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是善于伪装的,如果我们只是用眼睛去看,那么,很可能就会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 只有善于用心去看,在关键时刻,去观察一个人的取舍,才能真正认识到一个人的本质。 想要看清一个人,通过以下三个细节,就够了。 ![]() 一个人是否懂得感恩,看他对待父母的态度,就知道了。 父母对待子女,往往是无私的。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丝毫感恩之心,那么,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对其他帮助自己的人,心怀感恩呢? 一个对父母无情的人,往往也会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 所以,真正明智的人,看一个人值不值得帮,首先会私下里观察对方,是否会善待自己的父母。 如果发现对方,对待自己的父母无情无义,那么,他们是不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去帮助这样的人的。 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往往就藏在对待父母的态度里。 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宽容、大度,会给一个人释放“真我”的机会。 一个对外人彬彬有礼的人,未必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因为外人不会惯着他。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唯有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懂得照顾父母感受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 有人说:“金钱,是人性的试金石。” 深以为然。 一个人不管再花言巧语,都是不可信的。 那么,如何才能信任他呢?那就需要他通过利益的考验。 一个人只有经受住了利益的考验,才能证明他的品格是高尚的。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盲目的信任别人,结果,利益当前,被对方所坑害。 人与人相处,在不涉及利益的时候,大多会表现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模样。 但是,一旦利益当前,有些人便会撕下通情达理的“面具”,开始胡搅蛮缠。 在简单的问题上如果纠缠不清,体现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智商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品格问题”。 指鹿为马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分不清“鹿和马”,而是他们为了利益,故意颠倒黑白。 人心,常常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利益面前,许多人会暴露出其贪婪、残忍的本性,甚至这本性,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去考验人性。 人生于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只有在面对利益时,守得住底线的人,才能得到众人的支持与信赖,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 生活中,有些人看起来很有修养。 但是,这未必是他们真实的模样。 他们的修养,也许只适用于地位与他们平等、甚至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身上。 面对地位比他们低的人,他们的修养,便被他们丢到“爪哇国”去了。 这样的人,不过是“伪君子”罢了。 伪君子比真小人,往往更加危险,因为“伪君子”让我们“防不胜防”。 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不是体现在对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上,恰恰相反,是体现在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上。 古人言:“勿以身贵而贱人。” 有修养的人,在人,之上,会把别人当人,会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 如此做法,既体现了自身的修养,同时,也能赢得众人的好感。 《孟子》中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一个人对他人不逊,实则是一种“自侮”行为,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被人“侮辱”。 唯有懂得敬人者,才会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敬重。 结语: 《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个人能够享受多大的福报,往往取决于他有多深厚的德行。 如果德行浅薄,即使给到手里的好东西,也会变成“烫手的山芋”。 德行深厚,才是一个人应对人生风雨最有利的武器。 愿你我,都能积善成德、日益精进。 与君共勉。 *来源:哲学 作者:龙靖,一个热爱哲学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笔,点亮每一盏心灯。 |
|
来自: Enjoy Life 简...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