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汽菲克破产背后:“新旧势力”更迭洪流滚滚向前

 新锐汽车观察 2022-11-01 发布于广东

10月31日,Stellantis在官网发布公告,广汽菲克、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的股东已批准一项决议,同意广汽菲克在亏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

随后,广汽集团也发布公告,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同意广汽菲克破产申请的议案》。根据合营企业广汽菲克的申请,同意其因资不抵债,按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向法院申请破产。

“广汽菲克破产申请能否获得法院受理,以及受理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本公司作为广汽菲克的股东将积极支持其债权债务依法依规处理;并根据市场化原则和公司发展需要,探讨活用其资产、资源的重整措施,尽力维护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广汽集团在公告中称。

“联姻”十二年,广汽和Stellantis最终还是选择了“分手”。外界对广汽菲克的营运评价不一,不过,现在站在合资的终点进行回顾,功过变得异常清晰。

总的来说,这是全球汽车产业“东移”大趋势的历史必然,只不过因为Stellantis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在中国汽车市场出局更早。

最近几年,股东双方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Stellantis和广汽集团的发展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势头:Stellantis节节败退,广汽高歌猛进。

双方在合资的原有架构中变得越来越不平衡,而Stellantis恰恰又是最不愿意接受现实和时代潮流的车企,固执而傲慢。

和婚姻一样,一方进步太快,另一方停滞不前,这对矛盾无法调和时,就一定会走向解体。结局没有意外:Stellantis注定会退出中国市场,广汽则“及时止损”,投入到更快的发展通道。

01. 外方光环消退

广汽菲克的落幕,并不突然。早在今年7月18日,Stellantis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之前宣布的Stellantis获得与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多数股份的计划缺乏进展,Stellantis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
广汽集团很快也发布公告称,广汽菲克近几年持续亏损,且今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并将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合资公司的相关事宜。
实际上,广汽菲克过去几年的发展状况,早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2010年3月,广汽与菲亚特以50:50股比成立的广汽菲亚特。2014年,菲亚特与克莱斯勒组成FCA集团,第二年,广汽菲亚特正式更名为广汽菲克。再后来,FCA集团与PSA集团于2021年组成新的Stellantis集团,广汽菲克的外方股东也变为Stellantis。
尽管外方股东很动荡,一直在“合并”,但广汽菲克也曾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2017年,仅凭自由光、指南者、自由侠三款主力车型,广汽菲克总销量达到22万辆。
不过,达到顶峰的广汽菲克,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只用了四年时间,到了2021年时,广汽菲克的年销量只有2.01万辆。
这种塌楼式的下跌,令很多人惋惜。广汽菲克主销的Jeep品牌,因在中国市场有较长的品牌积累和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一度被广汽集团和汽车业内看好。
为此,在广汽菲克最艰难的阶段,广汽集团拉上Stellantis,共同为广汽菲克进行高达40亿元的注资,用以“自救”。
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大势,没能拉回广汽菲克。从2022年3月起,广汽菲克工厂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
很明显,“分手”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广汽菲克的核心问题,是产品和技术跟不上市场快速发展的问题。在全球汽车新能源化的大潮中,各国对于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国市场,美国风的Jeep和这一股潮流格格不入。
偏偏Stellantis和克莱斯勒,行动都很迟缓,在“新四化”进程中远远落后于中国车企和其他巨头。Stellantis旗下尽管有数十个品牌,但截至目前,几乎没有新能源专属平台车型,新能源化还在玩中国车企玩剩下的“油改电”。
燃油车发展趋势放缓已经是共识。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经过三年负增长,2021年乘用车销量增长了6.5%,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113.9%;今年前9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10%。
在中国进行合资,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合适的车型产品,除了退出,Stellantis已经没有第二种可能。
Jeep和全球巨头Stellantis曾经闪耀的光环,不知不觉间已经黯淡。

02. 广汽“止损”,“轻装上阵”

