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间书房,半生滋养

 江河行地劲草庐 2022-11-0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博尔赫斯说:
“如果有天堂,
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也有人说,
“图书馆太大,
一间书房便足矣。”

每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都梦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
这间书房不会用来彰显自己的学识,
只是想做一方净土,
安静滋养自己。

图片

图片
有间书房,可静己

朱光潜曾说:
“我在书房听见雨落下来,
风卷起的声音,
这个记忆
比读许多秋天意境的诗,
更为生动,深刻。”

书房,是能够静心的地方。
它是俗尘之中的一处世外桃源,
将外界所有的喧嚣与繁杂隔绝,
让慌乱的心,渐渐安静,
让人能听见雨落下,风卷起的声音。

图片

在书房里,
想静下来,
写字是首选的活动之一。
不拘着是软笔还是硬笔,
总归是笔墨纸张之间的联系。
沾满墨的笔,
游走于纸上,
从字迹潦草,到笔画工整,
一撇一捺的书写中,
烦乱的心也渐渐地安静。

若不想习字,
便放一段舒缓的音乐,
在音乐中,慢慢地放松自己。
然后,泡一杯茶,读一首小诗
静谧的空间里,
书香混着茶香,
连翻书的声音都与音乐相得益彰。
在书房里,
捧一卷闲书,品半杯苦茶,
闻一段轻音,
躁动的心变得安静,
放下了无谓的汲汲营营,
把风雅,装进心里。

图片

想有一间书房,
慢慢地安静自己,
能听花开雪落,雨飘风起;
也能读书品茗,明神净心。

书房,
它不再只是一间
用来放置书籍的屋子,
更是尘世中的一方净土,
在这里,能够净心,静己。
生活里,
能有一间书房来安静自己,
便是一种安心。

图片

图片有间书房,可悦己

倪宽《锄经堂》有言:
“书房至乐五事:
静坐第一,观书第二,
看山水花木第三,
与良朋讲论第四,
教子弟读书第五”
房,是能够取悦自己的地方。

图片

在书房里,
可以按自己的心意,
布置一方天地。
有书几架,笔些许
墙上挂的,不全是名人真迹;
案上摆的,也不需要整整齐齐。
七分随意加上三分真心,
便是最欣喜的天地。
然后,像刘禹锡写的那样,
把书房,变成一处极趣之地。
可以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静;
也可以有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雅;
更可以有
“调素琴,阅金经”的自乐自娱。

图片

在闲时携三五好友,
于书房里,交流谈心。
吃都爱吃的点心,
喝都爱喝的茶,聊都喜欢的事,
阳春白雪也有人间八卦。
与朋友谈天说地的同时,
也是在愉悦自己。
一人独处时,
可以安心地享受自己。
或在晨起,焚香观书,
兴高时,提笔作注;
快意时,掩卷沉思。
或学古人,
这书房里置一榻一几,
可坐,可睡,
即使是发呆,也是一番情趣。

一间书房,
是主人的私密之地,
在这里,
可与朋友谈天论地;
可与自己了表心意,
在这里,悄悄地愉悦自己,
让生活无限欢喜。

图片

图片有间书房,可滋养自己

北岛曾说:
“书房不仅是私密空间,
几乎就是我的精神住所。”
一间书房,
可以作为人一生的养料;
一间书房,
也让身处其中的灵魂沾染书香。
书房,是能够滋养自己的地方。

图片

在书房里,怎能不读书?
书房里的书,
是滋养身心的秘密武器。
读红楼,会感叹世事无常;
读海明威,会提起生活的力量;
读海子,也期待能有一间小房子,
可以面向大海,以待春暖花开。

当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外界的纷纷扰扰便不再是问题。
窘困时,
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峰回路转,
于是不再害怕前方苦难,
纠结时,
想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于是,不在担忧前方的路是否通顺。

图片

“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
观书一卷,则增一卷之益;
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在书房里,与书作伴,笔墨相陪,
那淡淡的书卷气,
便在这一伴一陪中浸染身心。

世界很大,一间书房便足矣。
书房的滋养,
从不在于把人放置于那高阁之上,
更多地在于心灵的充实。
苏轼曾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红尘中有很多的忙乱,
但内心富足,便无所惧怕

图片

季羡林曾言:
“我兀坐在书城之中,
忘记了前尘一切不愉快的事情,
怡然自得。”
余生有一愿,能有书房一间
从此,有趣有乐,欣喜无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