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思炜丨同罗叛逃事件与杜甫“陷贼”经历

 书目文献 2022-11-03 发布于北京
注:本文日译版发表于日本《杜甫研究年报》第三号(勉诚出版,2020年)。此据作者原稿,感谢谢思炜先生授权。


同罗叛逃事件与杜甫“陷贼”经历

谢思炜

《全唐文补遗》第七辑收柳识《唐故朝议郎行监察御史上柱国郑府君墓志铭》,记载了安史之乱中奉先县主簿郑潾及其弟郑洵的事迹:

府君讳洵,字洵,荥阳人也。……初潼关失守,奉先县令崔器聚兵捍境,势迫先去。府君兄潾,此邑主簿。盗憎忠顺,为贼擒执。君闻而不食,冲冒白刃。虎口之前,流血求请。贼帅崔乾祐义之,脱免。肃宗匡复,同州刺史颜公真卿表贞义,奏摄同州录事参军,引在幕下。……[1]

据《旧唐书·崔器传》:

(天宝)十三年,量移京兆府司录,转都官员外郎,出为奉先令。逆胡陷西京,器没于贼,仍守奉先。居无何,属贼党同罗叛贼,长安守将安守忠、张通儒并亡匿。又渭上义兵起,一朝聚徒数万。器惧,所受贼文牒符敕,一时焚之,榜召义师,欲应渭上军。及渭上军破,贼将崔乾祐先镇蒲、同,使麾下骑三十人捉器,器遂北走灵武。[2]

天宝十三载(754)杜甫寄家奉先时,曾作《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王刘美竹润,裴李春兰馨。郑氏才振古,啖侯笔不停。”其中“郑氏”,有可能即是郑潾。但诗里没有提到崔姓者,崔器出为奉先令当在此后。次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自长安往奉先探家,写作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战乱爆发时,杜甫当在奉先。此后返长安,是因为率府职守所在,必须回去。十五载正月在长安,有《晦日寻崔戢李封》诗。其后又返奉先,应当是请假。五月携家属离开奉先,往白水,投靠舅氏崔顼,主要目的还是为离战区远一些。时哥舒翰在潼关拒守。六月潼关破,长安沦陷。杜甫一家先是西行至华原,再北向坊州、鄜州,其间并无亲友可投靠,只能是为躲避叛军。《彭衙行》诗云:“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限。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小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就是回忆这段经历。

与杜甫携家逃难不同,崔器身为奉先县令,不能事先逃遁,而“没于贼”。自潼关至奉先,不过半日路程。“潼关既败,于是河东、华阴、冯翊、上洛防御使皆弃郡走,所在守兵皆散。”[3]长安城内,玄宗与杨国忠还谋划了一两日,然后西逃。奉先连这个反应时间都没有(杜甫幸好事先移家白水)。郑洵墓志称崔器“聚兵捍境,势迫先去”,隐去其没贼、为贼守的情节,是因叙事简略,当然也是为尊者讳。所谓“聚兵捍境”,也可能是指其后“榜召义师,欲应渭上军”。“势迫先去”,则只能是指其事败北走灵武。然后才有崔乾祐脱免郑洵之事。

在这之间发生了“贼党同罗叛贼”事。据《旧唐书·肃宗纪》:本年(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七月,“甲戌,贼党同罗部五千馀人自西京出降朔方军。”同书《崔光远传》:“八月,同罗背禄山,以厩马二千出至浐水。孙孝哲、安神威从而召之,不得,神威惧而忧死,府县官吏惊走,狱囚皆空。”《仆固怀恩传》:“时同罗部落自西京叛贼,北寇朔方,(郭)子仪与怀恩击之。……遂破同罗千馀骑于河上。”又《郭子仪传》:“十一月,贼将阿史那从礼以同罗、仆骨五千骑出塞,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数万,欲迫行在。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往击败之,斩获数万,河曲平定。” [4]所记互有详略,但为同一事无疑。

《资治通鉴考异》至德元年引《顺宗实录》:“忽闻同罗、突厥背禄山,走投朔方,与六州群胡同图河朔,诸将皆恐。上曰:'因之招谕,当益我军威。’上使宣慰,果降者过半。”又引陈翃《汾阳王家传》:“禄山多谲诈,更谋河曲熟蕃以为己属,使蕃将阿史那从礼领同罗、突厥五千骑伪称叛,乃投朔方,出塞门,说九姓府、六胡州,悉以来矣。甲兵五万,部落五十万,蚁聚于经略军北。”《考异》分析“伪叛”之说不可信:“同罗等久客思归,故叛禄山,欲乘世乱结诸胡,据边地耳。”[5]综合以上材料,是否“伪叛”姑置不论,同罗自长安叛逃,当在七、八月;被郭子仪在河曲击败,则在十一月。[6]

