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憨笨妙解其名

 hab图书馆 2022-11-02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有一个有趣的名字:牛憨笨。拥有这名字的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牛憨笨。有人问牛院士:“是谁给您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您当了院士,成名成家了,就没有想过改一下自己的名字吗?”牛憨笨说:“我的童年是不幸的,父亲在我出生前就已去世、母亲也在我2岁时改嫁了。是祖母给我起的这个名字,其用意一是不好的名字可以冲掉晦气,二是不好的名字可使我存活下来,延续香火。长大后许多人劝我将名字改一下。但我感到这样一个名字,充分体现了她老人家对我的一片爱心,所以就一直在使用,并一直心存感恩。我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直译为'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意译为'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好学若饥,谦卑若愚’)。我认为这话虽简单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乔布斯虽然很聪明,但远远不及我的祖母,因为我的祖母在70多年前就已经参透了这个道理。名字虽然是个符号,但使我终生受益匪浅。它告诫我不学习就会变'憨’,不勤奋就会变'笨’。我应当像憨牛一样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耕耘不止。”

事实上,牛憨笨不憨也不笨,而且人如其姓,在自己的科研生涯中写就了一个大大的“牛”。他毕业于清华大学,他设计并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获得重大应用的静电聚焦、静电偏转通用变像管;他创建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研制成功的九种变像管和七种变像管相机,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禁运,使我国超快诊断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更令人敬佩的是,牛憨笨在59岁那年南下深圳“科研创业”,成为深圳市的第一位院士。一切从零开始,他在深圳大学创建了光电子学研究所和光电工程学院,建立了光学工程博士点、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三个硕士点,培养了近80位博士硕士。在深圳工作期间,牛院士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办公室的灯光,每天晚上10点前灯都是亮的。他的这盏灯,后来带动了深大校园里更多的灯为学术而亮。

牛憨笨这个名字虽然非常土气,但是他没有嫌弃,没有改名,使用了一生,并使得自己的名字大放异彩,充满魅力。因为他是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发于《做人与处世》 2022年第19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