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特色产业乡村大盘点,个个亿万身家,有的影响世界 |豫记

 云语禅心 2022-11-02 发布于河南

我们生于乡村,但不得不说,我们早已不了解乡村。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或许就在自己土生土长的乡村里,隐藏着销往全国的大产业。

一把皮筋、一双鞋、一颗钻石、一株艾草、一卷尺子、一把化妆刷、一副眼镜、一头红牛、一个弹簧……这些看着不起眼的生产和加工产业,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升级,早已从乡村走向全国,走向了每一个在异乡拼搏的你的身旁。

向来土里刨食的河南乡村如何孕育亿万产业?

图片

撰文 | 夏夏、西瓜

01/

沁阳县坞头村

一把皮筋搓向全国

在沁阳市紫陵镇的坞头村,有着全国最大的皮筋头饰加工基地。

在产业园里,工人们每天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几秒钟就能完成一根“珍珠皮筋头饰”。

截至2021年,坞头村产业园产量达到45-50吨,园区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

从最早的小作坊至今,紫陵镇的皮筋产业已发展40余年。

图片

如今,放眼望去,不光是坞头村,全镇从事皮筋头饰加工生产的专业户高达200余家,年产量达2.8万余吨,年产值超12亿元。

小小的皮筋产业有着巨大的能量,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及济源市、温县、孟州市等县市,超过10万余人就业增收。

在未来,通过“传统电商和直播带货”相结合的新形式,相信坞头村皮筋生产会更上一层楼。

02/

睢县董店乡

一双鞋走向全国

2010年至今,制鞋和鞋材料配套企业在商丘睢县早已遍地开花。

当地的智能化制鞋生产线,6只法拉利机器人手臂能够日产鞋子3000双。

从原料加工、标码、分拣到装箱,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每一条生产线都像一个小工厂。

图片

只需两个小时,一双崭新的鞋子就生产出来了。

高达3亿双的年产能,使“中原鞋都”这块金字招牌叫响全国。

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只是第一步,“中原鞋城”的大目标是让全世界穿上物美价廉的中国鞋。

03/

确山小王庄村

一把小提琴奏响世界

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90%的小提琴是中国生产的,而80%以上的中高端提琴都出自驻马店确山的小王庄村。

这里就是中国乐器协会官方认定的中国提琴之乡。

曾经,在900公里外的北京马驹桥地区,存在着80多家确山人开办的小提琴厂,从业的确山师傅有2000多名,他们制作的小提琴在中国制琴业垄断半壁。

图片

2015年,确山县规划建设了提琴产业园。

60多位制琴师先后返乡创业,123家提琴企业相继落地,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

小提琴制作工序繁杂,但确山的制琴师傅手里,一个个部件完美装配、每个步骤都得心应手。

2021年,小王庄村所在的确山县,开办制琴及相关企业150多家,带动2600多人就业,年产值达7亿元,竹沟提琴享誉世界。

04/

柘城县邵园乡

一颗钻石闪耀世界

“世界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这句话说的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2020年,我国人造钻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八成来自河南。

柘城以人造钻石闻名,是中国钻石之都。

据资料显示,柘城年产金刚石单晶30亿克拉,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5%以上,金刚石专利总量突破6万件。

图片

而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柘城县的人造钻石产业起源于邵园乡。

上世纪80年代,柘城县第一家金刚石企业在邵园乡创办。

邵园乡的人造钻石完全不输天然钻石,合成构造完全相同,甚至纯度比之更高。

这也是柘城钻石获得世界珠宝市场青睐的原因。

从一开始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到现在的完整产业链条,邵园乡紧跟柘城县人造钻石产业的发展,用一颗颗钻石致富。

05/

卧龙区达士营村

一根艾草熏满全国

在南阳的田间地头,有一种不起眼的野草,叶片嫩绿,根茎细长,模样普通,但有着独特的味道。

它,就是艾草。

这种常见的植物,在卧龙土的滋养下,摇身一变,成了亿万级的产业。

在南阳的艾草加工企业的卷条车间内,工人忙着把加工好的艾绒卷成一根根艾灸条。

成吨的艾草化身为艾绒、艾灸条、艾灸柱,艾草精油,还有各类艾灸床、艾灸椅、艾叶枕产品。

图片

十几年前,达士营村开始大力开展艾草医药产品研发和加工。

截至目前,已建成投产艾草加工企业8家,艾草产品加工农户23家,建立艾产品销售网站50多个,年产值近5亿余元。

小小一株艾草,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了南阳的大产业。

“宛艾”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06/

虞城县稍岗镇

一把钢尺量天下

在虞城朋友的认知里,能绕地球几百圈的除了奶茶,还有他们县的钢卷尺。

夸张地说“虞城一把尺,量遍全世界”,了解过情况后,才发现这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上世纪80年代的虞城县的稍岗镇,穷的叮咣响。南庄村的6户农民,把报废的残尺条截开重新组装后销售,从此打开了钢卷尺的生意经。

