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天才少女赢得1246万元后,拒绝德国千万年薪的挽留,

 退休老头吴工 2022-11-03 发布于山东
2015年,天才少女赢得1246万元后,拒绝德国千万年薪的挽留,毅然决然回到中国:“给再多钱,也不能忘祖!”

2015年,一位天才少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注意,因为她获得了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该奖含金量极高。

能拿到这个奖的人,都是极其厉害的人,要知道,在她之前,仅有6位华人得过此奖,正因如此,它的奖金才高达1246万元!

获奖之后,她准备回到祖国。德国也第一时间出面挽留她,并开出了千万年薪的高待遇,可她却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那么她是谁?

其实,她叫庄晓莹,是一个留学生。1983年,她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家里不算富裕,但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父母一直非常关心她的学习。

上小学时,她也曾调皮捣蛋,经常和同学嬉笑打闹,是老师和父母头疼的对象。只不过,从那时起,她就表现出了对土木的极大兴趣,一有空就和同学去玩石子堆木块。

初中时,她偏科严重,文科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差点考不上高中,这让父母操碎了心,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提升成绩。

幸好,她理科每一科都足够出色,也算是弥补了这个缺陷。

后来,高中文理分班,庄晓莹的快乐来了,她立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理科。

当时能上高中的人远远没有现在多,更何况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女孩一般是学文科的,理科班里绝大多数都是男生,庄晓莹在其中还能成为佼佼者,也算是个特例了。

一开始,还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但是当他们得知庄晓莹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时,那些流言蜚语也随之散去。

后来,经过三年的努力,高考时她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在填报志愿时,父母希望她选择一个安稳轻松的专业,她却不顾父母反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土木工程,考取了同济大学。

当时土木工程还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极缺人才,就业容易,工资也高。无奈,父母拗不过他,只得不舍地将她送到了学校,叮嘱她不要太辛苦了。

在大学期间,庄晓莹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她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一开始,班上的男生还有些瞧不起她,后来发现她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稳坐第一的宝座,于是渐渐改变了观念,大家都非常佩服她。

还有同学偶然间看到了她的时间表,上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各种事情,甚至她还分了时间去自学其他专业课本,同样的时间,她能学如此多的课,难怪她的课程表被大家戏称为“高四”课程表。

不过,这足以看出她的努力程度。

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么拼命?毕竟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只要掌握基础的知识,轻轻松松混到毕业,在当时也能稳拿铁饭碗,完全不用起早贪黑地学习。

庄晓莹却从来不这样想,既然自己选择了土木工程,就要尽全力去做到最好。这个专业难度极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极为广泛,只有肯下苦功夫,认真去钻研,才能真正把它学好。

临近毕业时,身边的同学都纷纷去找好工作,庄晓莹也曾犹豫过,但她最后坚定地选择了继续深造。

大学四年的努力,老师都看在了眼里,于是她被推荐到国外知名大学,成为了一名留学生。当时中国在土木工程这一块,离国际还有较大的差距。

最主要的是,由于言语风俗的不同,一开始庄晓莹受到了同学们的排挤,但她始终咬牙坚持,花更多的时间去攻克学习上的难题。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她在专业课题上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发表了一篇又一篇著名论文,获得了老师的看重,同学们也在渐渐接纳了她,还经常来找她讨论问题。

硕士毕业后,她更是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在土木建筑方面有了许多研究成果,去到了英国杜伦大学攻读博士。

期间三年,她连续获得了不少奖学金,也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沟通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

终于,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在2015年,她获得了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多个国家都派人来招揽她,德国更是许诺了种种好处,但她都拒绝了,毅然决然回到了中国:“给再多钱,也不能忘祖!”

说出这句话的庄晓莹,可谓是让人不得不为之称赞,毕竟能在极好的待遇面前能够不为之所动,实属难得。

回到祖国后,庄晓莹选择了留在母校同济大学一边继续搞研究一边教书育人。每逢她上课,教室总是虚无坐席,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天才教授”。

相比于某些留学之后就留在了国外的人来说,庄晓莹的选择让我们骄傲。

如今,祖国日益繁华昌盛,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留下来,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为她点赞!

作者:昔年行藏
编辑:薄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