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年花17亿!宫崎骏童话乐园终于开园了!

 印客美学 2022-11-03 发布于北京

历时3年,耗资340亿日元的吉卜力公园,在11月1号,终于开园了!

由于害怕人多,前三个月门票采取抽选预约制。

到目前,明年1月之前的门票已经被一扫而空。

看完各大博主前方战报,只想说一句——

我恨……

童话照进现实?

和吉卜力美术馆一样,由宫崎骏亲自参与设计的吉卜力公园,“吉味”格外纯正。

公园总共5个区域,分别对应吉卜力共工作室最受欢迎的几个动画主题。

首期只完成了3个。

分别是青春之丘、吉卜力大仓库和DONDOKO之森。

“DONDOKO之森”以《龙猫》为灵感。

一进门,就是高达5米的龙猫。

它的内部中空,人们可以进入玩耍。

但是这个区域只有小朋友才能进入。

因为在《龙猫》的设定里,只有纯真的小朋友才能看见龙猫。

由于是“森林”,这个区域的绿化非常多,在步道途中,你还能看到《平成狸合战》中的狸猫雕像。

“龙猫森林”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小月与小梅的家。

所有细节1:1复刻。

整个建筑的构造技术,都采用了1950年的工艺。

室内风格也细心还原。

从灶台、火炉到书房信纸,一景一物,都和原作一一对应。

各种厨具甚至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痕迹,抽屉里还放着衣服和生活杂物,有的衣服还带有小龙猫的贴花。

门口还放着写好但尚未寄出的信。

小梅一家仿佛就在这里生活,只是现在暂时出门。

屋内还隐藏着彩蛋——

“小月和小梅的家”设定时间线是在《龙猫》电影的一年以后,因此,它与电影并不完全相同,处处藏着“妈妈康复归来”的蛛丝马迹。

“青春之丘”的整体风格非常清爽。

园区则基于《侧耳倾听》和《猫的报恩》建造。

《侧耳倾听》导演近藤喜文

虽然两个故事毫不相干,但因为“猫男爵”而连接起来。

主建筑就是《耳をすませば》里的地球屋。

原作里布满华丽古董的店铺,被来自全球的各色藏品完美复原。

男主天泽圣司练习制作小提琴的工作室、猫男爵的猫事务所……都被制作了出来。

小提琴工作室里的垃圾桶装着圣司练习剩下的废料

吉卜力大仓库则是大杂烩专区。

整个区域就是吉卜力动画的大展览场,熟悉的场面几乎随处可见。

《天空之城》《千与千寻》《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平成狸合战》……所有其他区域没来得及展示的作品,都汇集来了这里。

各种动画的场景巧妙地杂糅在一起,只要细心就能收获惊喜。

犄角旮旯里,到处藏着路过的小精灵 

比如看似普通的马赛克墙砖里,隐藏着各种动画里的“人气配角”。

《龙猫》里的“猫巴士”,《千与千寻》里的“小煤球”。

除了构造动画场景之外,吉卜力大仓库最主要的功能是作品展示。

目前一共有3个公共展览供大家参观,分别是“好多吉卜力”、“画吃展”以及“吉卜力名场面”。

除了“画吃展”不能拍摄之外,其他两个都可以随意拍照留念。

“好多吉卜力”是作品企划展,主要展示吉卜力相关的海报、书籍和资料。

“画吃展”则是重现动画中的食物。

只要在动画里出现过,都有像模像样的模型。

有《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姐姐的便当,也有《千与千寻》中让千寻父母变成猪的神仙美食“腔棘鱼胃袋”。

高度讲求细节的吉卜力作画,给还原降低了难度。

“吉卜力名场面”则制作了数个等比例的真实场景,沉浸感100%。

有高人气的《天空之城》《红猪》,也有较冷门《岁月的童话》《平成狸合战》。

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汤婆婆的模型的头发都是使用了人工毛发,一根一根做上去的。

在明年,“幽灵故乡”“魔女谷”园区也将揭幕。

今年没有出现的《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魔女宅急便》会一齐亮相。

没有高科技,没有声光电,和迪士尼乐园相比,吉卜力显得非常“乡土”。

但它像极了宫崎骏,充满童真,永远有着旺盛的好奇心。

吉卜力,王朝断代?

