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江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老房子图书馆 2022-11-02 发布于上海

九江路

九江路是位于黄浦区的一条街道,当年位于上海公共租界中区,俗称二马路。由于靠近黄浦江纤道,最初名为纤道路(英文:Rope Walk Road)。东起外滩,西至南京西路黄河路口1553米。九江路东段是租界时代外资银行和洋行集中地,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九江路36号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44-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097 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九江路邮电局

地址:九江路36号

层数:6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34年;保护类别:三类

九江路36号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旧址

九江路36号,原为三菱银行[日]、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德和洋行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花岗岩饰面。立面饰有通贯三层简化的复合式巨柱。大厅高两层,白色大理石饰面,花岗石方柱,装饰艺术派柱头,顶部中央为玻璃天棚。

三菱银行是日本大商业银行。三菱企业集团的核心。前身为1880年成立的三菱兑换店,1895年为三菱合资公司的银行部。1919年8月独立,改称现名。总行设于东京。上海分行成立于1917年,系三菱洋行银行部改组,专营进出口汇兑业务。1945年日本投降由中央信托局接管。

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为国民政府重要金融机构之一,成立于1930年,初名“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由民国交通部管辖。
1935年更名为“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隶属邮政总局。1945年,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迁此大楼。

九江路41号花旗银行旧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336 花旗银行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九江路41号

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设立于1902年,是美国最早在华设立的银行。银行在九江路开业后,业务仅次于汇丰,直到1951年停业关闭。1980年后新民晚报社使用,2012年重建。如今是上海证券九江路营业部。

九江路50号上海公库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43-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099 上海公库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上海公库;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建设银行分行

地址:九江路50号

层数:6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34年;保护类别:三类

九江路50号,原为三井银行[日],上海公库。公和洋行设计,简约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带有装饰艺术派纹样。花岗岩饰面。立面中部饰贯通四层的六边形巨柱。大厅高两层,四周作跑马廊,简约的中国藻井式天花,中央为玻璃天棚。

三井银行是日本大商业银行。三井企业集团的核心。前身是1874年成立的三井兑换店,主要为政府办理汇兑、兑换业务,1876年改组为银行,是日本创立较早的民间银行。1943年与第一银行合并,后又吞并了第十五银行,改称“帝国银行”,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银行”瓦解,1948年与第一银行分开,1954年恢复原名。总行设在东京。上海分行成立于1917年,专办进出口的汇兑业务。
该楼1930年为“上海公库”,是旧上海市政府的直属金融机构,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代理市政府发行债,票及还本付息、保管市属各机关及公共团体之财产、基金等。
1955年3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现由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税务局等单位使用。

四川中路320号,九江路80号安利洋行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7-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278 安利洋行旧址 清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安利洋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安利大楼/上海晶通化学品有限公司等

地址:四川中路320号,九江路80号

层数:7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07年;保护类别:三类

四川中路320号,九江路80号安利洋行旧址

安利大楼,简化的古典式样(英式)建筑,四川中路、九江路口转角处为主入口,层间有带状白色水泥嵌饰,顶部出檐,部分窗有弧形砖过拱或半圆券,形成构图中心,房屋外墙为红色清水砖墙表面,石灰勾缝,整个立面精美。

安利洋行前身为1854年设立的瑞记洋行,1919年改组为安利洋行。安利洋行原为英国人H.E.安诺德和C.H.安诺德兄弟经营所有,后被沙逊家族兼并。

1924年10月9日,安利洋行投资100万两创办的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开辟了第一条营业线路:外滩—静安寺,以后线路陆续增加到12条。

1959年4月起该建筑由房管部门管理,曾由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上海市水产包装公司等单位使用。现为上海晶通化学品有限公司等。

九江路89号德华银行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42-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10 江川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物资供应站;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市医药供应公司

地址:九江路89号

层数:6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19年;保护类别:三类

九江路89号德华银行旧址

九江路89号,原为江川大楼,曾为德华银行。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为花岗岩饰面,无基座,采用贯通三层的科林斯柱式,入口处饰巴洛克式山花。1988年加建两层。

德华银行(Deutsch-Asiatische Bank)1889年成立于上海,由德国十三家大银行联合投资组成,属德国海外银行系统,为德国资本在华活动的中心机构。在成立后的二十年中,先后在汉口、青岛、天津、香港、济南、北京、广州等地设分行二十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华银行的钱钞已不能在市面流通。1917年,我国对德正式宣战,该行即停业清理。其山东资产被日本夺去,山东分行以外的资产由中国政府接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分行除济南以外,相继复业,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由国民党政府指定银行接受清理。

