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韵(三)

 素心传统文化 2022-10-31 发布于日本

明对暗,淡对,上智对中。镜奁liá对衣笥sì,野杵对村chōng。花灼烁,草蒙,九夏对三。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bò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chǎng自王。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

这一段是《声律启蒙》二冬韵的第二段,我们依然是要分成上、下两个小节来讲解,希望大家做好笔记,将喜欢的典故、出处记录下来,便于以后用来创作,增加底蕴基础。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一直都有记笔记的习惯,从小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很多时候,我的一些小笔记,朋友们看到了,常常会说,这些直接可以发表了,就是一篇成型的散文或者杂文嘛!当然,这里面有朋友的爱戴赞扬之词。只是想说,当你形成一种习惯以后,你的每一天,每一次的积累都会使你的语言更加凝炼,更加丰富。思绪也会像源头活水一样,潺潺不休的流淌而出,不会有提笔词穷的滞涩之感。这只是素心的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明对暗,淡对,上智对中

明、暗,淡、浓,就不去展开来深入讨论了,它们是两对标准的反意词。明、暗、淡、浓都是形容词,可以对阳光、月光、灯光、春色、服饰、首饰等等进行形容描绘,总的来说,就是色彩与光线的形容词,有时甚至可以用来形容心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这两组反意形容词,是不可或缺的。有着极其丰富广泛的应用。

山明虹半出,松暗鹤双归。”——《晚兴》唐·白居易。

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法华寺西亭夜饮》唐·柳宗元。

花明小砌和春月,松暗前轩带雨秋。”——《山居诗》宋·释延寿。

“明”与“暗”可以分开来对仗,也有很多时候是可以连用的,就变成了“明暗”指晃忽不定的变幻莫测,这一点在古诗词中也常常被应用入句。

“更漏有无风逆顺,纸窗明暗月高低。”——《暑夕有怀》宋·白玉蟾。这句比较厉害,两句话中有“有无”、“逆顺”、“明暗”、“高低”四组反意词,实在了不起。

“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重送绝句》唐·杜牧。

“四座欢欣观酒德,一灯明暗又成诗。”——《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宋·黄庭坚。明显是化用了杜牧的“一灯明暗”句。

浓、淡也是一样的,对于古人写诗的惯例,描写景物与事物都是有所寄托的,花的明暗,便是心情的明暗,云的卷舒便是心情的卷舒。同样,对于浓淡的色彩与光线来讲,其实他们想表达的也就是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否光鲜亮丽,亦或是暗然失落。所以,我们读诗的时候,也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只停留在字词的表面,那么,就永远也无法深刻的体会诗人的情绪与心境,无法透彻明了诗中含意。反过来说,我们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也要学会用自然景物,日常事物来隐喻心事情感,作品会更典雅含蓄。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蜀中赏海棠》唐·郑谷。

雾浓烟重遥山暗,云淡天低去水长。”——《鹧鸪天·榕叶阴阴未著霜》宋·赵师侠。

“双艳如从露井看,妆分浓淡映雕栏。”——《咏红白桃花》明·陈鸿。

这是关于“浓”、“淡”的应用,在前人诗词中不难找到,就不赘举了。其实,这四个形容词,之所以没有分开讲解,是因为,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对仗,间错对偶的。比如“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其中“浓”就与“暗”相对;比如“绿暗柳藏烟,红淡花经雨”,其中“暗”又与“淡”相对。像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大家可以在吟咏古诗词的时候予以分析研究。

上智对中

“上智”典出《后汉书·王畅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在《孙子兵法·用间》中亦有:“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这两句都是赞扬人的头脑聪明。所以“上智”是指拥有上等智慧的人,聪明之极的人。

“中庸”指的不是《中庸》这篇文章,虽然出处是《礼记》中的这篇文章,但很多时候指的是书中所阐述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所推崇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做事不偏不欹,调和折中,恰到好处。让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理想人格,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的自然的善性,推崇顺其自然之力,不可苛求。

《论语·雍也》中有:“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孔夫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来讲,应该是最高的一种品格了。

然而在这里,“中庸”并不是指代“中庸之道”,它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是指中等人才,才能一般的人,平庸的人。这样才能够与“上智”来进行对仗,在此让其进行对应,其作者深层的用意就是宣扬中庸之道便是上等的智慧。就是说,“上智”即“中庸”,真正的大智慧便是“中庸”,真正做到“中庸”便是大智慧。有点像绕口令,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很有哲理。

