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雏庞统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22-10-31 发布于上海

凤雏庞统

    在整个三国时期,有传言说:卧龙和凤雏得一人便能夺得天下。可见当时的社会对诸葛亮和庞统的社会价值有多高。而他们两人正好都是刘备的手下,诸葛亮的威名就不用说了,与诸葛亮相比,庞统的一生就比较坎坷了。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 ,周瑜逝世于巴丘,庞统为其吊丧至东吴,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结交而还。南郡借给刘备后,从事署理,继守耒阳令,不治理公务而被免职。鲁肃诸葛亮以庞统“非百里之才”力荐,刘备十分器重,委以治中从事重任。后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葬于落凤坡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庞统后来被本郡征为功曹,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东吴送丧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南下的几十万大军,而后周瑜又击退驻守在南郡的曹仁,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周瑜领南郡太守,期间,周瑜任命庞统为功曹,并任以大事 [25-26]  ,次年周瑜准备进攻西川,却突然暴病,死于巴丘。庞统为周瑜送丧至东吴,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庞统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告诉他们说:“陆绩可以说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可以说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虽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时佳人。”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评四海之内的名士。”于是东吴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于庞统深交而还。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里,两人谈论起来。顾劭问:“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好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和他亲近起来。

投奔刘备

    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献计征蜀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进言,他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说:“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刘璋隆重地招待刘备及其部下,增拨给刘备不少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连战略要隘白水关也交给他督理,命他率兵去进击张鲁。刘璋交代完毕,就回了成都,刘备则率部到了葭萌关。 [8] 建安十七年(212年),张松暗中联系刘备的事情被其兄长张肃告发,刘璋处死张松,刘备和刘璋之间的关系决裂 [22]  。于是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天这场宴会应该快乐吧。”庞统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的不好,快点出去。”于是庞统起身退出。但是刘备马上后悔,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刘备问道:“刚才我们的讨论是谁的过失?”庞统说:“你我两人共同的过失。”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战死雒城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说起这句话,知名度可是非常高啊,凡是看过三国的大多了解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和庞统二人,能力颇强,如果得到他们的辅助,将有很大的可能夺取天下。诸葛亮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在他的辅助之下,刘备成功建立蜀汉,那么庞统如何呢?

    实话说,庞统既然能跟诸葛亮齐名,那他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而且就刘备给庞统的待遇来看,其实他和诸葛亮是差不多的,都是军师中郎将,而且庞统的本事还更加侧重于军事谋略,反倒是诸葛亮,前期的能力主要侧重于国政,后期才侧重于军事,刘备入蜀攻打刘璋,带的是庞统而没有带诸葛亮,其实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可既然庞统聪明绝顶,为啥早死?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民间有非常多的讨论。有些人认为,庞统比较倒霉,本来被伏击的并不是他,而是刘备。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刘备考虑到庞统乃是一介谋士,不擅长在山地骑马,准备自己走这条路,让庞统走大路进攻,但是庞统不愿意。而在出发之前,庞统的战马出了问题,又换上了刘备的的卢马,刘备的的卢马传说防主,再加上它本身是白色,非常显眼,所以当庞统骑着的卢马遭到了张任的伏击,他们都把庞统当作刘备了,不遗余力,万箭齐发,最终射杀庞统。所以说,庞统其实死得是挺倒霉的,本来他是不会死的。

    除了上面这种看法,还有人认为,庞统之死,其实乃是他自愿的,而目的,则是为了给刘备提供一个进攻益州的正当理由。当时刘备虽然想要拿下益州,但他毕竟是收到刘璋的邀请前来,刘备面子薄,下不了手,害怕受人非议。于是庞统选择了牺牲自己,来给刘备提供一个出兵攻打刘璋的理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尽管在庞统出兵之前,出现了种种异象,暗示着此行不妥,但是庞统仍然执意前往,最终战死,葬于落凤坡。

    关于上面这个观点,本文其实并不怎么认同的,刘备为人确实仁义,攻打益州确实不妥,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其实已经和刘璋翻脸了,摆明了就是要攻打刘璋。既然都翻脸了,庞统又何必以自己的牺牲来给刘备提供出兵的理由呢?

