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萤光飞舞的Joey,感受光阴的余温。

 愚人音乐坊 2022-11-02 发布于四川

《Glow》是容祖儿第12张粤语专辑。

2
007
 容祖儿《Glow》

《Grow》是容祖儿2007年度的收尾之作,发行于11月1日。因为专辑发布时间临近岁末,故此公司希望能做出更多让听众感到欢快的音乐,专辑请到王双骏陈奂仁两位担任主要的制作人,在音乐风格上面没做太多限制,希望借由容祖儿这张充满“光芒”的作品,为暂时萧条的本地流行音乐带去一丝活力。

辑名叫“Glow”,即是灼热、光芒之意。这个设计概念在封面上也有所体现,容祖儿发光的双腿非常引人注目,据说是Joey把腿放在灯罩里面拍摄的。而且在拍摄时Joey身体有些不适,但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工作。

专辑还是延续了容祖儿一贯的推广思路,选择了两首风格不同的作品作为头两波主打曲目,一首“百老汇”式的快歌《逃》、一首抒情慢歌《零时零分》

《逃》是陈奂仁的作品,他担任了这张专辑的制作人之一,同时还为容祖儿创作了专辑中多首作品,还有曙光。相比主打曲《逃》,我更喜欢《很忘》,歌名应该就是“健忘”的意思。据说Joey最早听到的是陈奂仁的英文Demo,因为中文填词的发音规律和英文不同,所以演唱难度大大增加了

《零时零分》蓝奕邦的作品,林若宁填词,其实这首歌是一次“隔辈”Salute。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歌名会想起叶蒨文的《零时十分》,这是叶蒨文第一首粤语歌,林子祥作曲、林振强填词,讲述的是“零时十分”一人独自庆生的孤独感。众所周知,林若宁不姓林,是因为崇拜佚名老师所以给自己取了林若宁这个笔名;而佚名老师又是因为崇拜林振强才叫佚名。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首《零时零分》是林若宁致敬“师爷”的作品。

蓝奕邦自不必多说,千禧年后香港乐坛非常厉害的创作人。这首歌我感觉在音乐上也有些致敬林子祥的意味,本身作为专辑的主打歌,并非大开大合的流行歌曲,适合在凌晨时分独自聆听。

既然是“Glow”,那专辑中自然少不了和“光”有关的歌曲,一共有两首,一首是陈奂仁的作品《暖光》、另一首是来自王双骏团队监制的《萤》。其实这个概念在华语乐坛被用到的次数非常多,用萤火比喻短暂、又美丽的事物,专辑取这个标题是非常恰当的。

《萤》的作曲人是Edmond Tsang,中文名叫曾奕文,李克勤与郎朗跨界合作的那首《我不会唱歌》就是他作曲的作品。很有学院派风格的一位音乐人,但是这首《萤》没有太多炫技的成分,更倾向于自然的流露。

陈光荣蔡德才,算是专辑幕后阵容中比较“独立、自主”的音乐人了,他们各自为Joey做了一首歌,这些作品也被放在了专辑靠后的位置

陈光荣为Joey写了“港铁”广告歌曲《陪我长大》,佚名老师填词(这也是佚名老师在专辑中唯一一首)。蔡德才写的《渴望晨曦的女孩》一听就是“人山人海”的风格,假使给另一个佚名老师唱都不会有违和感。当年“渴望晨曦的女孩”已经长大。

刚刚提到林若宁,他在这张专辑的表现非常出色,不仅致敬了林振强,还在《床前无月光》中斗胆“批评”了方文山,调侃那些盲目堆砌词藻的“中国风”歌曲。十五年过去了,这种情况不仅没有转变,反倒愈演愈烈了?内陆乐坛尤甚。或许是因为新生代音乐人,很多是听着这些词成长起来的,虽然我从不认为音乐一定要听懂,可是我也不认为听不懂的音乐和“高级”、“前卫”是直接划等号的,直接把想法表达出来,比用一堆引经据典的词来得直接。

说来也巧,容祖儿同一年推出的国语专辑《小小》,还正是方文山作词。而“中国风”似乎也是那张专辑的特色之一,所以这首《床前无月光》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邓智伟的作品《密友》是电视剧《学警出更》的主题曲,或许是因为电视剧方面的限制,这首歌在《Glow》引进版中未收录。取而代之的是《念嗔痴》。引进版另一个改动,就是删掉了《逃》换成了《Lucky Star》。这两首歌都是来自下一年容祖儿的新歌+精选《喜欢祖儿4》。而为了凸显专辑主题,引进版还为“Glow”配了一个中文名,就是《萤》。

全碟唯一的国语歌曲《解语花》是翻唱自韩剧《黄真伊》的主题曲,在《小小》专辑中已经收录过一次,再次收录难免有“凑数”之嫌。

不难发现,专辑中有好几首OST歌曲与广告歌曲,一方面是专辑制作过程中得到了资方的赞助、另一方面也是年尾的作品制作比较仓促,好为下一年的工作做准备,所以难免存在赶工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专辑的质量仍然不俗,但它作为容祖儿在2007年唯一的粤语专辑,《Glow》似乎略显逊色。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晚安。


℗&©愚人音乐坊 2022

感谢Sunny@或语为本篇推送制作的题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