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前后的职业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升级篇)

 玲说职场人生 2022-10-31 发布于荷兰

我是Ling,80 后,二宝妈,现居西欧。近20年来在欧美头部投资银行管理层摸爬滚打。深刻洞察职场生态圈,擅长全方位高效沟通和规划个人发展路径。不定期开放一对一教练,详情请添加微信(overseecareer)。


好久没有写职业规划的文章了,最近的一些动态,让我觉得有必要再和大家再深入聊聊这个主题。

2022,对很多人来说,有些一言难尽。 而接下来的周期,会更难。


对大部分公司来说,主题就是裁员增效。我的人脉圈里各个国家地区的500强公司,从互联网,高端制造,金融等等,都在或者将要裁员,我自己所在的公司上周就宣布了巨大规模的重组计划。

- 好不容易做出一点成绩,但原有的岗位甚至部门都被撤销,需要在公司内部换岗,或者去外部重新应聘,又要重头开始,好难; 

- 公司效益不好,调整管理层配置,有的人从管理岗调整到普通员工岗,内心失落的同时还得扛更高的KPI,还干吗;  

- 所在的行业发展前景岌岌可危,同事都陆续离职另寻出路,这个时候是转行还是死撑?

- 年轻人步入职场,好像行业都不景气,怎么选择才不会错?

在这个时候,启动职业生涯规划的“迷你循环”就特别重要了,这是个人加强成熟度、增加适应力、提升创造力的关键。 

你可能会说,人生充满极大的偶然性,并不一定会按照规划的样子呈现,但可以确定的是,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

“人生苦难重重,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

面对现状做出的规划,就是自律,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无论你有没有过30岁,都建议读下这篇深度又实用的职业规划参考。


1
关键思维

职场生涯很长,如何获得可持续性的职业发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遇到过不少职场人,被动成长,对自我没有清晰的认知,对社会发展也缺乏深度了解,所以,走了很多弯路,也往往是这样的人,经常陷入困境:


第一, 就是对自己探索不足,没有有意识地发展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容易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公司调整重组,首先裁员的就是这批人。

第二个特征是支持系统弱。支持系统说白了就是资源。父母,亲戚,校友,同事,上司,客户,是否能你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有的人,核心竞争力不强,但支持系统强,俗话说的,关系硬。他也能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个特征是,内心能量低。不自信,容易被挫折打倒,情绪化,高开低走,走上了远远低于个人潜力的人生道路。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目标,目标转化为行动,行动带来结果。

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思维的转变是最核心的。个人发展中遇到瓶颈的,基本上都受到短视思维的影响。

短视思维就是没有目的性的瞎忙,比如: 

- 碎片化学习

- 花大量时间做和自己目标工作不相干的事情

- 逃避,不愿意花时间去深度思考最重要的问题

- 不自信,认为自己不行,习惯长期处于心理舒适区,不敢去尝试

- 不投资自己,宁愿花几万元去买包买鞋也舍不得花钱去进修,没有前瞻性。 。。

也总有这样一批职场人,每每遇到困境时,总能华丽转身,A路径不行了,还有相当甚至更好的B,C,D路径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就是具备持续性思维,面对外部变化有更大的弹性和适应力,东边不亮西边亮 


他们都是自己的人生投资规划师,经常思考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做什么,以及不喜欢做什么。

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目标也就清晰和精准了很多,不会乱投资,把浮躁的心静下来,才能打造出优于常人的能力。

他们会通过自我投资和刻意练习打磨个人优势,也会展现自我,让自己鹤立鸡群,成为某领域短名单上面的人

这个短名单概念是我的一位前辈好多年前分享的。那个时候我对自己的发展很迷茫也没有安全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去向他请教,他说:


你就努力让自己成为XXX领域短名单上的人,就够了。

于是我开始探索自己大概率会出现在哪个领域的短名单上,并且进一步强化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积累(知识,能力,口碑,人脉等)。成为某方面的资深员工,学习高效的沟通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留下靠谱的印象,多寻求各种反馈,让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

 而且,视野要放,不要局限在本公司,而是全行业。

比如,在当地金融公司有成功上线XXX细分类型项目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个位数了。

几年后,我的名字经常会在公司高层会议中被提到,“这个项目/工作,让Ling来做更合适”,有时候点名要我的人不止一位,我还不得不婉拒工作的邀约。想象一下这样的我,还会对职业发展没有安全感吗? 

还有一点,是及时止损的思维,如果你在30岁前发现自己的兴趣目标和你现在的专业不符,这是你转换跑道最好的时机(30岁以后更难)。

我在本科读书时期做了大量探索,和本专业还有目标行业的人了解探讨,最后决定转去商科。后来我重读了一个本科才申请到商科硕士,从而获得进入目标行业(金融或者咨询)的敲门砖。

看上去我比同龄人晚几年进入职场,但在前期瞄准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比那几年毫无目标或者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更重要。 

有个朋友35岁(从外貌上绝对看不出来),在某大型银行做了10年软件测试,最终发现自己再努力都爱不上计算机。技术知识可以靠死背下来,但是非常痛苦终于崩溃,不想消极怠工也不想下半辈子都这么痛苦。

