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古本》25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V2.0

 何处是他乡2 2022-10-31 发布于内蒙古

问曰:血痹之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寸口微涩,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问:血痹病是怎样得的?老师回答说:好逸恶劳、养尊处优的人,虽然肌肉很丰满,但筋骨脆弱,不耐劳苦,肌表腠理疏松,虽然轻微的劳动,也感到疲劳、汗出,睡眠时辗转难以入睡,不时翻动身体,使阳气重伤,复受微风侵袭,于是就得血痹病。仅诊其脉象,则寸口部脉微弱而带涩,关上脉呈现小紧,这是阳微血滞,感受风寒之候,由于病邪轻浅,可考虑用针刺法引动阳气,使脉归平和而不紧,那么病就好了。

  血痹,阴阳俱微,或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病人,阴阳气血都不足,寸口、关部的脉象微弱,尺部脉呈小紧之象,在外的症候是身体麻木不仁,象风痹病一样,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被风扇空调吹住了,麻木;汗出当风的中风)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男子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显著的病态,而脉象大而无力的,这是虚劳病,脉象极虚的,也是虚劳病。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男子面色苍白无华的,应当见口渴和失血症;如果突然出现气喘,心悸,脉象浮大无力,这是里虚的缘故。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男子的脉象虚弱兼沉弦,不恶寒发热,有呼吸急促,少腹拘急,小便不通利,面色白光白,经常有两眼昏花,鼻腔出血,少腹胀满等症状,这是虚劳病所引起的。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虚劳病的表现是:脉象浮大无力,手足烦热,春夏两季加重,秋冬季节减轻,前阴寒冷,精关不固而精液自动滑出,两腿酸痛瘦削不能行走。

  男子脉浮弱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男子的脉象浮弱兼涩,这是真阳不足,精少清冷,不能授胎,故无子。

  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素有亡失精液的患者,少腹部紧急而不柔和,阴茎龟头寒凉,眩晕,头发脱落,脉象虚弱兼芤迟,多出现下利清谷、亡血、失精的症状;若脉象芤动或微紧,则男子患遗精,女子患梦交,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天雄散也可以治疗。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盗汗,遗精,手淫严重不能自控)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天雄散方(里阴寒,不能自举)

  天雄三两 (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男子从外表上看没有病,但脉却呈现虚弱或细微之象,经常睡着了出汗(盗汗)。

  人年五六十,其脉大者,病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也。其脉小沉迟者,病脱气,疾行则喘渴;手足逆寒者,亦劳之为病也。

  人的年龄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脉象大而按之无力的,脊背有麻木不仁的感觉,如果腹中肠鸣,或腋下、颈部生瘰疠的,都由虚劳所致。脉象沉兼小迟,叫做脱气。病人走快了就会气喘,手足逆冷,腹部胀满,严重的出现大便稀溏,饮食不消化。脉象弦而兼大,弦脉重按则衰减,大脉中空如芤脉,弦脉主寒证,芤脉主虚证,弦、芤两脉相合,称为革脉。在妇人主患小产或漏下,在男子主患亡血或遗精。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病见少腹挛急,心悸,鼻出血,腹部疼痛,梦遗失精,四肢疼痛,手足心烦热,口干咽燥,用小建中汤治疗。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 ,日三服。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虚劳病,少腹挛急,阴阳气血俱不足,用黄芪建中汤治疗。

  黄芪建中汤方

  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芪一两 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 ;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 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 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

  虚劳病,腰痛,少腹拘挛,小便不通利,用八味肾气丸治疗。

  肾气丸方

  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捣筛,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不能饮者,白饮下之。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虚劳病,虚热烦躁,不能入眠,用酸枣仁汤治疗。

  酸枣仁汤方(老年人虚烦失眠睡不着;早醒后难以再入睡;大病后不着)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一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由于五劳而致身体极度虚弱,肌肉消瘦而腹部胀满,不能吃东西,究其原因是由于饮食失节、忧伤过度、饮酒过量及房事、饥饿、疲劳过度等所引起。经络、营卫气血受到邪气损伤,致使瘀血内留,出现皮肤粗糙如鱼鳞状,两眼周围呈黯黑色等症状。治法宜缓消瘀血,调补体虚,用大黄䗪虫丸治疗。

  大黄䗪虫丸方(肌肤甲错,干血劳,小腿胫骨外侧像鱼鳞一样掉皮。䗪虫即土鳖虫)

  大黄十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地黄十两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䗪虫半升

  右十二昧,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女劳,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其腹胀如水状,大便溏而黑,胸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如果膀胱拘急,少腹胀满,全身发黄,额头色黑,足心发热,这是得了黑疸病。如果腹部胀满如有水一样,大便必然是黑色,时常溏泄,这是女劳病,不是水气病。腹部胀满的,治疗困难。用硝石矾石散治疗。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熬黄) 矾石(烧)各等兮

  右二味,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大便黑,小便黄,是其候也。

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四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师曰: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所以然者,邪气上逆,必干于肺,肺为气动,发声为咳,欲知其源,必察脉息,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老师说:咳嗽发于肺,但不专属于肺病。五脏六腑感受邪气,都能造成咳嗽。为什么呢?因为邪气上逆,必然影响肺脏功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发出来的声音是咳,想知道咳的根源,必需认真查看脉相和呼吸,为此列出以下条辨,传给那些贤能的人们。

  肺咳,脉短而涩。假令浮而涩,知受风邪;紧短而涩,知受寒邪;数短而涩,知受热邪;急短而涩,知受燥邪;濡短而涩,知受湿邪。此肺咳之因也。其状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译文]肺咳,脉短而涩。假如脉浮而涩,知道是受了风邪;脉肾短而涩,是受了寒邪;数短而涩,是受了热邪;急短而涩,是受了燥邪;濡短而涩,是受了湿邪。这是肺咳的原因。其症状咳嗽的时候,喘息有声,严重的会唾血。

  心咳,脉大而散。假令浮大而散,知受风邪,紧大而散,知受寒邪;数大而散,知受热邪;急大而散,知受燥邪;濡大而散,知受湿邪;此心咳之因也。其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

  [译文]心咳,脉大而散。假如脉浮大而散,是受了风邪,紧大而散,是受了寒邪;数大而散,是受了热邪;急大而散,是受了燥邪;濡大而散,是受了湿邪;这是心咳的原因。心咳的症状,咳嗽时会感到心痛,喉头像有东西梗塞,严重的会咽喉肿痛闭塞。

  肝咳,脉弦而涩。假令浮弦而涩,知受风邪;弦紧而涩,知受寒邪;弦数而涩,知受热邪;弦急而涩,知受燥邪;弦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肝咳之因也。其状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译文]肝咳,脉弦而涩。假如脉浮弦而涩,是受了风邪;弦紧而涩,是受了寒邪;弦数而涩,是受了热邪;弦急而涩,是受了燥邪;弦濡而涩,是受了湿邪;这是肝咳的原因。肝咳的症状,咳嗽时两胁下疼痛,严重的不能转侧,转侧就会两胁下胀满。

