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有所信,下笔有神

 孙行悟空 2022-11-01 发布于贵州
文/逄春阶
最近,我读到了徐锦庚的报告文学《望道》,很是感慨。我这有着3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宣言》译文只在大学粗粗读过一次。读完《望道》,觉得很惭愧。
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的巨大成就,靠得的是先进理论的指引,而理论旗帜的底色就是《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何以能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时代价值?它宣扬的“道”,何以能催生出大地上熠熠生辉的风景?徐锦庚以虔敬之心“就道”,以耐烦之心“弘道”,对种种疑问做出了自己的文学化回答。
将零碎的信息捏合成一个整体,不容易。作者得怀一颗致敬先辈之心,积数年之功,爬梳整理。《望道》既描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哲人的“悟道”“就道”之光,描述了陈参一改名“陈望道”后,从“问道”“认道”、“受道”到“弘道”的人生传奇,又描述了东方的共产党人方阵“成道”“行道”“用道”“明道”的壮阔图景。
《望道》拂去历史的烟尘,打捞沉睡的记忆,求证关键节点的真相,勇于质疑,显示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求实、求真精神。比如,陈望道的名字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改的?比如“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说,徐锦庚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做出了较为详实的论证。足以看出作者甄别、考证素材的能力。
质疑是分辨对错真伪的试金石,是最为可贵的品质。“怀疑一切”是马克思的的立身态度,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以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不忽略,不放过。徐锦庚最近在尼山论坛报告文学分论坛上说:“与现实题材不同,革命历史题材往往缺乏第一手素材,依赖的是第二手甚至是第三、第四手素材,考验作家辨析甄别、理性审视的能力。我们无法回到历史现场,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最新研究成果,认真研究历史、踏实记录历史,将案头梳理和实地寻访相结合,深入时代现场,用审视的眼光叙事,无限逼近历史真实,努力还原历史真实,深化对历史的体认,不能满足于摘抄别人的研究成果,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更不能胡编乱造、牵强附会,影响读者对历史事件的判断。”《望道》就是他自己的实践。
看完《望道》,我觉得“道”并不抽象,很具体。《庄子》说:“道行之而成。”即是说,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唐代韩愈在《原道》篇里说:“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这是说,道指的由这里往那里的一条路。可见道应有一个向往的理想与目标,并加上人类的行为与活动,来到达完成此项理想与目标者始谓之道。“道是行之而然的,即是要人走了才有路,没人走,即不成为是路。因此道是可以选择的,如我爱向这边走,你爱向那边走。若有某一条路容易走得通,于是人人尽走向那一条,积而久之,这便成为大道了。”(钱穆语)
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书写,方兴未艾。毋庸讳言,就质量上讲,良莠不齐。有少数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不好看,不耐看,让人敬而远之,究其原因是作品不同程度的概念化、庸俗化、程式化、文件化、脸谱化等等。只有报告,没有文学;一味地拔高,看不出升华:只有生硬的、干巴巴的材料,没有流淌着的激情;只有罗列着的事件,没有人的身影。用政治概念图解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苍白、生硬、冷漠、失真,缺乏温度,可敬不可亲。
再往深处想,这种标签化、肤浅化的表达,其实是两张皮现象的反映。作者扪心自问,是不是内心深处真的对革命历史怀有敬畏?是不是自己对革命的信仰已经深入骨髓?不排除有些书写者有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于是有了垒砌素材、快速生产、批量定制,尽量降低创作难度,被动应付,满足于完任务,赶进度。于是回避对历史的深度思考,更有牵强附会走捷径者存在。
心有所信,方能致远。徐锦庚通过《望道》告诉我,1939年毛泽东对陶铸夫人曾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1949年邓小平跟陈毅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有人从国内带去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我正是读了这本书,才认准这条路的。”43年后的1992年,在南方视察的邓小平,又一次回忆起年轻时的难忘岁月,满怀深情地对身边人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沿着伟人的足迹,徐锦庚一路追寻。
我佩服徐锦庚的,是他发自肺腑的真信、真感、真悟。真爱真理,满怀敬畏,心灵透明,才知行如一,下笔才有根,才有神。只有写书的人自己有信仰,才能使信仰人格化,从抽象道理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化存在,使信仰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徐锦庚的书写是理直气壮的“信仰书写”。他强调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要高看、耐看、好看。“高看”,是指令人高看一眼、刮目相看,就是站位要高,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历史中认识现实,从现实中发现历史;“耐看”,是指作品经得起咀嚼、考证和质疑,坚持真实性品格,深入时代现场,复原历史真实,还其本来面目,提出独到见解;“好看”,是指作品要喜闻乐见,就是强调浸润式的、潜移默化的表达,也就是艺术性。在《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问题上,他有足够的历史积累和学理依据,前采珠玉、后缀华缨,带着足够的情感阅读、思考、体验,写出自己心中对《宣言》的独特发现,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望道》的独特魅力,源于对事实的文学化表达,源于“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源于首次披露的历史细节,源于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等等。当然更可贵的是,徐锦庚发挥作为党报记者的独特优势,刨根问底,尽最大努力走近历史现场,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到马克思旧居、到陈望道出生地义乌,到保存第一本《共产党宣言》的广饶县刘集后村……
看完《望道》我翻出了作家张炜在三十多年前的长篇小说《古船》,小说通过主人公隋抱朴的口说出了对《共产党宣言》的感悟:“世上的道理千千万万,写成了书,有的书烫了金,用绸缎做封皮。其实说透了,都是在讨论过生活的办法。把生活过好,尽量过好,也就行了。你不是见我读那本薄薄的小书,《共产党宣言》吗?那也是一本讨论过生活的书,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书。”“它不那么好懂。你读下去,慢慢看到写书人的两双眼睛了,也就懂得了一点点。他们看过的苦难比谁都多,要不他们不会写出那样的书来。为什么这本小书要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佛来米文和丹麦文,用全世界的文字印出来呢?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在和全世界的人一块儿想过生活的办法。我读着读着,常常流出眼泪来……”“事情需要寻根问底,要寻根问底,你就无法回避这本书”“日子每到了关节上我就不停地读它”。这本书跟苦命的人分也分不开。或者说,这是一本写给被压迫者的书,是一本反对社会不公的书,是一本呼唤文明、呼唤幸福的书。书里面透出的是一股无法抵挡的奇特力量。徐锦庚呢,以最大可能还原了这本书跟中国命运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创作初衷,是写陈望道,反复斟酌,决定写'望道们’”这是徐锦庚的夫子自道。思路一开,下笔从容。
我的母校曲阜师大图书馆入门牌坊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就道”和“弘道”四字,寓意“就道以行,追求真理;弘道为任,勇担重托”,读完《望道》,我就想到了母校图书馆上的那四个字。
《望道》书后附录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文,我认真读了一遍。(原载《党员干部之友》2022年第10期)
壹点号老逄家自留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