图片

尝到甜头后,附近的村民纷纷效仿,钢卷尺生产炸开了花,虞城县的钢卷尺产业也就此萌芽。

随后,虞城县的钢卷尺生产从手工走向了机械,中间虽几经风雨,规模却是越做越大。

现在虞城每年能年产各类卷尺15亿只,占据全国钢卷尺85%市场,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120多亿元,是名副其实的“钢卷尺王国”。

所以才有了那句话,把虞城县的钢卷尺展开相连,总长度可绕地球190圈。虞城的钢卷尺还在继续创造着“世界五金城”的神话。

07/

鹿邑县张店镇

一把刷子装点世界

在豫东小县城的张店镇,镇上的人几十年来都进行着一个“刷羊毛”的动作。

当地村庄妇女能娴熟地将团状羊毛刷成丝状羊毛,再刷成统一尺寸的半成品,交给县城加工车间精细加工。

可别小看了这个“刷”的动作,作为化妆刷生产最基础的一环,那些奔赴世界各地的化妆刷都在这里初具模样。

图片

紧接着配着县里的口管、铝皮、木柄、拉丝、箱包等,一整套完整的化妆刷产品被生产出来。

最后这些化妆刷远销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向了香奈儿、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的化妆台。

正是“刷”这个动作,刷出了鹿邑县化妆刷的完整产业链,刷出了化妆刷销量占全国80%以上的业绩,刷出了每年60多个亿的化妆刷出口交易额。

鹿邑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化妆刷之乡”。

08/

宝丰县杨庄镇

一副眼镜看清世界

前段时间,宝丰发布晒出了一条“你戴的眼镜产自河南杨庄镇”的同城热搜,并喊话要让全球都戴上made in杨庄的眼镜!

小小的一个镇能生产这么好的眼镜?原本抱着怀疑态度的我在数据面前信服了。

宝丰县杨庄镇能提供从眼镜研发生产到物流配送的一条龙服务,像大家熟知的眼镜品牌如宝视达、暴龙等,都在这有制造和供应链配送企业。

图片

仅去年一年,这里的视光产业园生产了14万片镜片、613万副镜架,实现产值4.85亿元。

今年预计将达到16万片镜片、800万副镜架,总产值将突破6亿元。

能被称为“中部国际视光产业园”,实在是名不虚传。

宝丰县也立下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使产业园年产值达到20亿元,成为中部地区著名的视光产业发展基地。

09/

郏县士中村

一口牛肉飘香世界

“头如罐,眼如蛋,耳如扇,毛如缎,龙门角真好看,叫唤一声二里半。老虎脖子石磙腰,木偶蹄子白尾梢。”这是郏县当地群众对“郏县红牛”的形象描述。

原产在郏县、因毛色红润而得名的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命名的肉牛优良品种。

在郏县士中村,就有一群人专门饲养郏县红牛。

图片

这里的每头牛都有自己的身份编号,平时也有饲养员对它们进行体重管理,饿了除了有青草,还有黄豆、麦片等加餐。

精心饲养的红牛长出的片片分明、色红肉嫩的雪花牛肉,每公斤的市场价高达1000元以上,品质丝毫不比日本和牛差。

近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郏县红牛产业发展,计划提高红牛的存栏量和产值,打造河南走出的高端肉牛品牌。

10/

辉县市蒿地掌村

一个弹簧弹向世界

地处太行山深山区,四面环山的辉县蒿地掌村,又名“中国汽车电机弹簧第一村”。

1983年,5名工人,1口铁锅,1个手拉风箱,蒿地掌村弹簧厂因陋就简开始了生产,也开启了全村发展工业之路。

逐年发展壮大的蒿地掌村弹簧厂慢慢走出村庄,县域、省市,国门。

图片

其产品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德国博世公司全球采购体系的弹簧,被广泛应用于德系、美系、日系、韩系等高端汽车。

蒿地掌村村民成立几十家弹簧生产企业,弹簧产业产品涵盖摩托车、农机、汽车、飞机、导弹等行业。其中,汽车电器类弹簧供应量占全国总用量的80%以上。

如今蒿地掌村还准备建设弹簧博物馆,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让人们知晓一颗弹簧弹出的力量。

(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