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9年上海天文台测出“南京地震”,事后真相:新四军干的!

 兵说 2022-11-03 发布于云南
作者:东旭
1939年5月的一天,陈毅接到粟裕一封急电,看后神情凝重。
电文内容是:“南京将出动5000日军对新四军二支队所在地江宁、当涂和博望一带进行扫荡!”
之前,日军对新四军根据地的扫荡,充其量都是出动两三百人,最多也就500人,上千规模的非常罕见,出动五千更是从未有过。
因此,陈毅看到电文后,感到压力很大。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日军如此兴师动众?
原来在此之前,二支队三团长黄火星带领几个连接连袭击日伪军。他们先是在江宁拔掉了两个伪军据点,然后又在横溪镇和博望镇痛击日军。新四军连续出击,非常罕见,让日军忍无可忍。
日军想报复,但是又找不到新四军主力,把日军头目山泽大佐气得嗷嗷乱叫。
于是山泽谎报军情,对上峰说,新四军两个支队在江宁和博望出现。
他请上司增兵,将新四军主力一网打尽。
【华中日军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
华中日军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得知后信以为真,立即派遣5000名日军杀气腾腾直奔新四军驻地而来。
陈毅看了电报后眉头紧皱,随即派出便衣侦察员出发,进一步探明敌情。
次日中午,侦察员报告:这5000名日军果然向江宁而来,先头部队已到达秣陵关,距离江宁不过20公里。
陈毅刚听完汇报,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他抬头一看,粟裕到了。
粟裕进屋刚坐下,陈毅便开口了:
“此次日军几乎是倾巢出动,来势凶猛,我们不能硬碰硬,只能像往常一样用夜战、袭扰战和伏击战来对付他们!”
粟裕说:“你说得非常对,但是此次日军出动人数多、规模大,肯定是采用'铁壁合围’的战法,以密集队形前进,老办法怕难以奏效。”
“那依你之见呢?”陈毅问。
【粟裕、陈毅】
“我打算派两支部队袭击日伪的两个据点,给日军一个见面礼、下马威!”粟裕说。
“重点呢?”陈毅问。
粟裕说:“重点是,我亲自带领三、四两个团负责诱敌,牵着日军的鼻子转圈,把他们转晕,瞅机会让他们来个狗咬狗。”
“甚好,我赞成!”陈毅说,“日军出动后,南京兵力空虚,我打算派十几个小组,混进南京城内捣乱,闹他个鸡犬不宁。”
粟裕紧紧握住了陈毅的手说:“那太好了,我们联手唱好这出戏。”
粟裕前脚刚走,陈毅安排一支队的十几个战斗小组便出发了。
江宁到南京不过十几公里,战斗小组上午出动,下午3点左右就赶到了。
其中一个小组潜伏到了麒麟门,在傍晚时分袭击了敌人的一支巡逻队。
敌人巡逻队属于精兵,武器装备也好。
但是南京是伪府的“首都”,是“天子”脚下,最安全的地方。
守备的日军基本上没有听到过枪声,没有丝毫警惕性。
因此,这支巡逻队被打个措手不及,当即就乱了套。
与此同时,另一支战斗小组袭击了驻守尧化门的日军丰京大郎中队,炸毁了日军的营房。
还有一支战斗小组则化装进入伪区公所,放了一把火,浇上汽油。
刚刚躺下的畑俊六接到告急电话后大吃一惊,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人会在他眼皮底下捣乱。
正在他为麒麟门、尧化门的被袭感到震惊和愤怒时,高桥门、江东门等处的日军也打来了电话,内容是一样的:他们遭到袭击。
畑俊六急得像笼子里的狮子,不知道该如何出手。
因为是在晚上,对方打一下就藏起来,根本找不到袭击的人在哪。
就在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东南天空闪现一片红光,脚下大地颤动。
畑俊六办公室的电话再次响起,又一个噩耗传来,雨花台军火库被炸!
