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西游记》,六耳猕猴明明知道自己是假的,为何还敢去西天见如来佛祖?

 拉拉酋长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看过《西游记》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的,《西游记》里面有关于真假美猴王的这一段剧情,充满了扑朔迷离的味道:明明如来佛祖在孙悟空与六耳猕猴未至的时候,已经是告诉了身边的诸佛菩萨说是“二心竞斗而来”:

如来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大众举目看之,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

在戳穿六耳猕猴的身份时,却又长篇阔论地给大家“科普”了一回“混世四猴”的知识点:

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于是也就造成了现今网络上将六耳猕猴给解释成孙悟空的心魔以及珍稀动物的两个不同论点的阵营。

我们大家且不去思考着《西游记》中关于这段剧情的安排是否作者故意而为之,毕竟一旦坐实了作者是有意而为之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此段剧情的描述的确是另有深意,六耳猕猴也就必定会是孙悟空的内心所显现出来的另一个孙悟空。

我们单从原著中对于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描述来看,其实早在孙悟空与六耳猕猴打上雷音寺之前,原著中就一直地在大量的使用着“一心”和“二心”的词汇了,比如这段情节的章节回目就是:“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另有一句则是“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单从这么的几句话,然后再加上如来佛祖告之大众的“二心”来看,其实剧情中一早就坐实了两个孙悟空都是真的,但是却分别代表了孙悟空的善恶两面,也即是说六耳猕猴所代表的正是孙悟空的心魔。

在这段情节的五十八回回目中“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这句话其实说是回目,倒不如说就像修真小说中的修炼心法,“寂灭”一语原本就是佛教用语也即是我们常说的“涅槃”的意译,意指断除贪欲、瞋恨、愚痴和一切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如《无量寿经》上就有:“超出世间,深乐寂灭。”一语,而最终孙悟空一棒打杀六耳猕猴,也是颇有点符合“寂灭”的味道的。

但是,其实我们大家也都知道的:人家吴承恩写的是《西游记》,是当做小说来写的一本书,而不是修炼法术的个人经验或者经书,因此在小说之中夹杂上一些个人的感悟那是没有问题,问题是小说终究还是小说,做为一本趣味性极强的小说,你在里面谈佛论道又是几个意思呢?因此后续的如来佛祖将六耳猕猴给当做珍稀动物品种来看待,也就比较好理解:本来就该是普罗大众都看得懂的趣味性小说,你把它当佛经来写了,还想不想拿版税?

因此,真假美猴王这么的一节,导致了情节的前后对不上,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后面的一段六耳猕猴的情节是经过修改的,但到底是作者自己修改的,还是古代的出版商修改的则是我们无法得知的。至于六耳猕猴为什么敢去见如来,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前半部分的内容是指定了他的身份为孙悟空的另一面,也即是孙悟空的恶念所化现出来的,后半部分的内容则是趣味的魔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