同罗投朔方,应该选择什么路线?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考河外诸城内通长安之道有三:其一,循河而上,由丰州南至灵州,内达长安;其二,循河而下,由胜州南经麟、银、绥、延至长安;其三,由天德军直南取经略军及夏州,亦至延州,南达长安。天德、夏州入长安道一千八百里,居中,最捷,“乘传奏事,四日馀便至京师”。[7]同罗部落所取当为路途最短、最便捷的第三道。《考异》所引,称其聚于“经略军北”。据《元和郡县图志》,经略军在夏州西北三百里,南去灵武六百五十馀里。[8]又称其“出塞门”,塞门镇在延州,芦子关就在塞门北十八里,证明他们走的就是此道。

此道自长安北渡渭水,北至华原一百六十里,又一百九十里至坊州,又约一百五十里至鄜州。杜甫携家逃难的主要路线与此重合,只是杜甫携家至鄜州止。杜甫七月中已抵三川(在鄜州南六十里),在华原、坊州均未停留(也许会短暂休息几日);遇水涨,有《三川观水涨二十韵》诗云:“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有可能短暂滞留。

同罗自长安出逃时间,如采七月甲戌说,则是二十二日(七月癸丑朔),途经坊、鄜,则应在杜甫一家经此路线逃难之后。杜甫将家属安置在鄜州,很可能是因为安史叛军“皆粗猛无远略,既克长安,以为得志,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无复西出之意”,[9]逃难之人也可以暂时休止,以观局势变化。同罗出逃是一个突发事件,直奔朔方,不会在途中过多停留,但所经之处民众亦必惊扰恐惧,以至遭受劫掠屠杀。杜甫及家人如果此时在鄜州,亦当亲历其事,只是因过程较短,没有在杜甫诗中留有记录。除了《三川观水涨》一诗,杜甫在此逃难途中也没有留下其他诗作。

然而,该事件很可能对杜甫下一步的行动取向产生影响:同罗出塞门后,又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数万,蚁聚于经略军北,直到该年十一月才被郭子仪击败。经略军(宥州)与延州接境,“出(芦子)关经屏风谷、石堡城,凡六十六里或四十六里至宁朔县。又北十里出秦长城,盖乌延口。……自塞门至乌延,道行山谷,最为险狭”;“又北八十里至长泽县,元和十五年复置宥州于此。又东北四十里至市泽,盖唐末所置乌延城也。……芦关道出乌延口,盖亦总会于此。……而自长泽宥州西行,则经盐州至灵州”。[10]杜甫此前如果有出芦关、投灵武的计划,此时同罗及六胡州部落盘据于此,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大变数。

杜甫携家人在六月开始逃难时,目的地当然不是灵武,而是尽量北去,远离叛军。到七月中旬,肃宗在灵武即位,消息传到鄜州还须数日,这时杜甫才可能动念出芦关、投奔行在。但到七月下旬,便发生同罗叛逃,出芦子关的路线很可能已阻断。杜甫只在《彭衙行》诗中提到“欲出芦子关”,而且是事后追忆,叙事容有跳跃,直接将离白水与投芦子关事相连。诸家年谱及传记均据此记述,而事实上,出芦关计划很可能还未实行就被迫中止了。

不过,杜甫确实离开了鄜州,他的目的地是哪儿?如果按照原计划和当时很多官员的选择来看,当然还是要投奔灵武。也可能杜甫离家时还计划往芦子关,但在途中遭遇同罗叛逃,或得知他们已出塞门,尾随同罗继续北行显然有危险。无论何种情况,杜甫此时都须改变路线。可供选择的路线就是上述严耕望所考第一道。此道又有经庆州、宁州、邠州至长安,与经原州、泾州、邠州至长安两道,[11]都必须首先至邠州。杜甫只有掉头南下坊州、华原,再西行去邠州。《旧唐书·崔光远传》载同罗叛逃之后:“……府县官吏惊走,狱囚皆空。光远以为贼且逃矣,命所由守神威、孝哲宅。孝哲以光远之状报禄山。光远闭府门,斩为盗曳落河二人,遂与长安令苏震等同出,至开远门,……领府县官十馀人,于京西号令百姓,赴召者百馀人,夜过咸阳,遂达灵武。”[12]“过咸阳”同样是取道邠州往灵武。