  脾咳,脉濡而涩。假令浮濡而涩,知受风邪;沉濡而涩,知受寒邪;数濡而涩,知受热邪;急濡而涩,知受燥邪;迟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脾咳之因也。其状则右肋下痛,隐隐引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译文]脾咳,脉濡而涩。假如脉浮濡而涩,是受了风邪;沉濡而涩,是受了寒邪;数濡而涩,是受了热邪;急濡而涩,是受了燥邪;迟濡而涩,是受了湿邪;这是脾咳的原因。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痛,阴疼痛隐隐牵引肩背,严重者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

  肾咳,脉沉而濡。假令沉弦而濡,知受风邪;沉紧而濡,知受寒邪;沉数而濡,知受热邪;沉急而濡,知受燥邪;沉滞而濡,知受湿邪;此肾咳之因也。其状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译文]肾咳,脉沉而濡。假如沉弦而濡,是受了风邪;沉紧而濡是受了寒邪;沉数而濡是受了热邪;沉急而濡是受了燥邪;沉滞而濡是受了湿邪;这是肾咳的原因。肾咳的症状,咳嗽时腰背互相牵引作痛,严重的就会咳吐痰涎。

  肺咳不已,则流于大肠,脉与肺同,其状则咳而遗矢也。

  [译文]肺咳不见好,大肠就会受病,脉与肺咳相同,大肠咳嗽的症状是咳嗽的时候大便失禁。

  心咳不已,则流于小肠,脉与心同,其状则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也。

  [译文]心咳不见好,小肠就会受病,脉与心咳相同,小肠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会放屁,常常是咳嗽和放屁并作。

  肝咳不已,则流于胆,脉与肝同,其状则呕苦汁也。

  [译文]肝咳不见好,胆就会受病,脉与肝咳相同,胆咳的症状是咳嗽时呕吐出胆汁。

  脾咳不已,则流于胃,脉与脾同,其状则呕,呕甚则长虫出也。

  [译文]脾咳不见好,胃就会受病,脉与脾咳相同,胃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

  肾咳不已,则流于膀胱,脉与肾同,其状则咳而遗溺也。

  [译文]肾咳不见好,膀胱就会受病,脉与肾咳相同,膀胱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小便失禁。

  久咳不已,则移于三焦,脉随证易,其状则咳而腹满,不欲食饮也。

  [译文]上述的各种咳嗽,经久不愈,三焦就会受病,三焦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

  咳而有饮者,咳不得卧,卧则气急,此为实咳,不能言,言则气短,此为虚咳,病多端,治各异法,谨守其道,庶可万全。

  [译文]咳嗽同时还有水饮的,咳嗽不能躺下,躺下就会气急,这是实咳;不能说话,说话就会气短,这是实咳,病有多种原因,治疗有不同的方法,严格遵守病因病机,方可以确保安全。

  咳家其脉弦者,此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译文]经常咳嗽的病人,脉弦,是内有水饮,用十枣汤治疗

  十枣汤方 (水在肺下,肺积水,胸积水,不能平躺,一躺就咳嗽)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捣筛,以水一升 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匕,平旦温服之,不下,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倪海厦注:早上6点空腹服用,上吐下泄约3个小时,然后吃白水煮面成粥,不得加盐油)

  咳而气逆,喉中作水鸡声者,射干麻黄汤主之。

  咳嗽气喘的病人,喉中痰鸣如田鸡的叫声,用射干麻黄汤治疗。

  射干麻黄汤方(实寒,痰水在气管,呼吸有声音,如同一种水鸟叫声)

  射干三两 麻黄三两 半夏半升 五味子半升 生姜四两 细辛三两 大枣七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咳逆上气,时唾浊痰,但坐不得眠者,皂荚丸主之。

  咳嗽、气喘,时时吐出稠痰,只能坐而不能平卧的,用皂荚丸治疗。

  皂荚丸方(粘痰很多,胶痰,黄痰,可用来戒烟)

  皂荚八两(刮去皮酥炙)

  右一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咳嗽而脉浮的,用厚朴麻黄汤治疗。

  厚朴麻黄汤方(咳嗽有表证)

  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五味子半升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咳嗽而脉沉的,用泽漆汤治疗。

  泽漆汤方(积水在肺泡,肺气肿,痰在肺里,无表证)

  半夏半升 紫参五两 泽漆三升 生姜五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右六味,以东流水五斗,先煮泽漆,取一斗五升,纳诸药,煮取五升,温服五合,日夜服尽。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虚火上炎,咳喘气逆,咽喉干燥不利,用止逆下气法治疗,用麦门冬汤主治。

  麦门冬汤方(嗓子哑,干咳,K歌后声哑)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炙)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夜三服。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小青龙汤主之。

  [译文]咳嗽气逆,不能平卧,倚床呼吸,脉浮弦者,用小青龙汤主治。

  小青龙汤方(表寒里寒,天变冷就咳,清晨咳而白天不咳)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细辛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咳嗽而胸部胀满,寒战,脉象数,咽喉干燥而不渴,时常吐出粘稠腥臭脓痰,拖延日久吐出米粥样脓痰的,是肺痈病,用桔梗汤治疗。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亦主之。

  咳嗽气逆,这是肺胀。病人喘气,两眼突出好象要脱出眼眶一样,脉象浮大的,用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小青龙加石膏汤也可以治疗。

  越婢加半夏汤方(肺气肿)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半夏半升

  右六昧,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即前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 。

  咳而气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肺胀病人,出现咳嗽而气逆,气喘喉咙里有声音,胸部紧迫胀满,全身面目浮肿,流清鼻涕,不闻香臭,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大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 ,去滓,顿服。

  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为肺冷,甘草干姜汤主之。

  似咳非咳,唾沫多,吐涎沫,不渴,这是肺寒,用甘草干姜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上焦虚寒)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炙甘草汤主之。

  咳而且不停地唾涎沫,咽喉干燥,口渴,脉浮细而数,这是肺痿,炙甘草汤主治。

  炙甘草汤方(治疗结、代脉,心律不齐,里虚)

  甘草四两(炙)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 ,日三服。

  问曰:饮病奈何?师曰:饮病有四:曰痰饮,曰悬饮,曰溢饮,曰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为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为悬饮;水归四肢,当汗不汗,身体疼重,为溢饮;水停膈下,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为支饮。

