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十三陵陵墙踏考之中山口——浅谈十三陵陵寝防御体系之形成

 活力的荒野 2022-05-14

  

      2020年6月中旬以来,在北京蛰伏近两个月的新冠病毒又有抬头之势,北京市政府及市民迅速行动起来共同抗疫:不出京、不聚集、不扎堆再次成为人们战胜疫情的行动指南。这对于喜欢独行于山墙间的我来讲,将行动的身影落在了家乡明十三陵陵墙之上是最好的选择。6月21日,先从中山口陵墙走起。

原中山口所在地。

      明十三陵的陵区防御体系是由环陵十口、二城组成。

中山口(又名伽蓝口)位于昌平城北龙山与汉包山之间,是环陵十口之一。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环山凡十口,自大红门东三里曰中山口。以东北六里曰东山口------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口,------又西十五里曰贤庄口(今下口),距泰陵北五里。又西三里曰灰岭口(今上口),守备一人守之。又西南十二里曰锥石口,距康陵东北二里。三口并有垣,有水门。崇祯九年,昌平之陷,自此入也。又南十二里曰雁子口,距康陵西北三里。又西南三里曰德胜口,距九龙池四里,有垣有水门。又东南十里曰西山口------又东二里曰榨子口,距大红门三里。凡口皆有垣。陵后通黄花城,自老君堂口至黄花城四十里。嘉靖十六年三月壬辰,命塞天寿山东西通黄花镇路口。”

环陵十口示意图。

      二城即永安城和巩华城。永安城(现昌平城),始建于景泰元年(1450),营建目的为驻扎陵卫官兵,后陵卫设置增多,又在城南建一座新城。永安营驻军四千人,设副总兵一员统领。崇祯九年(1636)两城合成一体。巩华城(今沙河),嘉靖十九年(1540)建,该城目的也为驻兵,是对陵寝起到策应和后援保卫作用。巩华城驻军三千人,设守备参将一员统领。

昌平州治之图。

      明十三陵是从明永乐七年(1409)五月八日修建长陵始,直至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明崇祯帝安葬止,在长达235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埋葬明十六帝中的十三帝,从而在天寿山脚下形成了一处总面积约为80余平方千米的帝陵墓葬群。

从十三陵地形地势来看,十三陵陵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山小、地平旷”(《帝陵图说》)。为了护龙脉、抵外虏、防闲杂,明政府在南面建有连续的陵墙,它东自东山口西至西山口;东北西三面皆为大山,足以成为天然屏障,只是在山谷间进出口设卡建墙。这样南面的陵墙和东、西、北三面大山及其山谷间因山而建的断续陵墙将整个十三陵陵寝合抱于怀。

陵区南四口陵墙连通,其余六口只是在山口两侧建墙(见下图红线所标识)。

  

明十三陵情况简表

序号

陵名

皇帝姓名

年号

庙号

在位年代

世系

 

1

长陵

朱棣

永乐

成祖

1402-1424

太祖四子

天寿山下

2

献陵

朱高炽

洪熙

仁宗

1424-1425

成祖长子

天寿山黄山寺一岭下

3

景陵

朱瞻基

宣德

宣宗

1425-1435

仁宗长子

天寿山黑山下

4

裕陵

朱祁镇

正统
天顺

英宗

1435-1449
1457-1464

宣宗长子

天寿山石门山下

5

茂陵

朱见深

成化

宪宗

1464-1487

英宗长子

天寿山聚宝山下

6

泰陵

朱祐樘

弘治

孝宗

1487-1505

宪宗三子

天寿山笔架山下

7

康陵

朱厚照

正德

武宗

1505-1521

孝宗长子

天寿山莲花山下

8

永陵

朱厚熜

嘉靖

世宗

1521-1566

宪宗孙

天寿山阳翠岭下

9

昭陵

朱载垕

隆庆

穆宗

1566-1572

世宗三子

天寿山大峪山下

10

定陵

李翊钧

万历

神宗

1572-1620

穆宗三子

天寿山大峪山下

11

庆陵

朱常洛

泰昌

光宗

1620

神宗长子

天寿山黄山寺二岭下

12

德陵

朱由校

天启

熹宗

1620-1627

光宗长子

天寿山潭峪岭下

13

思陵

朱由检

崇祯

庄烈

1627-1644

光宗五子

天寿山鹿马山下

如何守龙脉、护陵寝,便成为明王朝重大课题。故明皇陵修建肇始就与长城的防御休戚相关,二者相伴共生,直至明王朝的覆灭。明王朝对帝陵的防御体系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和局势的变化逐步完善的。具体过程如下:

“正统中,调长、献、景三陵卫于中东西三山口及东西二营地方驻劄以护陵寝”。(摘自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

