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气干燥,想必很多人都有皮肤瘙痒的情况,很多人以为皮肤痒就是皮肤病,自己买药膏涂抹,等到药膏不管用了,才会来就诊,往往就拖延病情了。 其实,血糖升高也会导致皮肤瘙痒,如果发现身体有这几处瘙痒,要引起重视。 ![]() 1、 皮肤发痒 皮肤经常发痒是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能够引起皮肤发痒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常见的包括过敏性皮炎、真菌感染、老年皮肤瘙痒症、季节性皮炎等等。 同时,皮肤瘙痒还可能与内科疾病有关,比如糖尿病,当身体的血糖长期升高时,就会影响皮肤的防护功能,使得身体处在干燥状态,导致皮肤刺痒、产生红点等。 而且,长期高血糖还可以导致外周神经病变,出现感觉异常,如瘙痒。 对于皮肤瘙痒的情况,需要积极寻找病因病去除诱因,平时注意皮肤保养,注意保湿,尽量少用肥皂和热水过度洗烫皮肤。 2、 耳朵发痒 耳朵发痒也是生活中常有的症状,一般是过敏或者真菌性外耳道炎、湿疹等引起,通过治疗后大多会逐渐恢复. 但如果耳朵并没有过敏或发炎的情况,而且平日也保持了耳朵的清洁,但却经常发生瘙痒的情况,那么就要留意自身的血糖情况了。 因为如果血糖长期偏高,就会刺激到耳屎腺以及耳朵皮脂腺,导致其产生很多的耳屎,长期堆积,就很容易造成耳朵发痒。 对于耳朵发痒的情况,一般大多数情况下是清洁不到位的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保护耳朵,最好不要经常挖耳朵。 对于进入耳朵的水,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以避免耳朵发炎,如果耳朵存在经常瘙痒的情况,最好及时查明原因,了解病情。 3、脚部瘙痒 感觉脚趾、脚底异常瘙痒时,要仔细观察,有没有伤口和溃烂,如果伤口很长时间都没有愈合,说明是血糖升高了,影响了愈合速度,要尽快把血糖降下来,以免伤口感染。 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反映皮肤瘙痒,有全身性的,以腰背、四肢为主,也有小面积的瘙痒,在隐私部位比较多。 由于长期抓挠,皮肤已经出现暗沉、疤痕、血痂,让患者饱受痛苦和折磨。 为什么血糖升高了皮肤容易瘙痒? 代谢异常导致皮肤干燥 神经损伤导致人体对瘙痒敏感 皮肤免疫力下降,容易遭受病菌感染 长期用药人体出现异常反应 瘙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无法缓解的情况下,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控制血糖,避免抓挠皮肤。 控制血糖有多种方法,比如说服药、少吃高糖饮食、多喝水,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还要避免它上下波动。 ![]() 感觉瘙痒时要忍住,否则会进入“越抓越痒”的循环中,还会抓伤皮肤,引发感染。 可以用温水清洁皮肤,缓解瘙痒症状,同时涂抹保湿产品,避免水分流失过快。 学会分散注意力,越是在意它,就越会觉得痒,不妨找些事给自己做,另外,要忌口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瘙痒发作。 治疗糖尿病的几项措施 1、皮肤对策: 血糖平稳后,皮肤问题自然会得到缓解,但是患者也要学会护理皮肤,穿宽松的衣服,减少使用清洁产品,同时要降低水温,不能过热,不要经常用搓澡巾。 若皮肤有感染,每次清洁后要及时涂抹药膏。 2、饮食对策: 减少生活中的糖,除了日常用的白砂糖,精制米面也要少吃,可用玉米、豆子等粗粮代替一部分米饭和馒头。 天然的水果含糖可以吃,但是零食中添加的人工糖要少吃,如果你喜欢甜甜的口感,可以选择代糖类食品。 3、运动对策: 在做运动前要先了解运动禁忌,比如患者足底有创伤,应等伤口好了再运动,再比如患者心脏不好,那就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常见的运动搭配是有氧加抗阻,可以选择慢跑、打球等项目,让自己动起来,也可以选择俯卧撑、拉弹力弹,训练不同的肌肉群,加快燃脂和降糖速度。 ![]() 4、用药对策 胰岛素、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应该怎么用,要结合疾病类型、体型、年龄来,不可“跟别人学”,不可迷信“贵药”,不可不看说明书。 不要担心药物有副作用,做到按时服药,当下降低血糖才是关键。另外,用药后还是要监测血糖,防止血糖升高自己却不知道。 大多是血糖升高的求救信号,这时请重视起来及时降糖,才能预防糖尿病。 ![]() |
|
来自: 松影融雪 > 《医疗/养生/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