  问:病饮有什么区别呢?老师回答说:饮病有四种,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老师回答说:痰饮病人未病之前身体肥胖,患病以后身体消瘦,水在肠间流动,可听到沽漉漉的响声,这称谓痰饮;水饮形成以后,饮邪流注胁下,咳嗽或吐痰时牵引胸胁疼痛,这叫作悬饮;水饮泛溢到四肢肌肉之间,应当随汗排出,如果不汗出,而见身体疼痛沉重,这叫作溢饮;咳嗽气喘、倚床呼吸,呼吸急迫而不能平卧,外形轻度水肿的,叫作支饮。

  水在心,则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必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则少气身重;水在肝,则胁下支满,嚏则胁痛;水在肾,则心下悸。

  水饮停滞在心,见心下悸动,胃脘部痞满,呼吸气短,厌恶水,不想饮水。水饮停留在肺,见吐清稀痰涎,想喝水。水饮停滞在脾,见气短乏力,身体沉重。水饮停滞在肝,见胁下支撑胀满,打喷嚏时牵引胸胁疼痛。水饮停滞在肾,则见心下悸动。

  心下有留饮,其人必背寒冷如掌大,咳则肋下痛引缺盆。

  水饮留在心下胃脘部,病人感到背部寒冷,冷处约有手掌大。留饮在胁下,则两胁下疼痛牵引到缺盆部位,咳嗽时则疼痛加剧。(一作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必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水饮留在胸中,病人出现短气和口渴,四肢关节递历疼痛,脉沉为有留饮。

  夫平人食少饮多,水停心下,久久成病,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

  病人饮水过多,必然会突发喘息胀满。若吃的少则饮水多,致使水停心下胃脘,严重的则出现水气凌心而心悸,轻微的可见呼吸气短。两手的脉弦,属于寒证。都是因为大下以后里虚所致;如果一手的脉弦,是饮邪停留一处的脉象。

  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

  肺部有水饮停留,其脉不弦,只是苦于喘息,呼吸气短。支饮亦可见到气喘不能平卧,加上呼吸短促之症,它的脉象平和而不弦。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甘遂半夏汤主之。

  [译文]病人脉象沉伏,没有服泻下药,自己想要泻泄,泻后反而觉得舒畅,虽然下利,心下继续痞坚胀满,这是留饮有欲去之势,用甘遂半夏汤治疗。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停留,见胸胁支撑胀满,头昏目眩,脉沉弦的,用苓桂术甘汤治疗。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水饮、痰饮在胃部,头昏,短气)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利则愈。

  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十枣汤主之。

  脉象浮而细滑,是被水饮所伤害。脉象弦而数,是有寒饮,冬夏季节治疗困难。脉象沉而弦,是水饮停在胁下,谓之悬饮,可引起胁下疼痛。患悬饮病的,用十枣汤治疗。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患溢饮病的,应当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用大青龙汤主治;亦可用小青龙汤治疗。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去节) 桂枝二两 去皮) 杏仁四十个 (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如鸡子大(碎)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昧,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汗再服。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已汤主之;不差,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支饮停留在膈间,病人气喘胸满,心下痞塞坚硬,面色暗黑,脉象沉紧,患病已数十天,医生曾用吐法,攻下法病不愈的,用木防己汤治疗;服药后如果心下痞塞坚硬变软,病属虚结的,则病即时痊愈;如果心下仍坚实痞结的,三天以后可复发,宜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治疗。

  木防已汤方

  木防已三两 石膏鸡子大 十二枚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右四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已二两 桂枝二两 茯苓四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支饮停滞在心下胃脘部,病人感到头目昏眩,用泽泻汤治疗。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 ,分温再服。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支饮病而见腹部胀满的,用厚朴大黄汤治疗。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不差再服。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支饮病人,喘息、呼吸困难的,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

  支饮,口不渴,作呕者,或吐水者,小半夏汤主之。

  经常呕吐的病人,因津液受伤,本来应该有口渴症,口渴是饮邪随呕吐而去、病欲痊愈的象征;现在反而口不渴,这是心下胃脘有支饮的缘故。用小半夏汤治疗。《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水在胃里边,吐后不渴,支饮)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 半,去滓,分温再服。

  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者,防已椒目葶苈大黄丸主之。

  腹部胀满,口舌干燥,这是肠间有水饮停留所引起,用己椒苈黄丸治疗。

  防已椒目葶苈大黄丸方(水在肠外三焦网膜间)

  防已 椒目 葶苈 大黄各一两

  右四味,捣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增。

  膈间有水气,呕、吐、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病人突然呕吐,心下胃脘痞满,这是膈间有停水,头眩心悸的,用半夏加茯苓汤治疗。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水在胃的外边,呕吐利害,晕眩,水在膈间)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四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病人脐下悸,吐涎沫而头眩者,此有水也,五苓散主之。

  假如身体消瘦的人,脐下有悸动感,口吐涎沫而头晕目眩,这是水饮之证,用五苓散治疗。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钵(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方寸匕,日三眼,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老师说:水气病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五种。

  风水其脉自浮,其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其证尉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其证为喘。石水其脉自沉,其证腹满不喘,当利其小便。黄汗其脉沉迟,其证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风水病的脉象浮,其症状是周身骨节疼痛而怕风;皮水病的脉象亦浮,同时可见身体浮肿,用手按压皮肤凹陷不起,不怕风,腹部胀大如鼓,口不渴,应当用发汗的方法治疗;正水的脉象沉迟,外证表现为气喘;石水的脉象沉,外证为腹部胀满而不喘;黄汗病的脉象沉而迟,全身发热,胸部胀满,四肢皮肤及头面浮肿,日久不愈,一定会导致痈脓。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泻风,久为痂癞。

  脉象浮而洪,浮脉为有风,洪脉为水气盛,风与水气相搏击,风邪强于水气,就会发生瘾疹,而且身体发痒,痒是风邪外透的表现,称为泄风,日久不愈,成为痂癞;

  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水气强于风邪,就会发生水气病,出现身体俯仰困难。风邪与水气互相搏击,就会出现全身浮肿,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则愈,怕风是卫气虚,这是风水病;不怕风的,小便通利,这是上焦有寒,病人口中涎沫多,这是黄汗病。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其人之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亦曰风水。

  寸口部的脉象沉滑,为体内有水气,面目浮肿,发热,名叫风水;望诊可见病人两眼泡微肿,象睡眠后刚醒的一样,颈部的脉管跳动,时常咳嗽,用手按压病人的手脚皮肤凹陷不起的,这是风水病。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今反不痛,体重而酸,其人不渴,此为风水,汗出即愈,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正水,其状如肿,发汗则愈。然诸病此者若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但当利其小便。

  患太阳病,脉象浮而兼紧,理应有骨节疼痛的症状,今反不疼,身体反而感到沉重而酸,病人口不渴,出汗以后病可以好,这是风水病。怕冷的,这是身体极度虚弱而又发汗损伤卫阳所引起的。口渴而不怕冷的,这是皮水病。全身浮肿而又怕冷的,症状象周痹病。胸中憋闷,不能进食,反觉骨节疼痛,傍晚时烦躁不安,不能入眠,这是黄汗病。咳嗽而又气喘,口不渴的,这是肺胀病。其症状象水肿病,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病可以痊愈。然而这些患水气病的人,口渴而腹泻,小便次数较多的,都不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可以用利小便的方法。

