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帕金森病不同阶段步态特征改变,明确疾病进展演变过程中变化的特异性步态参数,为疾病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项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或住院的276例帕金森病患者[Hoehn-Yahr(H-Y)分级1~3级]和63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便携式惯性测量单元系统记录步态时空变量,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得代表不同步态特征的步态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健康对照和H-Y分级1~3级帕金森病患者中各步态变量及步态域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运动分型进一步细分各参数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步态变量及步态域在评估不同阶段帕金森病患者步态障碍严重程度的敏感度。 结果 对采集的11项步态时空变量归纳出4种步态域:步伐(步长、步速、跨步长)、节奏时相(步频、跨步时长、双支撑相时长)、步伐相关变异性/不对称性(步长变异系数、步长不对称性、步速变异系数)和节奏时相相关变异性/不对称性(摆动相时长变异系数及摆动相不对称性)。随着疾病进展,4个步态域在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中与非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相对于健康对照,帕金森病患者步伐参数在H-Y分级2级患者出现中度受损(效应量0.64;标准化分值0.12±0.80与0.64±0.81,P<0.05),以非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为明显,而H-Y分级1级患者较健康对照无改变(P>0.05);步伐相关变异性/不对称性在H-Y分级3级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明显异常(效应量0.62;标准化分值0.27±1.12与-0.27±0.52,P<0.05),而H-Y分级1级和2级帕金森病患者改变不明显(均P>0.05);节奏时相相关变异性/不对称性在H-Y分级1级帕金森病患者即开始出现轻度损害(效应量0.42;标准化分值-0.03±0.69与-0.33±0.49,P<0.05),其中摆动相不对称性在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中更为突出。 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步态参数出现特征性演变,节奏时相相关变异性/不对称性可能是区分早期帕金森病与健康人群的标志;步伐和步伐相关变异性/不对称性是评估帕金森病疾病进展的重要步态指标。 步态障碍(gait disorder)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随着疾病进展,步态异常更为突出,会增加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风险[1, 2]。研究发现,与帕金森病的其他运动症状相比,步态异常的进展速度更快,且临床异质性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3]。总体来说,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异常表现为步速降低、步幅及步长减小和双支撑相时间延长等,符合帕金森病患者动作迟缓的疾病特点[2, 3, 4]。但临床上对步态的定量评估并非常规,多是临床描述,对步态障碍在疾病进展中的变化不敏感[2]。目前,帕金森病不同阶段步态的特征性改变以及步态障碍如何随着帕金森病进展而演变并不明确。 随着帕金森病运动分析技术的发展,利用可穿戴传感器量化步态参数有助于更方便地明确帕金森病步态特征[5]。步态分析中可测量的时空参数众多,但同一患者并非所有步态参数都均一受损,在疾病不同阶段步态受损特征是不同的。通过临床量表问卷评估方式、计时-起立-行走(Timed Up and Go Test,TUG)评估或通过简单的单个变量(如步速)的改变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帕金森病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也不适合评估疾病进展过程中步态异常的演变[2,6, 7]。而通过传感器等检测虽能获得大量步态时空变量,但如何从众多变量中选择最适合的参数来评估帕金森病步态尚无标准[8]。关于帕金森病步态变量与临床相关性还缺乏统一共识[5, 6,8]。 基于此,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不同Hoehn-Yahr(H-Y)分级(1~3级)帕金森病患者步态时空变量的检测,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方法将众多单变量步态参数归类提取出数个步态域来描述步态特征[8],明确不同阶段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的步态特征性差异,了解疾病进展过程中步态异常的演变,以便更好地理解帕金森病步态障碍临床异质性及更精准地选择康复策略和时机来延缓或改善步态异常。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