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人、贵妃、红楼梦,最纠缠不清的后宫往事

 菊斋 2022-11-02 发布于江苏

明末清初之时,乱世江湖之际,天下出过很多奇女子,其中之二,倒是很值得一说。她们一个是沦落风尘的烟花女子,一个是出身富贵的大家闺秀,只因二者名字相近,后世很多人,竟将她们混为一谈。

清 佚名 董小宛像

这两位女子,前者名曰董小宛,乃是“明末四大公子”之一冒襄的小妾;另一位来头更大,她被封为董鄂妃,是大清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女人。

野史里说,当年满清铁骑横扫江南时,豫亲王多铎发现了董小宛,将其掠至北京城,献给了顺治皇帝。董小宛深谙男人心,顺治帝也格外宠幸她。不久之后,皇帝即以火箭般的速度册封其至贵妃。在名义上,小宛虽然次皇后一等,实际呢,在顺治心目中,早已取代了皇后。

大多数人对这则八卦颇不以为然,因为董小宛和董鄂妃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似乎,只有最不入流的编剧,才愿意如此编排她们的故事。

果真如此么?董小宛和董鄂妃之间,难道一点瓜葛也没有?两人又是从何时开始混作一谈的?



首先说明一下,董小宛和董鄂妃,为什么不可能是一个人。

董小宛出生于公元1624年,即大明天启四年,大约过了十五年,她已经成了名动天下的江淮名妓,就在此时,后来的顺治帝福临,也才刚刚降生。

即便“爱情没有年龄界限”,小宛和福临的结合,依旧站不住脚。公元1645年,豫亲王多铎平定南京。假设,多铎果真找到了董小宛,此时,她正值桃李年华,虽然早就嫁了人,不从道德角度考虑,勉为其难倒也可以进行下一段恋情。

难题抛给了顺治皇帝。1645年的小福临,仅仅只有八岁,“他还是个孩子”,区区一个儿童,怎么可能宠幸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女子?

在姓氏之上,董小宛毫无疑问是姓“董”,但历史上的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其姓氏中的“董鄂”二字,实为满语的译音,如果怕别人误会,亦可以翻译作“栋鄂”。

除此之外,关于“董小宛不是董鄂妃”这一观点,还有很多个理由。以上两条已经有足够的说服力。

邪门的是,自打24岁的顺治帝亡故之时,关于两位女子间的八卦故事,就已经开始存在了,而且传得越久,真实性越高。



即便从严肃的正史看,董鄂妃的故事,依旧疑点重重。

公元1660年,约21岁的董鄂妃去世,顺治皇帝万分悲痛,他亲自写下《御制董妃行状》,表达对爱妃的思念。但是,《行状》之中,有一句话,颇值得玩味:

“(董鄂妃)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婉静循礼,声誉日闻,为圣皇太后所嘉誉。”

在今天的环境下,十七八岁的少女,通过“相亲大会”邂逅到美丽的爱情,完全没有问题。而今天参加相亲节目的形式,某种意义上,和清朝宫廷选秀女,其实也有点相似。

清朝的后妃基本来源于秀女。尤其是清初,所有八旗人家的女儿,都要到宫廷参加选秀。和现在不同的是,八旗女子十二、三岁时就要被送到宫中,而“年十八”“入掖廷”,则属于严重的超龄,专业术语叫“逾岁”。

董鄂氏作为内大臣鄂硕之女,当然也有义务在十二、三岁去参加选秀。奇怪的是,如此优秀的一个女孩,当初竟然没有被选中。这简直是不可能的。试问,如果董鄂妃果真就普普通通,后来顺治为何偏偏独宠她一人?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董鄂氏早已嫁作人妇,顺治的行为实乃横刀夺爱;再比如,她是通过其他因素入宫的。——无疑,董鄂妃被选入宫,年龄上的破绽,为董小宛的传说,提供了创作的土壤。