  心水为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躁,阴肿。

  心水病患者,可出现身体沉重而呼吸短促不畅,不能平卧,心烦而躁动不安,前阴部肿胀等症状。

  肝水为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痛,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肝水病患者,可出现肚子肿大,身体不能自由转动,胁下、腹部疼痛,口中常常产生少许的津液,小便时通时不通等症状。

  肺水为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肺水病人,可出现身体浮肿,小便困难,大便时常水粪混杂如鸭粪样等症状。

  脾水为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脾水病人,可出现腹部胀大,四肢很沉重,口中没有津液,少气,小便困难等症状。

  肾水为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肾水病人,可出现腹部肿大,肚脐肿,腰痛,小便不通畅,阴囊部潮湿如牛鼻上汗一样,两脚冷,面部反而消瘦等症状。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治疗水肿病的原则是:腰以下浮肿的,应当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腰以上浮肿的,应当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病就会好。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脾气衰则骛溏,胃气衰则身肿,名曰水分。

  寸口的脉象沉而迟,沉脉为有水,迟脉是有寒,寒与水相互搏结为害。脾气虚衰大便就水粪杂下,如鸭溏。胃气虚衰出现身体浮肿;这是水分病。

  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利;名曰血分。

  少阳脉卑(少阳脉指耳门微前上方部位之脉,脉卑指按之沉而弱,表示营血不足),少阴脉细,在男子就会有小便不通利,在妇人就会出现经水不通,月经来源是血,经血不通就形成为水气病,叫血分。

  妇人经水,前断后病水者,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水去则经自下也。

  妇女月经,在月经停后得水气病的,叫血分,这类病难治;先得水气病,后停月经的,叫水分,这类病容易治疗,水去则月经就正常了。

  寸口脉沉而数,数则为出,沉则为入,出为阳实,入为阴结,趺阳脉微而弦,微则无胃气,弦则不得息;少阴脉沉而滑,沉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搏,血结胞门,其瘕不泻,经络不通,名曰血分。

  [译文 ]寸口脉沉而数,数则为出(阳),沉则为入(阴),出为阳实,入为阴结,趴阳脉微而弦,微则无胃气,即气血两虚叫无胃气,弦则不得息(一呼一吸叫一息);少阴脉沉而滑,沉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搏,瘀血留在子宫,形成子宫肌瘤,经络不通,这是血分病。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皆肿,四肢亦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感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沉紧不去,其病不除,复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咳喘逆,当先攻其冲气令止,乃治其咳,咳止,喘自差,先治新病,水当在后。

  [译文 ]问:水病患者,面目身体、四肢都浮肿,小便少而困难,诊脉时,患者不说水病的问题,反而说胸中痛,气上冲胸,咽中如有炙肉,常常因此而咳嗽喘气,请问老师,这种脉相是什么样的?老师回答: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寒水结在关元,开始的时候水与寒微结,年壮气盛时邪不胜正,感觉不出来;阳气衰弱之后,所伏之邪稍稍干于荣卫,阳气一天天衰弱,阴气一天天增加,所结之寒微动,能挟肾气上冲,(因为肾经上贯膈入肺,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入胸中),造成咽喉塞噎,胁下急痛,医生以为是留饮而用大下之法,沉紧脉相不去,病人不会恢复健康,随后又用吐法,病人胃里空虚心里烦燥,咽干口燥想喝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脚都浮肿,又用葶苈利水,当时病情会稍稍减轻,由于饮食不节,腹肿又恢复到之前状况,又加上胸胁痛如奔豚,水邪更严重,就咳嗽喘气上逆,应该先攻其冲气令止(可用苓桂术甘汤),然后再治疗咳嗽,咳嗽好了,气喘不治而愈,先治新病,水当在后。(水饮是本病,咳、冲气、喘等是新病。治水病脐突背平腹胀,用人参生附子牛膝茯苓汤)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者,属少阴为石水;沉迟者,属少阴为正水;浮而恶风者,为风水,属太阳,浮而不恶风者,为皮水,属太阳;虚肿者,属气分,发其汗即已,脉沉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脉浮者,麻黄加术汤主之。

  水气病,脉沉小的,属于少阴为石水;沉迟的,属于少阴为正水;浮而恶风的,是风水,属太阳,脉浮而不恶风的,为皮水,属太阳;虚肿的,属于气分,发其汗就好了,脉沉的,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脉浮的,用麻黄加术汤主治。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 甘草二两(炙)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麻黄加术汤方(治疗荨麻疹、汗未透发的皮痒、牛皮癣痒)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汗再服,得汗停后服。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风湿病人,脉象浮,身体重滞,汗出怕风的,用防己黄芪汤治疗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五钱(炙)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

  右四味,剉如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升 半,煮取八合,去滓,温服;喘者,加麻黄五钱,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有微汗差。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越婢汤主之。

  风水病,怕风,全身都浮肿,脉象浮,口不渴,不断地出汗,全身没有大热,用越婢汤治疗。

  越婢汤方(越王勾践的婢女所创,用来治疗头晕、全身浮肿、少腹胀满小便不利)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皮水病人,四肢浮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轻微跳动的,用防己茯苓汤治疗。

  防己茯苓汤

  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甘草麻黄汤主之;越婢加术汤亦主之。

  患里水病的人,面目及全身其他部位都浮肿,脉象沉,小便不通利,导致水湿潴留;甘草麻黄汤主之;用越婢加术汤治疗也可以。

  甘草麻黄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复令汗出,不汗再服。

  越婢加术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白术四两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若重汗出而发热口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从何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芪芍药桂枝汤。

  问:黄汗这种病,身体浮肿,发热汗出而口渴,病状像风水,汗出沾衣,颜色正黄如黄柏汁一样,脉象沉,这种病是怎样得的呢?老师回答说:这是因为出汗以后,进入水中洗浴,水湿从汗孔渗入肌肤而得病,宜用黄芪芍药桂枝汤治疗

  黄芪芍药桂枝汤方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右三味,以苦酒一升 ,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以美酒醢易之。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暮常盗汗,此荣气热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身必甲错;若发热不止者,久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辙,轻者,久久身必瞤,瞤即胸痛;又从腰以上汗出,以下无汗,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患黄汗病,其症状:两小腿寒冷,假如小腿发热,这属于历节病;进食后出汗,又常常在晚上睡觉时身体出汗较多(盗汗)的,这是虚劳病;如果汗出以后,反而发热的,日久身上肌肤干燥粗糙得象鳞甲般交错;长期发热不止的,一定会生恶疮;如果身体沉重,汗出以后,身体感到轻松的,日久必然出现肌肉掣动,而且胸中疼痛,又从腰以上必然出汗,腰以下没有汗,腰及髋部胀痛,好象有虫在皮肤里面爬行一样;严重的不能吃东西,身体疼痛、重滞,烦躁,小便不通畅,这是黄汗病,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五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黄汗出,故曰历节。

