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肿性膀胱炎的影像表现及诊断

 judc 2022-11-03 发布于山东
气肿性膀胱炎的片子,你会看了吗?

患者女,81岁,因阵发性腹痛3d入院,入院时患者无尿频、尿急及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6%;尿常规:尿隐血(+),尿红细胞12~16/HP,尿白细胞25~30/HP,尿葡萄糖(-);血糖:4.6mmol/L。

患者患脑梗死10余年,长期卧床,且多器官功能衰竭。


CT定位像:示盆腔内膀胱影明显增大,周围见透亮气体影环绕,边缘不整齐,呈气抱球样改变。


CT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示:膀胱内宽大气液平面,膀胱壁增厚,内外缘毛糙,内缘见多发小溃疡,呈锯齿状,膀胱壁内见多发泡状气体影,连成串珠状。


CT增强扫描:清晰分辨出气体位于膀胱壁内,膀胱周围组织结构显示更清晰。

结合临床病史及CT检查,该患者诊断为气肿性膀胱炎。

气肿性膀胱炎(emphysematous cystitis,EC)是一种罕见的膀胱炎症,1961年由Bailey首先命名,其特点是膀胱因细菌的感染,膀胱壁的炎症病灶内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可弥散于膀胱壁内或经破裂的膀胱壁逸出至膀胱内及膀胱外。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1∶1.7,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气尿、血尿、排尿困难、尿潴留及下腹部不适、胀痛等,甚至可发生严重的败血症,与其他膀胱炎表现类似。

气肿性膀胱炎致病原因主要为导尿术、膀胱穿刺术或盆腔术后等所致的膀胱损伤;各种原因:如药物因素,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先天性尿路畸形导致的尿路梗阻以及糖尿病等。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糖尿病并发膀胱炎症,约占全部病例的2/3。

气肿性膀胱炎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其中以产气杆菌感染最多见。

病理基础多认为是致病菌经血行、淋巴管或膀胱上皮进入膀胱壁内,而高血糖、高尿糖有利于细菌生长,细菌酵解膀胱壁及膀胱尿液中葡萄糖而产生CO2气体;

在无糖尿病时,一般认为是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的气体,多见于全身衰竭的患者。肠道感染或腹泻可诱发本病,另外其与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也有关系。

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有脑梗死病史10余年,长期卧床,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免疫力低下,说明气肿性膀胱炎与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关系密切,与文献报道一致。

气肿性膀胱炎较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

X线表现典型时可见膀胱呈气抱球样及膀胱内气液平;如果气体较少时,易与肠管内气体影相混淆,导致漏诊。一般认为CT检查是诊断气肿性膀胱炎的金标准,其可较好地显示膀胱壁、膀胱内及膀胱周围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并可通过多平面重组从多方位观察病变范围,特别是对膀胱壁内微小气泡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通过测量CT值或调节窗宽、窗位来确定是否为较小气泡影。典型 CT表现为膀胱壁内多发气泡影,部分连成串珠状,膀胱内可见宽大的气液平。

本例患者CT表现较为典型,结合临床病史,诊断气肿性膀胱炎明确。

气肿性膀胱炎的治疗主要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常包括应用抗生素、膀胱引流、膀胱冲洗、控制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与手术治疗等。本例患者经应用抗生素、膀胱引流及冲洗等综合治疗,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膀胱壁气体消失后出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