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善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老房子图书馆 2022-11-01 发布于上海

嘉善路

嘉善路是徐汇区东北部的一条道路。北起复兴中路,南至肇嘉浜路,长794米。民国2年(1913年)筑,以法国驻沪领事名命名甘世东路(Route Kahn Gaston)。民国32年以浙江嘉善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嘉善路上有两处重要的革命旧址,一处是钱壮飞烈士旧居;另一处是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旧址。嘉善路上的“甘村”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原国民政府外交次长唐有壬曾寓居在此,并在寓所被刺杀身亡。嘉善路还曾是邵氏兄弟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所在地,当年,胡蝶等影星曾出没其中。

嘉善路101弄永盛里

嘉善路101弄永盛里

嘉善路101弄永盛里,建于1936年。旧式里弄住宅。

嘉善路101弄36号

嘉善路101弄36号,是李启蒙(上海奉贤,1914~1949,常州绥靖公署少将参议)旧居。

嘉善路117弄新兴盛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57-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新兴盛里

地址:嘉善路117弄

嘉善路117弄新兴盛里

嘉善路109-119弄新兴盛里,建于1927年。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建造。旧式里弄住宅。

1948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新兴盛里门牌号(红色框内)

新兴盛里原来的门牌号码有点奇怪,1948年行号图上,新兴盛里第一条弄是113弄,南面的临街房是115号(洁如小学),第二至四弄为185弄,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这样排号。

嘉善路117弄新兴盛里

嘉善路185弄(今117弄)6号,是工恒源(江苏灌云,1886~1961,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旧居。

嘉善路117弄新兴盛里还住过我党隐蔽战线上的杰出人物钱壮飞烈士。

嘉善路117弄24号

嘉善路117弄24号(原甘世东路兴顺里4号)是被誉为我党情报工作战线上“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的旧居。1928年上半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钱壮飞全家从北京转移到了上海。为了寻找党组织,他暂时在上海公安局找到一份抄写黄包车执照的临时差事,妻子张振华则在一家医院当住院医生。

嘉善路117弄24号

不久,钱壮飞与中共上海地下党接上关系,被编入法南区委的法租界党支部,当时的区委书记是李富春。1928年下半年,钱壮飞进入中国地界的上海国际无线电管理处担任画广告的工作。上海国际无线电管理处是国民党的官办机构,专收国际电报。中共为了控制这个机构,除派钱壮飞外,又派李克农打入,把钱壮飞、李克农的党组织关系转到了“特科”的第二科。第二科是1928年4月成立的,科长陈赓(当时化名王庸),直属于周恩来单线领导。

嘉善路117弄24号

1928年底,国民党陈果夫、陈立夫的CC派为扩大势力,培植党羽,把触角伸到了上海,首先对上海国际无线电管理处下手,他们挤走了原处长,另派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徐恩曾当处长。徐恩曾是陈果夫、陈立夫的表兄弟,也是CC派骨干,但他对无线电专业一窍不通。徐恩曾觉得钱壮飞聪明能干,业务熟练,不问政治,又是浙江老乡,便竭力拉拢他,这样钱壮飞便成了徐恩曾的得力助手。1930年上半年,徐恩曾调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负责特务机关,又把钱壮飞带到南京,并提拔他为自己的机要秘书。