    庞统之所以早早战死,葬于落凤坡,分析以下两个原因不难理解!

庞统在和诸葛亮赌气

    刘备虽然看重庞统,将他的地位放到和诸葛亮一样高,但是在庞统自己看来,他的地位其实并不稳固,他需要一场大的胜利,奠定自己在刘备集团的位置。所以此战,尽管刘备并不急于开战,但庞统一直在劝刘备加快进攻。后来诸葛亮从荆州传来消息,说此行有可能出问题,希望刘备慎重,这在庞统看来,就是诸葛亮怕他立功,怕他位置超过诸葛亮,所以庞统根本不理诸葛亮的劝谏,执意请求刘备加快进攻,最终惨死。

    原文:玄德曰:“吾将回荆州,去论此事。”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乃对玄德曰:“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蜀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

庞统自视甚高,没想到刘璋手下也有大才

    在庞统看来,刘璋手下大多是庸碌之辈,无人是他对手,所以他根本不惧怕张任等人,选择走小路去偷袭张任。在庞统看来,他的这条计谋应该是比较稳妥的,因为他派魏延做了先锋,如果山路有伏击,最先被打的也是魏延,庞统本身不会出问题。谁想到张任竟然这么厉害,直接放过了魏延,专打庞统,最终击杀了庞统。

    事实上,这个张任乃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刘备众人在他手上吃了不小的亏,最终还是诸葛亮率军前来,动用了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众多将领,才成功的俘虏了张任,足见张任是多么的厉害!

    三国演义中,庞统乃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能力非常强,不过他早早战死,令人非常遗憾。而说到庞统的死,其实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想争功,想要压过诸葛亮;二是他心高气傲,没想到张任有如此厉害,最终惨败。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景耀三年追谥为靖侯。

    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有墓碑一块。

    大家都知道,庞统和诸葛亮师出同门。当时庞统在东吴,孙权的地盘,名望也极高,庞统也有意投靠孙权,不过,孙权却是个外貌协会的,觉得庞统长的丑,而且说话狂妄,就非常不喜。但孙权说话还是比较委婉的,于是说,有需要自会联系先生您。

    庞统在孙权这里碰壁,于是想投靠刘备。刘备非常高兴,亲自迎接,但一看庞统面貌,又觉得不像智者,不禁产生了怀疑。

    但是当时诸葛亮对于庞统是了解的呀,所以就替庞统说了些好话,刘备当时心里还是有点不太相信的,但是面子上还是接纳了庞统,而且在之后也是有意试探他的本事,庞统好在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所以刘备便开始重用他

    庞统在自己的职位上也是尽职尽责的,同时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庞统跟随刘备也有小两年的时间,按理来说朝夕相处的,彼此之间应该是相互了解的,但是一件事让庞统觉得并未看清过刘备。

    《三国志》中记载: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这是庞统为了帮助刘备征讨西川出的主意,简单来说,就是直接趁着刘璋与刘备相会于涪城时,便拿下刘璋,如此便可以一举得益州。庞统这个奇谋,用在刘璋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刘备却当即放弃了这个策略。刘备认为,自己恩信不足,刚到他国,就采取这样的冒失行为是不理智的

    其实在这之前,他们有过一场和刘璋在一起的酒席,当时庞统心里已经有主意了,他和魏延商量,想趁此机会直接拿下刘璋,这样刘备也不用辛苦的攻打了益州了,可是刘备没有采纳,还将魏延喝退了

    然而时隔不久,刘备和刘璋之间矛盾更加激化,几经折腾之后,刘备最终打到了昔日与刘璋相会的城池——涪城。在这里,刘备终于释放了心中的压抑,他命人准备庆功酒。

    将立功的人该赏的便赏了。但是说实话,刘备这场仗打的不光彩,可是刘备偏偏弄得很高调,在宴会上,刘备说“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听到此话,心中就不快了,之前推荐使用擒刘璋之计,你不但不采纳反观把我大骂一番。

    现在却大摆宴席。庞统便道:“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从这句话来看,庞统是戳中了刘备的痛点,庞统认为刘备以攻打刘璋为乐,所带之兵绝非刘备口中的仁义之兵!

