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老师(小说)

 新用户3134eDv6 2022-11-01 发布于陕西

      到十一月底,董老师就要光荣退休了。四十二年的教师生涯,将彻底划上一个句号。

      这几天,大家都跟他开玩笑说:“都快退休了,还这么准点到准点走的。董老师这是要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句号要划得像太阳一样圆啊!”

      ——一般到这个时候的老教师,学校就给优待一下,在学校干个闲差。时间上也放宽了,让不必像以前那样赶点儿,早晚能稍微自由一点儿。

      董老师十八岁参加工作。他的职业生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用冠冕堂皇的话说,干着太阳一样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而且,他还自我解嘲地说,自己产出来的奶质量不太行。“没教出一个北大清华,浑浑噩噩了一辈子,都对不住党给发的工资。”

      董老师这玩笑话说的,叫很多同行都有点脸上发烧。在这样一个农村高中,大家使出吃奶的劲儿,近几年也就考了几个重点一本,就这还是在学校最辉煌的时候。现在,学校每年的任务是二本人数,一本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很多时候,都是靠着艺术生撑体面了。没办法,由于政策的原因,好一点儿的学生都撵到县城学校去了,农村学校就像老太婆的脸颊,一年比一年干瘪了。

       但是,董老师说的浑浑噩噩,还是不怎么切合实际的。大家还都跟重点学校一样白天黑夜地努力着,虽然产量不行,但实在是地太薄而已。——大家的努力家长和社会还是认可的。

      董老师的工作经历比较复杂。他是早年的中师生,本来机会很多的。可是,要么人家说性格决定命运呢。董老师这人性格比较静一点儿,干啥工作就完全投入其中,就是不太喜爱主动找人搭话。这个性格吧,要说也没有啥,大多数老师和医生,不都是这样的性格嘛。不巧的是,董老师的学历在那个时候,可是非常高的,简直属于鸡立鹤群的那种。他这么一静,别人就觉得他孤傲,很轴。人是个很复杂的动物,笑你不好,又恨你好。董老师那个时候上完课经常待在房子里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然后看书。其他人没事儿了都围拢在学校大门口有天没日头地闲谝。不合群的董老师,就成了大家议论的对象。有人说他一天假的,就像上了花椒树了,谁都懒得搭理。有人说,“人家在房子复习课,想考研究生呢。”——那个时候说谁考研究生,绝对是糟蹋谁的,因为大学生都是稀缺动物呢。

      不过,他们还是说对了一点:董老师就是在复习课。一是他天生就喜欢学习,二是他真的想考个大专学历。他思谋着,谁能知道以后是个啥样子呢,先考试再说。

      工作第三年,董老师考了个大专,函授。这样,别人悠闲的时候,他就更忙了,得加班加点地学习,要不然怕都毕不了业。

      大专毕业证下来后,董老师又做出了个重大决定:继续复习,继续考,考个本科!

      考本科他想脱产的,时间和精力都整顿。可是,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一般人根本轮不到的。

      董老师有个爱好,——打乒乓球。而且,他打的还比较好,在县上都颇有名气。有个也喜欢打乒乓球的局长,经常叫他周末上县去活动。俩人往往大战一下午,擦把汗,洗个澡,吃个饭,然后董老师骑自行车返回学校。

      局长人很随和,不经意间老跟董老师说,“有啥需要帮忙的,说一下。只要不违反原则,没问题。”

      搁在旁人,脑子灵活的,让随意提拔一下子。以董老师的实力和年龄,那简直就不是个啥事儿。送到手的机会,董老师愣是不知道咋办。

      可惜咱的董老师,一直痴迷在自己的学习提升学历中,居然没有一点儿这个心思。他跟局长说,希望能给自己个脱产进修的机会,上个本科。

      这事情放在局长那里,简直就是个碎碎儿的事情。——董老师九月份就去省教院进修本科去了。而且,毕业后,局长把他调到了离县城很近的一个比较有名的高中。“你来这里工作,咱们打球近,你不用跑路了。”

      这样,董老师就一直扎在了这里。

      期间,局长要升迁调走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问董老师还有什么要求,说他这一走估计就不好帮啥忙了。“现在的事情,都是县官不如现管。”

      董老师那个时候刚好俩女子上初中,就在自己学校——学校是个完全中学,高中带初中。他跟爱人商量了一下,啥事情再大,都不如教育自家娃事情大。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职称,他不求人,老没机会。他很诚心地感谢了局长,说如果能把自己的职称问题给考虑一下,就非常感谢了。

      晋升了高级职称后,董老师心里更坦然了,一心扑在教学上,既教导学生,也教育自己娃。这么多年,平平常常,但忙忙碌碌,经历了一个普通老师的一切。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名,但是妻贤女孝。俩宝贝女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工作很好;两个女婿一个当领导,一个经商。董老师这个老泰山当的,自在的很。他一直很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心不大,追求不多,总是很满足。

     董老师是学校第一个在县城买房子的,80平米,是一个单位的小区房。这在九十年代初期是没有人敢想的事情。乔迁新居的时候,同事们盯着董老师羡慕地说:“董老师,看你这不争不抢不声不响地,突然就给咱干了个大活啊!——以后大家上县,你这里就成了据点了啊:歇脚,吃饭。”

      董老师给乐得,浑身哆嗦,脸上的笑仿佛蹦跳起来了一样。

      董老师在学校的安闲生活,还是受了点影响的。那些年,学校一直很好,生源广,能出成绩。加之离县城近,好老师也都争着抢着往进调。学校这事情,跟人一样,越出名,越出名。不是卖派呢,董老师说学生多的呀,没一处清静的地方,到处都是学生来往,叫人都觉得心烦。

      那二三十年,学校老师很有自豪感,出去逛街,胸脯挺得高高的,脸上挂满自信。

      这七八年,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效果,学生普遍大幅度减少;加之由于政策的调整,围绕城区新建学校。很多学生都赶往条件好的学校了,不少老师也都调走了。董老师的学校,由于离县城近,原来是个大优势,现在反倒成了很吃亏的地方。

      有学校要董老师过去,董老师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不了不了,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划不来再动弹了。”

      他在工作之余,收集资料,打算把自己的爱好发展发展。——董老师特别喜欢研究历史考证,查到了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想着写一本书。

      这个想法,在他心底里埋了二十多年了,他一直偷偷地做着准备工作。他想在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把这个愿望完成,也好身安心安。

      前年,有家民办学校想请董老师办完退休手续后去他们那里,待遇比公办好许多。董老师把手摇得像扇子:“不了不了,我不想再受制于人了!”

      董老师没敢把自己的写书的愿望跟任何人说,他希望等到退休那一天开始,在老家那处清静的地方,完成自己的心愿。

      他老跟同事们说,咱就是个普通人,过个普通日子,就像简单的小学算术,就足够了。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