从吉卜力的第一部作品《天空之城》,到《龙猫》《萤火虫之墓》,再到《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

吉卜力这个名字,一次次成就了日本动画电影。

自1986年成立以来,吉卜力就像一轮太阳,是日本动画票房与口碑的代名词。

1989年,宫崎骏《魔女宅急便》,年度票房第一。

1991年,高畑勋《岁月的童话》,日本本土电影票房第一。

1992年,宫崎骏《红猪》,年度票房第一。

1994年,高畑勋《百变狸猫》,第20届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长篇部门大奖。

2001,宫崎骏《千与千寻》,蝉联18年日本本土票房第一。

拿到的奖项更是横扫一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香港金像奖,日本电影学院奖,还有动画电影的最高荣誉——安妮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但宫崎骏拒绝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因为他不愿意去一个正在轰炸伊拉克的国家。

2015年,宫崎骏获得第87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但太阳升起总会落下,随着高畑勋和宫崎骏两人的生命轨迹不断运行,吉卜力也走向了沉寂。

2014年,铃木敏夫公开宣布已经终止动画制作部门工作人员契约。

铃木敏夫的解释是,吉卜力的财务问题一直十分紧张,很早就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宣布退出。

但比起财务问题,更严重的是后继无人。

在接班人问题上,近藤喜文英年早逝。

《幽灵公主》上映三个月后,近藤喜文过劳而死

米林宏昌自立门户。

儿子宫崎吾朗被父亲评价:吾朗还是不要做监督的好。

为什么吉卜力就找不到一个接班人呢?

对才华的高度要求导致了吉卜力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吉卜力的动画制作方针是高成本高品质,花大钱和长时间,做足够高质量的动画作品。

但这对新人的挑战太大。

不是所有人都是“出道即颠峰”,大部分新人都是在失败中获得成长,但吉卜力不允许失败。

吉卜力培养的,大部分还是勤勤恳恳的匠师型人才,而非创造性人才。

厉害的老人坐得太稳,新人上不来,这很不利于团队发展。

尤其是在日本,公司一般不会开除员工。

在这种环境下,大家越来越依赖宫崎骏,很难去积极工作提升自己。

“反正上面也有人修改”。

所以,某种程度上,吉卜力是消耗人才的地方。

宫崎骏自己也深知这个问题。

当年细田守应聘吉卜力失败后,收到了宫崎骏的来信:

“你如果进入吉卜力的话,你的才能一定会被磨耗殆尽,所以不让你通过测验。”

而且在吉卜力里,宫崎骏已经到顶,再有才能的人也是接近他后就无法再提升。

在名义上,宫崎骏是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脚本是他,演出是他,人设还是他。

在日本动画的山峰前,年轻人不敢去表达,因而也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

米林宏昌在制作《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时,虽然宫崎骏全然放手,连分镜脚本都没有检查,但这反而让制作团队充斥着巨大的不安。

