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寿命普遍更短 —— 哪个科室猝死率最高?

 名天 2022-10-31 发布于江西

近年来,中国医生猝死案例频发,且趋于年轻化,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医生真的是个高危的行业。

医生平均寿命更短?

2021 年,德国一项横跨 500 多年的寿命研究,建立了一个包含 30,000 多名学者的大型新数据集,整个研究贯穿了 16 世纪至 20 世纪初。

研究中,从事医疗行业的学者们被单独列出,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大大小小的大学机构,亦或是在更高级的科学院,医疗从业者的预期寿命一直低于其他专业的学者。

而当其他专业的学者寿命在十八世纪后开始爬升时,学医的同志们却还在拖平均寿命的后腿,一拖就是近百年。

其实早在 2019 年,印度医师协会(IMA)发布的调查研究就显示,印度医生的平均寿命仅为 59 岁,而印度普通人寿命为 72 岁,相差竟有 13 岁之多。

麻醉科医生猝死率最高
骨科、心血管内科紧随其后

「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现阶段,尤其在疫情之下,医生群体普遍存在过度劳累的情况。

疫情之前的 2017 年,发表在《Public Health》的一篇回顾性研究就指出 —— 过度劳累是中国医生的无声杀手,过劳死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医生也容易发生猝死。

研究总结了 2013 年至 2015 年间报告的医生过劳死病例,分析发现 —— 猝死发生前,半数以上医生曾连续工作 8~12 h其中有 11 名医生连续工作 ≥ 24 h(图 1C)猝死最常见于麻醉科,占所有病例的 26.1%,其次是骨科和心血管内科(图 1D)。

这项研究还发现,从 2013 年到 2015 年,中国医生中过劳死的病例数量有所增加。此前有报道称,过劳死的主要医学原因是心脏病发作压力引起的中风。然而,这些并不是医生过劳死的唯一原因低薪、医疗从业人员缺口大等等,也被发现是导致医生群体发病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医生这么累?

其主要原因是医疗资源的匮乏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2%,但中国仅拥有世界 2% 的医疗资源。在中国,每 1000 人平均只有 1.2 名医生为其服务,而在发达国家,该数据为每 1000 人均医生数 2.8 人。

发达国家的麻醉医生,通常每年管理 500~1000 位病例,而在中国,每位麻醉医生每年需要管理的病例数约为 1500 例。这或许可以解释上面的那个发现:过劳死最常发生在麻醉科的医生身上。麻醉医生的大脑状态(如大脑消耗、大脑疲劳综合征和嗜睡)与工作强度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他们更容易猝死的原因。

医患关系差、医务人员工资低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是另一个导致医生过劳猝死率增加的原因。据研究显示,2003 年至 2013 年,中国发生了严重医疗暴力事件 101 起,24 名医生和护士因此死亡。即使在今天,中国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仍面临着不时受伤的风险,这对从业者而言,无疑会增加其心理压力。

回顾有关过劳死的文献,可以发现,工作压力会增加人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这通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的风险。

从事科研和教学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加上低工资,导致医学院校入学人数减少,选择医学专业的人数减少。这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医生通常对自身健康比较疏忽,这会导致医生群体基础疾病患病率的增加

十大「过劳死」危险信号,你中了几条?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曾提示身体的十大危险信号

1、「将军肚」早现;

2、脱发、斑秃、早秃;

3、频频去洗手间;

4、性能力下降;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难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但要改变生活习惯。具有上述三至五项者,为「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度疲劳的征兆六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始干预。

笔者对号入座了一下,中了起码 4 项以上,已经开始在 30 度的夏天瑟瑟发抖了……)

写在最后

医护群体普遍的过度劳累,这既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改革迫在眉睫。

呼吁关注「医护普遍过劳问题」的声音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前面究竟有多长的路还要走,我们无从知晓。笔者认为,应尽快制定和落实相关条例,保证医务工作者合理的工作时间,以防止和降低医务人员过劳死的现象。

我们还应持续发声,呼吁公众给医务工作者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以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和社会压力。

首发:丁香医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