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展思想 涵养美感

 singer0852 2022-11-02 发布于北京

孙燕华

北京市初级小学试用课本常识(下册)封面

北京市高级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一册)封面

北京市初级小学试用课本算术(第七册)封面

虽然我从小就想当一名美术教师,但历尽波折,直到三十六岁才如愿站在讲台上。我所经历的美术教育以及近些年来美术教育发生的变化,使我对“美育”有了更深入、更切实的思考。

从民国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小学的美术课统称为“图画课”,最初的课程内容只包括绘画及部分手工制作的知识。到后来,美术课的课程内容大幅扩展,建筑、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知识陆续纳入其中,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了美术史课程,并且配备了专用的教材。

至于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开始着手构建教学体系,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术课教材逐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和推广。经过反复的修订、调整与补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架构。记得人物写生是初二年级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我在讲完人体比例和五官位置后安排了两项练习,一项是请两位同学作为模特站在讲台两侧,其他同学据此完成一张全身的写生;另一项是请所有同学回家后对着镜子画自己的头像。这两项练习很有特色,也很见成效,同学们得以领会人物写生的方法及要点。

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这两项练习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了。许多同学在对着镜子画自己的头像时“走了样”,他们交的“自画像”不是像奥特曼就是像芭比娃娃。我问他们:“如果你长成这样,你的父母还敢认你吗?”虽然为此花了很大气力,但以个人的微薄力量,终究抵挡不住当时的社会审美潮流对青少年的诱惑与冲击。

没过几年,我就退休了。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人们的审美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不少青少年,甚至左右了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社会潮流势不可挡,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该有所坚持,因势利导呢?还是该放任不管,随波逐流呢?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况且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定位和作用,决定了它不需要一味地“赶时髦”,而重在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完成审美的“基础性建设”。只有基础打牢了,他们才能在日后懂得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尘封已久的教材插图被人们翻找出来,引发社会的热议。时过境迁,尽管这些插图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迹,但人们依然从中感受到一种单纯的、美好的、向上的力量。这些插图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其在实现“解释和说明文字”的同时践行了“拓展思想,涵养美感”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欣赏这些插图的时候,不仅能对一门课程、一个场景有另一层面、另一维度的了解,时日一长,也能对文化、历史、民族、时代形成正确的认知。

我的父亲孙之儁参与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北京市教育局编审处组织的小学试用教材的编写工作,他主要负责教材封面及部分插图的绘制。这套教材一直再版到1965年底,也就是说,现在六十多岁的北京人上小学时都使用过这套教材。不妨从几本教材的封面绘画入手,来看看当年的教材编写者是怎样通过绘画来传递教育理念的。

初级小学(指一年级至四年级)常识课试用课本(下册),适用于六岁至十岁的学生。这本教材的封面描绘的是同学们养护向日葵的场景:一个同学提着水往田里走,一个同学给向日葵浇水,还有两个同学在摘枯黄的叶子;向日葵的根部用土围起小土埂以便存水,葵秆上的花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这幅封面绘画选择了那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直观表明常识课的课程特点——常识课意在为学生解答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为什么”,是从现象走向学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养护植物的场景,其中蕴含的科普知识着实不少。

语文课涉及的内容就更多了,它的课程特点应当如何表明呢?“放航模”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课外活动,这项活动既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又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做好航模后到户外试飞一下,回来再写一篇感想,由此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阅览室里读书读报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余活动之一,大家争相阅读新书、新杂志,轮流打扫阅览室、协助办理借阅手续,由此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充分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至于展现浇花、拾麦穗场景的绘画,都试图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和引导,由此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写作要以真实生活为蓝本,应该秉笔描绘劳动人民的伟大。

当时,我们的教育力图使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同时,养成优良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各科教材在保持各自专业性的基础上,需要紧紧围绕教育方针来缜密安排。小学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要从细节入手,使学生懂规矩、明事理、辨是非。小到怎样站、怎样坐、怎样执笔,大到怎样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怎样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等,在绘画中都有所涉及。我们可以看到初级小学算术课试用课本(第七册)封面的绘画标示了直尺、三角板、铅笔盒、作业本正确的摆放位置;对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画面也交代得十分清楚。这个封面为教师创设了“就近取材”的便利,假如碰到某个学生执笔有问题,可以马上告诉他:“看看封面上的同学是怎么拿笔的!”每个人的成长都要从识字、计算、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等这些最基础的内容做起,只有基础打正确、打坚实了,才不会走歪路、走错路。

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育人,所以教材的编写是重中之重,不能随性——这是教材的属性所决定的,它以育人为根本。教材的配图一定要传递“正能量”,怪的、丑的、劣质的绘画是断不能选入的。

好的绘画有助于使青少年的心灵受到美的滋养,这有许多优秀的先例,比如丰子恺先生为叶圣陶先生所编教材绘制的插图,就是很好的样板。早在新文化运动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美育救国”的口号,他把“美育”提升到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同时期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教育家,他们各有所长,但都首先强调对人的培养,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即为典范。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对教育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期待,美术教育自然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诚然时下对于美的认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思潮不断交流、碰撞,但美术教育仍要保持其独立、审慎的主张和思考,从而“引国人以高尚、纯洁的精神,感发其天性的真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