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毒瘀结包块生,清热解毒化瘀行!一方对症盆腔炎包块,敬请期待!

 国老好友 2022-10-31 发布于黑龙江
 李女士,35岁,此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术后3月复查,发现盆腔正中触及一拳头大小囊性包块,经超声波检查诊断为:盆腔炎性包块。

平素自觉下腹胀疼,放射肛门滞坠,带下色黄,大便干结,口苦潮热。脉细弦,苔薄黄舌质偏红。

立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处方:二藤汤化裁。

组成:忍冬藤,蜀红藤,熟大黄,大青叶,紫草根,丹皮,赤芍,川棟子,制延胡索,奇良,半枝莲,白毛藤,炙鳖甲。

前方连服4个月后,经超声波复查:耻上探查肠段反射。未及异常平段。

诠解:盆腔炎性包块,在中医学文献中并无这一病名,但根据该病所表现的一系列症状,分别散见于“热入血室”“癜疲”“痛经”“带下”等证中。《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疲聚”《妇人良方》说:“妇人癜疲由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气血劳伤,脏腑虚弱,风寒入腹与血相结而生。”

因此本病的病机为行经或产后胞脉空虚,邪毒乘虚内侵,湿浊、热毒积聚下焦,与气血相搏,发为本病。本例患者为肌瘤术后发现盆腔炎性包块,且见下腹胀疼,'下色黄,伴大便干结,口苦潮热。舌质红,苔薄黄。辨为热毒瘀结,治以清不解毒,化瘀散结,选用二藤汤加减,以使热毒去,血脉通则病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