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中病机,方无定方

 自由自在中医 2022-11-02 发布于湖南

学生跟我出门诊的时候,我给学生们说过:“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要切中病机,无论是开方药还是做针灸,这都是切中病机的工具。一个病我至少能开出三个处方,都可以有效,这就是中医的特色。中医是个圆,治疗手段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都可以让这个圆转动起来。”因此,我们在讲某一疾病的证型选方时,可能会给出两三个方剂,大家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去选用。

另外,大家也要把一些重点的方剂学透了。比如神效五苓散、癫狂梦醒汤、东垣清暑益气汤等,不仅因为这些方子的临床运用范围特别广,而且组方的原理非常值得考究和学习,我们会把这些重点方子的“运用指征”帮大家提炼出来,并且做一些组方原理上的讲解。

比如在病案部分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为什么病情转好了,方子却大了?因为药味越少力量越强,患者病情好转之后,才要综合调理五脏。又比如选方组方,也会用到术数方面的知识,比如有的人总害怕,就加上黄连温胆汤,因为八卦左边的是肝、胆、心,对应八卦里的震、巽、离,所以温胆汤治疗心脏病也是有效的。

用中药:一用气,二用形,三用质

  我们人体对食物的四气五味是敏感的,中药的原理也是一样,中药药理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思路,绝对不能替代我们中药传统的用药原理。比如人参叶子成分和人参根有很多成分一样,但人参叶就替代不了人参根;菊花秧子与杭菊都有菊花素,但菊花秧子的提取物能不能有清利头面的作用就很难说。

我们运用中药的原理是一用气,二用形,三用质。比如带刺的中药可以软坚散结破瘀,白蒺藜的刺和皂角的刺都有这个作用,但是它们的成分相同吗?大小蓟带刺的能破下焦的瘀结,它的成分也不同,这用的都是形。同一个药在不同的方剂组合里的作用也可以不一样,比如说石膏在白虎汤里和在大青龙汤里就不一样。石膏的溶出率是0.22%~40.23%,亲自煎药时会发现倒进去多少石膏,出来药渣就基本还是多少,而把粳米放进去后就是悬浊液,石膏大部分融在里面。白虎汤里加入粳米,白虎汤用的就是石膏的质;大青龙汤里没有粳米,就用的是石膏的气,辛凉透热。

同一味中药,用量的大小不同,在人体力走的速度和位置就不同,它的作用自然也就不同。比如厚朴60g是降气的,用6g就是通阳的。研究中药有很多方法,中药的归经走向可以通过修炼者吃进去观察,药理实验、动物实验也是可供参考的方法,关于中药研究的问题我在此提出来供大家思考。从古人组方能看出其肯定是经过修炼,了解人体气的运行,了解药物运行路线,别看组方药味有多有少,都符合人体气的运行。

病案实践,立体呈现

我们学病案的目的,不仅仅是看到方法有效增强信心,更重要的是去看一个完整诊疗过程背后的思路。所以,在病案实战部分,我将活生生的病案故事立体地呈现出来,包括症状的描述,尽可能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但也有言所不尽之处。就比如有的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在你门诊就诊根本坐不住,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起来出去,看一眼就能决定神出问题了,但落实到文字就显得比较呆板。

在病案部分,你会发现,治疗一个患者的方剂,可能是攻补交替使用的。我一般用两诊攻邪,最长不超过三诊,就肯定改用补的方子了,这样不伤害人体。平和的方子才能反复久服。像大柴胡汤、大小承气汤、厚朴七物汤,一般都只用两诊,有的就一诊后就不会再用了,就会转换一下变为柔和的手段,我们也防止医疗风险。中医是管理患者身体的,患者以命相托,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治卿,长时间、大剂量用某某派的方子,这是不严谨的。

首诊治标还是治本?有了效果要不要调方?比如跟诊的学生问我效果那么好的方子为什么调方了?我说大青龙怎么能连服一个月?如果连续服用可能会亡阳、伤阴。肯定要调,效也要更方。另一方面,不效,也不一定会更方。比如,有一个患者总说没效,但是我把脉确认就是有效的,还是一直用原方开了三诊。患者第四诊时来了,给我鞠躬说我治病真的好,治了这么多地方就在这里治好了。我问患者那为什么每诊还都说不好呢?他说,我就想让你给我使点劲儿。所以我们不仅要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研究患者的心理,有些时候不要完全听患者的。