    刘备后来可能也明白了,这样做的确是不好,所以就应承了一番庞统,可惜的是庞统早就领教了刘备的真面目。好心的庞统还提醒了魏延一番,可惜的是魏延没有听懂

    庞统临死之前也是将自己的心声说了出来,而魏延虽然给刘备立下了功劳,但是就是因为一个小差错,也惨死了

   看来,当时庞统的一番苦心提醒,魏延是彻底忘了个空。倘若,听取庞统的意见,一直深记伴君如伴虎的教条,做好本职工作,魏延也不会如此

    世人对于刘备这个人的评价也是颇多的,单纯地从《三国演义》中去了解刘备是不够的,毕竟小说这种东西会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而且里面的主人公肯定是会得到包装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或者喜欢三国时期的历史,那我建议你去看看《三国志》,可以说没有《三国志》就没有《三国演义》

   当你去品读《三国志》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物都会推翻你之前的评价和想象,这个会更真实。有人说看《三国演义》更具趣味性,但我想说史书里面的记载更耐人寻味。梁启超称赞《三国志》“真正之最低限度地必读国学书目之一”,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每个人还是要多读一读《三国志》。

    然徽以孔明、庞统并称,吾窃有疑焉。论者惜统早死,故功业不及孔明;余谓使统不死,终非孔明比也。孔明之学,庶乎王道;而统之言,皆矫诈功利之习。刘璋之迎昭烈,或说昭烈就取益州,昭烈恐失信于天下,统则请就其来迎而袭杀之;昭烈之不即从,所以坚益州之民服从之志,犹有王者之用心也;统独切切焉欲夺璋之位,其器量何浅哉?王者患孚德不弘、道不洽,不患土狭民微也。

    夫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仗信顺以为宗,一物不具,则其道乖矣。今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纳胜而无执,是从理也;有臣则陛隆堂高,从理则群策毕举;一言而三善兼明,暂谏而义彰百代,可谓达乎大体矣。若惜其小失而废其大益,矜此过言,自绝远谠,能成业济务者,未之有也。臣松之以为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心既内疚,则欢情自戢,故闻备称乐之言,不觉率尔而对也。备宴酣失时,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其云“君臣俱失”,盖分谤之言耳。习氏所论,虽大旨无乖,然推演之辞,近为流宕也。

    士元弘长,雅性内融。崇善爱物,观始知终。丧乱备矣,胜涂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风。绸缪哲后,无妄惟时。夙夜匪懈,义在缉熙。三略既陈,霸业已基。

    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心既内疚,则欢情自戢,故闻备称乐之言,不觉率尔而对也。备酣宴失时,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其言“君臣皆失”,盖分谤之言耳。

    蜀将如关、张、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祎、吕蒙、程普、歩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庞统自评: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庞统祠墓旁还有车辙压出的深邃痕迹、长满了苔藓的古驿道,还有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地将台,奇石沟壑、溶洞山泉,堪称蜀汉遗迹之一绝。

   庞统祠中的庞统墓只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在不远处的落凤坡旁。

    2006年5月25日,庞统祠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至于他到底因何而死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件事。

才华横溢,得人赏识

    庞统,字号士元,生于襄阳,即现在的湖北襄樊,他是三国期间有名的谋士,可他小时候既没有“神童”的称号,也没有俊逸的样貌,可以说是平凡质朴。

    若是以貌取人者,看见庞统憨厚的脸并不会觉得他有什么大智慧,还好庞统善于自己找寻机会,二十岁时,庞统去拜访了司马徽。

    司马徽在当时是有名的清雅之士,他擅长辨别人才,若是能得到司马徽的赞赏,其他人也会对其另眼相待。

    庞统拜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正在院内的桑树上采桑,二人都是不拘小节之人,两人一个在桑树上,一个在桑树下,从天明畅聊至夜幕,内容涉猎广泛。

