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云间|微视频】徐建融:戏曲和绘画的沿革与发展

 zdjphoto 2022-11-02 发布于上海

· 丹青引 ·


图片

图片

徐建融《徐九经升官记》66cm×33cm

   昆曲的特点是什么——它的文学性非常强。进入民国之后,戏曲人物成为正统绘画中很重要的门类。戏曲是人类历史上、文艺史上起源最早的一门艺术,王国维先生对戏曲的一个定义就是以歌舞演绎故事。歌舞中“歌”就是唱歌,“舞”就是手舞足蹈。比如一个孩子一出生他就要哭,哭就相当于他的歌,他要伸手蹬脚就相当于他在舞,所以人类一出生就如同歌舞,就同戏曲有关系。

图片

徐建融打龙袍66cm×33cm

   后来要“祭神鬼”,各种戏曲也就出来了。要从中国绘画与戏剧的关系来讲,我认为也是非常早,戏曲肯定是先于绘画出现,但绘画出现时,肯定要描写人类的各种活动,戏曲活动肯定也是它所描绘的对象之一。

图片

徐建融大探二66cm×33cm

   最早的戏曲人物画,我的看法就是青海大通县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上面有三组人物,每一组都是五个人,每一个人头上有羽饰,下身有尾巴。

   到了汉代,戏曲绘画更多了,汉代壁画里面也好,雕塑里面也好,“百戏图”非常多。戏曲大繁荣的时代就是明清时期的大繁荣,各种地方戏也好,昆曲也好,非常繁荣,描绘戏曲的绘画更多了。主要在民间绘画领域,比如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年画里面戏曲的内容非常多。进入民国之后,戏曲人物成为正统的绘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关良先生也好,程十发先生也好,都是画戏曲出名的。所以戏曲同绘画的关系我大致是这么认识的。 

图片

徐建融龙凤呈祥66cm×33cm

    上海这个“戏曲大舞台”,各种戏曲是最多的。全国没有一个地方,一个戏剧舞台上面,剧种像上海这么多,所以上海的绘画就与戏曲特别有关系。因为上海戏曲这么丰富多彩,上海的画家与戏曲关系也特别密切。包括北京,北京的舞台上面戏曲的品种也不如上海多,评剧也好,京剧也好,也就六七门,上海有十几门戏曲,上海是个大舞台。这是上海戏曲人物画之所以这么发达的一个背景,上海不仅有专业戏曲人物画家,还有作为票友的业余戏曲人物画家,除了票友的戏曲人物画家,还有一些爱好戏曲甚至是戏剧的票友,他们不画戏曲人物,但这个体量也很多。像吴昌硕先生也是爱好戏曲,荀慧生跟他学过绘画,吴湖帆先生也爱好戏曲,梅兰芳到上海来,吴湖帆先生也招待他的。

图片

徐建融逍遥津66cm×33cm

   讲到戏曲人物,因为我是从小喜欢看侠义小说,大概一九六七年还是一九六八年前后,我弄到了一批胶木的唱片,里面都是马连良、杨宝森的京剧唱片,这里面讲的故事,唱的内容与侠义小说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中国传统戏曲基本上两类题材,一个是帝王将相,一个是才子佳人,京剧基本表演帝王将相的比较多,当然才子佳人也有;昆曲基本上表演才子佳人的比较多,当然帝王将相也有,主要是才子佳人。

图片

徐建融群英会66cm×33cm

  《牡丹亭》是典型的才子佳人,昆曲的历史早于京剧,我们讲许多昆曲演员也演京剧,俞振飞也演京剧,而许多京剧演员也要演昆曲,梅兰芳也演过昆曲,程砚秋演过昆曲,所以当时叫“昆乱不挡”。昆曲它的特点是文学性非常强,我们讲到明清的文学时,昆曲就是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讲到早期的昆曲,知道汤显祖、孔尚任、洪昇、李渔都是编剧,演员是谁大家不知道的。当时的昆曲着重的不是演出,而是剧本,所以叫掌上戏曲,是拿在手上看的。

图片

徐建融延津口66cm×33cm

   演员是有钱人养在家里的戏班子,不是从头到底排演全本,而是排演里面的几出。像临川四梦,被排成戏演出的只有《牡丹亭》,又叫《还魂记》,《牡丹亭》的演出是不全的,我们今天把它排演全了,古代它演出是不全的。演出也是在小圈子,不是面向大众。

   八十年代的时候发老是昆曲的票友,有个“多多曲社”。谢稚柳老师也好,陈佩秋老师也好,都喜欢昆曲的。所以八十年代,梁谷音她们在绍兴路兰心戏院排演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去看的。

图片

徐建融铁弓缘66cm×33cm

   我更爱好侠义、轰轰烈烈的题材,也喜欢武打的场面,所以我很爱好京剧。

   当时陪着老先生去小剧场,也看了很多昆剧,跟梁谷音她们关系也是很好。

图片

徐建融华容道66cm×33cm

   我这次画了十张京剧题材的作品,为了使角色行当更多一点,我画了红生、老生、青衣、老旦、小生、武生、武旦、刀马旦等等,就是角色要全,行当要多,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基本上是写实的,有些当然熟悉,有些根据他们的照片来画,当年长安大戏院八十周年,他们请了八十个名角,叫我给他们画八十个人戏装的形象,所以我有这方面的积累。画都是写实的,基本上都能看得出是谁,我上面题的诗也是题的这个角色。现在讲演员,当时讲“角儿”,赵葆秀、李宏图等等,画的人物基本上是北京京剧院的多,也有云南的,也有吉林的,所以画的上面一人一首诗,写他的表现特色,然后简单的介绍他的艺术成就。

 

人物简介

图片

徐建融

1949年出生,上海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工诗文、擅画山水、花鸟,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鉴定和美术教育工作。

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大辞海》编委暨美术卷主编,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程十发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程馆简介

程十发艺术馆于2009年4月开馆,为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下属的公益性全民文化事业单位。是以书画艺术的典藏、展示、研究、教育与传播为主体的小型书画艺术馆。

工作宗旨与学术定位:

以程十发书画艺术为中心,具体分为三个圈层:1.以程十发书画展示研究为中心,完善馆主艺术人生各节点的文献挖掘,着力馆主研究及展览;2.挖掘整理与松江历史文脉相关的文化艺术名家的研究及展示,策划与馆主相关的同时代画家联合研究及展览,策划馆主后裔及弟子的研究及展览;3.策划与程十发艺术思想相一致的中华优秀书画家艺术展示和研讨,邀请上海及全国知名书画家的个展、联展与交流展,同时开设名家讲座、研讨、出版文献册等。并以此为基础上,搭建艺术人文平台,拓展以传统文化传承与书画艺术传播为主的各类公共教育项目。

获国家级奖项及入选馆藏精品展出季展项:

1、“明·朱舜水书信展暨中日当代(松江·柳川)书法作品展”获得国家文化部2012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2、“散锋简笔 海派菁华——程十发笔墨艺术文献展(1940-2007)”入选国家文化部2014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

3、“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家、设计家雷圭元作品展”获得国家文化部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项目。并列入文旅部的《全国美术馆优秀策展案例选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