不知。

诗 黄莽 书法 冯克雨


无 题

作者:黄莽

登高俯视大江红,把酒邀霞伴老翁。

倦鸟乘风人远去,无心折路一山枫。


【赏析】(张金英)
这是一首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描写深秋傍晚时分的诗。诗人自上而下、由景及人、景人合一而又不落痕迹地将夕照大江这个背景之下的深秋景致形象地描绘出来,意境悠远而开阔。
“登高俯视大江红”交代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一个傍晚登高远眺,举目望去,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广阔无垠的江面被夕阳的霞光照得一片通红,波浪翻腾着赤朱丹彤,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美景,让观者的心胸为之激荡。面对此景,心中感慨万分。“把酒邀霞伴老翁”由景到人,过渡自然。深秋晚霞中的大江令人心境空明而开阔,不由得举杯邀请万丈霞光对饮一杯,这种豪情、可是,诗人笔转直下,“伴老翁”又有些沧桑落寞之感,很有些李商隐笔下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怅惘之情,情感丰富,耐人品味。“倦鸟归林人远去”指黄昏时分鸟儿飞倦了,回家休息,而诗人却想在静谧的黄昏时分远离喧嚣,远离嘈杂,让疲倦的心灵得到依靠,得到抚慰。大江落日霞光照,一只只倦鸟飞回窝,不由得让人想到奇才王勃《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深远悠长。“无心折路一山枫”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本想离去,却见满山红枫似火,红艳如血,因而流连忘返无心归家,这“山枫”是“折路”的原因,更是诗人若有若无地表现出自身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恬淡如水的空濛心境:看着长虹落日,漫山红遍......诗人陶然而忘归,沉醉在深秋这特有的景致当中。
整首诗的背景广阔,线条勾勒粗狂中带这细腻,景物层次分明且含义丰富,夕阳晚霞映照着大江,满山的红枫与晚霞相呼应,天是红的,江是红的,山也是红的——这红色的基调就是深秋的主色调,热烈而诱人!加之诗人将这些景物置于深秋的黄昏时分,又有些萧瑟的味道,因而诗的韵味就更浓了。

绝句


枫叶传情

作者:卿卿

浅碧深黄一树娇,经霜酡面火云烧。

红唇热吻来时路,片片深情细语飘。

诗咏枫情

作者:张俊全(内蒙古)

丹枫曜日两相融,玉露流光碧彩隆。

紫雁传情千里远,何时飞到梦乡中。

伤秋

作者:许佩珍(风儿)美国

灼灼枫姿艳艳装,婆娑秋叶著疏狂。

奈何一夜兴风雨,侧听黄花叹逝伤。

题老师归乡图

作者:孙崇秋(吉林 白山)

大野正苍茫,乘船过碧江。

红枫频叩首,乱炖意情长。

秋枫

作者:刁春旭

九域淹秋色,鸟迁驰碧空。

山林清雨濯,枫叶滴嫣红。

诗咏枫情

作者:陶林

(一)

狗吠乡村静,沉心钓夕阳。

尘嚣皆远避,退步地天长。

(二)

霜露丹青手,枫林尽染红。

烟霞赊夕照,诗赋意无穷。

大别山秋枫

作者:知吟子

披霞燃火傲霜风,每到深秋色显融。

根扎老区乡土地,凭身染透万山红。

咏枫二首

作者:商宝川(安徽·金寨)

(一)

枫林霜染叶殷红,溢彩流丹映碧空。

绚烂秋光撩雅兴,新词一阕托征鸿。

(二)

秋光玉露染枫丹,紫帐朱帷态万千。

才子佳人痴美景,诗题红叶结良缘。

季秋枫

作者:黄大钊(四川遂宁)

火样遍山红,开怀赏绮枫。

谁将丹绛绘,尽付季秋中?