然而,杜甫如果选择此道,则要面临靠近甚至穿行叛军控制区域的危险。此时期长安周围地区的局面十分混乱。如《安禄山事迹》所述:“于时二京全陷,凶威所至,无不荡覆。衣冠士庶归顺于灵武郡者,继于道路。家口亦多避地于江淮。其陷贼州郡,贼军所至则为贼守,师才去则相共杀贼归国,反覆十数度,至于城邑为墟,而人心不改。”[13]可见像崔器那样为贼守而伺机反正的府县官员,不在少数。

《资治通鉴》此年八月记事:“自上离马嵬北行,民间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长安,长安民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则皆走,市里为空。贼望见北方尘起,辄惊欲走。京畿豪杰往往杀贼官吏,遥应官军,诛而复起,相继不绝,贼不能制。其始自京畿、鄜、坊至于岐、陇皆附之,至是西门之外率为敌垒,贼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14]此段记事当是据《安禄山事迹》及其他史料综合而成,[15]但其中不无疑点。首先是时间点不明确。所谓“太子大军至矣”,更像是九月肃宗南下彭原以后的情况;而“始自京畿、鄜、坊至于岐、陇皆附之”,究竟始于何时?据杜甫逃难经历看,鄜州并未附敌。岐、陇等地附敌可能性更小,亦无其他史料证明。其次,所划此后叛军控制范围亦嫌简略,或不尽可信:“北不过云阳”,似太狭。杜甫至德二年所作《述怀》诗云:“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可见即便是鄜州,在此后一段时间还曾有战事。《北征》诗:“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据叙事线索,其地亦应在鄜、坊之间。事实上,此后到至德二年八、九月间,战事陷于胶着状态,唐军与叛军互有攻守,战线随时有变化。“南不出武关”,又似过远。武关在商州东南,距长安约五百里。“自武关西北踰商山、七盘岭、秦岭,约四百里,皆行山中,至蓝田县,始出险就平,所谓商山道也。”[16]叛军虽控制蓝田,但并未采取打通商山道的军事行动,当然也就不大可能深入至武关。

在此混乱局面下,杜甫在所经途中,因躲避不及或某一偶发事件而“陷贼”,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后诗人曾多次忆及:“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北征》);“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喜达行在所三首》)“堕”、“没”,都只能理解为是身不由己、被逼迫陷入此危殆处境,而不可能是出于主动谋划(不论是否另有隐情)。“死去”句更是描述这段出生入死的经历。只可惜从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杜甫没有留下诗作,当是辗转危难之中,根本无暇写诗。叛军为应对“衣冠士庶归顺于灵武郡者,继于道路”,当然会采取堵截措施,阻断道路。王洙《杜工部集记》称甫“以家避乱鄜州,独转陷贼中”,《新唐书·杜甫传》谓其“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虽有推想成分,但应离事实不远。所谓“为贼所得”,不应理解为被捕为俘虏,而是被叛军堵截(裹挟于众人之中),无法脱身。杜甫在长安附近无他处可去,北返鄜州当亦无可能,那就只好选择进入长安,毕竟长安城内有居所,也还有友朋旧人。八月中旬,杜甫已在长安城内,有《月夜》诗。当然其身分很可能不为外人所知,行动也未受限。九月曾至蓝田,有《九日蓝田崔氏庄》、《崔氏东山草堂》二诗。

同罗叛逃事件在安史叛军内部和长安城内确实造成极大冲击,引发恐慌,《崔器传》、《崔光远传》记事可证。据《崔器传》,接下来又有“渭上义兵起,一朝聚徒数万”,规模亦相当可观。但此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不明,“渭上义兵”的具体所指在其他史料中难以坐实。《通鉴》记事只是笼统称“京畿豪杰往往杀贼官吏,遥应官军”。此外,《通鉴》将崔器与杨绾等人至灵武时间同系于七月,根据以上同罗叛逃等事件发生顺序,明显不可能。[17]《崔器传》称事败后“器遂北走灵武”,似应在九月肃宗南下彭原郡之前。但这可能只是表示投奔行在的笼统说法,亦无法据以判断渭上兵败的确切时间。

《崔光远传》又载,光远抵灵武后,肃宗擢拜御史大夫,兼京兆尹,“仍使光远于渭北召集人吏之归顺者。尝有贼剽掠泾阳县界,于僧寺中椎牛酾酒,连夜酣饮,去光远营四十里。光远侦知之,率马步二千乙夜趋其所,……杀贼徒二千馀人,虏马千疋,浮其渠酋一人。”[18]可知光远联络的归顺义军人数相当可观,但与“聚徒数万”似有一定差距。泾阳在长安北,距奉先也有一定距离。光远至灵武当在八月上旬,然后受委派、做准备,再返至渭北,联络豪杰,截击叛军,大概也已到九月间。