  寸口脉沉而弱,沉脉主骨病,弱脉主筋病,沉脉主肾病,弱脉主肝病。如果汗出后浸入水中,汗为心液,汗与水湿相互搏击伤及心气;汗湿流注关节,则关节肿痛,出黄汗,所以叫做历节病。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御,四属断绝,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两胫热,便为历节。

  过食酸味的东西会伤筋,筋受伤则变弛缓,走路不方便,这叫作泄;过食咸味的东西则伤骨,骨受伤则痿软无力,不能行立,这称为之枯。筋缓与骨痿相合,称之为断泄。营气不通,则卫气不能随营气运行,营卫都虚弱,三焦功能失职,不能够统御水道输送精气,则四肢失养,身体极度消瘦,唯独两脚肿大,出黄汗,小腿发凉,假若出现发热,则为历节病。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少阴脉浮而弱,弱脉为阴血虚少,浮脉为外感风邪,风邪搏结于血虚之经脉,致经脉痹阻,故出现关节牵掣疼痛。

  肥盛之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

  肥胖人的脉象涩小,症见气短,自汗,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屈伸不利,这是由于饮酒以后汗出感受风邪所致。

  诸肢节疼痛,身体赢瘦,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主之。

  全身各个关节疼痛,身体瘦弱,而两脚肿大似乎要和肢体脱离一样,头晕,气短,时时想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风湿关节炎,瘦型糖尿病,脚肿,降血糖)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知母二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眼。

  病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脉沉弱者,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主之。

  历节病人,关节疼痛剧烈而不能随意屈伸的,用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治疗。

  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

  乌头五枚(切) 麻黄三两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

  右五味,先以蜜二升煮乌头,取一升 ,去滓,别以水三升煮四味,取一升 ,去滓,纳蜜再煮一二沸,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病历节,疼痛,两足肿,大小便不利,脉沉紧者,甘草麻黄汤主之;脉沉而细数者,越脾加白术汤主之。(二方俱见前)

  历节病,疼痛,两脚肿大,大小便不利,脉沉紧的,用甘草麻黄汤主治;脉沉而细数的,用越脾加白术汤主治。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胃气不足,则手足逆冷,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寒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老师说:寸口的脉象迟而涩,脉迟为有寒,脉涩是血虚。趺阳部位的脉象微而迟,脉微主脾阳不足,脉迟为寒气内盛,寒盛阳虚,不暖四肢,故而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说明营卫运行不利,营卫运行不通利,就会出现腹部胀满、肠鸣;寒气转入膀胱,使营卫之气都很虚弱;阳气不通,不能温暖肌肤,则觉身冷,阴气不通,就觉骨痛;阳气先通而阴气不跟着流行,就怕冷,阴气先通而阳气不跟着流行,不能濡养肌肉,则觉麻木不仁,阴气和阳气相互协调,营卫之气才能正常运行,胸中宗气就会流转,寒气就能自然消散;实证的邪气,就会从后阴失气而排泄,虚证的邪气,就会从前阴由小便排出,这叫作气分病。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主之。

  气分病,心下胃脘坚硬,用手触摸如盘如杯,这是水饮寒邪停积心下胃脘所致,用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治疗。

  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二两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 细辛三两 附子一枚(炮)

  右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汗出即愈。

  水饮,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枳实白术汤主之。

  水饮痞结胃脘,心下坚硬,象盘那样大小,边缘象圆盘那样坚硬,这是水饮寒邪停积而成,用枳术汤治疗。

  枳实白术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便不利,其人有水气,若渴者,栝蒌瞿麦薯蓣丸主之。

  病人小便少,是有因为水气,如果口渴的,用栝楼矍麦薯蓣丸治疗。

  栝蒌瞿麦薯蓣丸方(急性膀胱炎,膀胱结石)

  栝蒌根二两 瞿麦一两 薯蓣二两 附子一枚(炮) 茯苓三两

  右五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可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其人有水气在血分者,滑石乱发白鱼散主之;茯苓白术戎盐汤亦主之。

  小便不通利,其人有水气在血分的,用滑石乱发白鱼散主治,茯苓白术戎盐汤也可治疗。

  滑石乱发白鱼散方(白鱼,一说是书中蛀虫,倪海厦说是白鲤鱼)

  滑石一斤 乱发一斤(烧) 白鱼一斤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白术戎盐汤方(严重的肾结石,大块肾结石)

  茯苓半斤白术二两 戎盐二枚(弹丸大)

  右三味,先以水一斗,煮二味,取三升,去滓,纳戎盐,更上微火一二沸化之,分温三服。

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五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言我满,此为有瘀血。

  病人胸部胀满,口唇枯蒌而不润泽,舌质青紫,口中干燥,只想嗽水而不想吞咽,没有恶寒发热,脉象浮大而迟,从外形看,腹部并不胀满,但病人自觉腹部胀满,这是体内有瘀血。

  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宜下瘀血汤。

  病人自觉有热,心烦胸满,口咽干燥而渴,诊其脉并无热象,这是热伏于血分,是有瘀血,应当用攻下法逐瘀血。用下下瘀血汤治疗。

  下瘀血汤方(南阳林山注:脑溢血可用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去足)

  右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 ,水一升 ,煮取八合,顿服之,血下如豚肝愈。

  膈间停留瘀血,若吐血色黑者,桔梗汤主之。

  胸膈间停留有瘀血,如果吐出黑色瘀血,可以用桔梗汤治疗。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津,温分再服。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黄土汤亦主之。

  吐血不止的,用柏叶汤治疗,黄土汤亦可以治疗。

  柏叶汤方(胃虚寒吐血,胃出血)

  柏叶三两 干姜三两 艾叶三把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 ,合煮取一升 ,去滓,分温再服。

  黄土汤方(胃出血,拉沥青样柏油样黑色大便,吐血)

  灶中黄土半斤 甘草三两 地黄三两 白术三两 附子三两 (炮) 阿胶三两 黄芩三两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心气不足,吐血,若衄血者,泻心汤主之。

  病人心烦不安,吐血,鼻出血,用泻心汤治疗。

  泻心汤方(胃实热吐血)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顿服之。

  下血,先便而后血者,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下血,如果先有大便,而后下血的,这称为远血,用黄土汤治疗。

  下血,先血而便者,此近血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下血,先下血而后大便,这称为近血,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

  赤豆当归散方(痔疮出血)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乾)当归十两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师曰: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必衄血;脉浮而弱,按之则绝者,必下血,烦而咳者,必吐血。