作为中医人,自我修炼不可少

  修炼越来越多,手指感觉肯定越来越敏锐,感觉也越来越灵。如果遇到癌症之类的恶性病,在把脉的时候摸着很不舒服,我号脉遇到这样的时间都短,也是防止病气传导,因为病气是会传导的。如果医者身体气血不够强壮,病气会顺着脉象就传导过来,传得很快。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赶紧自己调理打坐,比如做清空漏尽功法,一会儿就好了。

另外,最好不要评价别人的处方。我在灵兰中医出诊的时候,有个高血压患者,身上热,皮肤上湿疹挠得都不像样子,心脏也不好。当时处方是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半夏、四逆汤。她在外面找大夫抄方,大夫看到有附子30g、干姜30g,就说吃了这个药有毒就死了。患者说死了我也吃,吃了3剂后身上就不热了,皮肤病也好了一大半。为什么枳实薤白桂枝汤能治皮肤病?“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治心,相关症状就都好了。

我们如何给患者建议?这要从多方面去考量。但要记住一点,我们不能帮患者去做决策,因为生命有自主选择权。有一个84岁的肺癌患者,查出肺癌后医生就建议做手术。他女儿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说不建议手术,给她讲明了利弊。患者已经八十多岁了,手术打开患者的胸腔切肺,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能不能下手术台也裉难说,做完手术生存质量会改善多少,这都是一个未知数。这么高风险的事情,作为医者就不应该再建议手术了。后来患者女儿听了我的话就没有同意手术,到现在为止患者也就是有点腰痛而已,肺部并没有症状。而且肿瘤是患者越年轻长得就越快,因为年轻人细胞活性好,越是老年人癌细胞长得就越慢,不如和它共生凑合几年,要不就是你死我活,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没有必要。

养生和宣教,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病案部分,有些很明确的起病原因也呈现出来了,很多病因源于患者错误的生活习惯。我们懂得了中医的道理,人体的规律,首先要自己养生,然后就诊之余可以宣教一下患者,让文化不断传承。有些病因是医源性的,比如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恰当的情况下进行艾灸等。我们要改变患者的用药习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把我们中国人恢复到以前一得病就相信中医的程度,我们要切实地去努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应该顺应天地之气,来调整自己的饮食运动等生活内容。夏季万物生长,人体毛孔张开,而冬天水冰地彻,大地封藏,人体也要关闭汗孔收藏,阳气会进入身体里面,进入胃肠。所以冬季要进补,冬天杀猪吃杀猪菜此时进补是最好的,不要用海参、冬虫夏草补。人的食物要以方圆百里之内的东西为主食,其他偶尔吃一点没有问题,如果经常吃太远的食物,比如热带水果,对身体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如果从西医角度说,水果富含维生素C、果糖,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从中医和咱们的文化角度来讲,这些东西就有害处。从地域上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海边的人吃海鲜就有好处,在内蒙古的人常吃牛羊肉、喝奶也没有问题,中原人就以吃五谷为主,如果天天吃肉唱奶,身体肯定出问题。此外,我们吃东西还要注意时间规律,要顺应四时八节,要顺节气吃,不要吃反季节的食物。春天杏就熟了,夏初桃子熟了,夏天天气炎热时,西瓜又甜又沙,可以消暑解渴。现在冬季也能吃到西瓜,但我从来不吃,冬季以哪里有暑气,所以尽量不吃。

  还有我们现在艾灸非常盛行,各地的美容院、按摩院、艾灸馆都大面积地艾灸,现在的艾灸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艾灸不是烤火,艾灸里面没有热灸,谁要做热灸肯定是错了,艾灸只有温灸、微温灸、凉灸(秋灸)。艾灸是可以撤火的,不要用那种热的火去烤。另外,我们身上的很多穴位是禁灸的,但是很多人艾灸上都说挺热乎挺舒服,不管什么部位就灸。还有一种火龙灸,把整个后背都灸上了。比如脊柱后面有灵台穴,神在讲道的地方如果灸上,火热会影响神志,这个人将来可能得抑郁症、焦虑症之类的。又比如风门穴,风门是人体和宇宙交换风气的地方,如果在风口上放一把火,赶上人体气往外出的时候还无所谓;赶上人体气往回走的时候,风火相煽,倒不像真的失火那样把内脏立刻就烧坏了,至少伤害了你内脏的气机,过几年之后肺部长个结节或者肿瘤,你说跟我没关系,当初患者灸完挺舒服的。舒服不等于治疗,我们要管理患者的身体。医这一行是特殊行业,患者是以命相托的,所以们我要争取做到长远地治疗、规划患者的身体,不要逞一时之快只消除症状,消除症状不等于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