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邵东猛人刘兆鹏:单手能舞动三百斤屠桌,两指可按碎人的臂骨

 乡土天下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刘兆鹏(右一)和其子刘健吾等人的照片(画像)

本文由乡土天下发布,原创保护

作者:陈胜乔

在今邵东市东南部的堡面前、灵官殿、佘田桥、水东江一带,一直流传着清末武林高手刘兆鹏的传说。很多人将他说得神乎其神,说他是黑虎教高手罗六铁匠的徒弟,武功打遍湘中无敌人,双手能抱起近千斤的水牛到塘边洗澡,单手能舞动三百斤屠桌,两指可按碎人的臂骨(有史料证实,详见本文)。

刘兆鹏(又名刘大鹏)不是虚构的人物,而是确有其人。


我的初高中同学周志辉对刘兆鹏有过深入研究,不仅通过县志查证,也采访过刘兆鹏出生地邵东市堡面前乡(清末属邵阳中乡)的很多乡亲以及刘兆鹏的后人,并且组织修缮过刘兆鹏墓。据他撰文介绍,刘兆鹏,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谱名朝鹏,字凌汉,号兆鹏;今邵东市堡面前乡五一村人。刘兆鹏身高1.92米左右,体魄雄健。从刘兆鹏后人提供的刘兆鹏照片(画像)可看出,刘兆鹏确实身材瑰伟,目蕴精光,仿佛武功高深莫测。

刘兆鹏如果只是武功了得倒也罢了,关键是他还有侠义之心。这是他去世一百多年后,大家仍传说他故事的主因。

刘兆鹏年轻时就好打抱不平,惩治恶霸流氓,赢得乡民交口称赞。后来追随贺金声“灭洋佑汉”,名留青史。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农历8月,曾在省府担任“翼字右营管带”的邵东人贺金声目睹八国联国侵略中国、外国传教士横行乡里,在老家树起“灭洋佑汉”大旗,决心驱逐帝国主义,保家卫国,一直追随贺金声的刘兆鹏担任贺的“亲兵队长”(中乡人俗称“保镖”)。当年当月,贺金声被湖南巡抚俞廉三安排邵阳知县陈玉麟诱捕处死,刘兆鹏得幸逃脱,连夜将贺金声年幼的儿子贺振纲背负他乡并将之抚养成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刘兆鹏秘密返乡,因徒弟告密,被一群清兵枪杀于今邵东市水东江镇芽老冲,终年59岁。

刘兆鹏去世仅2年,清朝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为表彰他生前参与反帝反封建的功劳,当时的民国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忠将”,入祀“烈士祠”。

……

关于刘兆鹏的武功及相关故事,以前除县志有所记载外,其余多是传说,鲜见历史文笔。笔者近日阅读邵阳文史,突然看到民国著名报人、大公报创始人李抱一(1887~1936)写的《刘大鹏轶事》一文。李抱一先生是民国新化县大同团时竹村(今属新邵县洪溪乡)长塘人。1910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学堂,1912年创办《湖南公报》,1915年9月创办湖南《大公报》,与张秋尘任总编辑,自此至逝世前,主持《大公报》历时20年之久。以李抱一先生的专业精神,他写文章当不会信口开河,内容应该可信。在该文,他对刘兆鹏的武功有详细描写,其中“只手可举三百斤屠桌而舞;两指按人臂骨,可立碎”之语,将刘兆鹏的神力描写得栩栩如生。

为让广大老乡全面了解刘兆鹏,兹录李抱一先生原文如下:

刘 大 鹏 轶 事

李抱一

余少谂邵阳刘大鹏名,近访知轶事颇多,盖晚近数十年来,资湘间名手也。刘躯干魁梧,手指除大拇外,长短相垺,粗于婴儿之臂。所受艺相传为黑虎教。刘既造诣甚深,练气于腹,以油榨击之,可数次不为少动。两臂刃杖不能伤。力复伟,尝手可举三百斤屠桌而舞;两指按人臂骨,可立碎。尝闻其轶事二则:

新化有苏效通者,亦名教师,鬻技新邵间,人多称之。某年授徒于刘之近乡,刘方远道归来,乡人嬲其与苏一角技以壮乡色。刘不得已往。时苏尚不知刘何许人,颇轻之。众共集广场中,有骏马方得得徐行,刘进握其尾,马不能进,奋鬣长鸣,扬蹄突击,蹄中刘股如雨下,刘泰然不为动,良久始已。视股无几微赤色,而马尾已寸断,仅皮相属。苏大惊,不敢与较,且愿执弟子礼焉。刘亦谦谢与订交而去。

……

某年,安化黄太守仙舟(凤歧),道宝庆,闻刘名,欲一试其艺,造刘以市肉来市,肆人以告。刘方与屠人论值,黄徐近其侧,卒问日:“若刘大鹏耶?”刘惊视。”黄骤起一足,刘立腾起,仆丈余外,顾及地双足已并立。面黄愣视日:“非安化黄大人,无此神力,刘某拜下风矣!”黄日:“若曾否识得黄某?”刘日:“未曾识荆,以一足测之耳。”黄曰:“可人可人!余所遇无能受一足者,若似无少伤,此内家术,殊未易得;矧顷间乘若不各,始赢得一足,脱不尔者,尚未易决雌雄耳。”刘逊谢不遑,引为知已,刘名亦以是益显。

刘有至性,事贺金声(及锋)数十年如一日。贺有密谋,为邵阳县知县陈玉麟探知,捕于狱。刘愤不欲生,拟即杀陈释金声以举事。金声以机去,事不行,众且殆,力持不可,乃止。及金声为陈杀于青树坪,拟并及刘,刘走乃免。以是痛恨官吏,亟思复仇。遍走边郡征党徒。一日归来,为官中探知,以重利诱其徒二人为向导,军队随之,围其居,顾莫敢近,持枪待狙击。刘知不免,舞凳而出,枪进发:伤体,犹投凳杀数人而死。

——录自《李抱一遗著·湖湘技击纪闻》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乡土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创作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点赞、留言并转发。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做过媒体记者、主编,现居南粤,业余专注乡土历史文化写作,希望能为普及大邵阳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