  [译文]老师说:病人面无色,体温正常,脉沉弦者,一定会流鼻血;脉浮而弱,按之则绝,是无阴,所以知道一定会下血,如果烦燥且咳者,一定会吐血。

  从春至夏衄血者,属太阳也;从秋至冬衄血者,属阳明也。

  [译文]从春到夏衄血者,属太阳;从秋至冬衄血者,属阳明。

  尺脉浮,目睛晕黄者,衄未止也;黄去睛慧了者,知衄已止。

  [译文]尺脉浮,则肾有火,眼珠子发黄,是肝有热,所以知道衄病还没有好;如果眼珠子发黄退去,就可以知道衄病已经好了。

  问曰:寸口脉微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出者云何?师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此名金疮;无脓者,王不留行散主之;有脓者,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

  问:寸口的脉象浮微而涩,按理应当有吐血、下血等失血及汗出症状,假如没有汗出,这种脉象又怎样解释呢?答道:这是因为身上有金疮,是被刀斧砍伤而失血的缘故。被刀斧等金属兵器所伤而致金疮病,用王不留散治疗。

  王不留行散方(金疮药,刚受伤,无感染化脓)

  王不留行十分(烧) 蒴藿细叶十分(烧) 桑根白皮十分(烧) 甘草十八分 黄芩二分蜀椒三分(去目) 厚朴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右九味,为散,饮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

  排脓散方(金疮药,已经感染化脓用)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温服五合,日再服。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浸淫疮这种皮肤病,能从局部遍及全身。若疮从口向四肢发展的,其趋势为由内向外,病可以很快治愈;若疮始于四肢,然后逐渐向口蔓延,其趋势由外向内,则病不易治愈。治疗浸淫疮用黄连粉主治。

  黄连粉方

  黄连十分 甘草十分

  右二味,捣为末,饮服方寸匕,并粉其疮上。

  诸脉浮数,法当发热,而反洒浙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凡是浮数的脉象,应当有发热的症状,但是病人反而怕冷,冷的象被冷水浇在身上一样,如果身体某处疼痛,此处将要发生痈肿。

  师曰:诸痈肿者,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也。

  老师说:辨别各种痈肿是否有脓的方法是:用手按在痈肿的部位上,有热感的,为有脓;没有热感的,为无脓。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也,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肠痈病人,出现全身肌肤干燥粗糙得象鳞甲一样,腹部皮肤紧急,但按之则柔软如肿状,腹部没有肿块,全身不发热,脉呈数象,这是肠内有痈脓,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盲肠炎化脓,慢性盲肠炎,子宫化脓)

  薏苡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煮减半,去滓,顿服,小便当下血。

  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此为肠外有痈也;其脉沉紧者,脓未成也,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也,不可下,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病人,少腹部肿胀而痞硬,按之有压痛,疼痛牵引阴部,象淋病疼痛一样,小便正常,时常发热,自汗出,又怕冷。脉象沉而兼紧,是痈脓未成,可用下法治疗,用大黄牡丹汤主治。服药后,可见大便色黑(有血),瘀血由大便排出,肠痈可愈。如果脉象洪数的,为痈脓已经形成,就不能用下法治疗。

  大黄牡丹汤方(急性阑尾炎,盲肠炎)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冬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 ,去滓,顿服之,有脓者当下脓,无脓者当下血。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胸痹而痛者,以其脉弦故也。

  老师说:诊脉应当注意它的太过与不及。譬如关前寸口脉象微,关后尺脉弦,这就是胸痹心痛的病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寸口脉象微说明上焦的阳气不足,尺部的脉象弦,表明阴邪盛于下,所以会出现胸痹、心痛的病症。

  平人无寒热,胸痹,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从外表上看起来健康的人,没有恶寒发热的症状,突然见到气急短促、呼吸不利的,这是实证。

  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寸脉沉迟,关上小紧数者,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病,症状见喘息,咳嗽,吐痰涎,胸背部疼痛,气短,寸口脉象沉兼迟,关上小紧数的,用栝蒌薤白白酒汤治疗。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胸闷气短,最轻的心脏病)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胸痹病,症见喘息不能平卧,心胸部痛牵引连及背痛的,用栝蒌薤白半夏汤治疗。

  薤白栝蒌半夏汤方(有痰湿停留在纵膈腔,躺下难受)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主之;桂枝人参汤亦主之。

  胸痹病,症见心中痞满,是气郁结在胸中。胸部满闷,胁下气逆上冲心胸,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虚证用人参汤治疗。

  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方(中焦实,顶着心脏了,胃里边有东西堵,胀气)

  枳实四枚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厚朴四两 栝蒌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先煮四昧,取五升,纳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胸痹,胸中气塞,或短气者,此胸中有水气也,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

  胸痹病,症见心胸满闷,呼吸气短,这是胸中有水气,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亦可用橘枳姜汤治疗。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心脏有积水,积水在心包膜里,隐隐作痛)

  茯苓二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痰湿阻塞到心脏和肺之间)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胸痹,时缓时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痹病情有时缓和,有时急迫,急迫的,可用薏苡附子散治疗。

  薏苡附子散方(天气变冷就心脏痛,风湿性心脏病)

  薏苡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右二昧,杵为散,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痹,心中悬痛者,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心窝部胃脘痞满,停留于心下的水饮或寒邪向上冲逆,致心窝部向上牵引疼痛,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治疗。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心包膜发炎,悬心痛,心好像悬在半空中放不下来)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右三昧,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者,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心窝部疼痛牵连到背部,或从背部牵连到心窝部,用乌头赤石脂丸治疗。

  乌头赤石脂丸方(心绞痛,最严重的心脏病,好像有虫子在心里爬行)

  乌头一两 蜀椒一两 附子半两 干姜一两 赤石脂一两

  右五味,末之,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胸痹,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旋覆花汤主之。

  胸痹,时常想要别人用脚踏着他的胸部才觉舒服。在没有感到疾病痛苦的时候,只想喝热汤,用旋覆花汤治疗。

  旋覆花汤方(类似脂肪肝,喜欢被捶打一下才舒服,因寒湿导致肝内血管挤压变窄)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顿服。

  胸痹,心下悸者,责其有痰也,半夏麻黄丸主之。

  心窝部胃脘痞满,病人心下悸动的,是因为有痰阻塞,用半夏麻黄丸治疗。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各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胸痹,心下痛,或有恶血积冷者,九痛丸主之。

  治疗九种心痛症,或者因胸部有瘀血寒聚的,用九痛丸治疗。

  九痛丸方

  附子三两 狼毒四两 巴豆一两 (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右六味,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二丸。

  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冷气上冲,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本药兼治突然中恶,腹部胀痛,不能说话。又可治疗久积寒冷,流注于心胸作痛,及冷气上冲,落马坠车及瘀血等疾病。忌口如平常之法。

