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妈:对孩子未来负责的父母,一定要懂得让孩子跑的多,玩的野,笑的欢。 作者:洛颖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前段时间,一女孩控诉爸爸不让自己玩的视频上了热搜。 女孩有理有据,自己完成作业,按时吃饭,晚上9点准时睡觉,每天都表现得很好,爸爸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玩? 下面有评论说,孩子把自己该做的做完了,为什么要剥夺孩子休息娱乐的权利? 她还是个孩子,玩耍是她的天性。 一场TED演讲,一名10岁的小女孩问:“你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少压力吗?” “学习的压力,和同学比名次,还要不能有矛盾。 运动的压力、穿合适的衣服、考上好的大学、父母亲人的期待、甚至爷爷奶奶拿自己和别人攀比的压力。” 他们拼尽力气做到最好,没有玩乐的时间。 可能大人忘了“我们只是小孩,我们可以玩耍”。 就连93岁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也说过: “最最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当人,会玩的孩子,就是很有出息!” 孩子的快乐来自游戏,孩子的成长伴随着玩乐,他们在玩耍中学习,逐渐发现了内心中那个闪耀的自己。 这是我们为人父母,都应该明白的教育真理。 毁掉一个孩子 抹杀他玩乐的时间就够了 一名高三学生曾在朋友圈写道: “要回校了,又回到晋级抗压的感觉,还是那句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写下这句话的男生叫张文,喜欢体育,热爱打排球,成绩班级第一,每学期都能获得“三好学生”或“德育标兵”的称号。 升入高三后他经常学到凌晨两点,学校还要求高三学生周六、节假日返校自习,学生们说:学到了没有休息日。 他和爸爸打电话求救:学习压力太大了。 爸爸敷衍他:“有事晚上放学回家再说。” 可爸爸永远都等不到张文回家了。 张文留下遗书:“压力太大,不想读书。”然后从学校信息楼五楼跳了下去,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17岁的冬天。 萨提尔在《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说: 有一个陷阱是父母常会凭自己的希望给予孩子他自己在孩提时代所缺少的东西,这样做或许会有很好的结果,但亦可能造成极大的失望。 也许是为了让孩子不再吃自己吃过的苦,不再让他们受自己受过的累; 也许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攀比的虚荣心,父母逼迫着孩子去符合自己的期望,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前阵子热播的《消失的孩子》中学霸袁午的悲剧,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学生时代的“学霸”袁午,被妈妈保护得极好。 妈妈怕耽误他学习,不让他交朋友,不让袁午干家务,有的只是学习再学习。 甚至袁午考上大学,妈妈还要帮他整理衣物,相亲时袁午和女孩子聊天的话,都是妈妈逐字逐句教的。 懦弱的袁午不仅没有社交能力,更没有生存的目标。 在妈妈意外去世后,袁午丢掉工作,远离人群,精神出了问题,最后走入了赌博、啃老、藏尸的悲剧中。 詹·豪厄尔说过:终日埋头工作而不去玩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 剥夺他们“疯玩傻癫”的权利,无处宣泄的压力极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这会让他们的人生遍体鳞伤。 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只要在童年毁掉他的玩具,禁止他到户外结伴打闹就可以了。 对孩子未来负责的父母,一定要懂得让孩子跑的多,玩的野,笑的欢。 允许孩子玩,才是真正好的教育 我国的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苏翊鸣,4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单板滑雪。 9岁,他指着镜头说:我凭着自己的坚强与执着,成为了单板王,你呢? 苏翊鸣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冬天的东北总是多冰天雪地,小小的苏翊鸣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打出溜玩。 4岁的苏翊鸣第一次滑雪,是因为爸爸贪玩。爸爸为了能一边滑雪一边照顾他,便把苏翊鸣放在滑雪板上,父子一起滑雪玩,之后苏翊鸣便经常喊爸爸带他去玩滑雪。 那时候没有适合的滑雪板,爸爸就给他一块成人板玩,很快他就喜欢上了单板运动,因为很酷。 苏翊鸣说:“滑雪的过程是非常自由的,飞到天上的那一刻没有外界的干扰,只需要静静享受过程就好” 滑雪让他享受快乐,他一直把滑雪当成自己的爱好,苏翊鸣说希望滑雪是他一直会坚持的事情。 他甚至可以不畏寒冷,光着膀子和小伙伴大玩一场。 因为快乐,所以热爱。 滑雪是能让他快乐的游戏,一枚枚奖牌是这场盛大游戏的奖励。 知乎上有人说:游戏的本质是实现目标的快感。 是啊,游戏是一场冒险,通常都有成功的结局。 孩子的人生是一场冒险,从牙牙学语到耄耋老年,他们的成功往往是从一场游戏开始。 2022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着。 抱着洋娃娃长大的21岁农村姑娘石丹,夺得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组冠军。 有记者采访她,为什么选择美发行业? 石丹说:
在加入世技赛国家队训练时,石丹夜以继日地练习。 “因为热爱,这个行业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美。” 石丹现在是“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杭州工匠学院客座教授、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冠军,每个孩子生来自带天赋。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玩乐打闹除了能让身体得到锻炼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家长们不停地压缩孩子玩耍的时间,希望孩子们花更多的心思去读书学习,然后考出高分,读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不仅让孩子厌倦了学习,磨蚀了兴趣,压制了天赋。 就让他们去玩吧,那是他们成功的开始。 合格的父母让孩子玩 优秀的父母陪孩子玩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说: 如果孩子在游戏中玩得开心尽兴,那么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创造力也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玩耍可以帮助孩子们找到学习的目标,孩子们也完全可以在玩中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布过一份报告,鼓励“玩中学”的教育方式。 如何更好地边玩边学呢? 1、父母陪玩的同时,要以孩子为中心 首先让孩子自己选择玩什么,包括你非常不认可的游戏,不仅如此家长最好还能非常热情地加入到游戏当中。 因为我们想让孩子认可、信任大人,那么我们不可以斥责孩子,而是加入到他们中间让孩子们信任我们,相信我,孩子们会非常喜欢你。 《游戏力》一书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位学生从宿舍半夜溜出去玩,老师知道后打扮成了匪徒的滑稽样子,在这孩子熟睡时叫他起来出去玩,这位学生立刻拒绝了,并言辞凿凿地斥责了老师的行为。 2、让孩子展现想象力,有目标地去玩 孩子们展现想象力的时候,大人尽量不要去干涉。 像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可以随意地“乱”画,像是给鱼画上翅膀在天空中飞。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想象力,什么是色彩,什么是大海,什么是飞船。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大千世界中的各种规律。 3、引导孩子扩展知识,边玩边学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在看时尚杂志时,你会怎么做呢? 作者简介:洛颖,富书专栏作者,银行从业十年裸辞的情感咨询师,高考志愿规划从业者,新晋宝妈,文章首发公众号: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