嘉善路117弄24号

1931年4月25日,发生了一桩惊天动地的事件。这天是周末,夜10时,机要官送来6封从武汉发来的特急绝密电报,电报封袋上分别注明呈交蒋介石、陈立夫,徐恩曾亲收。送走机要官,钱壮飞当机立断,进入密室,首先拆开给徐恩曾的电报。他译出一看,大吃一惊,电文如下:“黎明被捕获,并已自首,如能迅速解京,三日内可将中共中央机关全部肃清。” 钱壮飞知道,黎明即顾顺章的化名。顾顺章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又是“特科”负责人之一,他知道党中央设在上海的所有秘密机关及其领导人的住址等等情况。钱壮飞决定立即报告上海,以便党中央及早采取应变措施。他快步到办公室,先向上海发出了“天亮已走,母病危,速转院”的急电,又按电铃叫来自己的女婿刘杞夫,要他速乘夜车去上海。刘杞夫是“特科”安排在钱壮飞身边的政治交通。打发刘杞夫走后,钱壮飞又给徐恩曾留了一封说明“一切个人负责,不得危害家人”的信,否则将向报界公布其丑闻。午夜12点,又收到武汉密电,声称“黎明已专轮押京,一、二日可达。”钱壮飞知道,顾顺章一到,他的一切隐蔽活动将暴露,便连续向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发出了“潮病危,速归”的急电,示意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从速撤离。4月26日,钱壮飞不知刘杞夫是否顺利到达上海,不知他发的急电中央是否收到,决定自己再去上海。车到上海时,他机灵地从真如下了车,改乘汽车进入市区。下午2时,他找到了李克农,李克农正满头大汗地忙于秘密机关搬家。原来钱壮飞的情报很及时,周恩来当天即与陈云商量,迅速采取了应变措施。

周恩来后来曾多次提起钱壮飞,他满怀深情地说:“要不是钱壮飞,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在这了。”

但是,目前嘉善路117弄24号钱壮飞旧居没有任何铭牌标志,让人匪夷所思。

嘉善路131-143弄甘村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69-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190000184 甘村 民国 天平街道,310104945190000241 翠竹乡 民国 天平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住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甘村、翠竹乡

地址:嘉善路131-143弄,169弄

层数:4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甘村建于1931年,翠竹乡建于1943年;保护类别:三类

嘉善路131-143弄甘村

由德和洋行设计和承建。新式里弄住宅。水泥砂浆糙面墙面,双坡瓦顶,北面转角处设圆柱状烟囱,囱顶尖塔形,对立于弄道两侧。

嘉善路131-143弄甘村

位于甘村二弄原147号(今137弄3号),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儿科专家陈漠创办的“陈漠儿科疗养院”。

1948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所示“陈漠儿科疗养院”(红框内)

1934-10-28《申报》报道:本埠甘世东路陈漠儿科疗养院,为儿科专家陈漠医师所主办。陈漠医师精娴医术,抱病者一经投治,无不着手成春。最近有方俊杰律师之大公子承之、次公子承联,先后患伤寒肺炎之症,势颇沉重,诸医束手。旋投该院求治,经陈医师悉心治疗不数日转危为安,病体霍然。此亦足证陈医师之医术高明,经验丰富。洵不可多得之良医也。

1934-10-28《申报》

原甘世东路甘邨235号(今143弄3号),是国民政府外交次长唐有壬的寓所。

嘉善路131-143弄甘村

唐有壬(1893-1935),湖南浏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早年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1919年归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1927年秋,应张公权之聘,任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主任。1934年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常务次长,当时中日外交形势紧张,汪精卫自兼外交部长,外交部实际上的“部务”,是唐有壬一身担当。

嘉善路131-143弄甘村

1935年2月10日,唐有壬在家里宴请梅兰芳,为其饯行,梅兰芳不久将前往俄国演出。这里,也是唐有壬被暗杀之地。1935年12月25日下午六点钟左右,唐有壬由安和寺路(今新华路)汪精卫宅返回甘世路寓所。这时,隐蔽在唐有壬寓所隔壁汽车间(此房是'中华青年抗日锄奸团’以重金租下以对付唐有壬的)的'锄奸团’成员刘镇南、裘积玉见唐下了车,还未走到寓所的石阶,便将唐枪击致死。

嘉善路131-143弄甘村

唐有壬遇刺身亡后,蒋介石到上海亲赴唐宅致唁,慰生吊死,足见隆重。

嘉善路140-150弄兴盛东里

嘉善路140-150弄兴盛东里,建于1928年,旧式里弄住宅。

嘉善路140弄15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35190000028 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旧址 民国 天平街道

