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0年,周总理问我:“你就实话实说,别打折扣 ”我说:“城市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10-31 发布于北京
1970年,周总理问我:“你就实话实说,别打折扣。”我说:“城市治理不比西方国家好,生态环境治理比西方国家差很多。”总理听后,眉头紧锁:'必须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环保工作部门了。’”

这是当时,我国刚刚起步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人曲格平,在回答周总理关于我国环保问题的询问。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对“环境保护”这个问题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

那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出现“环境保护”这个词语,只是知道哪里的环境被污染了。从西方国家的新闻报道中得知后,也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周总理查找了大量国外有关的资料,终于弄清楚,这个“环保问题”是关系整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我们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

周总理说:“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西方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对策,因为他们遭受了环境污染的侵害。对我们国家来说,虽然是个还没有深入研究的新领域,也应当重视起来了。”可是,当时我国各个方面的领导干部,听着总理的理论还是十分的陌生。

在周总理的牵头下,1969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负责人是李先念副总理。

一次会议上,李先念说:“总理一直都在讲环境保护这个问题,由于大家都不懂,所以没有人搭过腔。时间长也不是回事,所以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这事,谁来管管?”

在场的人员互相对视着,没人答话。李先念说:“咱们这些人,谁负责的工作中和环境保护关系最密切的,谁就来管。”

经过讨论,这副担子就落在了曲格平的肩上,因为他当时负责的是石油化工,污染最大。

曲格平犯了难,说:”我也不懂环境保护,那该怎么办?”

李先念安慰他说:”别慌,这事总理十分重视,咱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多研究,多请教,会有办法的。”

从此,曲格平就在周总理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我国环境保护的艰辛探索。也成就了他以后的“中国环保之父”的美名。

周总理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让大家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70年,总理得知来中国访问的日本团队中,有一位专门负责报道环境方面的记者,很谦虚地对他说:“我们要向你请教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想请你给我们做一场报告,关于你的国家对付污染一些策略的报告。”

通过这场报告再次向我国的领导干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应对污染的一些经验,从而启发我们寻求适应自己的应对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渐捋出些头绪。

1972年3月,北京发生了官厅水库污染事件,总理带领曲格平这些治理环境的人小试牛刀,先是查找原因和污染源,然后采用了分批分期的治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水库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污染治理工程,为以后的环境治理积攒了宝贵的经验。

也是这样一年,为了取经,我国应邀第一次参加了联合国的人类环境会议。周总理亲自挑选与会人员,亲自过目修改会议发言稿,周总理对他们说:“我对你们给予了很高期望,希望你们能带回我们急需要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研究资料。”

代表团回来向总理做完汇报后,总理说:“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咱们的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环境问题一刻不能忽视,应当提到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

1973年,周总理毅然决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要唤起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970年以后的四年中,周总理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召开过多次会议,足可以看出周总理对这个关系民生的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和下大力气整治污染的决心。

直到1976年周总理逝世,这都是他念念不忘的大事,对曲格平等环保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时刻都不松懈地做好,确保我国百姓能有清洁的生存环境。

曲格平做到了,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一代代环保人的努力,环保工作已经作为我国年度整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落实到奖惩都有了一套完善的制度。

周总理除了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还是我们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和领路人。不敢想象,在那特殊的政治时期,周总理是顶了多大的压力才推动了我国环保事业的起步,没有周总理的重视,我国环保事业不知道要推后多少年。

正如曲格平所说:“我不是什么’中国环保之父',周总理才是!”,不错,周总理靠着高瞻远瞩的卓识开创了我国的环保事业,才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奠基人,永远值得世人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