江枫

作者:黄大钊(四川遂宁)

枫香立岸璁,似掌遇秋红。

已沐多番夏,还挑几许冬。

注:枫香,枫树别名,乔木,叶阔如手掌,遇秋而红。

诗咏枫情

作者:黄振(安徽合肥)

(一)

何处藏诗意,晨霜一染红。

山村今秀美,枫叶揽秋风。

(二)

经历风霜露,秋红奉一生。

感恩心美愿,枫叶晚霞惊。

巫山枫叶红(通韵)

作者:郭玉春(重庆)

万马千军举赤旌,纤尘不染且迷情。

姗姗曼舞挥红焰,装点巫山似火峰。

枫叶红了

作者:潘承勇(上海)

曲径蛩声鸣不休,唤来枫叶满山丘。

染红溪水染红岭,任客收藏一片秋。

咏枫(古风新韵)

作者:梁淑琴

风春雨夏隐林丛,不彰个性与群同。

待到万木萧萧下,尔如烈焰染秋红 。

秋光(新韵) 

作者:孙振财

枫霜演义艳山林,赤叶情浓似火云。

峪岭秋光风采媚,如诗犹画醉骚人。

红叶(新韵)

作者:孙振财

秋山赤影焕枫林,红叶娇娆布彩云。

日映腾辉霞采艳,柔情似火醉诗魂。

枫叶红(新韵)

作者:王安国(山东)

层林尽染映苍穹,霜打枝头分外红。

片片飘零枫似火,凌空飞舞沐秋风。

枫之秋

作者:羌韵(甘肃)

高天云舞洒流岚,映日枫林染玉潭。

姹紫嫣红秋韵绕,醉风拂淖远宾酣。

赞红枫

作者:淡若晨风

秋风旋起叶飞扬,细雨缠绵树挂霜。

傲雪迎梅枫耸立,凌寒不忍卸红妆。

咏枫

作者:胡永平(安徽)

寻常绿色不稀奇,秋后居然面貌移。

恰似当年天地换,红军旗帜遍乡持。

作者:掬水月在手

掌叶森森映碧空,秋来雁去惹思隆。

他乡夜永知君好,一语终时两颊红。

小村秋韵

作者:赖格彦

碧水寒山半屋家,沙鸥追逐夕阳斜。

捲帘遥见西窗景,片片枫林胜百花。

咏红枫两首

作者:冯增群(山东)

(一)

十月经霜已暮秋,苍茫野旷一望收。

西山放眼红云染,美景难消几许愁。

(二)

天高云淡映苍穹,满目秋山叶染红。

莫问千峰谁绘就,应知扑面是西风。

霜染红叶

作者:兰馨

举目苍穹大雁离,白云紅叶竞妍姿。

披霜染露来欣赏,美妙风光共此时。

摄山红枫

作者:李红彬

栖霞岭上漫山红,霜叶如云舞劲风。

片片有情迎远客,年年画境意难同。

枫叶寄意

作者:刘玉猛(河北安平)

霜浸风雕树换姿,旅人思念染红时。

经年细数悲和喜,化作悠悠叶上诗。

残秋

作者:弓长(河南偃师)

萧萧落叶送残秋,瑟瑟寒风入我楼。

望断空天无雁讯,何时疫去解人忧。

秋枫(新韵)

作者:白春阳(陕西)

十月群山色彩浓,斑斓倒影碧溪中。

层叠枫叶经霜染,遍野秋林正火红。

十月园林赏枫叶偶得(通韵)

作者:陈广礼

金秋枫叶赛霓虹,青绿赤黄杂艳容。

霞染园林添景色,疑游画境入仙宫。

枫情切

作者:李树春(四川宜宾)

红林入目出丹山,岭合中连似马鞍。

虽快美人鞭策动,却思游子网罗残。

远山

作者:陈文举(河南)

层林尽染彩霞裘,老树枝头叶上秋。

枫立千川知画意,寒风摇曳小村楼。

枫叶

作者:段秀君

秋霜一夜显初凉,岭上崚嶒翠里黄。

绿海悄声无息去,枫林叠嶂染红冈。

秋景

作者:吴敢成(安徽望江)

暮云驱暑色,夜雨送秋声。

枫叶染霜韵,红妆伴雁征。

秋思

作者:吴敢成(安徽望江)

雨起寒烟秋已暮,霜欺枫树叶先知。

红泥炉火煮愁韵,半盏清茶慰远思。

山中闲吟

作者:陈文举

步踏琼珠去岭东,空幽小径树吟风。

霜天枫影知寒意,一朵云霞万片红。

红叶

作者:郑宇绵

秋风萧瑟水流潺,归雁声声云际间。

君看山前枫叶美,满枝飘逸展红颜。

秋枫

作者:王小艳(湖北)