出于保险考虑,米林宏昌将宫崎骏定下的“人与自然对话”主题更改为爱情。

虽然整体评价不错,但这也让米林宏昌局限于个体感情,最终离开了吉卜力。

在日本,动画巨匠到最后拼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

宫崎骏独特的生命体验让他善于站在民族角度讲述“国家寓言”。

这是吉卜力始终能与时代共振的原因。

但这是年轻画师无法拥有的,也是日本任何一家动画公司无法提供的。

吉卜力一切以宫崎骏至上也让一些年轻人更换赛道。

押井守说,吉卜力是纯粹服务于宫崎骏的公司,为宫崎骏的主张和思想服务是第一要务。

拿望月智充来说,在制作《听见涛声》时,他们颠覆了宫崎骏大开大阖的戏剧冲突,转而采取了平铺直叙的剧情编排。

虽然这部TV动画获得了成功,但是团队却被迫解散。

因为宫崎骏无法认同《听见涛声》中的含蓄爱情。

战争的经验,让宫崎骏一代偏向于大胆热烈的情感追求,因为时刻有战争爆发的危机,所以他们加倍珍惜每一段感情,真诚地袒露自我。

但这是御宅族一代青年画师没有的人生体验。

铃木敏夫认为,这是宫崎骏将这群新生代当成了潜在的对手。

“才子其实是很耐人寻味的,轻易去认同别人的人肯定无法成就好的作品,看到别人的作品而感到生气,就表示这个作品让他感动。如果自己不放在眼里,就会很大方的夸奖别人,既然感到生气,就表示受到了威胁。”

押井守讨厌这一点,“对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来说,无政府状态至少要比权威下的自由要好多了。”

在某种程度上,吉卜力就像天空之城,宫崎骏就是里面的国王,年轻人笼罩于其阴影之下难以有所突破,在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中离开舞台。

不会成为下一个迪士尼?

近几年,吉卜力陆续有很多商业化动作。

和Netflix合作,和网易合作,开美术馆,开主题乐园……

它是想成为下一个迪士尼吗?

但如果它真的有这个想法,为什么不在第一波正版潮的时候就登陆网络平台,反而磨蹭到2020年?

很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期限和规模的扩张。

吉卜力其实不缺钱。

它是能少数能通过展会、博物馆获得可观收益的动画公司,更别说长卖的周边,工资待遇也一直是日本同行里最高的。

再加上本身吸引投资的能力以及这么些年的积累,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固定人员开支,吉卜力躺四五年就有钱了是很正常的事情。

宫崎骏正在制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如果从2019年10月开始制作算起,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1000天了,如此大规模制作的时间,在宫崎骏生涯里是没有遇到过的。

之所以说是“大规模制作”,是因为召集的制作人员。

以前,宫崎骏一个月可以制作7-10分钟的内容,但现在,一个月只能制作1分钟的内容。

这就要召集大量的画师。

一但大规模召集制作人员,每一日的开销都是很大的。

吉卜力的薪水本身就处于同行顶尖,再加上拖拖拉拉这么多年,费用可想而知。

而且铃木敏夫也需要为这部作品筹集更多的资金。

在工期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宫崎骏的作品会大打折扣,而作为生涯最终作,铃木希望能看到宫崎骏“不打折扣的作品”。

不管怎样,这都是宫崎骏消耗资源最多的作品,努力筹集资金是很重要的。

但毫不客气地说,这种制作方式就完全没考虑到吉卜力的经营。

顶级剧场动画是消耗品,消耗制作人员,消耗投资方。

就像高畑勋,最后几部作品都是消耗品。

尤其是奋力一战的《辉夜姬物语》,市场败绩直接宣判了他的“死亡”。

就像押井守说的一样,像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那样疯狂砸钱做剧场动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之后的剧场动画里面顶级作品变少以至于消失殆尽是可以预计的。

所以它不会,也无法成为下一个迪士尼。

吉卜力的商业模式过于单一,基本所有的收入来源就是宫崎峻的票房。

但迪士尼不一样,它非常擅于把自己的故事贩卖出去。

每个部门都有能力创造自己的IP,并不完全依赖于电影收益,就算一部电影票房失利,也不会对整个公司造成太大影响。

所以在未来,吉卜力大概率会转为版权管理、周边运营的公司,或许还有动画作品的产出,但大规模的长篇制作应该很难了。

吉卜力出身的人,喜欢将这个地方称之为大学。

他最早创立吉卜力的目的就是希望年轻人学好东西,学够了就走,然后去做属于自己的东西。

动画制作是一个太耗费人类精气神的集体创作了。

吉卜力动画,陪伴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长。

但 Legend Never Die 终究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



 作者:疏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