“要识中庸义,中庸乃是庸。不须求胜解,只此是奇功。”——《中庸》宋·李公明。

“君子小人正相反,上智下愚诚不移。”——《感事吟》宋·邵雍。

中庸至矣夫,智者乐在内。”——《渊靓亭》宋·黄伯固。

“欲尽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昏。”——《诸葛丞相庙》唐·武少仪。

庸谋但解遮贤路,不解迎谋自昌。”——《春秋战国门·陈蔡君》唐·周昙。

关于“上智”和“中庸”在古诗词里的应用不是很多,因此也不过多举例,化用曹雪芹的一副对联来总结一下两者之间的关联:

世事洞明皆上智,人情炼达即中庸!

镜奁liá对衣笥sì,野杵对村

“奁”指镜匣,古代女子用于收放梳妆用具的匣子,这个匣子的盖子平时是盖上的,当要梳妆的时候,才会将盖子打开,盖子的里面往往镶着一面镜子,所以也叫“镜匣”。

妆奁虫网厚如茧,博山炉侧倾寒灰。”——《泰娘歌》唐·刘禹锡。

“书簏尚缄香豆蔻,镜奁初失玉芙蓉。”——《和彭城王生悼歌人盼盼》宋·贺铸。

妆奁虫网镜生尘,门掩桃花寂莫春。”——《悼亡》明·荪谷。

“笥sì”就是衣箱,是指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形的盛放物品的箱笼,多用来盛放衣物。古时女子出嫁,往往在嫁妆里都会有这两样物件,一般都是父母为其精心准备的。所以,这两件物件在古人看来,与其主人有着不可分拆的情愫。

衣笥无复禈,食案有三韭。”——《寓规》宋·陆游。

衣笥袍犹恋,书邮墨未干。”——《挽吴总干二首》宋·李曾伯。

“我公莫作遄归想,衣笥行看衮绣开。”——《和胡宿韵寄蒋之奇》宋·邓忠臣。

这两句的对应,是因为这两件物事一般都是私人物品,会常伴不离,所以,都容易另人“睹物思人”,尤其是用于怀念曾经使用过它们的女性。南唐后主李煜就常常以此来悼念已故的大周后,曾经在《挽辞》中写到:“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所以,借物思人这种描摹手法,还是很可以借用的,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练习。

野杵对村

“杵”是古时舂米用的一种木制的棒槌,可以将放在臼(jiù)中的稻、粟等的粗糙的外皮去掉,就变成我们所食用的大米、小米。这种杵,在神话传说中,广寒宫内陪伴嫦娥的玉兔也有一个,是用来捣药的。

“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江城夜泊寄所思》唐·权德舆。

 玉杵声中舞素娥,西风叶叶自婆娑。”——《月夜看桂》宋·严中和。

“未得同齑杵,何时减药囊。”——《秋思三首》唐·陆龟蒙。

关于“杵”还有许多应用,比如在中医的药房中,这种杵还是有的,用来舂药,将大块的药捣碎,便于配药熬药。民间一些少数民族的女子还会用一些大一点的木杵到河边去洗衣服,用来捶打衣物等等。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宋·陆游。

有一个成语叫“铁杵磨针”,这是源自于一个中国民间的典故,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专心,不顺利,于是就放弃了学业准备回家。途经眉州象耳山之下,他遇到了一位老妇人,在溪边磨一根铁棍。李白很好奇,便问道:“老妈妈磨这根铁棍用来做什么呢?”老妇人回答说:“用来作针啊。”李白惊愕,老妇接着说,“虽然铁棍很粗,但是只要下足了功夫,就一定会磨成绣花针的。”李白闻言,十分感叹老妇人的毅力,也深受感悟,于是没有回家,而是折回书塾,继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所以,后世用“铁杵磨针”,或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来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至今眉州象耳山下,依旧有一条小溪,名字就叫“磨针溪”,在溪旁有一块石,据说是当年老妇人磨针所用,因老妇人自称自己姓武,所以那块石头便名为“武氏岩”。

“舂chōng”在这里是指臼(音jiù)。古时会用石头制成一个碗状或者缸状的中间凹陷下去的器皿,用来舂米或者捣药,就是类似我们现代用的捣蒜的器皿,现代什么材质的都有,在古时多是石舂,木杵,“杵”与“舂”是配套的。

