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话说“不吃晚饭,饿治百病”有道理吗?

 新用户1165JJUL 2022-10-31 发布于江苏

在过去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吃晚饭,饿治百病”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过去的人们随着太阳升起参加农业劳动,太阳落山,上床休息,人的生理机动的活动也逐渐减缓。如果再吃晚饭,或者晚饭吃得很多,势必增加肠胃负担,造成营养的堆积,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而且由于产生适当的饥饿感,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耗淤积的脂肪,增强人的免疫力,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但是现在社会已经过渡到了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再抱住过去的老教条不放,似有刻舟求剑的嫌疑。吃不吃晚饭,要因人而异。饿治不治百病,要因病而异。现在城市里的人,大多数有一份职业,有的还要上晚班,这就要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现在由于多数人白天都要上班,早上时间又很短暂,早饭吃得往往比较匆忙,而中午休息的时间又比较短,这就使得中饭也讲究不起来。只有晚上的时间相对比较充沛,晚餐比较丰盛。现在的人们也喜欢把聚会放到晚上。所以目前城市里上班一族出现的情况是早餐对付,中餐应付,晚餐饱餐一顿,甚至是胡吃海喝,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生活状态。

正确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现在的人生活节奏比较紧张,工作任务相对繁重,如果没有充足的营养补充,是无法应付所从事的工作的。因此不能提倡“不吃晚饭,饿治百病”这一说法。但是不提倡“不吃晚饭,饿治百病”不是讲晚上可以胡吃海喝,如果一味胡吃海喝下去,势必引病上身,造成“三高一低” 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胥功能低”的疾病,诱发诸多其他生理疾病。因此要科学地安排好膳食结构,做到早饭要吃精,中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妥。

晚饭要吃得合理,不能过饱,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晚饭,如果晚上有熬夜的习惯或者晚上有夜生活,晚上可以吃得稍微多点。如果吃过晚饭很快就会休息,则建议尽量少吃甚至可以不吃。如果晚上因为各种原因吃得过多,建议适当活动一下,消耗一下胃子里过多的营养,再行入睡。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胃子里最好是少食或者是无食,这样不加重胃肠胆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减少脂肪的堆积,减少疾病的发生。晚上合理的饮食安排,既能为晚上的活动和工作提供营养能量,又能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负担,真正做到两全其美。对于上夜班的人来说,实际上是与白天工作的人的生活的颠倒,那就更不能按照“不吃晚饭,饿治百病”来行事了。

“不吃晚饭,饿治百病”是一句老话,通过控制饮食,来减少疾病,有其合理的成分。只是现在的社会与农耕社会已经不一样,时过境迁了。我们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科学地安排我们的生活。如果有了病,还是去医院找医生看,不能通过饥饿的方法解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