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绍乐之交 源远流长

 cxag 2022-11-02 发布于辽宁

Image

Image

绍兴和乐山相隔万里

这两座城会有什么联系

……

一边是江南秀色,一边是巴蜀山城

一边是杏花雨露情意浓,一边是山城落日生云烟

绍兴和乐山,虽山高水远,却又紧密相连

绍兴文旅推介会将在乐山举办

绍乐同游,值得期待!

Image

Image

Image

“有山则灵,有水则活”

绍乐之美

与山水紧紧相连

/东南山水越为首 天下风光数会稽/

会稽山

会稽山是绍兴的脊梁,作为浙东三大名山之首,会稽山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积淀深厚。在这里你可以品味流觞曲水的极静雅致,可以静听空谷蝉鸣的悠远绵长,可以遥望众山皆小的登高远见……

Image

天姥山

天姥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心中的朝圣地,许多诗人游历至此,最为出名的便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登上天姥山,远处的盛景皆收眼底,呼吸间皆是山野的新鲜空气,一切美好都触手可及。

Image

鉴湖 © | 林子龙

鉴湖,因王羲之称赞为“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而得名,是绍兴的母亲河,酿得了黄酒,美得不似在人间。

Image

东湖

东湖因山而生,因石而奇,因水而美。配以一叶叶乌篷小船,使“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的如诗意境得以真实再现,身处东湖犹在画中。

Image

犭央犭茶湖

犭央犭茶湖(读作“昂桑湖”)既有水乡女子般的灵动婉约,又有大江大河般的气势磅礴。漫步大块青石堆叠的窄窄的避塘,一幅自然造景的模样,两边没有围栏,伸手就可感受近在咫尺的湖水,轻松融入这里。

Image

 剡溪 © | 谢南华

剡溪,处在浙东唐诗之路的中间段,是古代诗人钟爱之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仰慕魏晋时期的风度,来探求剡溪的文化。剡溪夹岸青山,溪水逶迤,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这里丰富的人文资源,也孕育出蜚声中外的越剧文化。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 蜀之胜日嘉州/

Image峨眉山 © | 乐山文旅 余进/摄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是“四大名山”之一,因“峨眉天下秀”著称,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Image

© | 新乐山

两山对峙,一江中流。坐落于乐山夹江县的东风堰景区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Image

© | 乐山文旅 郭星/摄

乐山山水秀美,除了拥有世界闻名的峨眉山、东风堰景区等景点,还集聚了享有“小西湖”美誉的五通桥、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的犍为罗城古镇、称为“中国百慕大”的峨边黑竹沟以及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等知名景点。

Image

Image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绍乐不同的土壤培育了不同人才

但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一股人间英雄气

/士比鲫鱼多/

Image

书圣故里  © | 阮关利

绍兴,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文化璀璨、代有人杰。早在明代,便有文人袁宏道评价绍兴:“士比鲫鱼多”,伟人毛泽东更是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Image

沈园  © | 俞天乐/摄 

从古至今,绍兴涌现出无数的风流之辈。舜帝多次造访,勾践卧薪尝胆,王羲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鲁迅以笔为刃投身革命,周恩来一生为民深受爱戴……绍兴名士的风骨,在岁月长河中绵延承续,经久不衰。

© | 郭民军

绍兴的风韵就像藏在骨子里的基因密码,代代相传不曾消散。大禹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的功绩万古流芳。

Image

安岳是汤绍恩的成长地和归宿处,绍兴是汤绍恩的建功勋地。除主持创建三江闸,其治水业绩还涉及筑海塘、建新塘,改造南塘(鉴湖部分)、维修古纤道等水利工程。由此可见,绍兴在水利方面的诸多荣誉,多与汤绍恩相关。

Image

王阳明纪念馆新馆

绍兴是王阳明出生、成长、归葬之地,也是阳明思想发端与成熟之地,更是阳明遗迹最多、遗存较完整之地,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Image

鲁迅故里

从绍兴走出去的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正如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他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Image

秋瑾烈士故居

秋瑾自号“鉴湖女侠”,是“辛亥三杰”中唯一的女性,也是“绍兴三杰”中唯一的女性。秋瑾是我国杰出的女革命家,妇女解放的先驱者,辛亥革命重要的领导人之一,终其一生,她都在为伸张女权而奋斗,在为革命而努力。

/士大夫之郡/

Image

© | 乐山文旅

人杰地灵的乐山有很多文化名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此留下生活足迹,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这里诞生,嘉州画派名人李琼玖和李道熙留下书画名作……

Image

© | 乐山文旅 吴坤蓉/摄

当年的嘉州刺史岑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著名诗人黄庭坚都曾在乐山游历,写就诸多著名诗篇。

Image

郭沫若故居  © | 乐山文旅

郭沫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 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卓越的领导人,还是一个伟大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乐山郭沫若故居是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Image

Image

虽然历尽千年沧桑

但是绍乐两地的大佛依然高大巍峨

宝相庄严,摄人心魄

/新昌大佛寺/

Image

新昌大佛寺,又名大佛禅寺,始建于东晋,历史悠久。寺内立有1600多年历史的石弥勒佛,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誉为“越国敦煌”。南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赞曰:“不世之宝,无等之业。”

Image

大佛寺在唐代便很有名气,早在南朝齐梁之际,就已经开凿弥勒佛像了。晋时高僧昙光也曾在此栖迹潜修。如今,新昌大佛已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Image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池水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

Image

双林石窟中的大佛,是当代洞窟卧佛中最大的一座,与1500年前的僧护亲手所凿的石弥勒佛、佛山圣境的露天大佛交相辉映。

/乐山大佛景区/

Image

乐山大佛  © | 乐山文旅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威坐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Image

乐山大佛 © | 乐山文旅

相传乐山大佛开凿于公元713年(唐代开元元年),完成于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历时约90年。从凌云山上可以沿一条凿于悬崖边上的小路,下到大佛的脚边,仔细观赏大佛各个部位的细微之处。

Image

乐山大佛  © | 乐山文旅

古代工匠们在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设计了一套结构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千年来,面对风雨和四川盆地潮湿的气候发挥积极作用,让大佛得以安然。

Image

绍兴亭亭 乐山巍峨

绍乐同游

感受江南与山城的魅力

……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