德华银行在上海曾经有过两个,初期的一个在外滩,通过买下有利银行的行址进行改建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查封,后由中国政府接管并在以后交由交通银行使用,到1937年拆除。另一个在当时九江路7号(今九江路89号),1923年德华银行再次设立时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中国政府委派的中国银行接收。

现为上海市医药工业公司。

四川中路299号(九江路103号)东亚银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8-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26 东亚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东亚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东亚银行

地址:四川中路299号(九江路103号)

层数:7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26年;保护类别:三类

四川中路299号(九江路103号)东亚银行

东亚大楼(香港东亚银行)。鸿达洋行[匈]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简洁,转角处设塔司干式双柱主入口,顶端设柱廊塔楼。底层大厅墙面为线条图案装饰。

1918年,简东浦、李冠春、李子方、周寿臣和冯平山等华商在香港注册成立东亚银行,一年后总行于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落成。1920年开设上海分行,在四川中路299号购置地基、建楼置业。

九江路111号大陆银行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41-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03 大陆银行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大陆银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九江路111号

层数:12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32年;保护类别:二类

九江路111号大陆银行旧址

九江路111号,原为大陆大楼(大陆银行)。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朱彬、杨宽麟等主持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强调竖向构图。底部两层花岗岩砌筑,窗洞口上下连通;中部与顶部略有后退,形成对称的层次感;女儿墙与基座上的门窗檐口有几何图案装饰。

大陆银行,于1919年4月1日开张。总行设于天津,总管理处在北京。大陆银行是旧中国重要的私营银行之一,与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一起,被称为“北四行”。时任中国银行行长的谈荔孙兼任大陆银行董事长。

1933年5月,位于九江路111号的新楼落成,大陆银行总行1940年代迁沪后就在此办公。

20世纪30年代,这座银行大厦内曾设立一家私人诊所,诊所合伙人之一就是马海德医生(1910-1988,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56年,大陆银行大楼被上海中国钟厂作为厂房使用,对大楼建筑原有布局和设备等方面进行小规模改造,但基本保持了大楼原先的整体风貌与特色。
1991年大楼置换给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随后1992年进行加建改建工程,对大楼进行了大规模的内部装修改造与结构加固。

沙市一路24号(九江路120号)华侨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34-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59 华侨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华侨大楼

地址:沙市一路24号(九江路120号

沙市一路24号(九江路120号)华侨大楼

原华侨银行大楼位于沙市一路24号,九江路转角处。由英商上海业广地产公司投资,委托英商新瑞和洋行设计,于1929年动工兴建,1930年竣工使用。大楼因底层租与华侨银行,故以银行名命名。建筑外形上小下大。五层以上逐层缩小,似宝塔形。沙市一路24号有月洞形的二层楼高的大门;九江路120号为华侨银行大门,沿街有落地大玻璃窗。1955年8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现底层至三层为华侨银行,化工进出口公司、市内河运公司等。

九江路137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277 九江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九江路137号

江西中路250号聚兴诚银行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7-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198 聚兴诚银行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聚兴诚大楼

地址:江西中路250号

江西中路250号聚兴诚银行大楼

江西中路246号、250号(九江路口),原为聚兴诚银行大楼。泰基工程司设计,建于194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式传统建筑与西式风格相融合。平屋顶,外墙为石材贴面。建筑外观装饰应用民族传统图案,底部入口有飞檐门罩和装饰性斗拱。

聚兴诚银行,是一家历史甚久的川帮银行,总行在重庆。成立于民国4年(1915年)3月。系重庆富商杨文光及其族人出资创办,是川帮较大的商业银行中唯一无军政背景的民族资本银行。上海分行(又称申行)于民国8年(1919年)12月9日正式成立,最初行址在河南路426号。1940年,迁至江西路九江路转角处新大楼。解放后,聚兴诚银行于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从而结束了这家杨氏家族银行的历史。

江西中路260号,九江路150号新康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1-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318 新康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新康大楼

地址:江西中路260号,九江路150号

层数:6层(后加建2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16-1921年;保护类别:四类

江西中路260号,九江路150号新康大楼

新康大楼。由新康洋行出资建造,马海洋行设计,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特征。

美伦大楼(左)与新康大楼(右)

