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毒液擦剂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刘雁辉 2022-11-03 发布于湖南
清毒液擦剂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擦剂是由大黄、蟾酥、石膏、板兰根、大青叶、冰片、地龙、氯化钠所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由病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类皮肤病。如脓疱疮、痈疖、毛囊炎、无名肿毒、丹毒、带状疱疹、病毒性疣、唇部疱诊以及牙髓炎、龋齿病、皮肤溃疡、蚊虫叮咬等的外用擦剂药物。

    该擦剂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比:取大黄35-55%,大青叶45-65%,板兰根45-65%,地龙25-35%混合洗净,然后加入35-48%石膏,加水煮三次合并,用10层沙布过滤,浓缩成需要总量的85%,加1.3倍的95%的乙醇,沉淀72小时,滤出上清液。回收乙醇。取0.15-0.3%蟾酥研细加总需要量的15%白酒,使其溶化、过滤,加入上液,然后加热。放入0.5-1%冰片,2-3%的氯化纳,0.5%土翁-80,充分搅拌混匀即为成品药。然后把它分装成10毫升、20毫升、30毫升的小瓶内密封备用。

    该擦剂中的大黄、板兰根、大青叶三药味苦、性寒,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凉血、收敛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石膏味辛、性大寒。该药有清热泻火、生肌敛疮作用,是传统外用治疗湿疹、疮疡、溃烂不敛的药物之一。蟾酥、有毒,该药具有解毒消肿、抗炎止痛作用,蟾酥又具有抗癌细胞作用。地龙,味咸,性寒,具有清热镇痉、舒筋活络的作用,外用治疗皮肤溃疡、带状疱疹、丹毒、烫伤等有效药物。冰片,辛苦微寒,主要作用通窍散热止痛,并有抑菌作用。以上诸药组方并制成擦剂,能起到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抗炎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该擦剂的特点是:水剂剂型,具有渗透力强、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可直接改变或破坏病原体的生存环境,杀灭病原体,使局部病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由于是局部用药疗效高,对全身无毒副作用,解决了内服药及注射药物对皮肤病疗效相对低,对全身各脏器的毒副作用大的缺点。在治疗应用本药后,除个别病例及有并发症外,一般不需再用其他辅助用药。

    典型病例:

    例一,患者,女性,52岁,2001年3月8日,因下颌部及颈左侧各有一1.6厘米×2.2厘米,3.1厘米×2.8厘米的皮肤病而就诊。自述病程四天,初步拟诊为脓疱疮,随机涂用清毒液擦剂,2小时后局部渗出停止,痛痒症状消失,经用2次痊愈。

    例二,患者,男性,36岁,2001年9月10日,因牙痛就诊。自述2天前因牙痛,口服消炎和止痛药未效。就诊时,患者手捂腮部,口角流涎。自述患侧头部、耳内均剧烈疼痛,经查见+6,恒磨牙有3毫米×3.2毫米龋洞一个。初步诊为急性牙髓炎,当即用医用脱脂棉蘸清毒液擦剂塞入龋洞内,塞后疼痛立即消失。30分钟后因药被唾液稀释疼痛复发,随即重新塞入该药,并把患牙用铝铂包裹起来以防药再被唾液稀释。经用上法疼痛消失后,疼痛未在复发。

    例三,患者,男,50岁,在左侧耳上3厘米头皮部有一直径6毫米,高11毫米的疣,病程2年多,动则疼痛和出血。2001年11月10日经用清毒液擦剂外涂,每天一次,8天后该疣自行脱落,告愈。

    《性状》棕褐色液体外用擦剂药。

    《作用与主治》广谱抗菌、抗病毒、生肌收敛药。本品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抗炎止痛、解痉活络、生肌敛疮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脓疱疮、痈疖、无名疔毒、毛囊炎、丹毒、带状疱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各种病毒性疣、唇部疱疹以及皮肤溃疡、疮不收口、龋齿痛、牙髓炎、牙周炎、痔疮、痱子、烧烫伤、蚊虫叮咬等。

    《用法》蘸药少许涂患处。根据病情每天涂1-2次,龋齿病及牙髓炎等可用药棉蘸药塞洞,然后再用U型塑料或铝铂罩住,以防被唾液稀释,影响疗效。小儿痱子应加5倍水稀释后再用。用量一般3毫升以内。

    《注意》本药禁入眼内,孕妇禁用。本品因蟾酥有毒,虽经加热减毒,用量仍不宜过多。

    《贮藏》密封阴凉处保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