爆炸不但震坍了中华门一带部分楼房,而且震动发出的冲击波传到了上海,那里的天文台还以为南京发生了地震。
多年之后才知道,那是新四军特别行动小组的杰作。
其实,军火库被炸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仓库,损失并不是太大,但畑俊六仍旧气急败坏,因为这带来的震动太大,让他感到非常没面子。
正当畑俊六无比沮丧的时候,前线传来“好消息”。
从南京去江宁、当涂、博望的部队,已经发现了新四军二支队主力,并且已经紧紧咬住。
听到这个消息,畑俊六转怒为喜。
他心想,只要歼灭新四军这个支队,之前的所有损失都微不足道。
然而到了天亮之后,畑俊六依旧没有等来他期待的捷报,他有点纳闷。
畑俊六和前方联系,却怎么都联系不上,急得他又开始在室内不停地踱步。
山泽大佐终于联系上了,然而带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这个坏消息,和粟裕有关。
【粟裕】
粟裕那天和陈毅告别后,便策马返回二支队。
在路上,他的脑子就开始飞快运转,破敌之策就已经想好,选好了让日军狗咬狗的地点。
粟裕一回驻地,就开始布局,他首先给日军送了一个见面礼,连夜拔掉了官陡门、湾沚两个日军据点。
如此一来,山泽大佐来了兴致,他狐假虎威找新四军复仇,正愁着找不到新四军,这下子送上门了,他能不高兴?
因此,他立即在前面带路,领着5000人日军气势汹汹扑向官陡门、湾沚。
在距离官陡门还有一公里左右的时候,山泽大佐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发现新四军正在行军,看样子有千余人。
放下望远镜,山泽大佐心中暗喜。
他想,兵力如此悬殊,新四军就是神兵,也难以逃脱,自己的复仇心愿马上就要实现了。
粟裕这时候也在观察日军的行踪,看到“黄压压”一片日军,粟裕也喜上眉梢。
他让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和参谋长罗忠毅通知部队,让各部保持不紧不慢的速度行军,与日军保持合适距离。
因为太慢了,鬼子就会追上来,我军就有危险;快了就会把日军甩掉,让日军失去前进目标,战斗计划就不能实现。
就这样,新四军和日军始终保持着1.5公里左右的距离。
粟裕他们带着敌人兜圈子,一直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傍晚时分,二支队大部到达小丹阳、横溪,在这里“安营扎寨”。
山泽得知之后心中狂喜,立即带领日军前去包抄。
眼看被日军包围,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和参谋长罗忠毅心急如焚:“师长,我们被包围了!”
而粟裕却从容不迫,反而胸有成竹地说:“我故意这样安排的,别着急,等着看一场好戏。”
听了粟裕的话,王集成和罗忠毅才放下心来,这一年来他们跟着粟裕还没有遇到过险境,跟他打仗心里非常踏实。
但他们心里依旧有个悬念,不知道粟裕打的是什么算盘;而且敌人包围了我们,如何逃脱?