枫叶飘飘燃爱火,星星点点诉情衷。

一期一会丰收季,拾取秋香寄片鸿。

枫红时节遇疫情

作者:邓林铭

摘叶枫红画晚秋,忍将十月赋新愁。

疫情总把爱情阻,两地分开惹泪流。

律 诗

书 张元兴

诗咏枫情

作者:杨俊卿

碧叶经霜酡面娇,赤龙狂舞万千条。

激情欲把青春唤,烈焰能将云海撩。

不与梅花争傲骨,只为大地涌新潮。

风摇百舌沙沙响,便引诗涛浪语飘。

诗咏枫情

作者:王凤儿

一夜清风顾小楼,霜天玉露染金秋。

瑶池突兀琴音弄,王母惊奇画意勾。

片片轻盈飘过眼,依依红艳透娇羞。

丹霞织锦骚人醉,诗咏枫情笔底收。

枫红菊艳

作者:史慧芳

蝶恋秋光田野丰,橘镶金色满林中。

遥闻银杏三分艳,喜见丹枫几处红。

雁别寒溪听竹雨,菊携桂酒醉仙翁。

琴音谱写山川景,咏诵虬枝傲朔风。

枫叶

作者:穆福全

遮崖隐壁满山头,惯以丹心壮晚秋。

夜雨催情添醉意,晨霜化露更风流。

天邀凤羽乔妆岭,地约皇冠点缀楼。

俏与黄栌呈锦绣,重阳梦里荡花洲。

秋枫

作者:缕风 (沈阳)

寒凉几日染山枫,陌上流霞舞韵红。

远雁横天惊变字,断云蔽野到江空。

拾来一片有情叶,采下千秋独自雄。

醉把吟诗归画里,樽杯赋墨忆无穷。

情吟枫韵(新韵)

作者:郭云涛

秋风萧瑟蕴春情,枫叶飘摇现艳红。

诗韵深思骚客瘦,琴弦轻抚艺家丰。

登峰巡目赏霓树,绕径攀枝阅赤琼。

雨露招来良木壮,眸凝锦绮五州彤。

五年寒窗枫叶情

作者:关玉婵

科大黉园花木葱,梅林竹海耀长空。

楼前夹道枫犹壮,秋后经冬雪里红。

晨读依依如日暖,拾遗片片入书丛。

青春似火柔情共,报以真诚事国忠。

诗咏枫情

作者:孟祥林

无边寒信流云淡,一夕清霜五彩嵩。

画境虽开秋水外,诗情却在锦岚中。

堪怜似火朱乌桕,更爱如花赤叶枫。

青女生来尤耐冷,偏将叠嶂染春红。

图 王宽秀

咏枫(新韵)

作者:邓寒威(湖南长沙)

清风拂袖绿初荣,醉饮荷香意更浓。

寒露沾襟心恬静,严霜染颊志飘红。

满腔热血陪秋老,一缕余霞赠彩虹。

解甲泉林情未了,只身傲骨向苍穹。

红叶寄相思

作者:丁学文(临沂河东)

昨日东篱就菊花,今朝西岭访秋华。

寒霜化作铮铮骨,冷露蒸为片片霞。

我自心潮腾焰火,鸿衔客梦寄婚纱。

翩翩醉叶相思舞,妹唱京歌伴漠笳。

诗咏枫情【吻別】

作者:李守镖(香港)

万顷枫林著色妆,丹霞溪畔艳山岗。

秋风吻別红衫舞,斜日来薰碧水狂。

情至浓时甘寸断,愁深醉处欲何伤。

翩翩落叶芬香滿,飘坠剎那羞意藏。

壬寅将冬见落叶偶题

作者:马锡斌

任是飞霜百物枯,纷将落叶入冬图。

谁知底事应何似,堪比浮生不了无。

古义初通心荡漾,云天幻化气回苏。

每当大道年轮转,可见春巢有燕雏。

暮秋

作者:弓长(河南偃师)