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朝野上下惊骇一片,主张迁都者不在少数。礼部尚书胡濙坚决反对曰:“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计也。”兵部侍郎于谦也力排众议奏曰:“欲者可斩。为今之计,速召天下勤王兵死守之------”。后经军民死战而保全京师、帝陵。

“及土木之难,明年景泰元年(1550),于昌平县之东八里筑城,徒卫于内,名曰永安。三年(1453),并昌平县徒焉。------其后续设陵卫益多,仍于城南复筑一城连之,今之南门是也。乃去旧城南面砖石而合为一,周一十里二十四步。州治在旧城内大街西,先为顺天府昌平县,正德元年,南京吏部尚书林瀚言,陵寝所在,岁三大祭钦遣百官陪祀,及帝后忌辰、岁暮并遣驸马诣陵,县小民贫,供亿烦苦,请改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隶之,助其力役------八年(1458),县丞张怀复奏,始定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属之,仍隶顺开府”。(摘自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当时之昌平县治所在地是现在昌平县旧县村,也是笔者的老家)

嘉靖年间(1522-1566),为加强陵区的防御,明政府又不断加强并扩建了陵区周围的防御体系,包括十三陵十口中西、北、东三面的灰岭口(嘉靖十五年)、贤庄口(嘉靖十五年)、碓石口(嘉靖十年)、雁子口(嘉靖十五年)、德胜口(嘉靖十五年)、老君堂口(嘉靖十六年)的城垣建筑。

嘉靖十九年(1540)巩华城建成。“嘉靖十六年三月丁未,上驻跸沙河,礼部尚书严嵩言此为车驾谒陵之路-----宜修行宫,筑城环之,设官戍守,从之------十九年正月,城之,名曰巩华。”(摘自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变”时,鞑靼兵侵犯皇陵,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震动,陵区的防守薄弱之处极度彰显:指挥系统缺乏统一调度、守卫官兵战斗力羸弱、防御设施不完备。于是昌镇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经过十年的酝酿,从蓟镇独立而出,设立昌平镇守总兵官,使昌平地区的官兵形成了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总兵官仍属都督佥事,驻昌平城、居庸关,受蓟辽总督节制。其职责为:统辖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诸卫兵力,守卫皇陵。其疆域如下:东自慕田峪连石塘路蓟镇界,西抵居庸关、镇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延袤四百六十里。下辖居庸关、居庸路、黄花路、横岭路。

《四镇三关志》所载昌镇疆域。

      嘉靖四十五年(1566)始,在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德胜口分别添设了鹿角榨木、拗马品字浮石等堵塞隘口的设施。对此《四镇三关志》记述如下:“居庸路灰岭口起至软枣项止,土石偏坡一万三千三百六丈------黄花居庸横岭三路栽过柳木等树六万三千六百六十二棵------灰岭口外设鹿角榨木五层,猱头榨木南北一丈五尺,拗马品字浮石南北一百丈,水口顺河荆囤十层;贤庄口外设鹿角榨木五层,猱头榨木南北一十四丈,荆囤五层,拗马品字浮石南北十四丈;锥石口外设鹿角榨木五层,水口外鹿角榨木四层,猱头榨木南北二十丈,荆囤五层,拗马品字浮石南北二十丈;德胜口外设鹿角榨木十层,猱头榨木南北一十二丈,荆囤五层,拗马品字浮石南北一十二丈。嘉靖四十五年兵部侍郎刘焘、巡抚耿随卿提议。”

《四镇三关志》昌镇经略杂防记载如下。

      嘉靖三十年(1551)前,南四口(西山口、榨子口、中山口、东山口)中仅西山口有墙垣。其余三口,隆庆五年(1571)前仅有块石堆筑而成的石墙。万历十一年(1583)东山口内两端建敌台两座。天启三年(1623),据大学士孙承宗建议,在天寿山一带“厚筑城垣”,至此,陵区的南四口陵墙才算连通。

清入关后,四口陵墙逐渐荒废,榨子口、中山口均被拆除,以通行人;东山口于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被拆除;西山口墙垣于1961年被拆除。

十三陵的军事防御体体系与长城相同,均实行卫所制度。十三陵每陵设一陵卫,除长陵卫领七千户所,献、景、裕、茂、泰、康、永各卫领五千户所,昭、定、庆、德不祥。

为了统辖各陵卫的军事,明廷于景泰初年设置了天寿山守备。天寿山守备又称昌平守备,是负责陵寝防卫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嘉靖二十九年(1550),昌镇从蓟镇分出,原设于昌平的提督都督改为昌镇镇守总兵官。西自镇边城,东至渤海所,其天寿山、巩华城、黄花镇、居庸关一带的参将、游击、守备等均归昌镇镇守总兵统辖。天寿山守备自此便成为昌镇总兵属下,其职责仍负责陵寝的守卫以及各陵陵卫的军事事宜。至此天寿山陵卫军便有了一套完备的指挥体系。

