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战胜项羽称帝建立汉朝后,准备封赏群臣,他问张良:是要良田千倾

 taoshu 2022-10-31 发布于河北
刘邦战胜项羽称帝建立汉朝后,准备封赏群臣,他问张良:是要良田千倾,还是高官王爵?可张良却一直推辞,表示自己什么都不贪求,却没想到刘邦听后当场发怒质问:“你这也不要,那也不要,难道你还想当皇帝不成?”
 
刘邦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终于在创立了大汉王朝。而王朝初定后,最急迫的事情就是对群臣论功行赏,而封赏这些开国功臣却是一件非常需要大智慧的事情,要是封的太高很容易给王朝的覆灭埋下隐患。但如果封得太小,必然让众人寒心。
 
所以刘邦的封赏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直到一年之后,他才在自己最重要的谋士张良的出谋划策下,完成了大部分的封赏。而接下来的功臣都是些非常棘手的人,而张良也正在此列。
 
张良封赏的棘手是因为他自身的功绩太高,即使是刘邦也左右为难。如果给张良封得太高,难保他会有反心,如果封赏太低又很难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也会让他的皇威大打折扣。
 
而这时,该封的功臣早已七七八八,只有张良还是有名无实。于是刘邦便在宫中摆下酒菜特地让张良进宫,想要试探一下他,问问他想要什么封赏。
 
“子房,你随朕征战天下,为我大汉出谋划策,在朕起于微末之时,你常同我讲《太公兵法》,如今功业已成,你想要什么做什么官?可有心仪的封地?”
 
张良听后,面色却没有什么大波动,而是以一种谦卑的语气回应:“臣别无所求,不当王,不要封地,只求安稳度日就够了。”
 
刘邦听后没有答应,而是继续试探,可不论是高官厚禄,还是美人珠宝,张良都毫不松口。但刘邦却越听越生气:万户封地不要,美人珠宝也一概不沾,我这个皇帝给你的,你都看不上,难不成得把皇位给你?
 
而这时刘邦已然有了杀心,张良察觉到刘邦面色的微妙变化,这才开口:“臣记得,当年与陛下在留地患难后曾许下约定,若是功成,就把留地封给臣,陛下把哪里给我就够了。”
 
一句话让刘邦开怀大笑:“朕封赏你三万户你不要,却要一个小小的留地,子房重诺。”
 
此后张良得以避开朝堂的勾心斗角,他其实早知道刘邦是个只能共苦,却不能同甘的人,所以迂回一圈最后只要了留地也是早有考量。这样一来,既能够打消刘邦的疑虑,还能通过留地来提醒自己同刘邦共打天下的情谊。
 
张良的智慧与声名是斐然的,在其人活着的时候,便一直游离在帝国的风暴中心,然而无数能人将士先后倒下了,唯有张良一人善始善终活到了最后。难怪张良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谋圣”
 
据记载,早年张良曾为黄石公三次拾履,甚至亲自为其穿鞋,通过对方的考验,得到了黄石公亲笔所撰的奇书。相传他就是“老子”的化身,而他给张良的奇书便是《素书》。正是因为这本书中的思想,帮助张良辅佐刘邦成就了汉朝天下。
 
这部《素书》仅仅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本书的谋略之深、能量之大,让他从一个落魄贵族摇身一变,成了天子身边的红人。并且顺利辅佐刘邦开启汉朝天下,待天下安定后还能功成身退,得以安享太平。
 
书中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对人性把握精准独到,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点恰到好处。只要参透了书中的道理,你能做的事就不是你现在的认知能想象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