水碧多随明月静,枫红欲接美人归。

潇潇暮雨闲情惹,飒飒秋风老泪挥。

冷暖无关黄叶事,荣枯谁悟盛名非。

敢期海阔凭鱼跃,但愿天高任鸟飞。

枫叶情

作者:千与千寻

温柔掩映骄,驻景露华韶。

总被秋风染,犹应霁色邀。

驰怀妆绿野,托意泛红潮。

欲把前缘续,题诗冶艳销。

任茹意

灵枫情感

作者:李树春(四川宜宾)

才入九重扶,宁辞万岭苏。

月羞红面合,萱吐碧云无。

飘逸风姿变,联翩烟景殊。

思侬双影照,是幻一枫夫。

丹枫情寄

作者:李树春(四川宜宾)

娇容身在逸风林,莫怪华山比意深。

又是一年浓不尽,依然百感细犹寻。

知何纵使梦乡鬓,自晓还如回首衿。

世上相思惟此物!问君红面几倾心?

秋飒偶得

作者: 杨卓(天津)

困疫津沽思莽林,将身浅巷度清森。

飒秋纵叶候凉雨,黄菊吐香空五阴。

化境无常千百果,遗风应辨是非心。

浣纱再起露台处,不见歌中那玉砧。

山村秋色

作者:赖格彦

都言菊后再无花,美丽山村映彻涯。

路上芙蓉嫩秋色,门前桂子逸霜华。

如丹月季摇池柳,似火金茶亮树桠。

游客齐声春未去,谁知枫叶胜朝霞。

:芙蓉,木芙蓉花。金茶,金茶花。

深秋夜吟

作者:巴乔

静谧居家又一轮,千门紧锁路无人。

朋来话旧浑成梦,坐久携诗好问津。

异客归迟空感慨,白衣起早测酸辛。

冬风不日摧魔去,掬捧梅香宴贵宾。

霜枫

作者:胡刚(四川)

深秋绚烂热情融,不畏寒霜胜火红。

花卉凋零飞褐叶,枫林璀璨染霞空。

丰姿已醉香山客,色彩常赢赵宋风。

历尽艰辛开泰运,素商犹有韵无穷。

醉翁高望夹廊亭漫吟

作者:长山正德/李德新

掘土拓塘兼筑台,清荷绿柳亦新栽。

封丘垒石苏园貌,画栋雕梁古色胎。

但上醉翁高望处,远观风物净无埃。

何时也效欧公事,携酒邀朋乐几回。

注:【醉翁高望夹廊亭】在苏滁大道与中新大道交叉路口西南侧的“苏州公园”内东北侧,两亭夹长廊而绕丘山,环笠亭又连滁园,山水清韵,游廊者尽收眼底。

正德撰联醉翁高望夹廊亭:

靓景回环风物好,

醉翁高望大滁新。

晴风亭吟

作者:长山正德/李德新

看筑明台伟建雄,高亭四敞对晴风。

来游闲客偏思静,久坐尘情未滤空。

落鸟飞黄悲冷寂,长天碧水望穷通。

浮云日影多虚幻,一点秋心是去鸿。

注:【晴风亭】在苏滁大道与中新大道交叉路口西南侧的“苏州公园”内东北侧的“滁园”南侧高丘之上,四面重檐,攒顶入云,雕栏十六柱,西可下瞻苏州湖,向东迎面高书金匾:“晴风亭”。

正德撰联晴风亭:

晴岚着韵洇山水,

风物可心皆画图。

王宽秀

秋枫(新韵)

作者:吴振明

又是一年枫叶浓,依然十里画图中。

秋风瑟瑟轻摇笔,冷露滴滴慢染红。

一水温柔白玉带,千峦妩媚赤丹龙。

长城漫岭添华彩,塞外群山锦绣拥。

秋枫

作者:王凤莲(内蒙)

寒霜入夜浸秋枫,遍野流霞醉意中。

大雁横空惊亮艳,萧风掠影落绯红。

拾来一叶相思色,留得几分缱绻融。

最是诗情浓此景,填词作画乐无穷。

咏秋枫

作者:淡若晨风

十月金秋树已黄,一场霜雨日渐凉。

坡前银杏迷人眼,岭上红枫映夕阳。

无数童男纷踏至,众多秀女摆姿忙。

苍茫景色神州韵,品酒吟诗庆华康。

诗咏枫情

作者:孙发亭(拾贝童子)