美伦大楼(左)与新康大楼(右)

新康大楼与美伦大楼同期建造,北侧与美伦大楼B区隔街相望。1916年该地块被英商新康洋行收买,新康洋行的创办人是英藉塞法迪犹太人埃兹拉家族,该洋行与著名的沙逊洋行、哈同洋行一道,早年都是靠贩卖鸦片起家,1900年从鸦片贸易转向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和经营。位于淮海中路1273号的新康花园就是其建造的早期房产,埃兹拉家族还是百老汇大厦的董事。负责建造美伦大楼的是当时新康洋行的老板英籍犹太人爱德华·埃兹拉。

江西中路260号,九江路150号新康大楼

1916年收购完毕后,新康洋行在该片土地上开始建造私人产业,两房屋均由马海洋行(Moorhead & Halse)统一设计,同期建造,马海洋行曾经是上海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1907年由英国工程师 Robert Bradshaw Moorhead 和 Sidney Joseph Halse 合伙组建。马海洋行在上海的活动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江西中路260号,九江路150号新康大楼

原设计新康大楼、美伦大楼均作为私家住宅及办公使用,1934年新康洋行以大楼为抵押,向昌业地产公司借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新康洋行开始将上海房地产转卖为现金抽回英国,遂以无力支付为由,将大楼转让给昌业地产公司,解放后为黄浦区中心医院等单位使用。

江西中路260号,九江路150号新康大楼

江西中路260号,九江路150号新康大楼

南京东路、四川中路、九江路、江西中路相围的地块旧时称之“中央商场”,地块大致呈边长100米的正方形。这块正方形的中央商场被沙市一路和沙市二路十字相交后划成四块,南北向的沙市一路旧名“中央路”,英文名“Central Road”,东西向的沙市二路旧名“新康路”,英文名“Edward Ezra Road”。“中央路”得名于该路东侧的“中央商场”,而“新康路”则得名于该地块西侧的“新康大楼”,几处产业均与英籍犹太人富商埃兹拉家族有关。

江西中路255号,九江路190号礼记洋行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36-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108 礼记洋行旧址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礼记洋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鲤鱼门酒店/上海东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中路255号

层数:5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898年;保护类别:三类

江西中路255号,九江路190号礼记洋行旧址

江西中路255号,原为礼和洋行[德],20世纪40年代后曾为中华储蓄银行。是当时洋行中最大的建筑。外廊式,呈安妮女王时期风格。立面底层为连续半圆券门,以上各层为平缓的三心拱券敞廊。外墙以大块石料和清水红砖饰面,顶部点缀巴洛克山花。

礼和洋行(Carlowitz & Co.)曾是远东最著名的德资企业。是汉堡轮船公司、德国克虏伯炼钢厂、蔡司光学器材厂以及美国古特立汽车轮胎等的代理商,以进口德国重型机械、精密仪器、铁路和采矿设备以及军火闻名。1931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曾通过礼和洋行经手,从德国订购巨额军火。

1927年,原在天津路的新华商业储蓄银行租下该楼底层的部分,该楼被人改称新华银行大楼。新华商业储蓄银行原名新华储蓄银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联合成立的中国最早的以有奖储蓄吸纳民资的银行, 1914年设于北京,在天津路鸿仁里口设上海分行,后因业务受到冲击,1926年改组为新华商业储蓄银行。1931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利用该行危机,出资将该行改组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并将总行迁入上海。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行购进原荷兰安达银行建筑(今九江路190号)为总行办公营业场所。

九江路200~218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80000371 九江路200号~218号公寓清 外滩街道

地址: 九江路200~218号

九江路200~218号

1938年2月,因教学用房被日军所毁,原在浦东的洋泾中学曾搬迁至九江路美最时大楼(今九江路210号)办学。“美最时大楼”与德国“美最时洋行”想必一定有渊源。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基督教堂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I-31;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25180000036 圣三一基督教堂 外滩街道

地址:九江路201号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基督教堂

圣三一堂是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堂,位于市中心的黄浦区九江路201号,俗称“红礼拜堂”。这座教堂是英国圣公会设立的侨民教堂,曾经是中华圣公会的总座堂,现在又成为“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总部教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基督教堂

