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怎能是父之懒?

 黄齐超 2022-11-02 发布于河南

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怎能是父之懒?

因班上部分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江西新干县一小学老师拍视频质问家长,“让你们家长看看,这么多人,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都不知道。家长们怎么在教?怎么在辅导?我上不下去了这个课。”一名女老师在教室里边拍视频边对着学生说道。10月31日,当地教体局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关注到了此事,目前已到涉事学校展开调查。

(10月31日          极目新闻)

部分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教师拍视频质问家长是怎样辅导的?其言外之意是:家长应该在家辅导孩子,孩子能提前掌握整体认读音节。一年级的语文课,拼音是个难关;而学习拼音时,整体认读音节又是一大难题。可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该把责任推给家长。

涉事教师此举,遭到无数网友的疯狂吐槽和无情回怼——道授业解惑,本来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老师传授知识的;否则,还送到学校干嘛?整体认读音节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师没有教,学生自然就不会,难道不是教师失责吗?怎么还反倒责怪家长没有辅导?

家长说的没错!教师不应当把责任推给家长,不该责怪家长没有辅导,因为辅导孩子不是家长的绝对义务;更何况,一些家长也没有拼音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便教师讲解了,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也可能会有的学生学不会的现象,这就考验教师的爱心和耐心。

诚然,教育需要家校配合,需要家长的支持。不过,这应该更多的体现在“育人”上,而非“教学”上。现实中,一些家长关心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多的承担了教师的角色,甚至提前教会孩子课本上的新知识,这给一些教师造成“家长应当自觉分担教师职责”的假象。很显然,这是不正确的态度。

其实,早在2021年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就曾在会上表示,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既然家长没有义务检查作业、批改作业,那么,他们更没有义务提前教会孩子整体认读音节。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教师不要误解“家校合作”,不要把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不要过多地给家长增加负担,但涉事教师发视频责问家长这件事,恰恰是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扭转认识的体现,应当被矫正。窃以为,这一点,需要我们重视。

针对此事,当地教育局已经介入调查,会对涉事教师批评教育,不过,如果上升到“师德师风”的层面来处分该教师,则未免有些过于严厉。我们既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端正态度,改变观念,也希望家长们能原谅该教师的失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