金风玉露景观融,霜染青枫叶叶红。

似火烧山腾烈焰,如林饮酒醉寒空。

闲看阵雁江南去,相伴黄花塞北丰。

岁岁此时诗画意,令人遐想韵无穷。

秋色如诗

作者:张玉亭

云淡风清分外爽,天开画卷惹骚狂。

披霜雁阵长空舞,戏水鸳鸯爱意扬。

月探园中生翡翠,霞飞岭上璨珠黄。

玉皇垂液瑶池小,艳羡金秋大地芳。

枫叶梦燃

作者:张玉亭

经霜枫叶梦中燃,二月芳花孰更妍。

秋瑟清凉风寂寞,寒蝉凄切夜缠绵。

韶华褪尽彰真骨,素面依然没假鲜。

红艳深知心火热,层林染就献君前!

王宽秀

枫叶

作者:兰馨

枫林红叶满山头,一片丹心献晚秋。

夜雨霜浓添醉意,晨阳露莹更风流。

碧青水秀巧妆岭,锦绣江河壮玉楼。

铁骨铮铮凌倩影,赋诗墨客颂神洲。

咏桂

作者:陈麟/广州

琼枝绿叶喜花颜,素雅披银灿满山。

万颗金珠随舞袖,千苞碧玉伴云鬟。

飞来鸟恋桥头月,弃去虫经树上斑。

不与夭桃争艳丽,只留馥郁扑人间。

约秋

作者:高艳梅(梅魂诗雨)

青涩春如见,高风此复来。

霜华涵夕照,笑靥远纤埃。

合影秋光绾,吹霞梦境开。

与枫亲近处,一拥两绯腮。

题霜枫

作者:落梅卿雪(甘肃)

秋深几见百花疏,霜降步迷佳境躇。

飒飒枫林红似昨,幽幽菊朵淡如初。

迂回乡路云中走,分散墟村画里居。

若有闲情添逸致,便来此处结诗庐。

秋思冬望

作者:王建群 (山东济南)

揖送残秋又问冬,远山阔野意空濛。

寒园老柳经霜瘦,幽谷丹枫绚目红。

世事纷纭缄我语,人心忐忑共谁通?

豪情似旧诗书伴,期许二安逢菊丛。

秋山忆故人

作者:王建群

谁将彩笔染秋山?又忆共君游此间。

红叶题诗夸丽句,清泉濯足噱酡颜。

心湖有浪舟难渡,远路无涯客未还。

笑我文章空跌宕,芳菲待赏鬓先斑。

诗咏枫情

作者:方桐辉(安徽黄山)

西风挟雨越东楼,玉露冰霜染艳秋。

王母瑶池琴袅袅,天皇銮殿瑟悠悠。

浓妆片片千重滟,娇色妍妍万种羞。

如锦丹霞骚客醉,枫情脉脉一刊收。

清秋枫情

作者:陈文举(河南)

时到清秋踏露香,随云寻胜写诗章。

红枫山上层林染,硕果枝头数蝶狂。

鸟影树间声寄语,菊开岩壁朵含芳。

如屏风景无穷意,似我骄阳走四方。

咏红枫

作者:郑彦君

秋雨无声暗赠红,飘飘闪闪舞长风。

玉枝相叠盈千树,仙叶摇移烁万瞳。

山谷层层鲜血染,陌田片片晚霞逢。

不同春色争娇丽,挺拨雄姿映彩虹。

峡江红叶情

作者:胡雪芳(湖北)

秋深霜露染林枫,忆友巴山面壁风。

夜枕峡江涛拍岸,晨望青岭雾缭嵩。

仙人清净唯君得,神女纯真自福逢。

楚水奔流天际外,落红随漾寄情衷。

咏秋叶

作者:章士超

阵阵秋风渐变凉,层林尽染换新妆。

曾经奉献山川绿,老去披襟岭野黄。

不恋高枝迎旭日,毅然落地喚春光。

深情片片红唇吻,化作尘泥亦自香。

枫叶

作者:瘦雪一痕

西风吹欲举,霜树待谁看。

色借天工染,霓翻宵月寒。

感时伤馆阁,对景起波澜。

题句今何往,秋心一点丹。

晚秋枫景

作者:张元兴(山东)