圣三一堂的所在地自租界时代迄今一直是上海的中心区域,在租界时代,圣三一堂的所在地属于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中央捕房管辖区,今天则属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外滩街道。教堂东面(正面)面临的江西路、北面面临的九江路(俗名二马路)和南面面临的汉口路(俗名三马路),均是各种商业贸易机构和市政管理机构云集之处。汉口路对面,便是昔日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而在该教堂的正前方,江西中路西侧,却拥有一处上海市中心区难得一见的一片宁静的花园绿地,教堂也因而被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基督教堂

侨民教堂时期
上海圣三一堂从创始之日起,就是一座专门为英国侨民中的圣公会教徒服务的教堂。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上海成为规定向英国商人开放的5处港口之一。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开埠,英国领事和一批英国商人从广东来到这里,不久划定了租界。随着上海口岸贸易的繁荣,数年后在此居留的外国侨民数量迅速增加,其中以英国侨民占据主导地位,而英国侨民中国教(圣公会)信徒又占有较大的比重。他们最初是在英国领事馆内举行礼拜。1847年,在上海居留的英国圣公会信徒在当时租界的西部建造了一座小型的简易教堂,建造教堂的基地系由英商电话公司老板贝尔捐献。教堂前的街道也因此称为教堂街(Church Street),直到1865年才改名为江西路(Kiangsi Road)。

这座小教堂质量欠佳,在1850、1851年间大修过一次。在这期间,该教堂接二连三地发生一系列不幸:第一任牧师路德溺水死亡,第二任牧师郝博逊从屋顶上翻落下来,1862年,这座小教堂又遭遇强台风的破坏而坍塌,无法继续使用,被迫拆除。其后数年间,信徒们在原地搭建了一个临时建筑做礼拜。1866年5月24日,举行了盛大的新教堂奠基仪式,1869年建成。1875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将上海圣三一堂升格为圣公会华北教区主教座堂。

上海圣三一堂是一座英国侨民教堂,英国圣公会在上海另外设立了一座面向华人信徒的圣保罗堂,后期位于闸北华界的严家阁路(今芷江中路)。至于上海和江苏省其他的圣公会教堂,全部都是由美国圣公会所设立。虽然上海在传统上属于江苏省辖境,但是在1930年兰柏会议确认中国为一独立教省后,英国人不愿将上海圣三一堂划归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最初由美国圣公会开辟),而是将其交由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代管(最初由英国圣公会开辟)。

1937年,上海地区发生了激烈的淞沪会战,整个闸北区华界几乎完全被战火化为废墟,圣保罗堂也未能幸免,该堂的中国信徒多避居租界,开始在每个主日下午借用圣三一堂进行礼拜。从这时起,上海圣三一堂开始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侨民教堂。同时,美国圣公会在虹口熙华德路(今长治路)开办的同仁医院也为躲避战火,辗转迁入圣三一堂附设的英童公学(至1941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在华英美侨民被日军关押进集中营,上海圣三一堂,连同英童公学均为日军占据。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侨民才得以收回上海圣三一堂。

中华圣公会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部分英国侨民起初并未撤出上海,圣三一堂仍然维持着英国侨民教堂的特色。

1953年,圣三一堂的英国业主被通知已经欠下了高额房地产税,于是将圣三一堂交给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圣三一堂赠予全国三自筹委会;全国三自筹委会又将该堂移交给同一教派背景的中华圣公会。中华圣公会总议会接收圣三一堂后,进行了一次修缮,许多捐款来自于曾在该堂礼拜的圣保罗堂的信徒。在1955年教堂修缮工程完工后,举行感恩、祝圣礼拜,圣三一堂成为中华圣公会的总座堂,由主教院主席直接掌管。

联合礼拜时期
1958年,在献堂献庙的高潮中,黄浦区原有的8座基督教堂和5处布道所中,天安堂、第一浸会堂等被献给政府,慕尔堂(改名沐恩堂)、圣彼得堂、圣三一堂和浦东福音堂4座教堂被保留下来,作为黄浦区基督教举行联合礼拜的场所。这一时期,附近其他教派的教堂,如山东路天安堂(属于中华基督教会,原由伦敦会开辟)的信徒,也被并入圣三一堂,同时,圣三一堂仍继续沿用圣公会礼仪。

九江路219号教会学校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9-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275 教会学校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百乐饭店/同仁医院/教会学校/中国基督教协会;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曾为黄浦区人民政府大楼

