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没钱没工作,男友去世前的一句话,让我“崩溃”了

 张德芬空间 2022-11-02 发布于北京

一个三十岁的女人,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结婚、没有生子。

是不是活得挺糟糕的?

挪威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就讲述了一个30岁女人所遭遇的人生困境。

她是世俗眼光中的“异类”,也是传统观念里的“作精”。

然而跟随她成长的脚步,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陷入迷茫困境,挫败不断轮回

尤利娅天生聪慧,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门槛较高的医学,以此展现自己的才华。

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自己对“人体”其实没有多大兴趣,转而攻读心理学。

但很快她又腻烦了。

于是她用自己的助学贷款,买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机,退学,打算做个摄影师。

频繁更换职业,让尤利娅的妈妈感到很无奈,但她没有劝阻,只是说:“行吧,只要你觉得,那是你真正想做的。”

可是,这句话,却把尤利娅难住了。

“我想做什么?我想要什么?”尤利娅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也想不明白。

她犹如一只无头苍蝇,不仅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

她无数次更换性伴侣,从未真正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退学以后,她一边在书店兼职,一边自学做摄影师。

在一次聚会上,她遇见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漫画家。

一夜激情过后,漫画家对她说:“我们要不还是不要再见面了?我们年龄差距太大了,我已经到了人生一个新的阶段,而你还需要时间寻找自己。”

对方的思想很有深度,理性且清醒,这都让尤利娅感觉他很“特别”。

她爱上了漫画家,与对方确定了关系,开始了同居。

然而没过多久,男友的话就得到了验证,他们的感情,出现了危机。

在一起之后,漫画家的阅历更多,思想也更成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忍不住“教育”尤利娅,她开始感受到了不自由。

并且,两个人的人生走向,也出现了分歧。

事业上,漫画家越来越成功,在庆功会上,被人潮包围,尤利娅只能做一个小透明,远远地看着他;

面对周围各行成功人士询问自己的职业,尤利娅感到压力重重。

生活上,漫画家想要安稳,想要生一个孩子,男友的家人也不断地催生,这些都让尤利娅心情烦闷,因为她只想丁克。

他们之间爆发了一次严重的争吵。

男友告诉她:“你只是自己的人生遇到了危机,所以才迁怒我,你不如停下来先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要什么?”又是这个问题,尤利娅依旧没有答案。

在她的人生中,她好像一直都在任性地做选择,“不喜欢就远离”;

不喜欢的专业,换;不喜欢的男朋友,换……

她似乎一直在被动逃离不喜欢的一切,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下一步,就率先转换了人生轨迹。

她很迷茫,也很痛苦,但她拒绝交流,也拒绝思考自己的未来。

尤利娅的纠结,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

比如,工作不顺利,辞职了,却不知道这样的选择对不对;

又或者,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早就失去激情的爱人离婚,又担心自己太过冲动……

多数时候我们都像尤利娅一样,逃避内省,容易陷入痛苦的循环中无法自拔。

其实,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冷静下来,尝试和自我对话,也许我们就能够找到迷茫的根源,找到解脱的答案。

所幸的是,尤利娅最终找到了和自己对话的机会。

正视童年创伤,直面人生选择

尤利娅和漫画家分手后搬了出去。

有一次,她和朋友聚会,朋友拿出来一袋“迷幻蘑菇”。

吃过蘑菇之后,尤利娅陷入了幻觉中。

在幻觉里,她赤身裸体地被周围的人观赏,她感觉到自己正在被评价,很不舒服。

她愤怒地冲出包围,却看到了同样坐在一边,表情冷漠的父亲。

原来,现实生活中,尤利娅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父亲一直都对她漠不关心。

缺乏父爱让她总是没有安全感,所以辗转在各种亲密关系中,企图重新获得依恋的感觉;

