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书法奇才赵子昂,笔下行书《千字文》精美绝伦,这字太养眼

 教授的拐杖 2022-11-01 发布于北京

提起历朝历代那些有名的书法大家,赵子昂这个人定然是绕不过去的,在元朝时期,他能凭借一己之力影响整个书坛,能让无数人研习他的书法,更能让天竺僧人不远万里来求取他的书法,赵子昂的实力,可想而知。

尤其是他笔下的行书作品,可谓是炉火纯青,用“精熟”二字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

所谓“精熟”,指的是用笔之精到和对书法作品的熟练程度,这两点不仅是体现在赵子昂的行书上,在其他书体上也都有体现。

他的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到华丽”,而且全部都是从头到尾一丝不苟,一笔一划都张弛有度,全然没有一丝懈怠,这种精妙程度,古今少有。

就拿他的行书《千字文》来说,这《千字文》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启蒙读物,亦是珍贵的古典文化,是当年梁武帝从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之中,精挑细选1000个不重复的字,然后组合而成的。

后来到了元朝时期,赵子昂便将这《千字文》用精美行书抄录了下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而且非常养眼。

这行书《千字文》中,有着浓厚的赵氏行书特点,笔势流转自如,行云流水,收转自如。

而且,他的行书《千字文》正是把“精熟”二字贯彻到了极致,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看不到任何起伏,读不出丝毫懈怠,就仿佛像是一台精密机器一般,整篇挑不出一丝毛病来。

要知道,一个人可以集中精力,把几十个字甚至上百字写得一丝不苟,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全神贯注把上千字写得一点毛病也没有,那么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赵子昂在平日里,就酷爱以千字文为习字素材,他曾经在一卷千字文中自题云:“僕二十年来,写千字文以百数!”

从这句话里,足以见得他勤奋好学的姿态,以及他对《千字文》的熟练程度。

明代书家詹景凤曾评说:“此卷笔法高古、圆润峻秀,为承旨(古代官名)得意之作。”

这句话评价的是赵子昂晚年写得一卷行书《千字文》,当时他对《千字文》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所以一气呵成,成就了千古名篇,直到现在还有无数人在临摹研习。

若一个人,能将这1000字练好的话,那么他的书法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