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通河县前生

 黑龙江波涛 2022-11-01 发布于黑龙江

前言:

自19世纪至今,她经历了晚清、民国、伪满洲国、和新中国的历程;在这片热土、这片白山黑水所哺育的人民,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曾几何时狼烟四起,英勇的通河人民被迫扔掉了腕下的锄犁,毅然擎起了战火兵戈,就像我们祖先用甲骨象形刻画的那样;烈烈旌旗下护卫着中央一块土地,当外敌入侵时,每一名中华儿女都会高举旌旗,悍然守卫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故土,自己的祖国。

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踏寻前辈所走的路,铭记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经验教训,以更加昂扬的心态去展望辉煌的未来。现如今网络信息化的人工智能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很少去触及纸张书籍。不敢当有心之人,只盼近半年来收集于手中的乡土文献,稍加整理后能够以网络的形式昭示于众,如有获益;甚幸!如有谬误之处,烦请乞谅!

那么通河县的前生从何时说起呢?从何时说起不敢妄论;那么我知道她在何时结束。

1946年2月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一部解放通河,从那天开始结束了她多磨多难的前生,同时也开启了她的新纪元,自那时开始书写了壮美灿烂的篇章;被解放的人民知道了“共产党是给人民造福的”跟着党走有出路、能走向幸福。

通河县原名大通县,因境内大通河而得名。民国三年奉命改为通河县。

通河县古肃慎地,汉为鲜卑地,宋辽时为金地,在民国四年,1915年间,县治东北12华里处(现太平岗屯),出土“巴刺海山谋克之印”。据当时县志记载出土铜印地方有土垒高数丈,由此可见在金代就有大量居民在此(北方文物2、黑龙江省通河县太平屯古城考-王禹浪)

明、清为索伦诸众游猎、捕貂地。索伦者为原住民,啸亭杂录有言:赞其“国家挞伐四夷,开辟新疆二万余里,南驱缅夷,西剪金川,惟赖索伦轻健之师,风庵电击,耐苦习劳,难樱其锐。”由于长久征战,索伦部众充当满清的救火队,在北疆山林部落人口急剧减少,导致了北疆哨所兵力空虚,从而造成被入侵之敌有可乘之机。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吉林将军以“三姓(今依兰县)至西阿勒楚喀(今阿城)地势辽远,驿递不便”为由,请求在松花江北岸借地设站,驿站由三姓入本县内,经滨州抵阿勒楚喀。吉林省借地设五站,为本县开辟之始。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大通县于三站街,为设县之始。

于是,在今通河县境内设置了五处驿站,即妙噶山站(一站)、鄂勒果木索站(二站)、崇古尔库站(三站)、富拉珲站(四站)和佛斯亨站(五站)。每处驿站均配备额丁、马牛递送文报及迎送过往的官员。在崇古尔库站还设立乡约房子,地方公举廉永庆为乡约,贾亮为牌头,代理民、刑事案件。关于民、刑事案件,力能排解者,则排解之,其案情重大的,则送吉林三姓副都统衙门办理。

光绪初年,清朝统治者鼓励汉族移民代垦关外土地,准许移民领地纳租,尤其是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解除了汉族妇女移居关外的禁令。光绪六年(1880年),又公布了“满汉同等待遇,奖励开荒”之后,关内汉族不断移居关外,使关外人口激。《白山黑水录》记载了开禁时期山东移民迁徙关外的情景:“由奉天人兴京,道上见夫拥只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孩哭者、眠者,夫以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逆旅所共寝食者皆山东移民。”山东、辽宁等地的汉族移民来站内垦植的日益增多,他们开垦了驿站内的部分土地,但仍有大面积余荒无人认领。因为那时从山东来的移民居多,到了解放后期好多通河人对山东人的称呼皆为关里家人,意为关里老家人。

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初十日(1906年3月4日),清政府批准“升用知县正任山河屯经历张熙试署大通县知县。”六月十二日(8月1日),知县张熙驰赴大通县任职。张熙到达崇古尔库站后即租觅房院,但这里“村屯零畸,民户星散,自庚子兵役后,地方凋残,村舍尽成丘墟,田畴鞠为茂草,人烟断望,商民交困,至今元气未复,租觅房院,实在非易',直到七月初二日,张熙才租到崇古尔库站早年歇业之烧锅院和城东草土房院一所,此房院“非上盖渗漏,即山墙(围墙的叫法)坍倒”,张熙稍加修理房院,便于七月十三日“权宜敬谨在斯院开用关防任事”,这一天就是9月1日,即为大通县正式的设县日期。(黑龙江设治44页、416页)。

都知道在日伪时期侵略者对东北地区进行了疯狂的资源掠夺,通河的资源在此之前就被标注在了他人的图纸上,历史回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一月,沙俄指示建筑中东铁路公司总工程师尤格维奇改勘新的路线,阴谋将中俄双方原定的中东路线走向南移二三百里,从而将包括黑龙江省省城在内的黑、吉两地绝大部分地区划到铁路以北,进一步扩大其势力范围。八月二十八日,遵照沙俄当局指示,中东铁路公司经过三年的勘测工作,在中国绥芬河右岸三岔口附近,距俄国滨海省波尔塔夫哥萨克村六俄里地方,即新线预定出境地点,举行了中东铁路开工典礼,俄国借此将其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穿过黑龙江、吉林两省,即西起满洲里及哈尔滨直抵绥芬河,到达海参崴。

中东铁路开工后,为了进一步对东北地区进行侵略,沙俄与清朝政府又签订了租借中东铁路沿线林区为租借林的条款,开始疯狂掠夺东北的森林资源。

东北的黑、吉两省,山峦起伏,河渠纵横,不仅森林面积辽阔,而且木材质地优良,尤其是大通县的北部,群山逶迤,平均海拔八百米左右。主要山脉有岔林岭、元磨顶子、热窝山、大青山、摩天顶子、银头砬子、草帽山、磨盘山、老黑顶子、馒头山、小古洞山、铧子山等。在这自西向东连绵逶迤的群山中,树林荫翳,古树参天,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林地有老黑顶子、三星砬子、西北河西部、西北河东部、大顶子、桦子山、二甲沟、甘木顶子、浓河沟里等,主要树种有红松、冷杉、云杉、黄菠萝、胡桃楸、水曲柳、及杨、桦、柞、椴等。

中东铁路动工不久,俄国即擅自通过松花江水路进入大通县境内大古洞、小古洞林区砍伐树木。“他们在林区构筑简易房舍,雇用封建把头替他们采运木材。他们在西北河林区东坡的北山、大古洞东山地带进行掠夺性的采伐。砍伐的树种 90%以上是红松,其余为胡桃楸、黄菠萝。材种规格一律为大木杆,小头直径1.2尺,大头直径为2尺,长26丈至2.8丈”,所采木材主要用作铁路枕木。《中东铁路合同》并未给予沙俄随便砍伐中国林木的特权。当时吉林地方当局曾经向铁路建设部门提议征收木材税,而沙俄却断章取义地援引铁路合同中关于“用料免征”的规定拒绝缴纳木材税。

沙俄在划定的林木地段为所欲为,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十八日,黑龙江省森林委员会委员侯应龙于大通县人山,十一月二十日出山,行程600里,查明岔林河两岸各30里,北至大青顶子山120里地方,大松树均被俄人火锯伐销,小松树均被践踏,烂于山中。由此可见沙俄对大通县森林资源破坏到何种程度!

2022年10月27日23点28分,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