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村夜》唐·杜甫

“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归墅》唐·李商隐

村舂接响声相赴,浦树连云望自迷。”——《剩溪别墅》宋·洪迈。

砧、杵、钟、舂都是诗词中惯用的词素,因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可以敲打撞击,然后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来,由其是在夜晚,这种声音便会格外凝重、幽远、震撼心弦,引起一些无眠者的心灵共鸣。所以,这些词素,其反映出来的意象便是思乡、怀旧、念亲人,或者伤春悲秋之叹……

花灼烁,草蒙,九夏对三

“灼zhuó 烁shuò”是连绵词,泛指光华鲜亮,灿烂繁茂的样子。可以形容胜日园中百花盛开的状态,有时候也会用来形容月光和灯火。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七夕曝衣篇》唐·沈佺期。

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唐·顾况。

“锵洋鸣玉珮,灼烁耀金蝉。”——《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唐·魏徵。

“蒙茸”也是连绵词,形容稚嫩新鲜,柔软绵绒的感觉,是一种欣欣向荣,蓬勃葳蕤的状态。可以形容春天刚舒展嫩叶的小草;也可以形容夏日林荫深处的青苔,可以形容秋水寒江边轻舞的芦花;也可以形容冬雪飞扬中贵人的貂裘。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紫藤》唐·白居易。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杂曲歌辞·游侠篇》唐·崔颢。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花犯·梅苔》宋·王沂孙。

这两句用了特别的技巧,就是“同旁对”,就是在这一幅对联中,所有的字都是同一个偏旁。像我们学楹联的时候讲到的“同旁对”,有一副对联,是朱元璋在庆功宴上给军师刘伯温出的“六木森森,杨柳梧桐松柏”,刘伯温对道:“三水淼淼,滇池渤海浙江”。另外,还有一个明朝的宰相叶向高,有一次回老家省亲,途中顺便去拜访好友陈达公,有的说法是说拜访新科状元翁正春,并留宿于其府。主人恐怕招待不周,便语带双关,歉意地出了一个上联:“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闻言,便明其深意,于是沉思片刻回道:“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容”,于是主客尽欢。上下联一共十八个宝盖头的字,而且含意贴切,殊为不易之作。

还有广东虎门,就是林则徐销烟的那个的方,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烟销池塘柳,炮镇海城楼”,这个虽然不是“同旁”,但是却利用偏旁中的“五行俱全”,来工整对仗,意境深远,令人拍案叫绝。

古人的这种技巧与智慧,常常会体现在诗词当中,成为值得后世琢磨研究的典范。虽然学习创作诗词初级阶段不建议用来练习,因为,往往太过追求奇巧,就会使诗词的意境出现偏颇,反而影响诗的本意。

九夏对三

“九夏”很多解释都一边倒,包括百度也说,因为夏季有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夏。但我总觉得不合适,如果是这样的说法,应该说“九十夏”,说“九夏”不严谨。更妥当的说法应该是,一旬为十日,三旬为一月,一夏有三月,共九旬,故称“九夏”。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即不官方,也不权威,只是以我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分析出来的,大家了解参考一下就好,可以认同,也可以提出不同见解。晋代陶潜在《荣木》诗序中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代表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之意。

“寂寂无聊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中夏昼卧》唐·刘兼。

“雾喷千岩湿,雷倾九夏寒。”——《庐山瀑布》唐·孙鲂。

“渐浸九夏节,复在三春时。”——《暮春喜雨诗》唐·李昂。

“三冬”是指冬季。很多解释也和“九夏”一样,说是因为三个月,便叫“三冬”。我觉得这种解释过于粗糙,应该说是因为,整个冬季分为“孟冬”“仲冬”、“季冬”,因此才说“三冬”,这样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储蓄美。杜荀鹤《溪居叟》有句子说:“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柏学士茅屋》唐·杜甫。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除夜》宋·戴复古。

三冬不见秦中雪,九日惟添鬓畔霜。”——《九日郡斋有感》唐·薛逢。

“九夏”和“三冬”基本上是形容每一年的夏、冬两季的,但也都是泛指时间很久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中,逢“三”便是大了,所以三以上的数字都附带多、大、久、远、长……等含义,“三”与“九”都是大数,泛指很多的意思。

诗词的美,不仅仅是因为“歌以咏志”,很多时候,是由于在琢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字的魅力,从中可以发现许多好玩儿,有趣的内容。我们可以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从文字的星海中,拾取喜爱的精美贝壳,珍藏在岁月之中,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