前年下定决心辞职出国念了金融硕士,去年毕业了回国找工作,才发现投简历根本没有人搭理。

国内银行基本只招应届毕业生,35岁以上几乎只招行长。投资银行,非应届生没投行工作经验不要。那就先从实习做起吧。但是,有工作经验的不符合实习生条件,不要。

关键是,她在前10年也没有积累什么长期职场关系,找个内推都很难。最终她只有认清现实,回到让自己很痛苦的软件测试工作。 

大脑在你20几岁时为了适应成人期,会达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成长期的高峰,这就说明无论你想改变你的什么,现在就是改变它的时间

如果到了30多岁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不前时,也要学会改变节奏或者改变战场。比如我的好几个同事在这个时期离开金融行业,去从事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有个非常要好的女同事转行去了教育行业,这让她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而且她老公已经做到高管,所以经济上没有太大负担;

有个特别喜欢烹饪的同事就开了自己的小吃店,生意蒸蒸日上,公司同事也会经常去捧场,其乐融融;

还有一个做了舞蹈工作室,在街上遇到她,整个人神采飞扬。 

从收入上来说可能不如金融业,但是他们经过前一阶段的积累,更成熟更有底气走出舒适区,把自己的兴趣做成了事业获得了更多的人生乐趣。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阻止提升能力的常常不是缺乏渴望,而是缺乏认知。遗憾的是,人正常的自身的觉察水平相对较低,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琢磨,我们可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做重复的事情,并开发一些好坏参半的方法,结果成了坏习惯。

因此,我们需要他人(导师,专业教练,有阅历的前辈等等)的协助来提升觉察,直到我们开发出自我教练的能力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持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现。

如果我们有个好的职业规划,主动地盘点和积累自己的核心能力,花时间去经营人脉资源,有意识的提升情商的逆商,获得持续性的职场发展就不是那困难了。 

2
关键能力盘点

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事情不断地占据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怎样分配资源才能更好的满足自己的目标呢?我们首先来对职场人士的必需能力做一个盘点(如下图),这也是公司招聘和评价员工的参考:

这几项能力是不管你从事任何工作,在任何行业都需要的。它们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起作用。

首先,你的能力是分层建立的。创建一个夯实的基础,你可以将你的人生建立其上。这就好比将一所房子建立在一层层坚硬的岩石上,而不是松软的沙子上。它可以承载重量,你可以建立一个沉重的大型结构,这样它才有可能矗立很长时间。

能力的核心是自我管理,这是你不断成长的关键。它尤其像手机的底层操作系统。您需要有意识地首先升级底层操作系统,以便承载更多的内容。

而一项最值得培养的早期习惯是高效沟通。不管我们身处什么样的角色和行业,我们沟通的方式最能决定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印象。利用职业生涯早期的每一个机会磨炼你的沟通技能,这不仅限于你说什么,而且包括你怎么说和在哪里说。

大多数人都是糟糕的沟通者,如果成为能沟通且能把故事讲得精彩的少数人之一,那你就能脱颖而出,这就能让你领先于世界上80%左右的人。

我开始工作后,陆陆续续向公司申请了价值人民币几十万的培训基金,专门打磨我的沟通能力,回报对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巨大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写了很多,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内搜索查看。


 推不动人,搞不定事? 职场沟通宝典都在这...

3
个人商业模式

学习择业从业再学习再择业再从业,不断的循环,累么?是否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为了微薄的薪水不断地更换工作,一把年纪了,还在投简历找工作,我想,你也许根本就没有思考清楚自己的角色。 

说白了,大家都是出来卖的,别人出钱买你的时间,那你也必须清楚你的价值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出售的的是你的个人价值来换取金钱的。你拿什么来卖?赚什么钱?这个就是你的个人商业模式,大到公司小到个人,其实都逃不出商业模式这个逻辑。

对个人的商业模式的思考,有利于我们站在上帝的高度来用上帝视角来看自己的完整的职业生涯,提高我们的思维高度,去思考自己的个人战略及执行策略的问题,可以解决你当下的职业困扰,可以让你更清晰你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甚至可以规划你的一生。

在如此不稳定的时代,我认为要把斜杠当做一个状态。 《哈佛商业评论》曾说:“新经济的单位不是企业,而是个体。" 面对内卷,大厂的裁员,以及经济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由,个人商业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就算你现在正在做全职的工作,也应该为自己保留 20% 的时间,去连结正职以外的外部社群,慢慢累积自己的兼职人脉、第二专长。

这个累积的用意,并不是非要为自己创造多元收入,而是在正职之外,挪出时间去探索自己还有哪些感兴趣的事物。

另一方面,挪出 20% 的时间给自己,其实对原来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现在无论做任何工作都强调要能跨领域思考,斜杠所获得的经验,有时对本职也会有意外的触发与想像。

其次,如果有一天厌倦本职的工作,想要暂停,有些人会选择出走。但在笼里待久了,忽然打开大门,往往会有天地之大,该往何处去的茫然,就算休息了一段时间,回来后也不知道该如何下一步。

这时,过去在正职之外所累积的社群人脉,无论是留职停薪,或是辞职壮游,很多社群都可以接着你,你会知道可以去哪里,不会觉得好像忽然很茫然。

此外,原本只留 20% 的时间给自己发展兴趣与人脉,在离开正职之后,20% 的时间可能被放大成 60% 以上,甚至成为下一份新工作的契机,这时也会觉得自己工作的价值并没有转向,只是改变一个方向,仍能达成同样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