地址:嘉善路140弄15号

嘉善路140弄15号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中共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假借华侨身份来到上海,同时上海还有不少新四军的干部和医务、后勤人员,需要被妥善安置。为了击退国民党发动的这次反共浪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重建新四军。饶漱石和东南局组织部部长曾山决定成立新四军驻沪办事处,负责从上海赴根据地的人员接待工作。

嘉善路140弄15号

1941年3月,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简称新办)成立,杨斌任办事处主任,冯铭铨担任副主任,成员先后有荣健生、张达平、徐盼秋、王建中、鲁平、罗扬、李子明、蔡平等30 多人。“新办”机关前期设于上海巨籁达路(今巨鹿路)251号张达平租用的亭子间(原建筑现已不存);后期迁至上海甘世东路兴顺里15 号(今嘉善路140 弄15 号)二楼李子明家中。该处为两层砖木结构的老式里弄石库门房屋,弄堂可分别通向永嘉路、嘉善路,进出方便。另外,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龙门戏院隔壁、吕班路(今重庆南路)震旦大学附近开了烟杂店作为联络点,为了方便向根据地运送物资还办了一个报关行。

“新办”的主要工作,是输送各类人员赴新四军根据地。他们从上海到根据地开辟了两条秘密交通线,东线经南通任家港、天生港、海门青龙港进入苏中四分区,西线经如皋张黄港、靖江新港到达苏中三分区。至1942年底“新办”结束的两年间共输送1700余人,其中有曾山、李一氓、薛慕桥等人,发展壮大新四军和根据地建设。同时,“新办”承担了掩护和护送各根据地领导路过上海或来上海治病等工作,如苏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和新四军干部刘炎、邓六金等。国际友人、共产党员汉斯·希伯,被驱逐出境的南洋爱国华侨青年也是由新办护送去苏中抗日根据地。此外,新办还搜集有关报刊杂志、地图资料,采购药品、医疗器械、教育用品、电讯器材等物资运往苏北、淮南抗日根据地。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上海环境愈发险恶,新四军驻沪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先后撤退至根据地,办事处亦于1942年12月被撤销。新四军上海办事处为发展、壮大新四军和华中华东抗日根据地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嘉善路232弄沿街老洋房

原甘世东路232号(今232弄),是天一影片公司所在地,也曾是国华影业公司大同摄影场。

1938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

天一影片公司是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横浜桥成立,专门从事影片的摄制与发行。邵醉翁任总经理兼导演,二弟邵邨人负责制片兼编剧。三弟邵仁枚、六弟邵逸夫去新加坡、马来亚开拓南洋市场。

1923年“明星”公司《孤儿救祖记》成功带来的巨额利润对邵醉翁产生了极大的启发,他便利用自己和平新剧社的戏班班底,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他为该公司制订的一条原则说:"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1926年起拍摄了由胡蝶主演的《梁祝痛史》、《珍珠塔前后集》、《义妖白蛇传》、《孟姜女》以及其它古装片,由于故事情节家喻户晓,加上浩大的宣传声势,颇受南洋华侨欢迎。1928年进一步拍摄《混世魔王》、《乾隆游江南》(9集,1928~1931)等神怪武侠片,掀起了所谓“古装片浪潮”。

天一影片公司(图片来自网络)

1931年,利用美国人的有声器材和技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片上发声影片之一《歌场春色》。20世纪30年代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相继拍摄了《王先生》、《花花草草》、《飞絮》(1933)、《飘零》(1933)、《挣扎》(1933)、《海葬》(1935)、《母亲》(1935)等较有社会意义的影片等片,不过该公司仍以制作商业电影为主,后在香港成立分公司。1933年“天一”聘请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先主演影片《白金龙》,在香港、南洋各地公映,颇受欢迎。1937年春“天一”在完成《花花草草》等影片后,结束了在上海的制片活动,将全部资金、设备转移至香港,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自1925年至1937年,该公司在沪共完成故事片约百部(包括有声片35部)、长短纪录片20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