    通过这一番交谈,司马徽对庞统的言辞谈吐大为震惊,他认为整个南州士子中,没有人的才华可以和庞统相提并论,因为司马徽的这番评价,庞统这个名字逐渐被世人所知。

    庞统的父亲是庞德公,是身负盛名的文人,但他无心朝堂。

    庞德公与司马徽、诸葛亮、徐庶等人交往密切,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庞统的哥哥还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为妻,所以“卧龙”和“凤雏”从某种层面上讲算是亲戚。

    因为司马徽和庞德公的赞许,庞统的声名日益显露,吴郡的很多人听说庞统的名声,经常去看望他,庞统也因此结交了许多名士。

    之后庞统又受人赏识成了南郡的“功曹”,“功曹”这个职位和现在的行政助理有些相似。那时周瑜还不是南郡的“太守”,不是庞统的上级。

    庞统上任后,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且有惜才之心,从一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庞统的性子。

    庞统成名后和马徽一样喜欢评价他人,人们最后发现,被庞统评价的人实际才能并没有庞统说得高,他也只评价他人的好处,一些人不理解庞统的做法便去询问缘由。

    最后得知,原来庞统这样做是为了助长正道,也为了有志之士的才华不被埋没。

    庞统认为身处乱世,许多人食不果腹,杀伤抢掠,世风日下,他评价之人若是其中有恶劣行为,受到好的评价,便不好意思再犯错,长此以往,世间的恶人一定会越来越少。

    他评价之人中若是有大志向的人,得知自己才华名气和实际才华不符,便会想努力追赶到自己评价的高度,这样可以促使他们进步,也可保证才华不被埋没。

    庞统的年少时期得到了如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的帮助,他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帮助他人,他不惧怕有人才能高过自己,只希望乱世之中也能世风清净,人才济济。

送葬周瑜,最终投奔刘备

    庞统三十一岁那年,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爆发,最后以孙权、刘备组成的联盟军大胜曹操几十万大军而告终,赤壁之战后周瑜又击退了驻守在南郡的曹仁。

    曹操知道若是孙权、刘备一直联盟,自己的军队覆灭是早晚的事情,于是曹操假借天子的名义任命周瑜成为南郡的新“太守”,以制造刘备和孙权之间的矛盾,庞统也因此成了周瑜的“功曹”。

    庞统成为周瑜“功曹”的第二年,准备举兵进攻西川,许是天妒英才,周瑜突然暴病而亡,死在了当时的巴丘,庞统作为周瑜的“功曹”自然要为周瑜送丧,成了周瑜的“送丧使”。

    庞统作为“送丧使”这一送就送到了东吴,东吴的人才众多,多数之人也听过庞统评价他人的事迹,庞统送葬结束准备返回时,东吴有名的大臣陆绩、顾劭、全琮等皆前来送行。

    庞统知道陆绩等人来的目的,于是评价陆绩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评价顾劭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征,评价全琮好施慕名,像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足,但亦是一时佳人。

    听到庞统如此说后,陆绩和顾劭和庞统约定,若有一天天下太平,一定和庞统一起品评天下的名人雅士,几人也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直保有联系。

    过了一段时间,顾劭特意去看望了庞统,在庞统的住处足足停留了几日,两人一直互相交谈,内容涉猎广泛,要离开时顾劭问庞总,自己和他相比,谁更好一些。

    庞统的回答让顾劭和他更亲近起来,庞统说若是说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他比不上顾劭,但若是说给帝王出谋划策,他可就比顾劭强一点,他的回答顾劭也是认同的。

    可这样自认为可伴帝王身侧,又与东吴许多名士交好的庞统,最后为何投奔了刘备呢?