在精神分析当中,父亲同样也是权威和规则的象征。

尤利娅的父亲从来都不认可她,这让她内化了一个以父亲为首的评价机制,任何不符合外界统一标准的行为,比如频繁更换工作、恋人,都是不合格的表现。

而她自己也在潜意识中认同这些标准,无法坦然接纳自己,因而感到迷茫。

但是,她的本能极度向往自由,她希望自己能够从容地做选择,无论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

在幻觉中,尤利娅抽出身体里带血的卫生棉条,狠狠扔在父亲的脸上,并将象征着女性自由的经血涂抹在自己的脸上。

她报复性地释放了自我,犹如一场彻彻底底的精神分析,开启了她与自我对话的窗口。

清醒之后,她突然发现,做一个“糟糕”的人,似乎没什么不好。

没过多久,漫画家身患癌症的消息传来,尤利娅前去探望。

漫画家笑容明媚,温柔地对她说:“我是那样的爱你,如果我有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我从没让你看到,你是一个多么好的人。”

漫画家的话,令尤利娅十分震撼。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外界对她的评价,也一定是消极的。

然而她却在一个即将逝去的人那里,获得了认可。

是啊,我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人。

只是因为外界的束缚,让我没能看清自己的好。

我不能一边想要被外界认可,一边又特立独行。

如果我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那就注定要放弃一些东西,然后大胆往前走。

生命是那样的无常,每一秒钟都很宝贵,为什么我要浪费时间和外界做对抗,而不是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坦然地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呢?

漫画家去世后,尤利娅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河边等待日出,生平第一次,她清晰地听见了自己内心坚定的声音:

30岁又怎么样?既然选择了,就勇敢地去承担。

寻找自我的道路本就漫长,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很多人找寻了一辈子,或许都没有答案。

但是,我可以选择我不要什么,只要我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依然可以活在当下。

太阳升起,耀眼夺目,就如尤利娅坚毅的眼神。

她找了一份摄影助理的工作,不再那么急切地投入到一段感情,开启了人生新的旅途。

这一次,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释然。

与自己对话,向内寻找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迷茫、痛苦,都是因为封闭了自我。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外界默认的规则内化成权威超我,不断压抑内心的追求;

我们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否定自我,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够完美”,认为自己的心之所向,可能都是错误的选择。

而自我被封闭,无法进行调节,我们就很难找到摆脱痛苦的出口。

只有学会与自我对话,安抚过去的伤痛,接纳自己的欲望,我们才能在自我与超我激烈的碰撞下,获取平衡。

我认识一个朋友,和尤利娅的情况很相似,外界无法理解她,父母经常骂她“作”,觉得她很失败,而她也很难认同自己。

她甚至想过,干脆就去家里安排的地方老老实实上班,然后相亲结婚,过一种世俗认定的标准生活。

但是,她的内心有一个“反叛”的种子,也正是这个种子,促使她不愿就此妥协,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出路。

她学习了许多心理学的知识,借助这些知识,她开始内省,挖掘自我。

为什么我不安于现状?为什么我的恋爱总是失败?为什么我总是感到迷茫?

渐渐地,她开始明白,她之所以快速投入一段感情,是因为想要借助感情逃离原生家庭。

这就导致她总是看不清关系中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最终会成为情感失败的诱因;

她之所以迷茫,就是因为既想要获得父母和社会的认可,又想要追逐本心,二者不可兼得,她必须要放弃一样。

后来,她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这条路很难走,但是她一点也不痛苦,父母不认同,但她不再去试图说服,她学会与父母划定边界,尊重且保持距离。

这样她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成长,也不再那么急切地渴望爱情。

而当她不再随便投入一段感情,沉淀自己,也终于遇到了对的人。

所以亲爱的,将“应该”这个词从我们的人生中永远剔除吧。

我们的人生没有“应该”的样子,只有“可能”的样子。

每当我们感觉迷茫或痛苦时,不妨学会和自己对话,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我们就能找回掌控人生的力量。

学会与自我对话,做好充盈人生的准备,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策划 | 秋秋

编辑 | Kiwi

主播 | 精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