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启清末民初香港著名基督徒医生、律师、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为纪念亡妻修建“雅丽氏纪念医院”医院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11-02 发布于山东

作者:何启

何启清末民初香港著名基督徒医生、律师、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
何启,清末民初香港著名基督徒医生、律师、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香港首位获封爵士荣衔的华人。
何启,字迪之,号沃生,祖籍广东南海。何启于1859年3月21日生于香港,其父何福堂(何进善)是中国基督教第二位被按立的华人牧师(第一位是梁发)。何福堂是中国最早期基督徒之一,年少时进入由伦敦会传教士米怜博士(Dr. William Milne)在马六甲开设的英华书院攻读英文和神学。毕业后,随伦敦会传教士理雅各到香港传道。


何福堂共有七子六女,在儿子中,何启排行第五。他自幼勤奋好学,长于数学,英文尤佳。何启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1872年,赴英国留学,几年后进入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攻读医科,完成医学学士学位后,遵照贵族出身的未婚妻雅丽氏(Alice Walkden)的建议,进入林肯法学院(Lincoln's Inn)攻读法律,最后取得大律师资格。毕业后,何启与雅丽氏在伦敦结婚。
1882年,何启偕新婚妻子雅丽氏返回香港,初以行医为业,为香港首位华人执业医生。后从事律师工作,不久被港府委任为太平绅士(Justice of the Peace)。1890年,何启又被港督委任为立法局议员。那时,他不仅是医生、律师和政界名人,而且是一个闻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何启为纪念爱妻兴建“雅丽氏纪念医院”医院,是香港首家为贫苦华人提供服务的西医治疗医院
不幸的是,何启夫人雅丽氏于婚后三年死于伤寒,遗下一个女儿。在丧偶之痛下,何启决定兴建一所医院以纪念爱妻。除此原因外,何启亦早有在华人中间发展西医事业的理想。早在雅丽氏逝世之前,在香港的伦敦会医疗传教士已有意在香港设立一所西医医院。何启因本身家世有伦敦会的背景,自己又是伦敦会华人自立会的会友,故在雅丽氏亡故后,捐出妻子的遗产,与伦敦会合建医院。何启决意将这所医院办成一所宣教医院,由伦敦会管理,院长必须是伦敦会派来的医疗传教士。医院于1887年2月正式投入服务,命名为'雅丽氏纪念医院'(Alice Memorial Hospital),中文取'以利益救济人'之义,命名为'雅丽氏利济医院'。院内的西医学院(香港大学前身)于1887年10月正式成立,由史钊活(Frederick Stewart)任院长,有'热带医学之父'之称的万巴德医生 (Dr Patrick Manson)任教务长,康德黎(James Cantlie)任秘书。该医院由此成为香港首家为贫苦华人提供西医治疗的医院。雅丽氏利济医院既是一所具有宣教性质的医院,自然注重传福音工作,这方面的事工主要由华人自立会(即后来的道济会堂)的王煜初牧师和黎福池宣教师负责。西医书院亦有志于改革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的微笑是我全部的信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注公众号,将诗词随身携带
【参考资料】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