众所周知,粟裕没有上过一天军校,却是天才的军事家。
他曾经说,自己打仗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在战前必须要第一线勘察地形。
1938年3月,粟裕就来到江南,对这里的作战环境非常熟悉,早已做到了如指掌。
陈毅和张鼎丞都说,“粟裕是个活地图”。
在宿营之前,粟裕就仔细研究了这里的地形,发现这里有几处外人不易察觉的小道。
日军主要是控制各个交通要道,而且他们也不熟悉地形,包围的时候自然就留下了夹缝。
入夜之后,粟裕指挥部队从小路,也就是夹缝中转移。
日军对新四军形成包围之后,并没有急于发起进攻。
一来他们不太熟悉周围环境,二来日军不擅长夜战;他们打算等拂晓时候再收网,全歼新四军。
正当他们入睡,做着消灭新四军美梦的时候,周围响起密集的枪声。
原来粟裕在包围圈里留下了2个连,在半夜时分兵分两路,一路向小丹阳的日军驻地发动袭击,另一路则向横溪的日军驻地发动袭击。
两支部队边打边退,然后在两股日军相距不远的时候突然向溧水的孔镇撤离。
两股日军半夜被打醒,心里憋着一肚子气,新四军撤走之后,都把对方当成了新四军。
接下来两股日军不由分说开始激战,一场狗咬狗的战斗爆发了。
打到天亮,日军指挥官举起望远镜一看脸色大变。
原来鏖战一夜,日军竟然闹了乌龙,大水在冲龙王庙。
他不得不向畑俊六发电报,报告遇到袭击的战况。
但是他不敢说实话,那样肯定会被严厉处分。
于是他只好撒谎说,日军在夜间遭到了蒋军和新四军的联合偷袭……
畑俊六只好下令日军回去休整,然后再做打算。
可是这伙日军的厄运并没有终止,在向南京撤退的途中,再次遇到袭击。
原来粟裕在头天晚上率领主力跳出鬼子合围圈之时,已经想到一条妙计。
他料定日军会向南京撤退,而且肯定不会走小道。
因此,他致电陈毅,“欢送一下日军……”。
陈毅随即会意,立即命令苏皖支队的卢胜和陶勇率一个营在陶吴镇附近连夜埋设地雷。结果日军果然从这里经过,遭遇地雷阵,被炸得人仰马翻。
这次“围剿”,日军不但没有消灭几个新四军,反而损失了200多人。
经过这场教训,山泽老实多了,蜷缩在车桥,轻易不出去。
不过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在1944年3月的车桥战役中,山泽还是没有逃得出粟裕的手心,被新四军击毙。
上述狗咬狗的战斗,有点像神剧,像玩似的,因此有人会质疑此战的过程。
但是当你了解到粟裕的军事才能后,就不会再质疑了。
抗战时期粟裕打过不少不可思议的仗,车桥战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车桥战役的前敌总指挥是叶飞副师长,作为师长的粟裕并没有上前线指挥。
因此说,车桥战役的头功应该归叶飞。
但实事求是地说,这场战斗粟裕是总策划者。
因为战役前期的侦察情报工作是粟裕亲自组织实施的,构思者也是他。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战役的灵感,竟然来自一次偶然。
车桥在淮安东南,处在苏中地区的西北角,是一分区的辖区。
当时的整个苏中区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日伪疯狂“清乡”、“清剿”车桥属于日军老巢,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这里会爆发一场大战。
那么,粟裕是如何想到在这里打一场胜仗?
原来1943年6月,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去军部黄花塘参加整风会议,去的时候从三仓河出发,走兴化、高邮、江都、天长,最终抵达黄花塘。
这条路线之前粟裕去军部开会常走的老路,非常熟悉,可以说闭着眼就能走,而且安全。
然而回去的时候,粟裕却突发奇想,不走南路走北路,绕个圈子。
也就是说在平桥以南、泾河附近过运河,再向南、向东南回三仓河。
这条路线要从车桥、曹甸据点附近经过,不是接敌区,就是敌占区。
正是这次舍近求远的冒险之旅,让粟裕脑子里形成了攻打车桥的构想。
一个师长在敌占区和接近敌占区的地方穿行,还冷静观察,进行一场战斗的构思,这对一般人来说简直匪夷所思,可是粟裕做到了。
难怪毛主席在抗战时期就预言,粟裕将来能指挥几十万大军作战。
这个构想在粟裕心中酝酿了几个月,终于在1944年春天发动了车桥战役。
而方案的提出者是粟裕,作战方案的制定者是粟裕。
苏中区委的决定内容是:“粟裕负责战役全面的组织指挥,副师长叶飞负责车桥前线战场指挥。”
换言之,没有叶飞的完美指挥,车桥战役无法打得那么漂亮;而没有粟裕的构思和谋划,车桥战役很可能会根本就不会在那时发生。
总之,抗战时期,粟裕已经成长为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帅,就差一个让他决胜千里的平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