地址:九江路219号

层数:中间4层,两翼3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28年;保护类别:二类

九江路219号教会学校旧址

九江路219号,原为教会学校(同仁医院、百乐饭店)。略具哥特复兴风格。外观构图严谨,材质对比效果明显,窗套、入口和墙面装饰表现出哥特建筑特征。

九江路219号教会学校旧址 (红框处为“墙角石”)

教会学校,又名英童公学,是圣三一堂的附属教育机构。建筑上的“墙角石”显示该校落成于1928年,由英国人Henry Lester捐赠。这位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应该就是资助建造了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现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雷士德工学院及附中(现为上海海员医院)、仁济医院大楼(该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医院”)、上海聋哑学校(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施精良的残疾人学校)等一批建筑,死后捐出巨额遗产的英国旅沪著名建筑师、地产商和慈善家。

九江路219号建筑上的“墙角石”(CORNER STONE)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同仁医院原址被日军占用,被迫迁入九江路219号。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的孤岛期间),圣三一教堂及同仁医院(九江路219号)均被日军占据作为集中营征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侨民得以收回上海圣三一堂及附属的九江路219号大楼,并将九江路219号大楼外租开设百乐饭店和扬子电气公司。

九江路219号教会学校旧址

1953年4月,业主由于欠下了高额房地产税,房屋年久失修大修资金昂贵,故将大楼交给房管部门管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使用。

2005年6月6日,圣三一堂被归还给中国基督教机构,因此中国基督教机构及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从圆明园路169号迁入使用至今。2018年进行整体保护修缮。

九江路230号原大生公司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31-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中菲大楼

地址:九江路230号

九江路230号原大生公司大楼

九江路230号,原为大生公司大楼。裕和洋行设计,1920年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简洁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平面近似呈梯形,平屋顶,外墙为素色水泥粉刷。立面造型简洁。曾为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纺织公司的办公大楼。

九江路230号原大生公司大楼

大生纱厂是张謇(1853~1926)在清末创办的私营棉纺织企业。鉴于上海对于拟办中的大生纱厂的重要作用,大生决定在沪建立接洽机关——称“上海公所”,暂寓四马路广丰洋行内。1897年下半年,大生上海公所迁出广丰洋行,搬入天主堂街,并改称“沪账房”,之后大生沪账房多次迁址,一直到1920年迁入大生自建于九江路上的南通大厦。大生驻沪机构成为大生的中枢。1930年,大生驻沪事务所迁入南京路保安坊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四楼,1953年该机构登报宣布撤销。

大生驻沪事务所早期照片

1920年6月5日至8日,杜威到南通参观和讲演,是从上海坐大达轮船公司“大德”轮赴南通的,大生驻沪事务所为此作了精心的准备。5月31日张孝若(张謇之子)给大生驻沪事务所的沈燕谋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沈燕谋将“大德”轮的大餐间完全包下,供杜威一行使用(包括杜威夫妇及两个女儿、两位翻译,共6人。据6月9日《民国日报》,随行两人为刘伯明和杨英夫,均为南京高师职员。)并在大餐间案上铺上洁白的餐布,同时悬中美两国国旗,“务求清洁,使人一上大达船,即见南通真精神”。张孝若请沈燕谋把欢迎信亲自上船交到杜威手上,至于第二天早起的早餐,关照船上预备好。张孝若6月9日给沈燕谋的信中,提到“杜博士在通招待颇周至,彼十分满意,昨已回沪。博士颇称上船时及船上优待,甚为铭感云”。

九江路230号原大生公司大楼

解放后这里曾经为九江中学,黄埔政协,黄埔卫生局,青旅国际等所用。

现在这栋大楼称作“中菲大楼”,其实九江路200号曾经称为“中菲大楼”。

河南中路348号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382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348号

中国农工银行原为1918年北洋政府财政部在大兴、宛平县设立的大宛农工银行。1927年大宛农工银行改名为中国农工银行,是一家官商合办的地方银行。中国农工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于1927年。1929年该行将总行从北京迁至天津,1931年又从天津迁至上海。

河南中路368号中国侨民银公司旧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80000383 河南中路368号楼 清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368号(九江路250号)

河南中路368号(九江路250号)原中侨大楼,曾为中国侨民银公司所在地。

中国侨民银公司于民国32年(1943年)1月正式开业,以利用侨胞资金为发展西南实业为宗旨。民国35年7月上海分公司开业。民国37年8月该公司改组为中国侨民商业银行,上海分公司改为上海分行,1949年9月因无力增资停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