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六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此为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老师说:妇人的脉象平和,只是尺部的脉象稍弱,口渴,不能进食,没有恶寒发热,这是妊娠反应,用桂枝汤治疗。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断后三月衄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上述这些症状通常在妊娠六十天左右出现,如果在停经一个月医生误诊,治疗不当,使病人又添加上吐下泻等症状,应当停止用药。妇人素有癥积之病(子宫肌瘤),停经不足三个月,又有子宫出血断续不止,自觉胎动在脐上的,这是由于癥病造成的。如果停经六个月,感觉有胎动的,而且在停经前三个月的月经正常,这是胎儿。假如停经前三个月,月经紊乱,月经停止三个月后,又漏下紫色晦暗的瘀血,这是癥病而不是胎儿。之所以出血不止,是因为癥积未去的缘故,应当用下法攻其癥积,用桂枝茯苓丸治疗。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可渐加至三丸。

  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之。

  妇人怀孕至六七个月时,出现脉弦,发热,自觉腹胀加重,腹部疼痛,怕冷,少腹部如被扇子扇的风一样发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子宫开的缘故,应当用附子汤温暖子宫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续下血都不绝者;假令妊娠腹中痛者,此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老师说:妇人子宫出血有三种情况:一是月经淋漓不断的下血;二是小产后继续出血不止;三是怀孕期间阴道出血。假如怀孕而又腹部疼痛的,这是胞阻病,用胶艾汤治疗。

  胶艾汤方

  地黄六两 芎二两 阿胶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 ,日三服。

  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怀孕后,腹中拘急,绵绵而痛,用当归芍药散治疗。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䓖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温酒和,日三服。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妇人怀孕呕吐不止的,用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二两

  右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日三服,饮下。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妇人怀孕后小便不通利,饮食正常,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当归四两 贝母四两 苦参四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妊娠,有水气,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妇人怀孕期间,头面遍身浮肿,身体有沉重感,小便短少,怕冷,战栗象被水洒、风吹一样,起来时感到头晕,用葵子茯苓散治疗。

  葵子获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身无他病,宜常服当归散,则临产不难,产后亦免生他病。

  妇人怀孕,宜常服当归散。怀孕后经常服用此药,可使生产顺利,胎儿无疾病,产后各种疾病都可用此方治疗。

  当归散方

  当归一斤 黄芩一斤 芍药一斤 芎䓖一斤 白术半斤

  右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妊娠,身有寒湿,或腹痛,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其胎跃跃动者,宜养之,白术散主之。

  怀孕六个月以后,身体本来有寒湿的,或腹痛的,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胎动频繁的,可用白术散来养胎。

  白术散方

  白术 芎䓖 蜀椒(去目汗) 牡蛎各等分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

  妇人怀身七月,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如有水状,此太阴当养不养,心气实也,宜泻劳官,关元,小便利则愈。

  妇人怀孕伤胎时,腹部胀满,小便困难,腰以下沉重肿胀,象患了水气病一样,这是因为怀孕七个月时,手太阴肺经当养胎而不养胎,心气实的缘故。治疗方法应当针刺劳宫及关元穴,以泻其气实,小便稍微通利病就会好。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问:刚生了小孩的产妇有三种病:一是痉病,二是郁冒,三是大便困难,这是为什么?老师回答说:由于刚生小孩以后血虚,出汗多,容易感受风邪而患痉病;产后失血多,加之汗多亡阳,容易感受寒邪,所以发生郁冒;产后失血、汗多,津液耗损而胃中干燥,所以大便困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则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也。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

  产妇患郁冒病,她的脉象微弱,呕吐,不能进食,大便干结坚硬,只是头部出汗,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候,是由于产后血虚,阳气厥逆而引起。阳气上逆而昏厥,若得周身汗出,则说明昏厥将解除。因为血虚阴亏,阳气独盛,而孤阳上出,挟阴津外泄,所以只是头部汗出。之所以产妇容易出汗,是由于阴亏血虚,阳气偏盛,因此必须全身汗出,通过汗出使阳盛减弱,使阴阳重新趋于相对平衡。大便干结,呕吐,不能进食,用小柴胡汤治疗。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郁冒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经用小柴胡汤治疗后郁冒病解,已能进食,但过了七八天后又出现发热的,这是胃实证,用大承气汤治疗。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 沸,分温再服,得下,停后服。

  产后腹中疞痛,若虚寒不足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妇人产后腹中绵绵作痛,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此方并且可以治疗腹中寒疝气痛和虚劳不足之症。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不可下也,宜枳实芍药散和之。

  产后腹部疼痛,心烦,胸满,不能安卧,不能用下法,用枳实芍药散治疗。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芍药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麦粥和下之。

  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必腹中有瘀血著脐下也,下瘀血汤主之。

  老师说:产妇腹部疼痛,按理应当用枳实芍药散治疗。假如用药后腹痛病不愈,这是腹中有瘀血凝结肚脐下部,宜用下瘀血汤治疗。此方亦可治疗瘀血所致月经不调。

  下瘀血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䗪虫二十枚(去足)

  右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 ,煮取八合,顿服之,当下血如豚肝。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也;若不大便,烦躁,发热,脉微实者,宜和之;若日晡所烦躁,食则谵语,至夜即愈者,大承气汤主之。

  妇人产后七八天,没有太阳表症,但见少腹部坚硬疼痛,这是恶露不尽,瘀血留于子宫所致。如果伴有不大便,烦躁,发热,脉象微实,而且在下午三、四点钟时,烦躁发热更加历害,不能进食,食后则胡言乱语,到了夜晚就清醒了,宜用大承气汤治疗。这是由于热在胃,结在下焦所致。

  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汗出,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产后体虚,感受了风邪,连续数十天不好,仍见轻微头痛,怕冷,时常发热,心下胃脘痞闷,干呕、汗出,用小柴胡汤治疗。(病程虽迁延日久,但是太阳中风证仍在,仍然可以用桂枝汤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金匮要略用桂枝汤》)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汗出而喘,脉弦数者,竹叶汤主之。

  妇人产后感受风邪,发热,面色发红,气喘而头痛,用竹叶汤治疗。

  竹叶汤方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桔梗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五枚(劈)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产后烦乱,呕逆,无外证者,此乳中虚也,竹皮大丸主之。

  妇人在哺乳期间,中气虚弱,若出现心烦意乱,呕吐,治宜安中益气,用竹皮大丸主治。

  竹皮大丸方

  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

  右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如弹子大,饮服一丸,日三服,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

  产后下利,脉虚极者,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妇人产后气血不足,又出现下利,使气血虚极,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疗。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三两 柏皮三两 秦皮三两 甘草二两 阿胶二两

  右六昧,以水五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妇人咽中如有炙肉者,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主之。

  妇人自觉咽中象有烤熟的肉块梗塞,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方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温四服,日三服,夜一服,苦痛者,去苏叶,加桔梗二两 。