董鄂氏死后,顺治皇帝变得郁郁寡欢,按照正史记载,不到一年光景,他因患天花而死。

顺治爷身死,为了纪念先帝,很多文人雅士写下很多诗句。其中,一个叫吴梅村的文人,洋洋洒洒写下长长的五言古体诗,《赞佛诗四首》。

这首诗歌极长,而关于其主题,却充满了争议,用鉴赏家的话就是:“惝恍迷离,莫测其旨”。但是,最早将吴梅村的诗成集作笺的学者却指出:此诗“为皇贵妃董氏咏。”

《赞佛诗》怎么可能和皇妃联系在一起?其中有几句,倒是能说明点问题: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

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

该节选中的第三句,“双成”指的是一位仙女,在远古神话传说中,她乃是西王母的侍女。巧合地是,此仙女姓董。

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

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

在这几句诗中,吴梅村似乎出了一个字谜。“千里草”所暗指的,又是一个“董”字。

这首诗的题目叫《赞佛诗》,读者即便光读完以上八句,估计也不会感觉到哪怕一丝的禅机,相反倒是能体会几多儿女之情。

恰如评论家所言,此诗歌“叙致瑰丽,遂有若《长恨歌序》云尔。”



天下姓董的女子千千万,凭什么依着吴梅村这几句诗,就能将董小宛和董鄂妃联系在一起?

这还要从吴梅村这个人说起。吴梅村也算是天下名士,他有个知己好友叫冒襄——此公即董小宛的丈夫。

董小宛去世后,冒襄专门写了一篇长文回忆妻子,此文即《影梅庵忆语》。除了写文章,冒襄还请画家萧云为小宛画像,画成之后,又请吴梅村题诗。吴的题诗即著名的《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妾家。

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

说完这首题诗,再说回那首《赞佛诗》。吴梅村本是明朝文人,顺治十年时(1653),在清政府压力下,被迫应诏北上,三年之后(即1656年底),以丁忧为借口乞假南归,从此不再出仕。前文说过,董鄂氏十八岁时(1957年前后),才“以德选入掖廷”。

极有可能,吴梅村完全不知道董鄂氏的存在。试问,他哪里来的兴致,替这个素味平生的满族女子写诗?真相可能是,《佛赞诗》中的“双成”、“千里草”,暗指的就是董小宛。

这还不算完。一百多年之后,中国有一本奇书问世,某种意义上,这部叫《红楼梦》的奇书,为董小宛的传奇故事,再度平添了几丝神秘的色彩。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又是一个谜团,后人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其中有一个观点说,它所讲述的,实则就是顺治帝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

贾宝玉的同辈兄弟,名字中都带着斜玉旁,譬如贾珍、贾琏,唯独贾宝玉一人是例外,其名字中的“玉”不是偏旁,“玉”同“王”字,隐喻他就是帝王。

宝玉伯父名贾赦,伯母刑氏,父亲名贾政,母亲王氏。“赦”、“刑”、“政”、“王”四个字是“摄行政王”的谐音,暗指多尔衮。

既然贾宝玉是顺治帝,毫无疑问,林黛玉就是董小宛。实际上,林、董两位美女,身上的确有很多共同点。

董小宛家居吴门,林黛玉也是“姑苏人氏”;董小宛自号青莲,然而,她一生并不信佛,“青莲”即青叶荷花,亦即芙蓉,巧合地是,在《红楼》中,别人曾如此评论黛玉:“除了她,别人不配做芙蓉。”

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住所,又被称作“潇湘馆”,按照杜甫的诗歌,“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可见,“潇湘”与“芙蓉”是密切相连的,“潇湘馆”即“芙蓉国”。

民间传说中,董小宛死后,顺治帝剃发为僧;小说中的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过:“你死了我便做和尚”,后来他果然就那样做了。

有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为其背书,关于董小宛的传说,似乎又更可信了一分。

实际上,类似“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证据还有很多,以至于,冒襄的后人,也不得不站出来辟谣,他们将造谣之人称作“士大夫之浮薄者”。

笔者倒是觉得,争辩才是历史的趣味之所在,即便争论的结果往往是无解。最后,凡事果真还是应了那句俗话: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参考资料:
1,祝总斌:《董小宛入宫说始于何时》
2,刘潞:《董鄂妃与董小宛》
3,周建锋:《董小宛小像考》

作者:老谈

本文为菊斋原创首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