    首先,东吴人才济济,庞统虽然在东吴被许多人熟知,但他不是本地人,想到得到重用可谓是很难,不然庞统也不会在南郡许多年还是个“功曹”,而且最后就算成为大都督周瑜的“功曹”,他的职位也没有任何变化。

    其次,刘备最新占领了荆州,在此之前刘表在荆州只是名义上的掌权人,军政大权基本掌控在“蔡、张、蒯”三家人手中,留给外姓人的职位少之又少。

    刘备占领荆州后,手中有刘表的长子刘琦,具有“刘皇叔”这个称呼,做什么都可以名正言顺,他还具备很强的军事才能,很快荆州的军政大权就尽归刘备之手。

    刘备和之前掌权的刘表不同,他看重的是人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是姓氏和人的所属地域,外姓和外地人只要有才华在刘备这里都可以得到重用,庞看重了这一点,也看了重刘备的潜力。

    可庞统投奔刘备之初并没有得到重用,而是只任命他为“耒阳县令”,这和在江东之时的“功曹”差不太多。

    这样的情形和庞统投奔刘备的初衷完全不符,不得重用的庞统直接整日饮酒,不理政事,还因此连“耒阳县令”的职位都被罢免。

    《三国演义》中说是庞统不理政务,张飞前来一探究竟,可庞统在半日内就批完了堆积的折子,张飞感念其才华,才向刘备举荐了庞统。

    但实则是东吴的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他庞统可以堪当大任,绝不是只能当县令的料子,诸葛亮也明里暗里的向刘备举荐庞统。

    在两人的劝解之下,刘备决定亲自召见庞统,看看他究竟有何才能,互相交谈过后,刘备深觉庞统是个人才,直接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

    不久后还提升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地位与诸葛亮平齐,自此庞统才可以大展拳脚。

    自此刘备得“卧龙”和“凤雏”两人,在两人的协助之下,刘备直接攻入蜀地,得到了现今的川渝之地,此处地域向来易守难攻,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不为过。

    此事也是庞统在历史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庞统究竟在刘备得蜀中做出了多少贡献呢?首先庞统打消了刘备内心的顾忌。

    刘备顾忌之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攻入蜀地需要大量的兵马,可刚在荆州站稳脚跟的刘备前有和孙权的约定。

    后有曹军的虎视眈眈,自己贸然攻蜀,荆州后方空缺,若是荆州被人占领,自己又攻蜀失败,那便一无所有。

    顾忌之二,刘备和当时蜀地的掌权者刘璋虽资质平平,但子承父业,在政绩上虽不说有什么突出贡献,但也没有过失。

    蜀地的百姓在刘璋的带领下也是安居乐业,强攻蜀地很难,恰好刘璋派人邀请刘备入蜀,这是刘备取而代之的最佳机会,但却担心此举有损自己的名声。

    庞统此时对刘备进言,说刘备之所以担心孙权或曹操占领荆州,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占领蜀地之后,两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名声问题,庞统说在乱世之中,不可太拘泥于陈规,自古都是天下之大,能者居之,贤良者得天下亦可更好地造福百姓。可以说庞统的两番说辞,彻底打消了刘备攻蜀的所有顾虑。

    其次,庞统在刘备攻蜀过程中屡次奉献良策,为刘备夺蜀胜利奠定了基础,只可惜庞统没有看到刘备真正入蜀的一天。

    事实上,无论庞统的死是精心策划的自杀也好,是性格缺陷导致的死亡也罢,他对蜀国的贡献才是不争的事实。

    历史的尘埃已经掩埋了一些事情,但是他的故事还在一代代流传下去。

    庞统祠墓又名龙凤祠。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侧。庞统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清初,王屏藩乱蜀,墓、祠均毁。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复,现存大门、正殿、两侧亭、栖凤殿,祠外为庞统墓。祠、墓周围松柏千株,郁郁葱葱,风景如画。祠内天井有大柏两株,相传是张飞所栽。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匾对:“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晋代陈寿撰的庞靖侯传。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个是白马亭,一个是胭脂亭,二亭象征刘备、庞统换马之事。

    庞统祠墓位于老陕路旁,距德阳仅15公里左右,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祠墓周围古柏参天、郁郁葱葱、自成方阵。祠墓旁有车辙深邃、长满苔藓的古驿道,有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的将台,奇石沟壑、溶洞山泉,堪称蜀汉遗迹之一绝。

    庞统祠中的庞统墓只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在不远处的落凤坡旁。2006年5月25日,庞统祠墓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