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11.1 摸鱼后记

 教化学的蜗牛君 2022-11-01 发布于广东
今天又是摸鱼的一天,下午上了一节社团课,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牛奶里有哪些营养?不同牛奶有什么不同?如何测定牛奶中的蛋白质?如何测定牛奶中的钙?牛奶可以做什么?”我的两个小组一个组织有序下课前传了小组成果给我,另一个组有点懒散下课后没有给我提交东西。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互相讨论达成共识,第一次尝试,活动展开得还不是很充分。但如果一直让他们查资料纸上谈兵,他们也会疲惫,还是应该展开实际工作。比如下节社团课可以安排他们学习如何测定牛奶中的蛋白质并且实践,然后再下节课测定不同物质中的蛋白质并进行比较。这样两节课就过去了,钙也一样。再下节课用牛奶制作酸奶或者奶酪等,但第一节可能不太成功需要讨论优化,这样计划安排也六节课过去了。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论探讨穿插进行,学习讨论理论是为实践所服务的。
我所教授的五个班都进行了单元测试,每个班都有让人意外的惊喜,有个别同学进步飞快进入班级前几名,计划明天课上好好地进行肯定。有点好奇期中考试我的几个班级成绩会如何,无法预估自己的教学成绩,下周期中考试也是对自己的检验,根据班级成绩后续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结合各个老师不同的特点可以分析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对于特定板块的提升作用。
明天讲评试卷,计划将自己之前教学上忽略的一些内容进一步强调,虽然之前的教学上有缺乏,但完全可以利用复习阶段强化整理弥补。明日作业布置第一单元的梳理和方程式整理。方程式梳理还是很重要的,必要的时候周末整理相关的方程式供学生进行复习。虽然指望着学生自律自觉,但学生毕竟能力有限,必要的时候教师还是需要拉一拉帮一帮,这块分数还是挺大的。
学生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律意识与上课专注程度。同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刻意练习化学方程式,好班的方程式书写要明显由于差班(只能是学生课下自主练习掌握),而我在课上疏忽的错误好班也有更多学生有相应错误呈现(好班上课效率更高)。考虑在差班减少难度挑战问题的讨论,更多落实基础内容,比如化学方程式。今天赶着将试卷批改完和解析一起发给学生,这样明天上课之前学生有缓冲的时间可以提前反思,上课效率就高了。不出意外明天学生打疫苗又有两个班要撞时间了,只能压缩课堂内容。
我觉得定期检测还是必要的,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平时作业学生难免互相参考讨论抑或开卷,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学习的督促,在测试前提示学生复习然后进行测试,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比教师在课上多次强调要好得多,同时学生对于自己的测试结果也会及时进行反馈强化。学生在测试中可能会受挫,但要让学生看到进步的希望,因此及时点名典型学生进行表扬是必要的,强调他们的巨大进步,让大家看到别人能够做到我也能够。对于名次一直在前面的学生,他们本身就有强大的内驱力,不必过分强调,教师主要督促摇摆不定的学生。按理说后面的学生拉一拉整个班级也会进步较大,但是目前科目未分,学生有自主选择精力分散的权利,所以不必干涉太多,满足有需求的学生的需要即可,比如作业及时讲评、及时答疑等。喂饱需要的孩子们。
精力有限,尽力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