接下来,肃宗至彭原,唐军准备发起反击,以房琯为兵马元帅。十月辛丑(二十日),有陈涛斜之败。据《旧唐书·房琯传》,唐军分为三军,南军自宜寿(盩厔)入,中军自武功入,北军自奉天入,三路都是由西向东进攻,在咸阳境内的陈涛斜与叛军接战。据《崔光远传》,光远是在长安以北地区活动,不知当时是否采取行动配合唐军主力。杜甫《悲陈陶》诗云:“四万义军同日死。”《房琯传》则称“为所伤杀者四万馀人”,两相吻合,但也可能《旧唐书》就是采用杜诗提供的数据。[19]今按《崔器传》载渭上义兵“一朝聚徒数万”,而后“军破”。如果不是遇到重大战事,这数万人不可能一时间兵败如山倒。因此,颇疑此记述即是指陈陶兵败,或与陈陶兵败有关联。[20]

另据《旧唐书·郭子仪传》,十一月郭子仪在河曲击败同罗和叛胡,即还军洛交(鄜州),随后自此出击潼关,对叛军形成反攻之势。至次年三月,大破贼于潼关。崔乾祐退保蒲津。[21]崔乾祐遣骑捉崔器之事,亦不大可能迟至十一月后。因为奉先在唐军自洛交出击潼关路上,叛军此后已无力控制。

以上是杜甫陷贼初期在长安周边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杜甫在此期间可知往长安城外的唯一一次活动,是去长安东南的蓝田。蓝田这时一直在叛军控制之下,所以不禁止长安之内的人员往来。《崔氏东山草堂》诗云:“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自注:“王维时被张通儒禁在东山北寺。有所叹息,故云。”据《旧唐书·安禄山传》、《资治通鉴》等,张通儒时为伪署西京留守,“至长安,驱朝官就东洛”,[22]王维随后也被解往洛阳。杜甫既是为王维这位自己崇拜的大诗人叹息,大概也是为自己虽同为朝官、而竟因阶低资浅逃过拘禁驱遣而侥幸。

杜甫未往长安北面或西面活动,当是因为这两方均是对垒前线,叛军控制防范甚严。由此期间所作诗来看,诗人在长安城内还是有很多消息来源,清楚知道唐军战败乃至战事规模、战死人数。他本人也在长安城内积极传递消息:“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哀王孙》)这些描写也可与《安禄山事迹》等史料记述的此期间长安城内的情况相印证。但仅就其诗作提供的线索来看,杜甫本人应未与长安之外活动的唐军或义兵取得联系。直到次年夏,“脱身得西走”(《述怀》),也是自己谋划,从长安出逃,终抵凤翔行在。

注释:

[1]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63页。按,此志又收入《全唐文补遗》第八辑

[2] 《旧唐书》卷一一五《崔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73页。

[3]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088页。

[4] 《旧唐书》卷十《肃宗纪》,第243页;卷一一一《崔光远传》,第3318页;卷一二一《仆固怀恩传》,第3477页;卷一二〇《郭子仪传》,第3451页。

[5]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第7104页。

[6] 《旧唐书·肃宗纪》:十一月“戊子,回纥引军来赴难,与郭子仪同破贼党同罗部三千馀众于河上。”第244页。与《郭子仪传》记事合。

[7]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篇柒引《元和志》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8] 参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篇柒,即引《通鉴考异》此节为证,第247页。

[9]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第7099页。

[10]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篇柒,第238、243页。

[11]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篇六,第179页。

[12] 《旧唐书》卷一一一《崔光远传》,第3318页。

[13]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与《开元天宝遗事》合刊),第107页。

[14]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至德元载八月,第7113页。

[15] 见《安禄山事迹》卷下,第107页。但该书无“贼兵力所及”以下四句。

[16]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篇十六引《读史方舆纪要》等,第653页。

[17] 《旧唐书·肃宗纪》载,七月己卯(二十七日),崔光远与苏震等在长安西市杀贼,然后投灵武。《通鉴》记事则谓己卯崔光远至灵武,忽略其间路途所需时间,亦明显不可据。

[18] 《旧唐书》卷一一一《崔光远传》,第3318页。

[19] 《册府元龟》卷四四五《将帅部·无谋》记事亦与《房琯传》同。

[20] 杜甫诗中另有一处疑点,即与《悲陈陶》作于同时的《悲青坂》:“我军青坂在东门。”青坂所在不详。咸阳在长安西,而诗为何称“东门”?或许可以理解为当时有义兵在长安北面活动,逼近东门。

[21] 《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第3451页。

[22] 《太平广记》卷一四八《郑虔》(出《前定录》),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068页。

【作者简介】
谢思炜,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唐宋诗学论集》、《白居易诗集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杜甫集校注》、《唐诗与唐史论集》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