上述内容均为陵区内的防御体系,其实明昌镇长城的防御一直均与十三陵息息相关。换句话讲:明十三陵营建之初,便与周边长城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关系。

嘉靖三十九年(1560)昌镇出于护卫陵寝的需求从蓟镇独立出来后,仍与蓟镇有密切的关联。明杨博在《责成蓟、昌辽保诸镇边臣及时修饬务疏》提到蓟昌二镇的重要作用:“照得蓟、昌二镇拱护陵京,根本腹心,比之九边整体特重”。明代蓟镇二镇拱护陵寝的作用甚至比九边事宜更重。故隆庆三年(1569)谭纶、戚继光上疏请修蓟昌二镇边墙,很快朝廷便准奏。自庆三年(1569)至万历九年(1581)止十二年间蓟镇共修敌台1194座,昌镇共修254座。

明朝为了保护陵区内的“龙脉”及其陵寝,划出了一个千余平方千米的禁山区域,其区域北至黄花镇,南至凤凰山,西至居庸关,东至苏家口。禁山之内,人们不得采石烧灰,不得伐树、割草、拾柴,违者均需治罪。从明陵禁山范围来看,昌镇长城三路中的居庸路和黄花路两路均在禁山范围之内。

在陵寝的外围防御体系中,昌镇的居庸关、黄花镇的防守至关重要。外敌突破了二地,陵区的防守便岌岌可危了。《西关志》对此有如下描述:“关东灰岭诸隘,外接黄花镇,内环陵寝,更为重地------”

《西关志》对居庸关、黄花镇记载。

    《西关志》将居庸关防区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防区,包含的范围更大,外口里口俱在内。而《四镇三关志》则从昌镇的角度来记载,大体以长城沿线的外口及关沟一线的部分内口为主,自东向西将其分为黄花路、居庸路、横岭路。

《四镇三关志》关于黄花路、居庸路的记载。

      居庸关防区东路共设隘口16处,接黄花镇边界。其主要职责为环卫天寿山皇陵。其中西关志记载14处,由西向东依次为养马峪口、德胜口、雁门口、虎峪口、锥石口、贤庄口、灰岭口、门家峪口、枣园寨、石城峪口、西水峪口、石湖峪口、撞道口、鹞子峪口。后来,原隶属居庸关分守的东路隘口东段的枣园寨、石城峪口、西水峪口、石湖峪口、撞道口、鹞子峪口6处隘口因地近黄花镇,而改为黄花镇分守。

《西关志》有关居庸关东路隘口的记载。

  《四镇三关志》居庸路隘口示意图。

  《四镇三关志》黄花路隘口示意图。

  居庸关防区东路军事聚落隘口与十三陵陵区位置图。

  十三陵陵区与昌镇长城黄花路、居庸关、横岭路位置图。

  下图中,十三陵位于下方中间位置,它北方有外、内、南山路(即图中所示土边墙)三道长城防卫,可谓是固若金汤。图中的上口即灰岭口。图中十三陵西北内长城墙体断开,是因为明政府恐伤龙脉,故东自解字石起西至水关止,没修连续墙体,而是以山为险,广种树木等防御外虏。

  此次中山口陵墙踏考是先从中山口顺着墙体东行1千米后再回到中山口,之后再向西行1千米后回到中山口,往返行程共4.5千米,勘察连续墙体2千米左右。为了记述方便,我选择自东向西方向。

我的六只脚记录。

  图片所示墙体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茂盛的灌木和野草。这段消失的墙体向东北方向延伸至东山口。

  向中山口方向的延伸墙体要明显得多。

  

  

  

  ↓这段墙基犹在。

  巨大的条石地基很豪横。

  墙体宽度均在2米左右(以登山杖为参照)。

  

  

  晨光映在墙之上构成一幅凄美的画面。

  

  

  

  

    这是保存最好的一小段墙体,大约长二十余米,高四米左右。

  

  

  

  

  

远观中山口东侧突出的墙体。

  过了那段最为明显的墙体继续向西行走,墙体变得忽隐忽现,不仔细观察很容易错过。

  

  

  

  今人竟在明代墙体上砌了登山台阶,欺骗了人们的视觉。如果仔细分辨依然可以在台阶两侧看出明代墙体的模样。

  

  下了台阶,就到了中山口。

  古老的中山口如今被茂密的林木所掩盖,早已失去了进出陵区的原始功能。

  如今宽敞的公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原中山口偏西百米的地方修筑的。

  通往陵区外(南)的古道。

  中山口通向陵区(北)的古道。

  中山口西侧墙体的走向。

  

  这段墙体黄土居多,石块渐少,与东段墙略有差别。

  

  

  

  以下墙体是中山路(现柏油路)以西段。

  

  

  

  

  

  残墙之上有青砖两块,从体量来看非现代人所制,疑似原墙墙砖。

  西段墙体较之东段,更加残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