四季轮回值暮秋,时光荏苒日悠悠。

南翔雁阵排行列,翠映红毡醉眼眸。

枫叶如彤飘陌野,菊花似锦满田畴。

文人骚客来诗兴,笔墨丹青入画楼。

王宽秀


图 张元兴

【仙吕·哪吒令】赏枫林

作者:穆福全

去山头看霞,到森林赏花;悟天公造化,会秋妆美佳;览神仙作画,此重阳一奢。游人多忘家,早已被风光惹,怎不叫诗友吟夸。

点绛唇·枫魂左

作者:野菊花

小径惊秋,山中片片红如火。长亭落坐,廊下轻声贺。

道是花凋,怎奈枫魂左。愁颜破,拧眉解锁。人被清秋裹。

唐多令·红枫

作者:胡凤琴(河南)

迎露舞千山,经霜梦万般。意痴痴、迷恋新寒,卧岭拥坡凭望远,萧瑟瑟、也心欢。

秋雨润枝干,西风染叶颜。着新装、浪漫殷鲜。一片情怀犹火热,不自己、醉峰峦。

踏莎行·霜枫情怀

作者:邓寒威(湖南长沙)

雨打殘荷,归鴻影急,飘飞柳絮无留意。骄枫兀自恋清秋,梳妆欲嫁春天里。

醉饮风霜,临寒报喜,春花秋月藏心底。欣为菊桂结金兰,红装素裹婷婷立。

菩萨蛮·深秋的眷恋

作者:廖春华

飞来大雁随云去,万言欲讯昏眸雨。枫似那年红,飞黄银杏同。

层层铺秀径,触目更伤景。拾片笔相思,深情入小溪。

沁园春·

作者:孙崇秋(吉林 白山)

岭上峰头,沟畔林间,乱石堆旁。历日辉风抚,云亲雾绕;溪歌鸟唱,露沐花香。只把根须,土中深固,筋骨轻舒枝叶芳。凝氤韵,伴松杨柞桦,细数晨光。

田间稻穗金黄,方展现,殷红姹紫妆。看层峦尽染,群山皆醉;旌旗曼舞,火焰疯狂。温暖群山,轻吟浅唱,相约明朝再起航。梵音念,愿红尘康泰,普奏华章!

水调歌头·丹枫情怀

作者:李树春(四川宜宾)

怜容思红面?解语惜苍天。迎风晴雨户伴,乘月露愁连。欲问自然玉宇,何是有情人愿。挥手在乡间,望山依栏外,鸿雁托尘缘。

东台影,南国梦,北楼牵。几多理解,把酒香桂月儿圆?世有风云不测,叶落沧桑日转,自古事求全。万里丹枫品,两岸共婵娟!

中吕·齐天乐过红杉儿〕红叶

作者:李红彬(南京)

高气爽清浓,晓日金风弄。丹枫,红,繁叶芳容。见山林郁郁葱葱,青松,小径相逢,陪伴互拥。冒雨清妍,带露昌丰。立地开,擎天送,独傲高穹。

〔过〕掌叶如心状,火热真诚奉。赛梧桐,赛梧桐,牵扯骚人颂。世人恭,世人恭,灿烂如花受捧。

[双调·步步娇]枫叶醉

作者:蔡建新

秋色秋光枫争灿,百草神情惮。(立苍穹)扬赤幡,烘透白云耀群山。叶跚跚,心醉歌声泛。

卜算子·红枫

作者:张秋耕(河北)

为谁苦含情,满岭楓枝醉。片片红颜相思碎,羞向西风说。

秋叶胜夏花,只为卿卿美。别梦青山更妩媚,热烈如霞蔚。

王宽秀


总编:  莽(山水悟道)   

主编:杨俊卿

执行主编:张见秋   

副主编: 穆福全 史慧芳 缕风  张俊全   王凤儿郭云涛 冯祖华   陈冬标   

本期制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