Stellantis反应过来时,已经太迟。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在刚刚过去的巴黎车展上称,要提升该公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但目前已推出的标致e-308,和未来发布的3008和5008车型都是“油改电”车型。在中国市场,五年前就已经验证了“油改电”没有竞争力。
广汽集团就是最早抛弃“油改电”路线,搞纯电动车专属平台的车企。2017年,广汽设立独立运作的广汽新能源公司全力搞纯电动车,后来为了打造更独立的品牌,广汽新能源更名为广汽埃安。今年,广汽埃安正全力冲击30万辆年产销。
形成巨大反差的是,Stellantis在新能源汽车上,还停留在战略制定阶段,Stellantis 集团计划2038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同样是净零碳排放,广汽集团给广汽埃安设定的目标,是2030年进入全球销量前三。
从战略目标的时间节点和公布的技术成果,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判断,目前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智能化上的实力,已经领先Stellantis数年。
比如在电气化方面,广汽的路线涵盖了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氢能源,预计广汽自主品牌2025年全面实现电气化。
在纯电动领域,广汽的纯电专属平台,已经搞到了第三代;动力电池、集成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等关键技术完全自主研发。
特别是欧美车企普遍存在的短板——动力电池,2022年“广汽科技日”发布的突破型复合电池技术——“微晶超能铁锂电池技术”,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都属领先技术。这些电池技术,看得“门外汉”Stellantis,心里头酸溜溜的。
在智能网联领域,广汽已经将全新车云一体化集中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ADiGO PILOT智能驾驶系统全面搭载到车辆中。
几乎所有外资品牌,在智能网联上都和中国车企有隔代的差距,特别是Jeep,恐怕没有人不叹息其智能、网联产品,落后中国车企太多的。Jeep越来越不适应中国市场,广汽的认知很清晰。
更大的问题在于,唐唯实和其主导的Stellantis高管团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自哪里——他们终究是逃不出法国人、意大利人在中国合资三十年的思维,意识里仍然带着固执的傲慢和偏见。
意法车企在中国合资,从菲亚特、标致、雪铁龙、DS,到后来其合并的克莱斯勒,从南京、广州、武汉、长沙、深圳,到上海、北京轮流搬迁,无论换哪一个中方合作伙伴,最终的结局无一例外。
曾经年销70多万的神龙汽车,目前年销跌到了只有10万辆级别。此时,唐唯实其实已经别无选择,称Stellantis可能会在中国市场对标致和雪铁龙等品牌采取“轻资产(asset-light)模式。
令人疑惑的是,唐唯实竟然将失败原因归结于中国。当中国品牌强大到开始进入欧洲市场时,唐唯实还不忘“黑”中国一次,“呼吁欧洲政府限制中国品牌进入欧洲市场”。
从这几个层面可以看出,快速奔跑的广汽,和Stellantis分手,其实是不断完善广汽集团的发展布局,“轻装上阵”加速前进的一步。

03. “新旧势力”更迭

十年前,中国车企普遍寻求和外方合资,现在,中国车企已经有自信和勇气,主动结束和外方的合资。
两种不同的决策,要靠实力说话。
过去十年,是广汽发展的“黄金十年”。广汽也是国内车企集团排名上升最快、综合能力构建最全面、创新效果最好的车企集团。
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新冠疫情反复多发,供应短缺形势加剧,市场下行压力加大,汽车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中国汽车产销同比下滑3.7%和6.6%,而广汽集团汽车产销115.17万辆和114.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和12%,规模已经由前几年的国内排名第六,上升到了第四。
根据广汽集团上半年年报,其合并营收、扣非净利均大涨四成,非常亮眼。在全球传统车企都面临严峻挑战下,广汽前几年的提前布局,收到了超预期的效果。
在自主板块,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上半年销量分别增长了14.31%和133.90%,逆市狂奔。特别是代表未来的广汽埃安,已经站稳新能源汽车的头部阵营。
更核心的底气来源于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目前,广汽集团正在推进集团人才队伍认知转型,招聘了2000名软件工程师,着力加强在软件集成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旨在掌握一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确保在未来市场和技术竞争中不受制于人。
字里行间,过去种种,都已经表明广汽所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已经“不受制于人”,且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了广汽的造车价值观,以及广汽对Stellantis的态度。
广汽高层在最近几年里,提得最多的是“汽车百年未有之变局”,在这个基本的判断上,广汽提出了“万亿广汽”、年销500万辆的目标,和Stellantis拼拼凑凑扩大规模的方式完全相反。这两种不同的路径,可能是这一轮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新旧势力”更迭中,最值得关注的两个典型代表之一。

新锐汽车观察已入驻:

|今日头条号|企鹅号|车家号|一点号|

|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雪球|ZAKER|

您的转发、留言和点在看

都是我们写下去的动力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