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生读书丨我的二本学生

 A土木小生 2022-11-02 发布于山西

1

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以一位女性班主任的独有视角,记录了她05年开始当大学语文老师、班主任的时间里,连续带过的几届学生的情况,或者说是最终归宿吧。

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生的去向,探索着一个最终的命题:在时代变迁之下,教育对于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作用也在随之变化。

这种纪实文学,没有过分夸张或者贬低,只是静静地讲述,但更能够让我们直面血淋淋的现实 ,你不得不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对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作用越来越小,相比上一代,上大学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上一辈人能够凭借高学历或者辛勤劳作扎根大城市,而到我们这一代,虽然经济极大发展,但其实留给我们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了,而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了。

书中讲述了部分学生代表在学校的表现,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最大限度地呈现他们更为细致的成长经历、生存状态、生命去向。”展现了“普通生命节奏里所隐含的人生真相。”

老实说,我在这本书里面找到了很多的共鸣,因为我自己也是二本学生,我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也和书中部分人物非常类似,所以也非常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和情感。

“在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

本书讲述的,正是这些想要跨越阶层改变命运的二本学生们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

2

这本书适合谁读?

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二本及以下的学生。

书名叫《我的二本学生》,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作者在广东F学院任教期间对学生的观察,而这些学生,或者说这样的学生,才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大学生。

中国有两千多所大学,但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些重点院校,殊不知正是这些数量最为庞大的二本学生,组成了整个社会的骨架。

当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二本学生的出路并没有那么宽阔,前景并没有那么美好,很多事情甚至到最后只能用“命运”来搪塞自己。

但我们也并没有放弃,依然在努力,在奋斗,在“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阅读这本书,尤其是在校学生读这本书,可以更加清晰自己以后的发展路径,在就业选择和其他人生关口是,能够有更加现实的判断。

3

这本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教育,对改变普通人命运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

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本最后上一代与我们这一代的对比,是“深漂一代”和“深漂二代”的对比。

“在巨大的人生遭际的变换中,我愈发意识到,对七零后一代而言,最幸运的地方,不在于念了大学的年轻人,能够获得好的发展机遇,更重要的是,那些错过高等教育或者下岗浪潮抛弃的同龄人,只要他们乘势而为,同样能够借势获得好的发展际遇。”

而对“深漂二代”而言,哪怕已经在深圳有房可居,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依然巨大,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已经远不如从前了。

4

这本书的阅读建议

联系自身,发散思维。

虽然书中描述的内容比较真实和残酷,但也正是我们大部分90面临的困境,在看到这些学生的最终选择之后,也要思考自己到底适合走什么样的路。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书中有四个班长,其中三个选择考公务员,也许对普通人来说,对数量庞大的二本学生而言,宇宙的尽头真的是考公吧。

甚至有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我的选择可能会不一样。

5

金句摘抄

这本书通读下来,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深刻的金句,但有很多能引发共鸣的描写:

  1. 出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

  2. 少年得志大不幸。

  3. 进到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还来不及排解中学时代内心的淤积,就被告知就业的压力、买房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从记事起,无形的、细密的重荷就负载在他们身上,早已将他们裁剪得规规整整,难以在生活中找到泄露狡黠的契机。

  4. 始终难以对生活做出真正的妥协,而这种不妥协的结局,落实到个体的生存上,便是看得见的漂泊,和弥散到下一代身上的和他人确定的距离。

  5. 有时哪怕掌握了再多的理,也应该给别人留个面子,因为这个世界上,只要对付不想被说服,你就永远都说服不了他,人家根本不少觉得你的理不对,而是反感你这种咄咄逼人的方式。

  6. 公务员考试相比别的选择,意味着相对公平的竞争,也负载了对稳定的期待。对普通家庭的大学生而言,公务员不见得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但却是最能告慰父母的艰辛付出、最能兑现一纸文凭的途径。

  7. 综观这个时代,可以发现,近十年内,顺着潮流买房是个体获得巨额财富的捷径。如果信奉劳动的价值,在房价相对平稳的时机,不愿加杠杆、不愿欠债,错过一步,可能就步步皆错,几年以后,就会形成触目惊心的对比。

  8. 世界断裂式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正以个人成功的名义掩盖背后致命的真相。

  9. 大家都在付出,但结果不一样,本来以为大家一起在爬树,但到最后,却发现人家没爬树,却用工具走捷径悄然摘走了苹果。

  10. 无论转型期中国,城市化的步伐迈得如何矫健,其背后终究会渗透来自农业文明的人伦互助。

很写实的一本书,非常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