  妇人脏燥,悲伤欲哭,数欠伸,象如神灵所作者,甘草小麦大枣汤主之。

  妇人患脏燥病,出现悲伤哭泣,精神失常,象有神灵所使一样,频频打呵欠,伸懒腰,用甘麦大枣汤治疗。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女人阴部干燥病)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劈)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后治其痞,治吐宜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治痞宜泻心汤。

  妇人咳清痰、吐涎沫,医生误用攻下法,导致心下痞满,治疗应当先治吐涎沫,用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治疗。待涎沫症状消失,再治痞满,用泻心汤治疗。

  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茯苓三两 泽泻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为诸经水断绝,血结胞门。或绕脐疼痛,状如寒疝;或痛在关元,肌若鱼鳞;或阴中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或下气街;此皆带下。万病一言,察其寒、热、虚、实、紧、弦、行其针药,各探其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妇人患病,常因虚损,积冷和结气所引起,致使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历经数年以后,血寒积结在子宫。寒邪损伤经络,若凝结在上焦,影响于肺,则见咳吐涎沫,日久不愈,寒郁化热,损伤肺络,即形成肺痈病而致形体消瘦。若积冷结气盘结于中焦,则可形成绕脐疼痛的寒疝病;或导致肝失疏泄,发生腹痛及两胁疼痛;若病从热化,热结于中焦,则见脐下关元处疼痛,脉象数,周身肌肤虽无疮疡之变,但可见皮肤枯燥,状如鳞甲,此病有时也能见于男子,不只发生于女性。若积冷结气在下焦,则为肝肾受病。如妇女虽然下血并不太多,但往往可见月经不调,前阴掣痛,少腹怕冷,或疼痛牵引到腰脊部,下连气街,发生冲气急痛,且两腿膝部及两小腿疼痛而烦扰不宁,甚至突然出现眩晕昏厥,神志失常,类似厥逆癫痫的症状,或者忧愁凄惨或者悲伤怒骂,这些都是由于妇女疾病所致,并非鬼神作祟。日久则见身体消瘦,脉象虚弱,畏寒。妇人三十六种疾病,千变万化,医者应当仔细诊察脉象的变化,认真辨别阴阳虚实紧弦,根据病情,或用针或用药物治疗,使病情转危为安。虽然某些疾病症状相同,但脉象不同,应当详加辨脉审证,并做好记录,不要认为以上这些话是多余的。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知之?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温经汤主之。

  问:妇人年已五十岁左右,患阴道下血数十天不止,傍晚发热,少腹部拘急,腹部胀满,手掌心发热,口干唇燥,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回答说:这是属于妇科月经不调方面的疾病。有什么根据呢?因为病人曾经小产,有瘀血停留在少腹还未去尽的缘故。怎么知道瘀血还没有去呢?从病人所表现的唇口干燥之症,可以推知。应当用温经汤治疗。亦可以治疗妇人少腹寒冷,久不受孕,兼治崩漏下血,或月经量过多,及到期月经不来潮。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牡丹皮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二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日三服,每服一升 ,温饮之。

  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或一月再经者,王瓜根散主之。阴肿者,亦主之。

  妇人患月经不调,出现少腹胀满疼痛,月经一月来潮二次,用王瓜根散治疗。也可以用来治疗阴部肿大。

  王瓜根散方

  王瓜根三分 芍药三分 桂枝三分 䗪虫三枚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妇人半产若漏下者,旋覆花汤主之;脉虚弱者,黄芪当归汤主之。

  病人寸口的脉象弦而大,脉弦主衰减,脉大重按中空为芤脉,衰减的为寒证,芤为虚证,寒与虚相合,这叫革脉。妇人则见小产或者漏下,用旋覆花汤治疗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顿服之。

  黄芪当归汤方

  黄芪三两 当归半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妇人陷经,漏下色黑如块者,胶姜汤主之。

  妇人阴道出血而淋漓不断,血色黑且日久不解,用胶姜汤治疗。

  胶姜汤方

  阿胶三两 地黄六两 芎二两 生姜三两(切)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 ,日三服。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或经后产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阿胶汤主之。

  妇人少腹胀满如敦状,小便稍有不畅而口不渴,如果发生于产后的,这是水与血互结在子宫中,用大黄甘遂汤治疗。

  大黄甘遂阿胶汤方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味,取一升 ,去滓,纳胶烊消,温顿服之。

  妇人时腹痛,经水时行时止,止而复行者,抵当汤主之。

  妇人月经淋漓不断,或月经量过少,属于瘀血结于子宫的,用抵挡汤治疗。(亦治男子膀胱胀满拘急而有瘀血的,如滑滑梯撞击裆部、被人踢伤裆部)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 (熬) 虻虫三干个(去翅足) 桃仁三十个 大黄三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不下更服。

  妇人经水闭,脏坚癖,下白物不止,此中有干血也,矾石丸主之。

  妇人月经停闭或经行不畅,子宫内有干血坚结不散,干血不去,郁为湿热,而成为白带,用矾石丸治疗。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右二昧,末之,炼蜜为丸,枣核大,纳脏中,剧者再纳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证,腹中气血如刺痛者,红蓝花酒主之。

  妇人感受了多种风邪,风与血气相合,以致瘀滞不行而腹部刺痛,用红蓝花酒治疗。

  红蓝花酒方(痛经)

  红蓝花一两

  右一味,以酒一斗,煎减半,去滓,分温再服。

  妇人腹中诸病痛者,当归芍药散主之;小建中汤亦主之;当归芍药散见前。

  妇人患各种腹痛证,可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小建中汤也可以治疗女子各种腹痛。(比如痛经可用小建中汤治疗)。

  小建中汤方(可以治疗痛经)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干二枚(劈) 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 ,日三服。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问:妇人患病,饮食正常,心中烦热,不能平卧,反而倚床呼吸,这是为什么?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

  老师回答说:这叫转胞病,是病人小便不通,因尿胞扭转不顺而得,只需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病可痊愈,宜用肾气丸主治。

  贤气丸方

  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温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增,至二十五丸。

  妇人阴寒,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可治疗妇人阴中寒冷;制作成坐药,外用置入阴道内以温暖阴中。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一两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棉裹纳阴中,自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疮也,蚀烂者,狼牙汤主之。

  少阴脉滑而兼数的,湿热下注,必是前阴生疮,如果前阴腐蚀糜烂的,用狼牙汤外洗。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去滓,以绵缠箸如茧大,浸汤沥阴中,洗之,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喧,如失气者,此谷道实也,猪膏发煎主之。

  胃气下泄,前阴出声如后阴矢气一样、连续不断,喧然有声,这是肠中大便燥结所引起,可用膏发煎润肠通便。便通阴吹可止。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三枚(如鸡子大)

  右二味,和膏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